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大胤皇太子 > 正文 第十八章 太子东宫,开府纳士

正文 第十八章 太子东宫,开府纳士

书名:大胤皇太子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淤泥大魔王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    册封一国储君,是繁琐到极点的事情。不光要昭告天下,祭祀宗庙,还要去大兴城的各处祭坛祭祀。去天坛祭天,祈求上天降福,护佑大胤千古流传。去地坛祭地,祷告大地垂爱,庇佑大胤国泰民安。去rì坛祭rì……去月坛祭月……去祈谷坛祈求来年庄稼丰收,去社稷坛祈求……

    光是祭祀一项,就能累坏了董不白。祭坛分布在大兴城各处,每去一处就要小半天时间,穿着厚厚的重装,光捂也捂死人了。出去祭祀之外,还要以太子的名义宴请大臣,六部的尚书、侍郎是一波,枢密院的将军、统领是一波,御史台的御史大夫、各地钦差是一波,翰林院的老学究们又是一波。

    其它大小官员还得一波。完事之后,南北两禁军的大小将军起码要单独请一桌,靠山王、皇太后的家宴要摆一桌,邴吉、许广汉等人齐聚大兴城,又得摆一桌。董不白忙的晕头转向,不说练武了,就是许平君等人住进了靠山王府,他都抽不出机会去见一面。

    更关键的是他现在,有任务在身,努力争取监国权利。如果没有监国权利,以他未成年的太子身份,就被锁死在东宫了。好在册封皇太子之后,董不白就享有开府权,可以自行招募太子府东宫官员。

    按照大胤王朝的礼制,太子开府,可以仿照帝王,招募“左卫”、“右卫”、“翊勋”、“司御”、“清道”、“监门”、“左内”、“右内”八部骑卫,规模为四百人一部。每部设一名中郎将,两名副将。以保卫太子的安全。

    因为太子依然是以接受教育为主,还要册封三师三少,来教导太子。三师是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三少是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同时,太子需要配置四名“宾客”,两名“洗马”,多名“侍中”陪伴读书。

    另外就是詹事府、门下坊、内官坊这三个机构。詹事府负责太子一切生活起居、外出礼仪,左内官坊负责太监宫女,门下坊负责属官吏治。如果太子势大,得到皇帝准许,还能够自行组建内阁,商讨国事。

    董不白拥有开府权之后,立刻册封邴吉为詹事府“詹事”,乃是正三品的品秩,刘秀兵为“少詹事”,詹事的副手,乃是从三品的品秩。许广汉为门下坊的“舍人”,乃是从三品的品秩,莫伟刀为“少舍人”,舍人的副手,乃是正四品的品秩。老太监魏能臣为内官坊的“坊正”,太监尚无品秩,万三宝则兼任内官坊的“坊副”。原本的太监宫女,全部从皇宫中划分为内官坊管辖。

    因为目前时局尚未明朗,仅仅是邴吉四个人加上魏能臣前来任职,其余的旧党之人,还隐蔽于暗中。不过,另外一个人,倒是追随了过来,就是原先的羽林中郎将焦长河,自从波浪谷一战,与邴吉等人结下了深厚友谊。

    故此特意降级请调东宫太子府,担任了太子八部中左卫中郎将,品秩降了半级,为从三品的品秩。当初跟随焦长河一道接回董不白的羽林百骑,死伤还剩十几人,这一次也全部跟了过来。

    最令董不白兴奋的则是,玄冥二老来了一趟。玄老的伤已经痊愈,虽然断了一只手臂,但是一身修为尚在。冥老修为稍稍次于玄老,也是当世了不得的绝顶高手。两位老人结伴而来,自然是为了保护董不白这位隔代徒孙。

    独尊高手做保镖,董不白自然求之不得,对两人愈发的尊敬。而且意义还不在此,真正的好处是,玉堂署等于成了董不白的势力。玉堂署是宫廷中供奉武学大师的机构,和玄冥二老就是玉堂署的首席供奉,早已将玉堂署中一干高人拉拢过去,成为董不白的助力。

    “玉堂署中,独尊高手自然只有老夫兄弟二人,但是神游高手一共十一位,你找机会,亲自拜会一次玉堂署,姿态放低一些。他们会为你所用!”玄老还是冷淡的语气,但是关爱之情,从话语中可以真切感受到。

    “是,玄老!”董不白赶忙点头应道。

    “嗯,叫人整理一间清净房间,从今天起白天老夫来坐镇东宫,晚上老二坐镇!”玄老又道。

    “哼!你可以称呼我为冥老、冥弟、甚至冥哥都可以,不要再叫我老二了!”冥老生的圆头圆脑,可玄老高挑的身姿截然相反,脾气也温和许多。听了玄老的称呼,立刻咋呼道。

    “可以,老二!”

    “……”冥老无语,不再理会冷冰冰的玄老,转而对董不白道,“听说你跟着姓许的小子,修炼了《蛮荒巨象劲》?有几分火候了,耍来看看?”

    姓许的小子?董不白转眼看了看许广汉,许广汉一脸的讪讪,尴尬的很。

    “冥老,最近有点忙,荒废了一段时间武学。”董不白先打声招呼,为自己武学修为还在骏马阶段找借口。

    接着,开始一拳一脚的演练象音、象形六招。虎虎生风一阵之后,冥老摇着头道:“不妥,不妥,有形无神,拳脚都是死的,没有一点气势!你好歹也做了皇太子,东方弗陵不能下床,你就是万万人之上啊,怎么气势这么弱!你叫东方不白?看来这名字也有问题,不妥,不妥,不如改为东方不败!哇哈哈,东方不败,真是好名字!所谓一rì为师终生为父,东方据是我的徒弟,你是他孙子,自然就是我的曾孙子辈,就听我的,改为东方不败!”

    东方不败?

    你怎么不去自宫!

    “不妥啊,冥老,东方不白名字很好啊,没必要改了吧?”

    董不白心里面狠狠的鄙视冥老一通,可惜,这些人根本不知道东方不败有何象征意义。玄老当即就点头道:“生为帝王,名字不能气弱,东方不败,我看行!”

    邴吉等人也都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刘秀兵更是提议道:“太子殿下应当改名,择rì不如撞rì,现在就向皇太后和靠山王提议,将太子更名为东方不败,如何?”

    当下,一大群人浩浩荡荡的找到靠山王,靠山王一听,立刻拍桌子表示:“好名字,我东方家的后代,就应该起这样的名字。譬如老夫,就叫东方无畏,天下还有什么可怕的。东方不败,天下不败,多好的寓意!”

    有靠山王出面,改名字的小事,皇太后自然没有阻止的道理。朝堂之上,也没有什么异议。由此,董不白的正式名字,就变成了传说中的东方不败!

    “天予大任,赐我神功。rì出东方,唯我不败!”

    董不白的耳边,时常会浮起那位东方不败,霸气的话语……以及,他(她)与小白脸之间的爱恨纠缠……然后,董不白的胯下就会阵阵清凉。

    ……

    元光二年十一月二rì。大胤昭告天下,流落民间的皇室血脉被迎回,并承嗣当今圣上膝下,册封为皇太子。入主东宫,开府天下。太子名,东方不败!

    随着诏书一起传往各地的,还有朝廷对州牧、刺史的召集。先前已经将大胤各地的军将召回京师,这一次则是召集地方大员。

    元光二年十一月三rì。每月例行的上旬朝会,皇太后带着皇太子董不白,亲自参与。在未央宫中,文武百官,济济一堂。时,大将军霍神庭提议,为皇太子延请三师、三少,并愿意自领太子太傅之职,教导太子行天下事。

    靠山王则提议,当今圣上不能理事,皇太后毕竟女流之辈,应当加封皇太子监国,代替圣上参与国事。

    霍党自然不同意,靠山王便不同意霍神庭领太子太傅一职。太子三师三少,毕竟还是属于皇室家事,靠山王坚持,霍神庭也奈何不得。当rì朝堂之上,既没有达成太子监国,亦没有确定三师三少的人选。

    当天晚上,董不白在邴吉的陪同下,叩响了太公张家的大门。张家乃是胤文帝时的从龙之臣,一卷《太公兵法》,帮助大胤连战连胜,灭亡南朝陈国,一统天下,劳苦功高。张家一向超然物外,子嗣也不兴旺,多少代都是单传。到了这一代,家主乃是户部尚书张清流,张清流育有一子一女。

    女儿张玉华,贵为皇太后,儿子张玉静,年纪尚幼。

    听闻皇太子亲至,张清流亲自开门迎接。他约莫四十岁光景,年少失怙(丧父的意思),光武帝将他接入宫中养大,一直作为惠太子的伴读,直到后来与惠太子做了儿女亲家。张清流好静恶动,每每读书,连吃饭都能忘记。

    年纪二十多,便被光武帝特许加入内阁,负责记录文书。光武帝驾崩前,特将他调为户部尚书,掌管天下财政大权,以国丈的身份辅佐昭帝。可惜昭帝短命,张清流国丈的身份还没有捂热,就升了规格离了权柄。

    尤其是近几年,霍神庭风头正盛,张清流除非必要,连家门都不愿意迈出了。

    这样明显的明哲保身行为,只能说明张清流的胆子,比黄豆大不了多少。对于能否说服他支持自己监国,董不白一点信心都没有。

    但是,即便希望再小,也要去做!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