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活在旅途中 > 正文 134、鹰潭的生活

正文 134、鹰潭的生活

书名:活在旅途中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Sa柔儿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龙虎山的感觉,是让人无法忘怀的,以至于走出来后,我仍然恍惚失神,以为自己是还在竹筏上。参观完无蚊村,又大致游览了一番,我们才离开,出发上清古镇。

    提起这个古镇,拥有上千年的历史,距离鹰潭市二十多公里。极具朴实民风,有很多名胜古迹,更有着丰富的道教文化。而我,则是冲着张天师而来。

    据说,如今的张天师已经是张道陵六十几代,不过我不大明白他们现在是怎么算法的,只当是旅游观光,能懂则懂,不懂就算。上清古镇,我去到的时候还未大规模翻新,所以保持了不少先前的韵味。

    行走在石板路上,感觉那些历史烙印在地面。没有过多的商铺,黄色的木门大多都是紧锁,少了过分的商业化,这个古镇倒是颇有情调。我不明白性为何一直提着个公文包,这跟他的形象实在不符合。我曾笑颜他那模样就像个混混,他反过头辩驳:“我这是有素质的混混。”

    两人相视一笑,古镇上尽是我们的欢声笑语。那锌屋,挂着已经变色的灯笼,不像初时那般鲜艳,却有了更多的记印。我看不明白一些家庭的门外帖的符咒,也不晓得是不是舀来辟邪的。

    里面的建筑,有些已经不是木头修建的了,那些瓦泥有些破损,抬头一看,我以为回到从前。我想过许许多多次未来,更多的是想在那一个平静的山林间,放下一切,有个老伴一直到老。直到老得哪儿也去不了,依旧手拖手直到终老。

    我身处鹰潭,一座小小的城市,泛起无限的思绪。这终究只是幻想,谁都喜爱那快乐的味道,谁都渴望那平静如水的日子。你想,究竟有多少人在幻想那种神仙美眷的日子,只可惜真实的世界并非如此,未能尽如人意。

    也许再过几年,我若有闲情再来到上清古镇,这里将被翻新成统一的建筑风格。满大街的出售纪念品,吆喝的声音,破坏了原本属于这里的祥和。看似美丽了不少,但古镇已经失去内在。沿途而行,看到一条不知是河还是小溪,吊脚楼的屹立犹如江南水乡。

    水不再清,但古镇风韵犹存。我们小时候听过的茅山道士,便是出于这一带。走到天师府,出于尊重,我并没有拍照。无论是寺庙,还是这些地方,碍于宗教信仰,我绝对不会触犯底线。

    离开上清古镇,已经是晚饭时间。由于我的到来,性早早的在偏远的水库边上安排了宴席,为我接风洗尘。他说吃野味,我忍不住咽了一道口水。不是渴望,而是抗拒,实际上我是不喜欢吃这些东西的。

    但望着他期待的神情,我抱着入乡随俗的心态欣然答应。夕阳沉淀了一日的余晖,我坐在水库边,任由寒意入侵身躯。

    我爱那泥土的味道,尤其是雨过后所散发的芳香。

    我爱那手心传来的温度,尤其是你知道这是真心的牵手。

    我爱那乐此不倦的斗嘴,尤其是情人之间的爱意传递。

    我更爱背着包袱,走遍外地的快乐。

    我爱每到一处地方,那花儿传来的清香。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我厌倦了城市的喧嚣。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渐渐懂得了体谅。也许是成长后的领悟,也许是一个人必经的阶段,我不再挑食,也不再耍小脾气。我的任性只会在不经意间,对着熟络的人才会体现那么一点点。

    望着满桌子的野味,我忽然觉得鹰潭人是那么热情。只是从武汉喝到合肥,合肥又喝到浦江,我出门多少天,朋友的接待就招呼了多少天。看到满桌的杨梅酒,我意图谢绝。

    不料,另一朋友跳了起来拍桌子,大喊:“你每次去到哪,都从不推搪,如今是不是看不起我们江西人呀”

    那话半真半假,似开玩笑,又似真切。我歪着脑袋望向性,这一桌子的人,都似笑非笑的看着我。转念一想,也对,无论去到哪里,朋友都盛情款待。莫说那些包吃,包住,包玩这些片面的东西,他们的情意更多表现在酒桌上,若我当真不喝,岂非扫兴?

    我闻言,端起酒杯站起来,将一桌子的人各自敬了一次:“这番话有理,是我疏忽了,今日来到鹰潭受到热情款待,酒是不能少的,我先喝了。”

    杨梅酒,取新鲜杨梅浸泡,一般选用高度数白酒。闻起来颇香,喝起来略甜,只是仍旧辛辣,如果没有点酒量,只怕会是人碰到酒,自己先醉了。

    我的八字经,再次上演,入乡随俗,随遇而安。随遇而安就是能适应环境,不管住宿还是食物。而入乡随俗,是要尊重当地的生活习惯以及各类风俗。我是不爱吃狗肉,但既然朋友们招待,我即使吃不下,但是还是会吃的,这是对于他们的尊重。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