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正文 第三十二章 他是怎么撑下来的

正文 第三十二章 他是怎么撑下来的

书名:抗日之我为战神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风雪云中路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想到这里两位老帅都彻底明白了。杨震为何在谈判桌上宁可不惜冒着无法在严冬按时换装的危险。也坚决不做任何的让步。原因无他。只是为了他心中的那个梦想能够成真。能够真的实现而已。

    而此刻已经走到现在的他。身后已经沒有了退路。除了拼命的向前。不惜一切代价达成自己的目的之外。不会再有任何的选择。不过至少从现在看。他做的还是不错的。至少一些架子已经搭建起來。骨肉也逐渐在充实之中。

    当然此时两位老帅在这一刻也都想明白了。杨震之所以敢在谈判桌上这么强硬。在他的心中对于眼下最急迫的冬装问題。势必肯定也有了自己一定的替代方案。否则在东北整整已经生活、战斗多年。更多更快章节请到。对北满的气候更加了解的他。也不会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也不肯退让半步。。

    要实现他的梦想。战场上的实力才是真正的基础。沒有了之前抗联在战场上的表现吸引美英敢于下注。那么他的梦想也只能是想想而已。如果他的部队在即将來临的冬季酷寒之中被冻垮。那么他也就彻底沒有了底气。

    他之所以敢在这个关键时刻。对苏谈判桌上如此强硬。沒有一定的后手。他是轻易不敢做出这个赌注的。因为换了任何一个人也承担不起。在这个时候失败的后果。因为即便虚张声势。你也要有一定本钱的。

    美国人不是傻瓜。苏联人也不是笨蛋。你想要他们的东西。沒有拿的出手的东西來交换。人家也不会搭理你。这世界上沒真正白來的午餐。你要想得到。就必须要付出。也就是说。如果杨震沒有这个底气。他是恐怕不会摆出这么强硬的态度。因为一旦部队不稳定。他也就沒有那个资本去实现他的梦想了。

    只不过如果此时因为想到这一点。而多少有些松了一口气的两位老帅。知道杨震真正的替代方案只是部分解决了问題。确切的说只是解决了上衣和棉帽子。至于棉裤和棉鞋还沒有着落的话。会不会当场被气晕。尤其是那位政委。会不会当场发飙。那就是另外的一回事了。更多更快章节请到。

    而现在心中压力微微减缓一些的两位老帅。看着因为过度劳累。有些憔悴不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耳边已经冒出星星点点百发的杨震。不约而同的微微叹了一口气。都说孤木难撑。可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却真的就这么撑了下來。

    不仅撑了下來。居然还能做的如此难得的境地。这其中付出的心血和代价。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意志。才让他在如此困难和复杂的环境之中苦撑了下來的。两位老帅无法想象。

    但有一点两位老帅却是知道。眼前的这个年轻人选择了一条他可以选择所有路之中。最困难的路。在这条路上。他不仅要耗费无数的心血和代价。更要承担着常人难以理解的压力和重担。甚至还有一些不必要的误解和流言蜚语。

    除了用性格上坚韧如钢之外。两位老帅想不出來还能用其他的话來评价。眼前这位此刻在他们眼中几乎已经成为谜一样的年轻人。沒有这样的性格。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承担这种常人难以想象压力。

    不过相对于欣赏之外。此时对于杨震已经沒有任何想法的司令员來说。政委除了这句话之外。又总感觉到眼前这个年轻人。性格之中除了坚韧如钢之外。还带着一丝常人不易察觉的狡猾。

    他和苏联人眼下正在进行的谈判。更多更快章节请到。此时已经有些反过味來的政委。怎么都感觉是在给苏联人下了不小的一个套。他明显是抓住了苏联人的弱点。在一点点的引诱对手上套。而且从他这几天的表现來看。这个套设计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如果用一句话來形容。恐怕只能说他蓄谋已久了。此次谈判的后果和过程。他恐怕早在让王光宇借道外蒙迂回林西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今天可能会发生的事情。而他则早就在等待这个谈判。等待着苏联人自己送上门來。

    只是他这个套下在哪里。政委一时半会还沒有理清。但是政委却感觉到在谈判桌上。表面上看苏联人态度很强硬。实际上却始终在被他牵着鼻子走。第一时间更新 几天的谈判下來划了很大的一个圈子。但苏联人又被他牵到了起点处。

    而他能做到这一点。除了对苏联人的心思和性格判断准确之外。手中肯定掌握着一定独特的情报來源。或是其他方面苏联人的秘密。要不然他怎么对苏联人的脉搏。把握的这么精准。只是这个问題。政委虽然明显感觉到有些不对劲。但是却是无法问出口。

    到底是搞政工出身。相对于司令员來说心思细腻多的政委。从杨震的寥寥数语之中。便敏锐的察觉出來。这个家伙肯定对苏联人做了什么手脚。不过他也清楚。杨震其中究竟做了什么手脚。是绝对不会说出來的。倒也沒有继续在追问。

    两位老帅在经过短暂的沉默之后。还是由司令员开口道:“你的想法。我们都很理解。但还是那句话。不要贪多求全。还是要量力而行。一口是吃不了一个胖子的。凡事都要讲究一个循序渐进。太过于急躁了。只能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我们这些年已经是苦惯了。在坚持两年也沒有什么太大的问題。只是你这里。中央一直都很看重。所以你们要加倍的小心。千万不要因小失大。更不要动不动的去逞强。我们的路还长着。不要急于一时。”

    “至于就挺进军的装备调整。我个人的感觉來看。还是目前的炮兵结构比较合理。更多更快章节请到。我们的机动能力差一些。战术补给能力相对來说也差。火炮的数量太多了。对于我们來说反倒是一个累赘。”

    “在编制武器装备配备的时候。不能只考虑过大过全。还要考虑到各个部队现实上的差异。当前我感觉除了抗联的武器已经实现制式化之外。其余的部队更应该实现的是武器口径的标准化。减轻后勤方面的压力。”

    “关内部队的现状你也清楚。武器口径过于复杂。虽然你们上半年之前。提供了大量的装备。部分得到了缓解。但是还沒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題。所以我认为对于眼下关内部队的武器装备调整上。应该首先解决口径繁多的问題。至于武器配备的标准。还是要考虑到因地制宜。”

    “你们的部队在作战时候。地上有大量的卡车。天上有飞机可以运输弹药。你们一个师的弹药携行能力。几乎相当于整个晋察冀军区。按照你们目前的运力。这重火力编制可以大一些。”

    “但是其他的部队沒有这个条件。绝大部分的时间之内。作战的时候弹药只能随身携带。炮弹不是步枪子弹。每个战士都可以携带上百发。口径越大的炮弹。对于运输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单靠人挑肩扛。再加上少部分的畜力运输。加在一起能运载多少发。”

    “一旦有限的携行炮弹打光了。第一时间更新 后方又补给不上。这些火炮丢弃了可惜。带着还成为累赘。反倒是一种严重的浪费。而且关内战场上。很多部队都是以山地游击战为主。更适合装备轻便一些的步兵炮、迫击炮。而笨重的野炮和大口径火炮。对于这些部队來说。至少目前不太适合。”

    “挺进军现有的炮兵编制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根据目前全军的编制重新调整的。虽说比不上你们部队的一个师就有一个炮兵团的火力配置。但是却是最符合挺进军目前实际情况的配置。”

    “我看目前的旅属山炮营。配备九二步兵炮和山炮各六门。团属炮兵装备速射炮和迫击炮各四门的编制。目前还是比较适合我们的机动能力。我看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那种无后坐力炮编制。或是那种大正十一年式步兵炮就已经足够了。”

    “况且完成此次打通与关内陆路交通线的作战之后。除了营以上的干部我们要带回去之外。所有的部队全部要统一移交给你们。编入抗联的作战序列。这是中央考虑到你们兵员难以解决的情况之下。特地为你们采取的一些解决燃眉之急的办法。”

    “现在编入挺进军的这些部队。都是中央抽调给你们的。但在眼下。我认为还是保持目前的建制为好。下一步的作战。无论是按照你的想法打。还是按照我们的意图实施。挺进军暂时还是作为轻装机动部队比较合适。”

    “部队南下作战。在关内部队已经无力接应的情况之下。全部按照你们的标准。对于后勤方面的压力也实在太大了。而且南下作战。少不了山地战和大范围穿插迂回作战。在这种情况之下。保持一支轻装部队还是很有必要的。”

    “抗联的编制。我这几天仔细琢磨了一下。火力的确是相当的强。比起日军來说也不差。但是因为都是重装部队。相对來说笨重一些。而且并不适合山地作战。考虑到我们下一步作战可能要面临的多种情况。挺进军还是保持目前的火力配备为好。这样可以与重装的抗联部队形成轻重配合。即减轻了后勤上的压力。也保证了部队可以有一定灵活性。”

    “至于此次战役全部完成。挺进军正式编入抗联后的武器配备。我们两个就管不着了。但是有一点我们可要先说好。到那个时候部队的武器装备怎么配备。是你们自己内部的事情。但是营以上的干部。我们可是还要带回去。”

    “这次无论是晋察冀军区。还是一二九师的老底子几乎都掏空了。前一段时间。两大战略区反扫荡的失败。与骨干和精华都抽调走了。新升级的地方部队。编制不全、战斗力不强也有很大的关系。”

    “原本按照中央的要求。我们只是带回团以上的干部。团以下的干部连同部队全部移交给你们。但现在看來。营一级的干部我们也得带回去。沒有了这些骨干的支撑。两大军区很难在短时间之内恢复元气。要知道这次北上。两大军区的精华可都带了出來。”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