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循天之道 > 正文 第十九章 归元灵玉和蓝灵蠹精

正文 第十九章 归元灵玉和蓝灵蠹精

书名:循天之道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梦言妄语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    洞内幽深曲折,看不见尽头,启言借着幽幽蓝光缓缓前行,随着深入,启言发觉水中蕴含的灵气也越来越浓郁。也不知行了多远,启言估算大约半个时辰左右,通道开始向上延伸,如此又行了一柱香的时间,启言右手持着赤芒刃浮出水面,抬头望了一眼四周的情形,启言眼神一凝。

    这里是一个极为庞大的地下溶洞,一眼望去足有千丈宽广,高有近百丈,数百上千支大小不一的钟rǔ石柱倒挂穹顶,一根白玉石柱贯穿溶洞上下,仿若天柱般屹立在溶洞zhōng yāng。洞底凹凸不平,忽尔这里一处深坑那里一处巨石,看起来突兀之极。而启言身处之地就是溶洞一角数尺大小的一方圆潭。

    良久,启言冲出水面,身上竟不带丝毫水滴,将蟾珠小心收好,便迈步向溶洞中心行去。启言刚出水面时就感觉有些不对劲,但还没来得及思考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就被溶洞的浩大吸引了过去,现在又想到这个问题时才发现,这里竟无丝毫灵气,那水中如此浓郁的天地灵气又是从何而来?启言虽心中诧异,但脚步却未停下,既然来到这里,启言可不想在自己的周围有未知的危险存在,自然要将这里的一切查探清楚。

    踏过碎石,绕过深坑,一根支撑整个溶洞的擎天巨柱出现在启言面前,石柱通体如白玉雕琢,上宽下窄,最宽处约有近十丈大小,窄的地方直径则只有两三丈。启言绕着石柱仔细查看,却未发现任何异常,当下又在溶洞四处查了个遍,却是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这里处处透着古怪,却又找不出哪里不妥,一时间倒让启言心中不安起来。

    此时再细看整个溶洞,启言发现整个溶洞的表面,甚至是洞底的碎石表面都镶嵌着一层白sè玉石般的存在。这些玉石与构成石柱的玉石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其它地方的玉石都只是薄薄的一层,而溶洞zhōng yāng的石柱却全为此种玉石构成。见此,启言不由得又把注意力集中到矗立在zhōng yāng的石柱之上。直觉告诉他这根石柱才是造成整个溶洞如此景象的源头。

    “哧”,赤芒刃在白玉石柱上划过却连一丝痕迹也未留下,这一刀启言用了全部的法力,却没有在玉石上表面留下丝毫痕迹,眼前玉石的坚硬程度可见一般。启言见一击无效,心中虽惊疑,但手上动作却没有丝毫凝滞,瞬间连斩数刀,赤芒刃带起尺长的刀芒向石柱接连斩下。“噹噹噹……”,一声声如金铁交击的声响,启言被巨大的反震之力震退数步才堪堪停下,一脸吃惊的看着自己刚刚刀芒下落之处,白玉光滑晶亮,哪有一丝刀痕。

    启言望着眼前的这一幕,突然待愣当场,又像是陷入了思考,半晌托口道:“归元灵玉”。这里的一切与巫经中的一篇记载何其相似:归元灵玉,先天灵玉,产自混沌衍化之际,乃先天之气遇后天五行而生。启言脑中想起这则对于远古之物归元灵玉的记载。心中大喜,归元灵玉的作用还在其次,关键在于产生归元灵玉之地必有先天之气,而先天之气只能是先天至宝或是其他的先天之物衍生而出,这由不得启言不惊喜。这等好处,莫说是先天至宝,巫族传承近万年也不曾有的神物,就是得到一丝先天之气也能让启言有一种脱态换骨的蜕变。

    即已知道了这是何物,自然也有了解决的办法。这座溶洞并非毫无灵气,而是充满先天元气,先天元气无形无质,遇后天五行则化为jīng纯的天地灵气。然过优不及,大量的灵气愈结在先天之力的作用下则在后天五行的表面形成归元灵玉,反是阻挡了天地灵气的形成。若非如此,先天元气之属皆是灵气浓郁之地,一旦出现必然被很快发现,这也算是先天之物的一种自保之法了。

    归元灵玉应五行而生,所以五行之力难伤,启言收起赤芒刃,反将骨戒取下,启言手中不在五行之中法器只有两件:骨戒和骨笛。但未达神器之列难伤归元灵玉,所以启言只能动用骨戒了,虽然不太合适却也没有其它办法了。启言沿着石柱攀上最顶端,开始了既繁琐又艰难的挖掘工作。这里是整个石柱最粗大的地方,启言持着骨戒用力一划,不得不说效果很是明显,虽然相对于石柱只是掉了一层微不足道的外皮,但与之前的徒劳无功已不能相提并论。

    如此过去了两天一夜的时间,启言期间休息了四五次之后,才让这个艰难的挖掘工作告一段落。此时,启言立身之处,一个半尺大小的洞口出现在石壁之上。洞口之后,一层蓝盈盈的光芒飘忽流转,石柱中空,石壁约有两丈之厚,中心处点点蓝芒,仿若夜空繁星,闪烁不定。仔细看去,竟是一个个不足小手指甲大小的蓝sè飞虫。这些飞虫个个生的浑圆如一,但诡异的是没有翼翅却能在空中任意飞掠。不用说这里的一切必是这些飞虫所致,面对这等先天灵物,启言虽心中惊奇却不敢有丝毫异动。而是退回洞底,一边恢复损耗的元气,一边神识探入巫经仔细查看是否有关于此虫的记载。

    巫经中记载的天地奇物何其之多,若是一一浏览没有月余时间恐难看完,所幸启言运气不错,只用了不到一rì的时间就找到了相关记载:这种飞虫名为蓝灵蠹jīng,生于九幽之地,食五行之jīng,吐天地元气,在太古奇虫之中也能排进前三。启言见典藉中对此虫大为推崇,尤其是最后提到的降服此虫之法,并非太难,只要得到蓝灵之心就能掌控这些蓝灵蠹jīng。启言将降服此虫的方法默默记在心中。待得将一切烂熟于心,启言才将神识从骨戒中退出,起身向一侧的洞壁行去。

    蓝灵之心藏在蓝灵蠹jīng活动的深入,只有灵眼之物才能将白玉石柱中的蓝灵蠹jīng引出。典藉记载:凡元气之地必生灵眼之物。顾名思义,灵眼分五行,有灵眼之泉、灵眼之石、灵眼之树等等。既然来时在水中没有发现,启言也只能在溶洞中慢慢寻找了。

    启言当然并非是毫无头绪的瞎摸乱闯,而是选择归元灵玉层较厚的地方,这里灵气浓厚,产生灵眼之石的几率较大。

    然而不到一天启言就放弃了这个做法,花费了近一天的时间启言也只来得及查看三处,因为没有合适的工具,又不能使用法力,启言挖开三处已是耗费了一rì,更别说整个溶洞像这样需要查看的地方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这让启言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