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大胤皇太子 > 正文 第二十六章 报与桃花一处开

正文 第二十六章 报与桃花一处开

书名:大胤皇太子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淤泥大魔王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夜已经很深了,霍神庭还在书房中,毛笔落在白纸上,书写着这首咏菊诗。一边书写,一边忍不住轻轻诵读,嘴角的笑意不知何时起,淡淡的挂起。

    吱呀。

    房门被推开,霍夫人端来一杯热茶,责怪的关心道:“夫君,都快子时了,你还不休息,仔细熬坏了身体。”

    “哈哈,为夫身为八鼎独尊,天下第一高手,若是能熬夜熬坏了身体,那才一桩笑谈。夫人,你来看看,太子所作的这首诗,是不是大气磅礴,而又托物言志?”霍神庭大笑道。

    霍夫人对董不白的怨念还未平息,闻言怒道:“有什么好看的,还不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夫君为大胤尽心尽力,却换来一句权臣,当真令人寒心!”

    “主持朝政,大权在握,不是权臣还是什么。”霍神庭笑着说道,似乎并未对权臣评价有何不满,“夫人,我霍神庭的志向,本就不在朝堂之上争权夺利,大胤疆域虽大,终究是苍茫大地的一隅之地,就算做了整个苍茫大地的主人,与超脱桎梏、万寿无疆相比,又能算得了什么!”

    “夫君总是这样大气魄。”

    “人总要给自己定下目标,麻雀的目标是树冠、草丛之间偷稻捉虫,老鹰的目标却是万里高空自在翱翔。我若是想要窃据朝纲,也未必会遇到太大的阻力,奈何我志不在此,武道的漫漫长途,追寻先贤的脚步,才是我的志向啊……观诗如观人,太子的气魄已然展现在这首诗中,若我君臣联手,未尝不能打破人世间的束缚,明心见xìng,超脱成神!”

    霍夫人叹道:“夫君打算怎么做?”

    “明rì早朝后,我便去东宫教授太子,正好与太子详细讨论一番。”

    “夫君,并非臣妾打击你,太子从小受到旧党的培养,对你的成见恐怕很深,不是三言两语能够打动的。而且,你真的要仙儿嫁给他?仙儿这孩子,从小就没有吃过一丁点儿苦,我怕她,受不了宫中的辛苦?”

    霍神庭肃声道:“仙儿命格高贵,金中带紫,有母仪天下的风范。除了帝王,一般人如何能消受得起这种命格,不进大胤皇宫,难道要仙儿嫁给边邦蛮夷的小王?况且,仙儿入宫,也能扭转我与太子之间的关系,岂不妙哉?”

    霍夫人看了看霍神庭,想说些什么,终究没有开口。

    ……

    第二rì早朝。

    董不白坐在赤椅上,听朝臣启奏要事。

    御史大夫白海云当先出列,高声奏道:“经过臣与刑部尚书彻夜追查,基本将皇太后遇刺之事,弄清案发的脉络。此事九rì前便开始策划,起初,京兆尹属下‘工曹司录’马营,私自开启大兴渠水闸,杀手乘坐闭息鲸游入护城河。七rì前,右骁卫中郎将李显甫,则无缘无故开启了护城河与莲花湖之间的六道水闸。三rì前,长水中郎将酒醉,部下乘机打开了莲花湖与玉液池之间的水闸。”

    霍神庭问道:“这些人,可曾审问过?幕后谁主使?”

    “事实上,除了长水中郎将于斯盛,马营和李显甫在刺杀前就已经暴毙家中。长水部的那名副将也暴毙家中。这几人似乎已经知道刺杀时机,都是自饮鸩毒而死。他们的家人则早早就离开了大兴城,去向不明。”

    “于斯盛怎么说?”

    白海云冷哼道;“这个于斯盛,现收押在天牢中,他应当与刺杀无关。不过,此子玩忽职守,一个月当值,起码有二十天不在营帐中,每rì不是寻花问柳,就是留宿青楼,简直辱没了禁军的名声!”

    这时,朝臣中慌张走出一人,却是北狄边镇大都督于浩然,于浩然猛然半跪在地:“太子殿下,老臣教子无方,于斯盛玩忽职守,但凭处罚。但是犬子,万万不会,也不敢参与刺杀之事,请太子殿下明鉴,请各位大人明鉴。”

    “子不教,父之过!于将军,于斯盛若是清白的,没人冤枉他,若是牵连其中,也不会有人轻饶他。不过,即便于斯盛未牵连其中,一个检查不明之罪逃不掉,玩忽职守之罪更是逃不掉,于大人要做好准备!”霍神庭冷道。

    于浩然一阵颓然,半响才开口道:“老臣谢过大将军体谅。”转而跪向董不白,道:“太子殿下,老臣近些rì子,渐渐感觉体力不支,恐不能胜任北狄边镇大都督一职,请殿下恩准,老臣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董不白淡然道:“于将军是大胤柱石,虽然教子不严,终究是为大胤立下汗马功劳,况且身体还健壮,告老还乡,严重了吧。诸位卿家,你们意下如何?”

    寒侯宇文天残出列道:“此番商议皇太后遇刺之事,霍大将军,于将军的过错,是否该押后再说?”宇文阀、于阀,同属关陇贵族,两家也是世代通婚,关系匪浅。

    刑部尚书亓官耕宏道:“此次刺杀,虽然脉络已经理清,但是其中仍旧有千头万绪,非是短时间能够查清楚。定罪之事,倒也无须押后,总要处理一部分人,以儆效尤!”

    靠山王坐在椅子上,沉声道:“不错,禁军护卫皇宫,关乎皇室安危,这是天大的事,丝毫容不得押后。太子,老夫有一点建议。”

    “靠山王请讲。”

    靠山王将目光转向于浩然:“两个选择,第一,于将军告老还乡,于斯盛从轻发落。第二,此事不牵连于将军,于斯盛从重发落。于将军可以考虑了。”

    朝堂一片沉默,大家都在等待于浩然的选择。便是宇文天残,也无语的望着大殿顶部的纹饰。大家都明白,他又如何不明白,先前的维护,已然是最大的力气了。皇太后遇刺,这么大的问题,总得抓出一两个大臣,杀鸡儆猴,或者说,背黑锅,来将此事压下去。

    否则,牵连的人只怕会更多。

    别人明白于浩然自然也明白,颓然良久,方才道:“太子殿下,老臣选择第一种。从今往后不能再戍卫大胤,老臣会在家中念经诵佛,保佑我大胤千秋万代。也保佑太子殿下重振大胤雄风,荡平宇内妖魔外道,还世间泱泱太平。”

    言罢,脱去顶上束冠,摘下腰间令牌,掏出将军印绶,整齐的交给张继聪。狠狠的叩首三次,额前见血,这才踉跄迈步,头也不回的离开了金銮殿。

    “唉,国之重器,就此离朝,本宫心中凄凉啊。闾丘大人,大理寺审案,希望能尽量的减免于斯盛罪责,成全于将军的一片慈爱之心。这于斯盛也难能再用,须弥陀大人,吏部考察一下于将军的家人,若有其他子嗣成年,酌情重用。”董不白仿佛感慨万千,又一次越权插话。

    似乎这一次,大臣们心中也颇为感慨,无人指责董不白。

    大理寺卿闾丘简、吏部尚书须弥陀,都拱手应是。

    霍神庭也没有多说,继续问道:“除此之外,刺杀案还查出些什么?”

    白海云道:“刺客计划周全,很多线索都半途中断。不过,刺客选取的时机太正确了,恰好是皇太后抱恙,武功虚弱之时。长乐宫中,当有内鬼,已经责令长乐宫总管太监张星星暗中查探。”

    亓官耕宏也道:“南军禁军统领齐成天、北军禁军统领窦汉章、京兆尹刘旭,难逃失察之责。”

    当下,齐成天、窦汉章、刘旭三人就出列,齐声道:“臣原受罚。”

    霍神庭点头道:“监察不明,险些铸成大错,念尔等往rì有些功劳,小惩大诫,罚俸一年,品秩降半级。”

    “臣等拜谢领罚!”

    霍神庭于是点头道:“皇太后遇刺,暂且讨论到这里。下面,继续讨论边镇、都护府、神军的任职……”

    一番扯皮之后,虽然大多数位置还没有确定人选。但是,所有兼任者,皆辞去了一个职务。黄金甲辞不去神策军将军职务,只得暂辞西羌边镇大都督,薛白虎则暂辞东夷边镇大都督。宇文天残则辞去燕然都护府大都督。

    黄金甲和薛白虎辞去职务,颇为淡定,宇文天残则面sè难堪。事实上,黄金甲和薛白虎,昨rì就已经要辞职了,只有他身兼两职未做表示。霍神庭的“留位恋栈”之说,几乎是冲着他来的,能有好脸sè才怪。

    退朝之后,霍神庭再次找上董不白。

    “太子殿下,今rì臣来教授太子殿下帝王之术。一同去东宫吧。”

    私底下相见,董不白丝毫不露对霍神庭的不满,故作诚恳道:“善。昨rì事发突然,未能赶赴霍大将军家宴,万分抱歉。”

    霍神庭微微一笑;“皇太后遇刺事关重大,臣明白。臣与殿下相处时rì还多,不差这一天两天。”

    “哈哈,说得对,以后少不了要去大将军府上叨扰,蹭饭吃。”

    “欢迎之至。对了,听闻小女昨夜与殿下相见,殿下写了一首咏菊的诗?‘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臣昨rì思忖一夜,不禁为太子殿下诗中的豪情壮志所折服,有些话不吐不快。”

    “哦,大将军但说无妨。”

    “臣觉得,太子殿下有志气是好事,但是,城府尚需磨练。臣身为太子太傅,愿倾囊相授帝王之术,助太子成就千古一帝,圆满一段君臣佳话。”

    声音不高不低,确如平地炸雷,让董不白惊疑不定,不辨真假。

    ——————————————

    PS:求推荐、点击、书评、收藏、评价,一切!卖萌打个滚!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