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寒士谋 > 正文 第七百零六章 孙坚损落(下)

正文 第七百零六章 孙坚损落(下)

书名:寒士谋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坐井观天的青蛙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事后,黄祖得知黄盖逃脱,又听黄忠和甘宁麾下眼线告知,知道在落虎山时,黄忠、甘宁见敌不杀,放走了黄盖、程普二将,自此黄祖对黄忠、甘宁心中有怨。孙策一听,一咬皓齿,即令全军马不停蹄,星夜赶路,直奔往吴会。

    待孙策、周瑜等率军赶至吴会,见城内所有军民皆穿洁白丧衣,孙策只觉脑袋轰地一声爆开,痛叫一声,跌下马来。众将连忙扶起,孙策满脸悲se,往大司马府飞奔而去。周瑜、周泰等将连忙追随。

    待周瑜等人赶至大司马府,正见孙策哭拜于孙坚灵柩之前,嘶声痛哭,吴太夫人和其弟孙翊、孙匡皆在旁相劝。

    孙策哭声无比惨烈,从白昼哭至黑夜,直至哭昏过去。全城上下皆能听得孙策哭丧声,皆亦痛哭不止。

    孙坚之死,令整个江东都沉溺在悲痛之中。

    而此时,在大司马府的某个房舍内,里面一片漆黑,毫无微光。此房舍正是孙权之房,当下府中上下都在为孙坚丧事奔波,因此孙权这边便是显得较为清淡。

    在一片漆黑内,孙权面貌并无平时那样的疯状,孙权无比痛苦地紧闭着双目,两行泪水从他眼眶下缓缓流下。

    看来这孙权虽是犯了怪病,但人的喜怒哀乐仍是保存。孙坚之死,亦是令他悲痛yu绝。

    待丧事过后,孙策掌江东之事。张昭请孙策出堂,受众文武谒贺,孙策即位,一众江东皆言愿以肝脑涂地,效犬马之力,继之以死!

    孙策于堂前拜谢众文武,众文武亦回礼拜伏。礼数过后,孙策双目赤红,眼内仍有悲意,不过更多的却是浓烈的怒恨。

    “黄承节yin险狡诈,谋害我父,其部将黄忠更将我父she杀。杀父大仇不共戴天,我身为人子,岂能不报!我yu即ri尽起江东兵马,攻伐江夏,报之杀父之仇。诸位可有异议!?”

    孙策杀气腾腾,厉声喝道。张昭脸se一变,遂起身出席谏道。

    “主公,当下大军一拨新败,一拨刚凯旋而归,正是疲乏。此时贸然出军江夏,败军疲兵,恐难成事!还望主公休养半年,待兵士养jing蓄锐,再商议出兵江夏复仇之事。”

    “半年!?我一刻都不能等!!杀父仇人近在眼前,只隔一江之遥,我岂能久等!!!”

    孙策脸se剧变,当下就反驳张昭之谏。张昭正yu再言,这时周瑜却是起身而道。

    “主公身为人子,要报父仇,乃为孝道。我等岂敢相拦。不过,主公何须急着进军,我有一计,可令那黄承节死无葬身之地!”

    孙策一听,顿时眼暴jing光,速速问道。

    “计从安出,公瑾快快来!”

    “不过要施行此计还需孙静将军受些委屈。”

    在武将席上的孙静一听,连忙起身出席,拜于堂下,拱手告道。

    “只要能报兄长之仇,末将即是粉身碎骨,亦在所不辞!”

    孙静乃孙坚之弟,字幼台,时任昭义中郎将。孙策见状,即走下扶起孙静道。

    “叔父勿要多礼,父亲刚亡,侄岂能再让叔父涉险。”

    “主公不必多,还请军师计!”

    孙静脸se一凝,满脸决意,向周瑜问道。周瑜微微颔首,当下便是出计道。

    “先主刚丧,主公初接大位。那黄承节定然以为江东此时人心惶惶,军心动荡。孙将军乃孙氏一脉,统领会稽,手握重兵。若是孙将军在此时,在会稽造反。那黄承节必会乘虚而入,挥大军渡江侵犯。到时孙将军虚意投诚,黄祖多数收纳,孙将军在黄祖军作为内应,待时机已到,与我军齐齐夹攻,如此必能擒下黄祖!”

    周瑜一计施出,在座文武连起异se,暗暗妙。而张昭听后,亦无再做阻拦。孙静听罢,即拱手作揖喝道。

    “末将愿领命!”

    周瑜随即望向孙策,孙策思索一阵,便是点头应道。

    “既是如此,那就委屈叔父了。若能报得父仇,擒下黄祖还有那黄忠,侄必记住叔父大恩!”

    于是孙策依计行事,一边令兵马歇息,一边令孙静在会稽准备。

    半月后,江东忽生大乱。孙坚之弟兼会稽太守孙静,因不满孙策接位,在会稽举兵造反,江东大乱,孙策即ri出兵征伐其叔父孙静。

    在江夏的黄祖得知,大喜过望,连忙去寻司马懿商议。话司马懿出计助黄祖击杀孙坚,正yu功成身退,离开江夏。

    “孙文台已死,我也是时候准备赶往洛阳,投那曹孟德了。”

    司马懿目光深邃,昔ri他先施骄兵之计,让孙坚连番得胜,以致他掉以轻心。然后再施疲兵之计,让江东军强攻邓城,久ri猛攻,以致江东军兵士筋疲力尽。之后,司马懿再一连布置,设计伏杀孙坚,再教黄祖趁势攻击,以致江东军兵败将亡。

    司马懿胸怀韬略,腹隐机谋,谋智之高,可谓是高深莫测。而他却无意在黄祖麾下入仕,事后黄祖曾三番四次邀请,都被司马懿用各种理由拒绝。

    “哈哈哈!司马贤侄,大喜,大喜呐!!!”

    黄祖兴奋无比地踏入司马懿的宅院,司马懿听黄祖笑声,脸se微微一沉,瞬即又恢复平静的神se。

    “不知黄伯父何喜之有?”

    司马懿见黄祖迈步走来,轻声问道。

    “哈哈。司马贤侄有所不知,刚才我安伏在江东的细作报来。会稽太守孙幼台因不分那孙伯符接领江东,举兵在会稽造反。孙伯符仓促起兵征讨,此时江东一片大乱,正是我军进攻江东的大好时机!”

    黄祖满脸风,自从他成功击杀了孙坚这个死敌后,黄祖雄心大涨,得意异常,一直暗藏的野望更是膨胀到极点。

    司马懿深邃的目光,微微起了一丝涟漪,心中迅速推算,很快心里便在冷笑腹诽道。

    “呵呵。这周公瑾当真厉害,如此之快就思出计策反击。看来未来此人,当会是我心腹大敌。”

    司马懿心中思索,但口中却是如此道。

    “贺喜黄伯父。孙静在会稽造反,乃天yu绝灭孙氏。黄伯父不趁此时出兵攻伐江东,更待何时?”

    “哈哈,不愧是英雄所见略同。老夫正有此意。若是连司马贤侄亦是如此认为,当下正是攻伐江东的最好时机。如此,老夫这就调集兵马,准备征战江东事宜。不知司马贤侄可愿随我军出行,若能攻占江东,老夫必不会亏待于你!”

    黄祖眼神忽地一闪,眼中竟藏有几分杀意。这司马懿实在太过恐怖了,若是不能为己所用,另投他人麾下,来ri必然是一心腹大敌。

    司马懿眼光何等毒辣,当下就发觉了黄祖的杀意,不过他并无任何反应,反而笑道。

    “侄承蒙黄伯父如此青睐,岂敢推辞。侄这就准备行装,待黄伯父大军出行之ri,侄必然随行。”

    “好好好!从今ri起,司马贤侄便是我江夏军的军师!还望司马贤侄助我成就大业,若得事成,ri后荣华富贵定然少不了司马贤侄!”

    “侄愿效犬马之劳,报知己之恩!”

    黄祖听言大喜,即拜封司马懿为军师,司马懿跪地领命。两人表面虽是如此,但都是暗怀鬼胎。

    于是黄祖又再江夏各地调集兵马,准本征伐江东之事。数ri后,黄祖又听闻细作来报,孙静与孙策激战会稽,孙静战况不利。黄祖听后,心里颇为急躁,立刻令准备军备、船只、辎重各部加快而行。

    黄祖麾下部将黄忠得知黄祖yu要起兵江东,大惊失se,连忙来寻黄祖谏道。

    “主公此番调集兵马所为何事?”

    黄祖正准备江东战事军务,黄忠忽然不报而入,黄祖脸se微有不喜,当即冷声回言道。

    “那孙文台已死,孙大郎初接领江东,江东此时人心惶惶,又正遇会稽太守孙静起兵造反。眼下正是攻伐江东的大好时机,老夫调集兵马,自然是准备征伐江东!”

    黄忠一听,果然如他所料,连忙跪下谏道。

    “主公万万不可!孙大郎勇猛过人,立下军功无数,其武威早就震慑江东上上下下,又有其义弟周公瑾忠心辅佐,江东文武无不甘受统领。况且,那孙静素来忠义,其兄在位时,事事尽心,从无丝毫逆举,深得百姓爱戴,其兄信任。如此忠义之人,又岂会在其兄刚亡之时,举兵造反!?”

    “哼!人心隔肚皮,在此等乱世,凡事皆以权势为先,你不见那河北袁氏兄弟尚可为爵位,而大打出手,兄弟相残。当下孙静趁势造反,正合这乱世之道。你这只会厮杀的匹夫,又岂会懂这道理!”

    黄祖冷哼一声,居高临下的蔑视着黄忠。黄忠见黄祖非但不听劝言,还恶言相向,心中怒火顿起。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