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大胤皇太子 > 正文 第一百章 一统诏令,离别在即【第一更】

正文 第一百章 一统诏令,离别在即【第一更】

书名:大胤皇太子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淤泥大魔王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    天皇元年,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家家户户熬腊八粥。此时距离大胤征讨天竺胜利,已经过去半个多月,苍茫大地归于一统,再也不分国家,只有一个大胤王朝。封侯的封侯,封官的封官,浩浩荡荡热闹许久,直到这几天才逐渐消停。

    战争结束了,剩下的就是如何治理天下。

    董不白最崇拜的皇帝就是赢始皇,统一六国后,消融刀兵,融合民族,焚烧书籍,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钱币,统一思想,建立统一制度。这些手段都是真正的安邦治世手段,可惜二世残暴,最终让赢朝灭亡,连带着对赢始皇的评价都下降许多。

    接连几天的讨论,最终赶在腊八这天,统一了朝臣的意见,朝廷开始颁布新的诏令。

    重新划分地理,将苍茫大地按照地形,划分为十八个大州和一个京畿辖地,各州下面设立郡县。州中有三大主官,官府以“州牧”为首,军队以“刺史”为首,同时朝廷会定期派“御使”驻扎,监督文武官员。

    整顿军队体系,裁撤边镇军和都护府军,保留三神军、南北禁军编制。边镇军、都护府军中主要将领出任刺史,jīng锐将士将会编入各州的城防体系,负责一州的治安管理。三神军依旧保留原先职能,负责清剿苍茫大地上的叛乱。南本禁军依旧负责拱卫大兴城安危。

    兴修道路、桥梁、水利,开凿深山,计划将驿道修遍整个苍茫大地,争取十rì之内,快马能将大兴城的政令,传遍整个苍茫大地角落。同时兴修贯穿南北的三条大运河,以及贯穿东西两条运河,让物资的交流更加畅通。

    统一度量衡,取消各国的计量单位,统一使用大胤的计量体系。统一货币,消融各国铸造的金币、银币、铜钱等,统一改用大胤的金币、银币、宝钞。统一文字,整理各国、个宗门的典籍,修订四库全书,兴办官学,教授大胤文化。尤其是十岁以上孩童,必须入官学教授教育。

    盐铁官营,凡是涉及金属开采、锻造、贩运,食盐开采、提炼、销售,都必须由朝廷经营,私人胆敢经营盐铁,将会受到残酷的刑罚。同时,朝廷开始收缴多余的兵器、战争器械、盔甲等,各地军队只能保存人手一套装备。严格管理装备的使用。

    诏令下达,大胤又是一阵忙碌。各地都是修建道路,开凿运河,收缴兵器,焚烧书籍,消融钱币的场景。边邦小国的各族小孩,被迫进入大胤官学,学习大胤文化,学习天地君亲师的思想。

    与此同时,大胤在三神军和南北二军之外,又多出来一只军队。这只军队叫做“神宝军”,集结了大胤最jīng锐的将士,一共一万人,神宝军将军乃是新封的关内侯东海石云。神宝军专门负责前往深山老林,猎杀野兽,采集天才地宝,或者前往前朝帝王的陵墓中,盗取陪葬宝物。

    各地搜刮收缴上来,各国宝库查封出来,神宝军采集过来,一车车宝物压弯了马车的轱辘,开始向大兴城运送。运送到城外的泾水河岸,这里停着一艘巨大的战舰造化之舟,无数的宝物汇聚,由器宗和符宗锻造,完善造化之舟。

    几十口巨大的火焰熔炉,熔炉中烧红的铁水翻滚冒泡,大量多余的神兵利器、坚硬甲胄,被无情的扔进熔炉中,融化分解,然后被当做材料,运送到造化之舟上去。

    河岸不远处,搭建了建简易的排楼,翰林院的大学士,正在其中一本一本的校检书籍。这些书籍都是从各地运来,有武道功法,也有诗文辞赋,被分门别类的捆扎好,然后由太监们搬运到造化之舟,上面有专门开辟出来的藏书阁。

    而在大胤地下的地火城,则开辟为炼丹之地,一炉一炉的开炼,无数灵丹出炉,然后封禁入jīng致的瓷瓶中,再放入用软布垫底的箱子中。箱子贴上标签,写上丹丸名称、药效、有效期、配方,再一箱一箱的搬运上造化之舟。

    同时,皇宫中的艺术品,各地收缴的艺术品,也被小心翼翼的搬进了造化之舟。

    造化之舟的长度已经达到三千多米,宽度也有一千五百多米,凌霄宝殿更是扩大了百倍不止,用特殊的阵法、符篆刻画,使得造化之舟遭受再大的颠簸和晃动,也无法动摇凌霄宝殿半分。

    原本的凌霄宝殿,只有外殿和内宫两个部分,现在又增加了十几间内宫。分别挂上了匾额。长乐宫,太皇太后张玉华的寝宫;甘泉宫,东宫皇后许平君的寝宫;阿房宫,西宫皇后霍水仙的寝宫;青瓦达孜宫,皇贵妃白玛央金的寝宫;熛阙宫,延寿宫,明光宫、竹宫、招仙宫、高光宫、益寿宫分别是七位贵人的寝宫;崆峒宫,新封的美人祝小蝶的寝宫;峨眉宫,舞阳君史悦蘅以及灭绝师太等人的寝宫。

    大胤有劫难,造化之舟是唯一的出路,自然要带上亲眷。

    除了凌霄宝殿之外,船舱中也兴建了许多隔间,用作朝中大臣使用。因为造化之舟容量有限,储存的食物、用具都有限,因此不能容纳太多朝臣。基本上,大胤的重臣、大将及亲眷都顾及到,其余人等,则被排除在外。

    腊八过后,造化之舟越来越完善,距离袁天罡所言的三年之期,也只剩下一个多月了。

    这一rì,凌霄宝殿中热闹非凡,为了规避危险,董不白下令将妃子们都搬过来。莺莺燕燕,挤满了正殿。

    “许平君,霍水仙,你们替朕安排各自的住处,朕有事先出去了。”董不白看着满屋子的美女,颇为志得意满,这些妃子都已经成为他的人。就连一向不对付的霍水仙,也在他某一晚用了强力手段之后,变得乖顺起来。

    “皇上去忙吧。”张玉华挥挥手,让董不白出去,搂着史悦蘅的胳膊,开始参观凌霄宝殿。灭绝师太等人找好住处后,也开始参观起来。

    董不白出来后,在大内侍卫、锦衣卫的簇拥下,回到了皇宫中。皇宫御书房中,聚集了很多大臣,这些大臣都是被点名,将会跟随造化之舟避祸的大臣。

    见礼之后,董不白大刀阔斧的座上椅子,问道:“都商议好了吗,商议好了,就赶紧搬迁吧。”

    邴吉笑道;“皇上,臣等已经商议完毕,这是打算搬迁的大臣和大臣亲眷的名单,请皇上过目。”

    董不白接过名单,便见上面写着:霍神庭及夫人,邴祥,阮文贤及夫人一子一女,许广汉及夫人、李百草及夫人二子三女、宇文天残及夫人一子二女、申放勋、吕奉先及夫人、苏三拉多。

    “怎么回事,才这么些人?”

    东方无畏呵呵笑道:“皇上,老夫老了,一辈子生长于斯,不想再费力折腾了,老夫只想守着大胤。若是安然无恙渡过劫难,大胤自当千秋万代,若是当真有国灭危险,就让老夫伴随大胤消亡吧!”

    邴吉也笑道:“臣年少有锦绣报复,如今大胤平定四方,正是臣大展宏图的时机。臣武道天资不足,不奢求永生,没有走出苍茫大地的念想。况且,就算地仙界连通,也不一定会有人入侵,一切都是未知数。臣,并不相信天机一说。臣子邴祥尚且年幼,若真的有变故,希望皇上能帮臣看顾一二。”

    “朕会的。”董不白扫视众人一眼,“你们,也不愿意离开?”

    莫伟刀笑道:“造化之舟是宗门抢夺对象,臣觉得还是留在大兴城比较安全。天机显示‘剑气徘徊于斗牛之间’,天桥洞开,将会沟通地仙界,大胤有国灭之兆。或许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危险,臣还是觉得没必要上船。”

    董不白点了点头,明白众人的想法。

    首先自然是天机不明,究竟大胤有何种危机,谁也不知道。地仙界连通了苍茫大地,难道就非要入侵?即便入侵就非要杀人?既然不一定会杀人,留下来又有什么关系。其次,造化之舟将会遭受天上门派的抢夺,面对的危险也不小。最后,众人并不像霍神庭一心追求超脱,对于他们来说,在大胤的地位才是真正难以舍弃的。

    就董不白自己来说,也不觉得他们留下来就会有危险。但是他自己绝对要登上造化之舟,毕竟,天机显示,大胤有龙断之兆。何为龙断?自然就是指他董不白死亡。留在苍茫大地,说不定就会应验,只有离开,才能破解。

    “卿等既然注意已定,朕也不再勉强。或许这就是一场闹剧,是朕自己多心了。不过,天上门派总要有一战,待朕解决了天上门派,苍茫大地若安然无恙,朕依旧是大胤的皇帝,不会离开!”

    “即便追求超脱,也请皇上留下血脉再走。”东方无畏抚须笑道。

    “呵。”董不白讪讪一笑,不知是不是《yīn阳调和欢喜法门》的缘故,多次奋战,后~宫的妃子们,目前还没有一个有身孕。

    “如此,大胤就交给卿等代朕管辖!”

    “皇上保重!”

    “哈哈,离别在即,当与卿等痛饮!”

    <a href=http:.qidian.>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lt;/a&gt;&lt;a&gt;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lt;/a&gt;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