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正文 正文 第二十章 杨震的态度

正文 正文 第二十章 杨震的态度

书名:抗日之我为战神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风雪云中路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热门推荐:、 、 、 、 、 、 、

    <center stye="fnt-sze:15px">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说到这里,杨震顿了一下之后道:“不过,即便面对再多的困难。但是如果中央坚持要打,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军人服从命令为天职,命令就是号令。只要中央下命令,我们就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完成中央交给的战略任务。”

    “请老总回去上报中央,东北抗日联军以及我个人保证服从主席的命令。只要主席认为有必要,那么我们将会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中央交给我们的任务,这没有什么好说的。服从命令上,抗联绝对没有任何的含糊。”

    听完杨震的这番话之后,老总皱着眉头沉思了良久,却没有发表任何的评论。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道:“这样,你们拿出一份详细的报告。将今天你和我谈的这些东西,都要详细的写出来。在史迪威中将走后,你要做好回中央汇报的准备。”

    “如果按照中央的想法和思路,整个战局的变化很有可能会超出中央控制的范围,我想主席会做慎重考虑的。有些事情,最好还是你亲自返回中央汇报,比较能够清楚的将意图表达明确一些。”

    “不过,在中央批复之前你们还是要做好准备,拿出一个详细的计划。一旦中央真的下定决心,那么你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入关。如果有必要,你们驻扎在陕甘宁留守兵团的那两个旅,也随时可以东调。”

    “另外还有一件事情,是主席让我私下和你交待,这件事情你要做到严格的保密。苏联方面已经决定全部解散共产国际,而且是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完成所有的解散工作。此事在国内外势必要引起政治上的动荡,此事你们要有一个心理准备。”

    对于参谋长的这番与其说是转达,还不如说是摸自己底子,让自己表态的话,杨震只是笑笑道:“老总,我们服从的是自己中央的命令,不是这个所谓国际的命令。共产国际,不过是苏联人搞出来的太上皇而已。共产国际解散与否,与我们半点关系都没有。”

    “这个所谓的国际在,没有给我们提供过任何的帮助。我们所有从苏联搞到的物资和装备,都是一分钱不差的用真金白银交换来的。没有,对我们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倒是少了一个整天指手画脚的太上皇。”

    “我们是中国人,当然只听中国党的。别说这个所谓的国际即将解散,就算不解散,与我们也没有半点关系。作为东北军区司令员,我只听主席的。至于美英方面,他们是利益至上者。只要我们能在战场上拖住日本人,他们不会因为这个国际解散,改变对我们的态度。”

    “更何况苏联人在这个时候解散共产国际,无非也就在向美英表现出一个善意的态度而已。至于我看来共产国际,这个苏联人用来控制各国党的提线木偶还是早点解散为好。什么共产国际,不过是按照苏联人的指挥棒转而已。”

    “中国人闹革命,要按照自己的国情来,跟他们有个屁关系。那个一切围着苏联人指挥棒转的东西,早解散早拉倒。中国人的事情,还得中国人自己来。独立自主,搞我们自己的事业。这个所谓的国际我看不是解散的早了,是解散的晚了。”

    “请老总转告主席,我杨震是中国人,只听延安的。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至于苏联人,我从来就没有在乎过他们的想法。共产国际的命令,过去我没有服从过,现在解散了更是跟我屁点关系都没有。”

    杨震这番话是实话,他与苏联人的关系搞的并不像是表面上这么融洽。很多原因之一,就是他对那个共产国际下达的命令,从来就没有搭理过。苏联人无数次的通过这个国际指手画脚,他都当做没有听到。

    别说共产国际的命令,就是斯大林的命令,对于杨震来说屁都不是一个。苏联人有段时间给杨震的压力很大,甚至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的感觉,但是他从来就没有服过软。软磨硬抗的让苏联人,对这个始终不听话的家伙最终还是无可奈何。

    尽管苏联人试图将杨震变成乔巴山一类人物的企图,最终没有得逞。甚至为东部边境的稳定,避免处于两面夹击的态势,还始终处在被动的配合之下。但是有些时间苏联人采取的各种手段,也让杨震苦不堪言。

    扛下来是扛下来了,但是那段心酸恐怕只有杨震自己知道。如今听到这个太上皇手中的指挥棒终于解散了,有些推到大腿上的裤子可以提上了,杨震心中反倒是松了一口气。如果不是时间不太合适,他恐怕要起立鼓掌了。

    不过杨震这番话下来,让面前的军委参谋长这位经历过无数风雨的老帅,也不禁目瞪口呆。虽说这件事情,苏联方面已经通知中国方面,但毕竟还是相对秘密的事情。对共产国际有意见的人不少,但是像眼前这位主这样直接干脆了事的说解散晚了的,还是第一位。

    这位年轻的将领,可真的是胆大包天。不过在想想他每次去延安开会,从来不去那位共产国际代表那里汇报工作,甚至见都不见,就好像延安没有这个人似的。那位代表几次要来东北视察工作,也被他直接拒绝的经历。对于他脸上如释重负的表情,老帅也就了然了。

    看着眼前这位老帅的神色变化,杨震笑了笑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下去。而是对老帅道:“老总,您这个时候来,可正是来的是时候。咱们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架轰炸机,明天正式下线。正好您在东北,咱们一起去取个头彩?”

    “咱们自己生产的第一架战斗机,您是没有赶上,这次正好您该剪个彩。不过这架仿造的苏联伊尔四轰炸机的发动机,还是使用的美国货。咱们自己制造的发动机,还在测试之中。但整个机体和所有的机载设备,都是咱们自己制造的,而且完全达到了原产品的质量。”

    对于杨震的这个邀请,让这位老帅不由的眼前一亮。自己制造的轰炸机,这对于一个军人来说,无疑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尤其对于一支曾经长期因为缺乏空军,无论是内战还是外战,只能被动的挨炸,全无还手之力的的军队来说,这架飞机的意义更是非比寻常。

    杨震的这个邀请,老帅很兴奋的点头答应了。在第二天那个简单的秘密下线仪式之中,老帅看着抗联自己制造的飞机,虽说没有表现的太多。但是脸上的激动,却是每一个在现场的人都能够感觉出来的。

    其实老帅并不清楚,在得到美制b二五轰炸机之后,抗联之中很多人建议直接仿制性能优秀的多的b二十五轰炸机,以及改型轰炸机使用的大功率赖特型发动机。但这个建议,杨震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最终还是决定放弃。

    苏制伊尔四轰炸机,虽说性能不如美制b二十五轰炸机,但是工艺相对来说简单的多,很符合抗联仿制飞机的起步阶段。美制轰炸机性能再出色,但是制造工艺的复杂性,对于现在的抗联来说,还是有些不太现实。

    而且苏制发动机虽说有一万个不好,哪怕是粗制滥造也好。但是有一点却符合中国国情。那就是工艺和生产技术同样简单,很适合作为起步仿制阶段的产品。当然苏联人的工艺,杨震并不欣赏,但符合战时纯消耗品的标准。

    再加上苏制伊尔四轰炸机,虽说速度不如b二十五轰炸机,自卫火力也有些太弱。但是三千多公里的最大航程,足够满足抗联对日轰炸的需要。与其相比美制的中型轰炸机,基本上航程都要差上很多。

    虽说这些伊尔四轰炸机,在美英两国大批重型轰炸机抵达之后,已经因为载弹量和自卫火力的原因,不再承担一线空袭的任务。但是作为一款轻便的多的中型轰炸机,却在抗联足够满足航程的中型轰炸机匮乏的情况之下,可以用来压制地面高射炮火对轰炸机群的威胁。

    而且有详细的图纸可供参考,再加上生产工艺比较简单,有作为飞机制造工业启动机型。所以在经过多重考虑之后,杨震最终拍板在改进防护性能以及加装自卫火力的情况之下,还是继续小批量生产。

    当然抗联生产的伊尔四轰炸机,与原来的苏制轰炸机在内容上已经根本就不一样。因为任务的变化,对机体也进行了一定的改进。机体防御力,不仅有了大幅度的改进。而且机头的机枪,由一挺改为四挺。机体上的自卫火力,也增加到了八挺。

    在配合重轰炸机群对日轰炸的时候,专门用来作为对日轰炸的导航、压制,以及部分特种作战飞机使用。按照杨震的要求,这种苏制性能还是比较优秀的中型轰炸机,年产量要保持在三百架左右。但是不再用于国内地面作战的空中掩护,而是专门用于对日轰炸。

    而与这批飞机同时下线的,还有抗联自行制造的第一批五十架伊尔二攻击机。相对于因为要做远距离飞行,为了保险起见使用的还是美制发动机的伊尔四轰炸机,这款伊尔二强击机所有的发动机,则已经全部实现自产。

    至于米格三战斗机,虽说已经完成了试制,但是生产速度并不快,只是在小批量的维持生产。毕竟作为一种空防战斗机,腿过短的米格三战斗机的用途太过于狭窄了。有限的发动机制造能力,还是放在了前线目前最急需的战术支援飞机上。

    在苏军已经开始陆续将米格三战斗机退出一线的情况之下,杨震还是想办法从苏联购买了一批二手米格三战斗机。而抗联目前有限的飞机制造能力,还是重点放在了轰炸机和强击机的生产上。以及为生产远程护航战斗机,腾出生产线做好准备。

    相对于兴趣并不是太高的杨震,老帅到是对这两种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架轰炸机,以及对地攻击机表示了很浓厚的兴趣。原来在延安是听汇报,现在亲眼看到了自己制造的实体机,老帅的兴致明显是很高昂。再三询问了的确是抗联自己制造的之后,老帅显得异常的兴奋。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