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活在旅途中 > 正文 100、西安骊山,秦陵地宫,项王宫

正文 100、西安骊山,秦陵地宫,项王宫

书名:活在旅途中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Sa柔儿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西安啥都好,唯独公交猛的跑,一个急刹车,人前俯后仰往回倒。如果年纪大,上车没人让位置,一个跟头摔得姓啥都不知道。我生动的比喻了西安的路况:“如果有天全国举办公交车大赛,西安绝对名列前茅,先拔头筹。”

    之所以来西安,其实是因为我的死党小安正巧到这边出差,而我们聚首一块就是为了相约看兵马俑。临出发的时候,外婆看到我跟他在路边耍泼,连连摇头说:“你们这一对活宝呀!”

    我们从小玩到大,感情自然要好得不行。只是这个倒霉蛋初到西安跟我去ktv,手机就弄丢了。以至于最后叫广东补办电话卡速递过来,他的运气不是一般的糟糕。

    西安东线,指的是骊山,华清池,秦始皇陵,项王宫以及兵马俑。

    我们倒是简单,直接跟随那些车站的旅游专线过去了。有专人带,比来回周转要好一些,毕竟那一带的景点较多,如果光靠自己的话,一天玩不完。

    时间是宝贵的,尤其我即将离去。

    先到骊山,这座名气大于风景许多的山丘,一眼看去并没有什么特别。或许我们可以这样来说,看与历史典故有关的风景,我们首先要去想想它们身后的故事。

    如果不了解,在我们看来,不过就是看到的不过是一座山丘,一个烂亭子,一个水池。有时候,我们需要细心的去品味,感受当中,才能理解到景点的美好。骊山是很普通的,可这对于历史上而言,这儿一点都不普通,因为传闻中的秦始皇,就埋葬在这儿。并且,围绕骊山周边,更是突出了秦朝的与众不同。

    我们乘坐缆车上去,不外乎跟其他的山一样,眺望一下远方,还有拍拍照片。如果没有秦朝的故事,骊山搁在那,我恐怕也没有兴趣上去。

    不过这座山,竟然也拿下了国家四a级景区。

    或许是名气的缘故吧!否则实在感觉不到有多秀丽。

    爬上石阶,指示牌上左边显示去兵谏亭,右边显示烽火台。具体我走的哪边,也不大记得了。因为带着老人家,所以我一直都跟在后面,每一步都小心翼翼。

    过了望京楼遗址不久,我们就可以直接在骊山上看到对面的华清池。听说已经是重建的建筑,已经没有了最初的风貌。这里当初是李隆基为了杨玉环而修建,可惜的是,被安史之乱所焚烧。不仅骊山上的建筑全毁,连华清池也不能幸免。

    据说当年华清池叫作华清宫,现在的修复重建的建筑面积只是当初原状的六分之一而已。

    长安城,除了杨玉环外,还有武则天这位一代女皇。这些女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来演绎自己的人生。没有所谓的对与错,只有是否生得逢时。我站在那个八卦图的中央,幻想着当年的盛景。

    望京楼遗址,长生殿遗址,朝元阁遗址,一路走来,看到许许多多的石碑写着这些遗址名。我不知道过去是否真的这样,或许只有那时候的人才知道了

    毕竟隔了那么久,旅游景区开发后,他们说的话又是另一回事。一路而行,倒是看过很多人歌颂骊山的诗句,例如骊山晚照:“嵯峨秀岭枕温塘,西向长安驻夕阳。满地桑榆垂暮景,一杯烟霞弄昏黄。斜留举火台前影,微散朝元阁下光。此际孤吟倍惆怅,苍苍无处望阿房。”

    有时候想着那些古人,他们的诗词歌赋真有韵味。

    无论是日出还是日落,在诗中总是引人深思。

    兵谏亭,大大的石碑上写着西安事变旧址。我忽然有些感慨,其实西安挺多的故事的。听说那时候杨虎城和张学良两位将军在这里将蒋介石抓获,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

    从骊山下来,我们去了秦陵地宫,依稀记得周边的导游不停在喊:“不要闪光灯,不要照相!“但是没有一个游客听进去,走进内部闪光灯几乎没停过。

    记忆最深刻的无非就是前言的那块牌:“陵园风光,地下皇宫。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始皇棺寝,死乃如生。一览奥秘,回味无穷。“不过那个地方没什么好说的,就此带过了。

    终于,到了吃饭的时间。陕西的biǎngbiǎng面很是出名,不过那个字是书写最为复杂,笔画最多的汉字之一。另类写法多达71画,常用写法也有56画。字典里面根本查不到这个字,而我当时仔细研究了一下,如果谁的名字改成这个字,那每次写完都会把人累一圈。

    惊愕的是这面的份量,从走进店开始,只是略微看了一下周围,几乎没有谁吃得完的。而我跟小安,外婆三个人,在肚子非常饿的情况下,还剩余了不少。也幸亏吃之前有人千叮万嘱,否则学我隔壁桌那两个人,每人点一碟,那实在是浪费了。

    最大的安慰就是合我口味,身为一个爱吃面的人,时常被人误解我是北方人。加上性格大大咧咧,讲得一口卷舌普通话,所以在外地时,有不少人认定我是东北来的。

    下一个景点是项王宫,进去以后小安跟着大队到处跑,而我溜了一圈以后便跟外婆坐在一旁抽烟。当初的鸿门宴一词,最早就出现在这里。刘邦与项羽之争,那是战争年代的枭雄对决。这里有详细的解说霸王别姬的故事,讲的是项羽死后,他的夫人挥刀自尽尾随而去,这个成语因此由来。项王宫里也有城楼,我并没有上去。毕竟刚参观完西安的古城墙不久,对这些后期修建的并没有什么兴趣。

    旅行出门,受益良多。

    有时候还非得到了一个地方听完解说,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一回事。不过我还是不大喜欢听别人的讲说,总喜欢静静的观赏着,自己上网搜索当中的典故。

    或许是性格如此,惯了自己去找生活中的答案吧……

    新浪微博sa柔儿,写作只为快乐,与复杂无关。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