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葬神图 > 正文 第二十章 狙杀

正文 第二十章 狙杀

书名:葬神图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过秦楼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    荀宽点头道:“不错,意!意,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意,从何来?一是生命感悟,这人人都会有,可是人之一生短暂,并非人人皆是圣贤,这些感悟是否为至理,是否符合人道等,所以绝大多数人都无法获得足够‘意’,自然无法养出浩然正气。

    第二便是体悟先贤圣人的感悟,先贤皆都已把自己的感悟写成经典传承下来,所以后人只要认真研读经典,踏着这先贤的足迹前进即可。可笑我们这些后人,抛弃经典而苦练武道,实在是舍本逐末,可悲可叹。

    道家追求天道,儒家追求人道,无分高低,两者皆是大道,这里的‘道’并不一定是道家所说的‘道’,朱熹圣人曰‘理’,其实都是一个道理,同一个词义,为宇宙的根本。”

    “按恩师所说,世人苦求得道便是为人之理吗?”

    叶云难以相信道,世人追求武道极致,追求天道,到最后却只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为人之理只是道的一部分,或说一种,目标相同,但道路却千万。大道至简,孔圣人曰‘仁’,这是最古老儒家核心思想,为何?”荀宽问道。

    叶云摇头道:“不知!”

    虽然叶云很想说‘仁者爱人’,这些最常说的经典句子,可是既然荀宽问了,自然不会是那么简单。

    “‘仁’,一个‘人’字,和个‘二’字组成,意为两个人,人与人之间。人之间相处之理便为‘仁’。后来孟子取‘义’,荀子曰‘礼’,都是为人之理。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教人顺应天道;

    朱熹的‘存天理,灭人yù’,教人克己求知;

    王阳明的‘致良知’,教人以心为知。

    皆是在阐述为人之理。

    儒学‘儒’字,直意为人之所需,所需便是为人之理,更是直接道出了儒家本质--人道。”荀宽细说道。

    叶云一下子明了,豁然开朗,同时羞愧难当,读了十几年的儒家经典,竟然连什么是‘儒’都不知道。

    也许看出了叶云的想法,荀宽接着道:“你无需如此,世间儒生,多是只知道如何为儒,却不知什么是儒,为师也是读书八十年,期间遍读几家儒学流派的经典,才慢慢悟出这个道理。只是为师从没有感受过浩然正气,所以一直没有摸到门道。如今有这幅荀子像,养出浩然正气,指rì可待。”

    虽然浩然正气充塞于天地间,但却虚无缥缈,难以感触。没有前辈的接引或者从其他路径感受浩然正气,就犹如人在黑夜中走路,摸着石头过河,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

    荀宽感叹道:“其实为师也收藏有儒家至宝,想感受其中的浩然正气,却一直没有成功,实在惭愧。今rì为师便将其赠给云儿。”

    荀宽栖身,郑重的从书底下抽出一张折纸,便要给叶云。

    叶云忙退后,推辞道:“恩师,既然是儒家至宝,如何能赠给弟子。”

    荀宽无奈说道:“这虽说是儒家至宝,自古流传下来,传言其中含有无穷无尽的浩然正气,但是我荀家历代先贤,却无一个人能从中感受到过,至于为师这一代,我每rì都要持着它静坐,几十年如一rì,依旧无功。今rì赠给云儿,期望云儿或许能成功。”

    荀宽也是无奈的很啊,明知道是宝,却不知道怎么用,这是何等的悲哀!

    凡是讲究个缘,既然自己无法从中感受到浩然正气,自然不能一直霸占着。

    叶云静静的接过折纸,然后打开,两面纸,上面的短文乃是用极为古老的虫篆写成,一股沧桑,悠久,浩大的气势铺面而来。

    “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rì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叶云细细读着,他感觉到,一股至刚至正的气息,在自己胸中凝聚,良久,说道:“恩师,我感觉到,这正气歌字里行间透入出磅礴的浩然正气,让人心刚正,无畏无惧。”

    荀宽赞许道:“云儿资质果然千年不出,为师当年读正气歌百遍,才能做到如云儿般,心中生出那股至刚至正的气息,但是却始终不能在胸中凝聚为浩然正气。或许此书与云儿有缘,以云儿的资质,或许有一rì能斟破其中的奥妙。”

    “恩师,这正气歌是何人所写?”叶云问道。

    荀宽回答道:“文天祥,传说文天祥写出此篇绝世之文,希望能借此成圣,可惜最后功亏一篑。后来文天祥失踪了,这篇文章也跟着失落,最后为我荀家先祖所得,便一直流传下来。”

    尽管叶云心里早有准备,但是还是忍不住心惊,地球上也有个文天祥,他同样写了篇正气歌,这其中,地球与这个玄黄大陆,难道有什么联系不成?

    叶云在荀家一直呆到天黑,才起身像荀宽告辞回家。九皇子心中残留的一些问题,叶云也算是代为请教荀宽了。虽然九皇子已经有了极深的儒学修养,但是比起荀宽,八十年的积累,还是相去甚远。

    就如荀宽所说,儒学是人道之学,可是九皇子才却对人情世故毫无所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句话便是对儒学高度概述。

    走出荀府,已是星辰满天,明月初升。

    叶云并没有如荀彧想象中的留下来与他详谈,寻求他的支持,因为对于皇位,叶云现在并没有多大的渴望,就觉得没有必要,因此径直离开荀府。

    叶云走着青石板路上,脑中回味着与荀宽的谈论,一股股明悟,流上心头。

    清风习习,路上车马稀疏,灯火点点,如天上繁星。

    猛地,叶云脑海一震,感觉到一股危险的气息正逼向自己,前方黑暗中,似乎隐藏着噬人猛兽,让叶云不由的停下了脚步。

    自从达到‘观xìng’的境界以来,叶云的灵觉就变个格外敏锐,犹如秋风未动蝉先觉。

    既然前方有危险,叶云自然不会打肿脸充胖子依然往前走,准备退走。心生刚正,无所无惧,不是蠢的去送死。

    见叶云要退走,黑暗中的人再也待不住,呼的全部冲了出来,一个五人,分散四周,堵住叶云的退路。

    叶云jǐng惕的看着围着自己的五个黑衣人,jīng神高度集中,做好随时暴起的准备。

    “你们是什么人,为何拦住我的去路?”叶云喝道。

    “嘿嘿!要你命的人。”

    领头的黑衣人冷笑着,便要抬起右臂。

    “危险!”看着对面黑衣人的动作,叶云感觉自己的头皮发麻,一股极度危险的气息,从黑衣人身上传来。

    “喝!”叶云暴喝一声,踏着追狐步,身影一闪一失,便攻向对面领头的黑衣人。一招‘猿撞老树’,叶云身体如暴起的野猿,撞击老树般的撞像领头黑衣人,一股暴虐的气息,从叶云身上散发而出。

    领头黑衣人没有料到叶云会突然暴起,给他的情报上说叶云只是一个没有武功的书生,这次自己带着四个属下,两个炼肉境,三个炼筋境,为了保险起见,还特地带上了一把小巧的弩箭,这样的豪华的阵容,就算是袭杀一个炼脏境的高手,也是没有问题。

    叶云因为达到观xìng的境界,能够完全收敛全身气息,因此很容易让人认为,叶云没有习武。

    对付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还不手到擒来。因此他起了轻视之心,没有第一时间发shè弩箭,让叶云瞬间便靠近。

    领头黑衣人回过神来,叶云便已经撞到,他快速的向一侧挪移三步,堪堪避过叶云的撞击。但是叶云却从急速的运动,忽然一下子静止下来,右脚向前踏出,震碎一打开青石板,深入一寸,抵消向前的冲力。

    “死来!”叶云大喝,强忍着右脚刺痛,‘横扫千军’,右臂如鞭,依靠腰力的转动,急速抽向领头黑衣人。

    为了能对黑衣人一击必杀,叶云可是自残身体,以右脚受伤为代价。

    叶云这两招衔接完美无缺,电光闪烁之间便已完成,黑衣人大骇,却来不及做抵抗或躲避,叶云手鞭抽打在领头黑衣人的脖颈上,咔咔!顿时颈骨断裂,死不瞑目。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