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活在旅途中 > 正文 73、王府井,北京的夜

正文 73、王府井,北京的夜

书名:活在旅途中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Sa柔儿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作为北京城里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王府井的确热闹。我们一去到那里,立即就被小吃所迷住了。

    窝头、栗子羹、拼盘、烤肉、臭豆腐、小笼包、大饼、数得出的特色小吃,数不出少见的,应有尽有。逛了一个下午的故宫,我的肚子饿得直响。顾不得发胖或是减肥这些理论,跟外婆就在街边吃了起来。

    “感觉挺不错的!”

    这是外婆头一次跟我在路边尽兴的吃喝,以往她总是担心卫生问题。不过既然出门旅行,人自然没有那么多讲究,只见她吃得大快朵颐,好像以往的顾虑此刻通通抛到九霄云外。

    “喜欢就吃呀!”

    我也是含糊不清的回答,每次出门,找小吃可谓是我的一大爱好。

    新鲜出炉的灌汤包,咬下去肉汁差点烫伤我的嘴巴。

    “慢点,慢点,别急!”

    外婆在一旁看得着急,连忙出言制止。

    “好吃……”

    我夹了一个塞进她嘴里,示意她大口吃下去,这样才够畅快。

    下午五点来钟,我将这一轮吃喝发到互联网上,不到几分钟便接到友人的电话,一接电话便听到对方朝着我吼:“小柔,你不要那么过分好不好,这个时候我正饿着,又没有下班,你这样吃喝玩乐还要分享,实在不人道。”

    隔着电话,我似乎能感觉到友人的无可奈何外加羡慕。

    “哎呀,没关系,你现在过北京,我请你吃。”

    明知道是不可能的事,我对着话筒哈哈大笑。有时候跟他们的友情就是这样的,免不了大呼小叫,可是情意一直都在。

    “你太过分了!不理你了!”

    友人挂断电话,我知道他并没有生气。只是自己在办公室里挨饿,又看到我分享吃的,所以免不了找我发发牢骚。

    真好吃,不知道为什么,闻着每个小吃摊的东西都那么香。

    从这边吃到那边,又从那边吃到这边。以至于到最后我用手撑住腰,然后连走路都觉得辛苦。

    “婆婆,怎么办,我吃撑了。”

    明知道吃东西只该吃八分饱,可是没有一次控制得住。我拉着外婆,连声撒娇,恨不得她能舒缓我的辛苦。

    老人家摸了摸我的脑袋,那模样像极了恨铁不成钢。

    “哎,谁叫你狼吞虎咽的一点也不节制,现在只有在路边休息一会了,不然走起路来实在有点难为你。”

    姜还是老的辣,一遇道破了我的窘况。

    在王府井大街的台阶上,有一老一少坐在那儿抽着烟,看着人群走过。不时的叹气,又不时的发笑。看来,凡事都得有个度。虽然能吃是福,可是过度的放纵也会辛苦。

    就像做人一样,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得有分寸,如果拿捏不好那个尺度,受伤的可能就是自己。

    原以为外面的小吃摊已算丰富,没想到走进去后又有美食一条街。我刚准备走上去瞅瞅,外婆犀利的眼光立即横扫过来。我明白,她的意思就是叫我别好了伤疤忘了痛。刚刚才消化一点,人稍微舒服些,如果我继续吃下去,估计又会难受。

    可是,真的很香……

    感觉唾液在嘴里差点涌了出来,我只得硬生生的咽了下去。想吃而不敢吃的滋味可不好受,尤其是满大街都是食店。由于无法控制那吃东西的**,最后只得找了间烫菜店坐下。点了一大碗的青菜,反正促进消化,又可以顺道过过嘴瘾,何乐而不为?

    正巧,我的身旁有快王府井的介绍牌,据说以前这里有王府,也有井,因而得名。我不知道那口井是否遗留下来的,但是在大街上有这样一口井,倒有些重温历史的感觉。

    游人抢着跟那口井合影,这让我想起一个做导游的人说过的话。

    “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去到景点胡乱拍照,回去一问什么都不知道。”

    那人说得极认真,可能是与她平时带团有关系。

    而这话我觉得有些过火,毕竟跟旅行团出去的人,早上起早摸黑的爬起来,夜间很晚才回去,上车累了想歇会那是正常的。一天马不停蹄的像是赶场,任谁都会累。

    至于下车撒尿,那是生理需要,这完全没有问题。

    到了景点只要不过火,不会爬到那些铜像上面拍些神经质的照片,那旅行外出拍照根本无须大惊小怪,不过是为了给自己留个纪念,这又何罪之有呢?

    现在的许多导游,脾气坏,性格差,动不动就对着游客吼,我身边跟过旅行团的人,无一不抱怨。总觉得花钱出去旅游是享受,结果变了遭罪,回来自然怨声一片。

    在北京的第一天,早已见识到了什么叫堵车,所以正值下班高峰期,回酒店的路上,我选择了搭乘地铁。只是一号线上的人不亚于路面上的车,外婆是首次看到这样的人流,她紧紧抓着我的手,担心跟我走散了。

    “别担心,有我呢!”

    我带着她穿过人群,头班车没挤上,只得排队坐下一班。

    “坐地铁也有这么多人,可想而知上面有多堵车了。”

    开始的时候外婆并不明白我为什么要到地铁站而不搭的士,这个道理就像我第一次去上海一样,凡事都得亲历过才会明白。

    转乘四号线的时候,站在我身旁的女孩很活跃,一直跟我交谈。在汹涌的人潮里,我们一起挤上了地铁,然后异口同声的大喊:“好样的,终于挤上了。”

    默契十足,可能因为人多而特别有共鸣。想想,在地铁的中央,无须扶手便能安全站稳,里面的情形究竟有多壮观。都说地铁是城市的心脏,而这颗心脏装载的却是都市人归家的期盼。

    劳累了一天,人最渴望的莫过于舒服的躺在家里的沙发上。

    我们住在陶然亭附近,这边的人流稀少很多,相对来讲比较安静。我与外婆相伴而行,看得出她的脸上写满了幸福,我曾问过她为什么一个人偷偷的笑。

    她回答:“我有一个孝顺的孙女,她记得我的愿望,想办法为我实现,因为有她,所以我觉得欣慰。”

    新浪微博sa柔儿,写作只为快乐,与复杂无关。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