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超级能源强国 > 正文 第四百二十六章 高楼大厦

正文 第四百二十六章 高楼大厦

书名:超级能源强国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志鸟村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大华投资要做的第—件事,是选定公司负责人。

    张超和人力资源部一起,雇佣了两家香港的猎头公司,筛选了数以千计的候选人,最终将人选缩小到6个才邀请他们来华面试。

    6名候选人,既有国内银行业的精英人物,也有香港金融机构的明星经理人,再加上欧美投行的华人,一个个的简历,堪称金光灿灿。

    最终被选中的,是前生资本的经理季润之。

    和其他候选人类似,而立之年的季润之履历漂亮的令人发指。他曾经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并获银牌,15岁就成功申请到了耶鲁大学的全额奖学金,提前毕业就职于美林和GE资本,曾经成功的主持风险投资基金获利百倍,为客户做过多起10亿美元级的资本并购……

    哪怕再过二十年三十年,这样的履历依然称得上辉媳。

    作为最早的中国留学生,季润之在美国的金融世界闯出一片天地难能可贵。如果不是碰上了玻璃天花板,加上孝顺国内父母的愿望,猎头也很难说服他到大华面试和就职。

    苏城开给他的薪水是按照香港的行情来比较的,做的好的话,一年能有百万人民币,或者10万美元以上的收入,公司效益一般,甚至可能达不到百万,这个数字比大华的高管们赚的还要多些,但比华尔街的百万美元就差的远了。但中国金融行业的竞争,与华尔街的竞争也是千差万别。在大华日渐成型的薪酬体系下,苏城也不能给他华尔街式的报酬。

    薪水变少了,人力资源部为了留住他还是做了很多的工作。

    他们按照领导接待的标准,首先精挑细选出两名助理给季润之做学徒,减少日常工作中的琐碎事情其次,人力资源部又通过公关部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弄到了一间独立的高干病房,并派遣两名陪护全天候的照顾入住于此的季润之父亲,以解决季润之的后顾之忧。

    对季润之的家庭,人力部也做了妥善的安排。

    他的儿子在国外读大学不用帮忙,他的妻子则被大华介绍到了大学教书。

    分配给他的房子,背靠黄浦江,是一间民国时期留下来的英式花园洋房,曾是桂系大佬的公馆,装修一新之后说是中国最好的房子都不为过。

    除了居住之外,季润之夫妇两人用不着在家务方面费任何的心思,早在他们抵达之前,人力部门就配齐了保姆园丁和修理工由专人负责管理,每天帮他们打扫房间清洗屋子。

    大华食堂的特级和一级厨师,按时按点的做好早午晚三餐送到季宅或办公场所。要出门的时候,一个电话,就有大华的专车接送,他们自己的私车,也可以交给大华的小车班负责保养维护加油检查。

    这种待遇,完全是仿照着国内部级领导来做的。

    论生活质量,自然是远胜季润之夫妇在国外压力山大的生活。

    几天下来,季润之夫妇的谈话中,已经没有了要回国的内容,转而开始谈论工作。

    其实,他们选择回国,本身就没有指望能得到与原本相似的薪酬待遇。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薪水,都不可能与华尔街比肩。但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也都比华尔街要舒服。

    季润之用了4年时间就坐到了经理的位置,但无论他有多努力,也无法在接下来的4年时间里有所寸进,收入的提高亦有限。

    在积攒了一辈子都用不完的钱之后,季润之需要的已经不仅仅是一份工作了。他需要的,是一份工作和一份生活。

    像他这样的留学生,自90年代以来,慢慢的多了起来。国外的环境固然很好,但总有思乡的国人,耐不住寂寞,对于薪酬和生活,他们自有别样的判断。

    季润之选择了湖边的一栋三层楼,作为自己和大华投资的办公室。在张超的帮助下,他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将大华投资的骨架搭建了起来,一共八个人,包括两名助理,就是大华投资的全部人员组成了。

    关心此事的大华人还在奇怪这么少人怎么能运作数亿资金的时候,就见许多家听都没听过名字的银行,派人来到了大华总部。

    收购并购是银行最喜欢的,不仅能够带来丰厚的利润,而且能带来可观的知名度,以及长期的业务合作。

    任何一起收购并购,都是一次大生意。银行和石油行业一样,只要有充沛的利润,他们才不在乎对方是屠杀平民的军阀,还是自由世界以外的邪恶轴心。1993年的中国,比1987年的中国要麻烦一些,但也麻烦的有限。加上季润之这位前华尔街人士的介绍,愿意参与酒店并购的银行非常多。

    最终,英国的渣打银行凭借多年的殖民地经验,拿到了并购的入场卷,被选定的酒店,是英国的卡尔普斯庄园酒店。

    卡尔普斯庄园酒店算不得非常出名的酒店,它在英国的大伦敦地区也只是有这么一家酒店罢了。不过,卡尔普斯庄园酒店的面积很大,有100多英亩,人员齐备,设施完善,是一家极有潜力的英式酒店。

    季润之在酒店进入收购流程之后,立刻向苏城报告,并保证道:“我们最多只用6000万美元,就能买下这家大伦敦的酒店。我计划将他们的人员进行重新整合,挑选30人到50人的团队,分成三个组,分批送到国内,招募人员进行培训……”

    他咬字清晰,但说的非常快,有种要要辩论的感觉。当要说的内容比较多的时候,季润之总是有意的停顿,分成几个段落,但速率仍然很快。

    苏城显的有些沉默,他仍然在观察季润之。未来的大华投资将掌握10亿元以上的资金,眼前这个短发厚下巴的男人,能不能在制度并不健全的中国,撑起这样的事业,苏城也无法确定。

    季润之似乎并不在意他的观察。自他工作以来,每天都要面对观察,善意的、好奇的、恶意的,不一而足。

    给美国老板工作的时候稍好一些,他们有完备的乃至于过分的反歧视法,至少不会有人当面表现出来。给欧洲、亚洲或者非洲的老板工作的时候,他甚至有被踢出团队的经历。

    说完了酒店的处理方式,季润之笑笑问道:“我们现在开始选址吗?”

    “嗯,中心城市,中心城区,地方越大越好,以投资地皮为主,酒店只是附带的。”苏城将自己的要求说了,又道:“另外,国内的土地有商业、工业和住宅的区别,我的意见是,住宅用地为主,商业用地其次,工业用地不要。以前的国企的土地,全部要办理正规的土地类型变更……”

    “苏董认为住宅用地最有投资潜力?”季润之很清楚自己的角色,他的目标是帮助大华投资产生最大的投资回报,无论是做酒店还是酒吧,都是一样的目标。

    苏城理所当然的点头道:“住宅当然是最有价值的,以中国的人口,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要住满城市了。当然,三环内的商业用地也不错,以后变更也不算困难,所以,你的任务,就是如何合理合法的,尽可能的收购更多的土地了。”

    “我明白了。”季润之鹿挲着厚实的下巴,道:“那么,酒店的建设和经营,目前由我负责吗?”

    “对的。你有什么想法?”

    “我想请一些有名的设计师来,建几栋高楼。”

    这与苏城设想的很不同,他坐直了身子,问:“为什么是建高楼?我们买来大片的土地,用来建设别墅什么的,不是更划算吗?”

    季润之同样坐直了身子,正容道:“我做了一些研究,发现国内的地方政府,在土地转让方面,掌握着最大的权力。即使是国有企业的土地,是否转让,能否转让,以什么价格转让,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政府手上。

    “嗯。”

    “所以我就想,政府和企业的诉求,肯定是不一样的。”季润之将手放在腿上,无意识的画着圈儿,道:“企业的目标,毫无疑问是钱,最多加上员工的工作问题,归根结底还是钱。政府就不一样了,政府拿到钱以后,是要把它花出去的,花到哪里去?工资、教育卫生和文化经费、抚恤和社会保障、科技投入和城市建设是主要的项目,这里面,城市建设一项,在国内很受重视,我们可以做做文章。”

    苏城这下来了兴趣,肯定的道:“你说。”

    “我在美国的时候,曾经做过一个并购项目,最后选择在佛罗里达的一个县建厂。因为对方答应了我们全部的要求,8年免税,并且由政府出资建设一条公路,直通我们的工厂所在地。”季润之语气一变,再道:“如果我们在某个城市的中心地区,建设一座地标性的建筑,我认为,地方政府在税费和土地出让金方面,一定会做出相当的优惠的,优惠的额度,也许能省下相当一部分的建筑费用。”

    “我支持你。”苏城的回答,比季润之预想的快的多。

    苏城比季润之更相信这个计划口中国地方政府对政绩工程和地标建筑的冲动,绝对是美国人不能比的。

    (未完待续)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