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你没读过的历史 > 正文 第三十七章 长平埋忠骨

正文 第三十七章 长平埋忠骨

书名:你没读过的历史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晗鱼儿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    廉颇带着人来到了长平,正撞上白起的大军,双方都知道对方是狠角sè,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各自下寨。

    这寨,一下就是两年半,在这两年半的时间里,双方为了震慑对方,都不断地增兵,到了最后,白起的兵力达到了五十五万,而廉颇的兵力也达到了四十五万,这种兵力的对决,在中国有史以来,还是第一次见到。其他诸侯国在这两年半的时间里密切关注着秦赵两军的变化,他们都被吓傻了,虽然各国常年进行情报工作,但是谁也不知道这两个超级强国竟然有如此强大的兵力,这还不算两国留在国内的守备军,和赵国在北方抗击匈奴的李牧军。

    就这样,兵力越多,也是不敢开战,一旦打起来,不管谁胜谁负,都将是一场空前惨烈的互屠,如果这两位大将都没有什么严重的失误,那么对两国所造成的创伤都是毁灭xìng的。

    所以,在这两年半的时间里,双方不断派出小股部队,对对方进行试探,要的就是那个失误。

    但这所谓的小股部队,也是动辄上万,双方的人马一相遇就是一场恶战,两年半的时间下来,双方也互有伤亡。

    现在,双方脑子里都想着一件事情,那就是退兵。

    但是,谁先退兵又是个问题,这么多人,一旦对方在自己退兵的时候掩杀过来,己方来不及调度,肯定会一败涂地。白起和廉颇手里都握着本国的命脉,责任重大。

    这天,廉颇独自站在大帐之前,望着头顶的圆月,思念着家乡、家人和蔺相如,通过书信往来,廉颇知道蔺相如的病虽然一天重似一天,但是似乎还没生命危险。“是我给他的力量吧”他这样想着。

    廉颇把思绪拉回战争上面,思考着退兵的策略,他明白,白起现在肯定也在想着怎么退兵,两个人较量的不是进攻与防守,而是看谁会逃跑,以及看谁跑得快。

    正在廉颇苦苦思索之时,赵孝成王给他解决了这个问题。

    有人在赵孝成王面前进言,弹劾廉颇空废粮饷,却不进兵,不思上阵杀敌,报效国家,却每rì在阵前饮酒作乐,疑似已与白起秘密勾结,要带兵投降秦国。

    赵孝成王大惊,立即下旨,派赵奢之子赵括,赶赴长平,接替廉颇。

    其实,这个大惊肯定是装出来的,如果真的怀疑廉颇谋反,又怎么会派赵括去接手兵权呢?那样不仅会枉送了赵括的xìng命,还会逼得廉颇提前实行计划。

    真实的情况是:这都是赵孝成王的一手安排。两年半的时间过去了,赵括长大chéng rén,并且熟读兵书战策,又由于是将门之后,在赵国拥有很高的人气。当年,赵孝成王就苦于无人可用,才迫不得已,派廉颇前去立功,现在得到这位身无寸功的少年英杰,为什么不让他去替换廉颇呢。于是,赵孝成王授意心腹官员弹劾廉颇,然后就顺理成章的派赵括接替廉颇。

    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是廉颇与蔺相如几十年来都是忠君爱国的典范,并且廉颇手握四十五万大军,如果不遵照孝成王的旨意下岗,那就真的有谋反之嫌了。

    另外,廉颇也不想再在长平待下去了,他要敢在蔺相如咽气儿之前见他最后一面。

    廉颇赶上了,不仅如此,蔺相如见到廉颇安全归来,一高兴就不打算死了,看样子还能发挥两三年的余热。

    长平之战的过程就不细说了,太过惨烈,看了怕大家睡不着觉。其结果是:公元前259年,在赵括的大军被白起围困46天后,断水断粮的赵括带领赵军投降,然后白起差不多以一比一的比例,带人将四十余万赵军全部坑杀。

    从此,唯一能和秦国较量的国家变成了最没有能力争雄的国家。

    但是秦昭王并不就此满足,命白起乘胜追击,包围赵国首都邯郸。此时,虽然廉颇也在城内,但是城中只有为数不多的禁卫军,突围都困难,更别说打败白起了,而李牧已经被阻隔在北方,并且匈奴听说了赵国大败的消息,接二连三的在赵国边境挑衅,李牧无法抽身救国。

    这可把赵孝成王吓坏了,他后悔不跌,没想到赵括这小子只会“纸上谈兵”,硬是拉了四十万赵国jīng兵陪葬,现在在整个赵国都找不出几个青壮年男人了,白起已经包围了邯郸,赵国危在旦夕。

    此时的邯郸城里,住着一个百抓挠心的商人,他本是卫国人,一直做着低价买入,高价卖出的生意,这几rì正好在邯郸做生意,刚刚听说赵国打了败仗的消息,还没来得及跑,就被困在了邯郸。他感到冤枉极了,生怕秦军攻入邯郸,玉石俱焚,他的名字叫做:吕不韦。常言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他自己并不知道,这次让他险些丧命的商业活动,却成就了他的传奇一生;而他看似风光的后半辈子,却得了一个凄惨而死的结局。

    不想秦军攻入邯郸的可不止吕不韦一个,赵国上下都和吕不韦一条心。

    此时,赵国的贵族之中,有一个人没有被围在邯郸,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战国四公子之——平原君赵胜。

    自乐毅死后,平原君担任赵国相国的职务,广交天下豪杰,认识了一大批英雄人物。这里面就包含战国四公子中的另外一个——信陵君魏无忌。

    魏无忌比赵胜小好多岁,他一直把赵胜视为老师,模仿赵胜的一些做法,才最终成为了战国四公子中的另外一个。并且,魏无忌有一点赵胜没有的好处——他会打仗。

    他很会打仗,史书中所记载的他的事情,大多数与战争有关,而最为风光的就是两次大破秦军,分别挽救赵国和魏国于水火之中,令秦军闻风丧胆。而这次,就是第一次。

    赵胜听到邯郸被围的消息,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魏无忌,他们亦师亦友,私交甚好,并且,赵胜明白,只有魏无忌有打退秦军的能力,并且愿意帮这个忙。

    公元前259年初,魏无忌在邯郸城下大破秦军,解了邯郸之围,史称“信陵君窃符救赵”。

    秦军打了败仗,并且一败涂地,在这段时间里,秦赵两个有能力统一中国的国家分别遭受了重创,赵国是再也没有能力回到顶级强国的行列,而秦国虽然没有撼动根基,仍然是七雄之中最为强大的一个,但是连年征战让它倍感疲惫,为了不让魏无忌乘胜追击,再找秦国的麻烦,秦昭王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派自己的孙子去赵国做人质,这个孙子(并没有骂人的意思)叫做异人,他的父亲就是当时秦国的太子嬴柱。

    可能有人会感到奇怪,身为太子之子,秦昭王怎么能这么狠心派去做人质,原因很简单:这个天子有二十多个儿子,异人仅仅是其中最普通的一个,并且还是庶出。

    但后来,这个最不起眼的庶出王孙,却造出一个最为起眼的王重孙。

    (如果你喜欢本书的话,请收藏一下,或者投上一张宝贵的推荐票,谢谢诸位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