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三国旌旗 > 正文 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战之前的试探

正文 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战之前的试探

书名:三国旌旗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天下谁人不识君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为了和曹cao的大战,李重在见过周瑜之后,立即开始整兵备战。

    徐州的张辽依旧是以守为主,但这一次李重要把战线前移,攻克广陵县,将控制以北的土地完全控制在自己手里。这个军事任务比较简单,张辽手中有三万军队,攻克一个广陵县不成问题。

    最南端就是任城的赵云了,赵云的任务最为艰巨,也最为危险,就是防备刘备的突然袭击。

    虽然刘备刚刚平定江东,还没时间调集兵卒北上,但谁也不敢保证刘备能否发疯一下,特别是在马超投靠刘备之后,荆州军队的机动力上升了一个档次。

    占据了小黄县之后,李重立即按照周瑜的计划兵分两路,一路西进杀奔虎牢,一路南下杀奔陈留。

    七万军队,高顺和廖化等人负责驻守小黄县,同时负责粮道的安全问题。

    李重率领魏延、李儒、周瑜等人率领两万大军前去虎牢和曹cao决战,而太史慈则和程武、陈宫等人带领剩下的兵卒决战夏侯惇。

    由于距离不同,李重带着军队先行出发,而太史慈则先留在小黄县打造攻城器械,等到万事俱备、再进攻陈留。

    李重并没能直接攻打虎牢,到了荥阳,就遇到曹cao的第一波抵抗。本来荥阳也是一个大城,但由于连续的战乱,荥阳城的防御力已经降低很多了,所以曹cao只留下三千人驻守。

    虎牢有曹cao亲自驻守,那么负责驻守荥阳的大将自然是五子良将之一的徐晃了。

    同样,李重这边也有五千先锋军,小将魏延就是这只军队的首领。可以这么说,徐晃和魏延的交锋只能算是一个试探而已。

    所以徐晃也没有死守荥阳,而是出城和魏延大战了一场。兵力上魏延占优,但在经验上魏延却照徐晃差了许多,再加上徐晃的军队以逸待劳,一场大战下来,双方伤亡所差无几。

    一场试探下来之后,徐晃立即撤兵虎牢,而魏延也无力追击徐晃,只能留在荥阳等临床的大军到来。

    从小黄县出发,过荥阳到虎牢,李重一共用了十天的时间,现在已经是建安八年六月二十四了。

    必须要说明的是,李重出兵的时间是经过严密计算的,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粮草。陈留一带沃野千里,粮产丰富,李重必须要收割陈留附近的野谷。不然的话,刚经历过一场严重灾荒的李重根本负担不起十余万军队的消耗。

    野谷不光可以作为军粮使用,还可以当作诱敌出城的物资,李重缺粮,曹cao也缺粮。

    所以李重才会在六月出兵,赶在野谷没有成熟之前动手。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重到了虎牢之后,并没有立即发动进攻,而是陈兵虎牢关外,将曹cao的军队堵住,派出民夫四处收割野谷,以充军粮。

    曹cao立即按捺不住了,见到李重兵力和自己相差无几,立即打算出兵和李重野战一场。这不是曹cao没有耐心,李重这一手太欺负人了,就跟抢2劫还要受害者请吃饭一样。曹cao也是一代枭雄,无论输赢也咽不下这口气啊。

    八千军队在虎牢关下布下阵势,压向李重的大营。

    而李重也不愿意放弃和曹cao打消耗战的机会,立即派出八千兵卒迎战曹cao。这不是说李重非要和曹cao斗气,你出多少兵卒我也出多少兵卒,李重也想用优势兵力和曹cao交战,关键是人家曹cao不同意啊。

    李重当然不会自己指挥军队了,他知道自己赶不上曹cao,真正指挥军队的是周瑜而已。

    曹cao和周瑜都是军事名家,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绝对不会布出什么奇怪的阵型,军队的配比上放几乎都是一样的,六千步兵居中,前方刀盾长枪,后方弓箭硬弩,两翼各有一千骑兵护卫。

    见到李重出营迎战,曹cao立即止住军队前进的步伐。

    “轰……轰……轰……”兵卒的脚步声沉闷而又整齐,就像战鼓声一样压迫人心,转眼间两军就接近到一百步的距离。

    随着周瑜和曹cao的命令,弓箭手拉动弓弦,一排排羽箭斜指天空,闪烁着幽冷的光芒。

    羽箭相互穿梭,she入对方的军阵之中,噗噗作响,曹cao和周瑜的对战正式拉开序幕。

    对于曹cao和周瑜来说,这场小型战争至关重要,所以两个人都竭尽心力的指挥战斗,生怕出现一丝错误。但对于旁观的众将来说,这却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曹cao和周瑜的指挥艺术在这个年代绝对数一数二。

    八千军队简直被周瑜和曹cao拧成一股绳,活像一个武林高手,攻守转换之时毫不拖泥带水,一击即退,不留破绽。但是这样一来,兵卒几乎都没有落单的,都在有军的保护之下,基本上死不了几个人。

    这样的交战无疑是漫长的,一开始还好,众人还都看得津津有味,但半个时辰过去了,双方依旧伤亡无几,众人都有些昏昏yu睡了。

    然而在这时,周瑜和曹cao的指挥都开始出现破绽了,兵卒的伤亡数量骤增。

    这不是曹cao和周瑜的指挥到极限了,而是双方兵卒体力下降的原因,半个时辰的厮杀,已经到了兵卒的体力极限。兵卒的动作跟不上了,双方的指挥自然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失误。

    所以双方个有上百兵卒脱离的大部队,落到对方的刀锋之下。军阵对落单的兵卒是砍杀是碾压性的,也就在一眨眼的时间,沙场上就多出了数百具残缺不堪的尸体,血腥之气顿时浓郁起来。

    在场众将顿时jing神一振,曹cao和周瑜却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战局又陷入平淡之中。

    一个时辰过去了,战鼓声都沉寂了下去,兵卒的喊杀声也都软弱无力,刀子砍到人身上都砍不死人,兵卒更是只见伤,不见死。

    自古大战无名局,真要是一方以友摧枯拉朽的优势击败一方,就不是曹cao和周瑜之间的斗法了。

    又过了半个时辰,曹cao和周瑜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收兵罢战。双方的步兵在骑兵的掩护之下,慢慢退到弓弩ao立即开始研究战局,寻找对方的破绽。

    对于李重来说,他的兵力充足,准备充分,所以还有主动求变的能力。而对于李重来说,最好的变数,最有用的变数就是甘宁的水军。

    甘宁的一万多水军控制着大河中下游的行道,可以随意移动,视曹cao水军为无物。

    曹cao也不是不想对付甘宁,关键是曹cao这些年来一直没有组建大规模的水军,麾下的将领也没有jing通水战的人才,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甘宁耀武扬威了。

    李重的大帐之中,李儒、周瑜、魏延、管亥等人齐聚一堂。

    李重开篇明义,一上来就开口说道:“诸位,如今我军南征曹cao,只许胜、绝对不能无功而返,必须要攻下虎牢和陈留,现在就看众位有何破敌之策了?”

    …………

    打过这一场大战,就是此卷的结尾了,那么在结尾之处,就是本第一个大**,几乎所有的猛将和谋臣都会登场。

    曹cao方面夏侯惇、许褚、徐晃、曹仁、庞德、荀攸、荀彧、贾诩、司马懿都会出场。

    刘备方面,关羽、马超、黄忠、诸葛亮也会参战。

    而李重方面,赵云、太史慈、甘宁、魏延、李儒、陈宫、周瑜早已经登场了。

    在蜘蛛的设想中,这样的大战应该是跨越空间的,绝不拘泥于一城一池的得失。

    看在这些谋臣猛将的面子上,给点月票,红票啥的,成绩好可怜,订阅也好可怜!!!!!!!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