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帝皇乱 >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

书名:帝皇乱  类别:网游动漫  作者:夜月君主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1227),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ghinggis khan),意为“拥有海洋四方的大酋长”。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金世宗大定二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取名铁木真。1206年春天建国称帝,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时候去世,埋葬在蒙古肯特山起辇谷。1265年(至元二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1266年(至元三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谥号为圣武皇帝。1271年(至元八年),忽必烈将国号“大蒙古国”改为“大元”。1309年(至大二年)十二月,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谥法天启运,庙号太祖。从此之后,成吉思汗的谥号变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中文名: 孛儿只斤·铁木真

    外文名: Чnhгnc xaah;Č;inggis qaγan(蒙古语)

    别名: 成吉思汗

    国籍: 大蒙古国

    民族: 蒙古族

    出生地: 漠北草原

    出生日期: 1162年5月31日(四月十六)

    逝世日期: 1227年8月25日

    职业: 大汗,政治家,军事家

    主要成就: 建立蒙古帝国、灭花剌子模

    主要战役: 蔑儿乞之战、阔亦田之战

    在位: 1206年春天—1227年8月25日

    庙号: 太祖

    谥号: 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陵寝: 蒙古肯特山起辇谷

    目录

    人物生平儿时经历

    十三翼之战

    统一部落

    崛起扩张

    领户分封

    灭花剌子模

    逝世

    庙号谥号

    大事年表

    为政举措创建文字

    颁布文法

    麾下大将

    宗教政策

    后人评价历代评价

    亚洲人评价

    西方人评价

    人物精神

    人物名言

    家族成员家世

    兄弟姐妹

    后妃

    子女

    相关疑点出生之谜

    死因传说

    下葬地点

    影视形象

    展开人物生平 儿时经历

    十三翼之战

    统一部落

    崛起扩张

    领户分封

    灭花剌子模

    逝世

    庙号谥号

    大事年表

    为政举措 创建文字

    颁布文法

    麾下大将

    宗教政策

    后人评价 历代评价

    亚洲人评价

    西方人评价

    人物精神

    人物名言

    家族成员 家世

    兄弟姐妹

    后妃

    子女

    相关疑点 出生之谜

    死因传说

    下葬地点

    影视形象

    展开编辑本段人物生平儿时经历

    元太祖成吉思汗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年,后因父亲被杀,所部就分散了。经不断努力,联合札木合以及父亲的安答脱斡领勒,重组乞颜部,最后慢慢发展以至统一蒙古。当时,今中国北方区域处在女真金朝统治之下。大漠南北草原各部各自独立, 互不统属。金朝对其实行“分而治之”和屠杀掠夺的“减丁”政策。[1-3]

    1146年,蒙古部首领俺巴孩汗被金熙宗以“惩治叛部法”的名义钉死在木驴上。蒙古部落联盟曾经组织了多次反抗斗争,他们的几代先人为此付出了鲜血与生命。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出生的铁木真,自然也将对金国的胜利看作是他一生中最主要的奋斗目标。[1][3]

    他一直把这个仇恨记在心里,正是这种几代冤仇导致了草原内外的长期征战,铁木真的母亲诃额仑夫人出身于弘吉剌部,同蔑儿乞人赤列都结亲。1161年秋,蒙古乞颜部首领也速该在斡难河畔打猎,发现了途经蒙古部驻地的诃额仑。他在几位兄弟的协助下,根据当时的“抢亲”传统,打败了蔑儿乞人,抢来了诃额仑夫人,于是诃额仑成为也速该的妻子。[1][3-4]

    第二年,也速该生擒塔塔尔部首领铁木真兀格,恰好这时第一个儿子降生了。为了庆祝战争的胜利,也速该给自己刚出生的长子取名“铁木真”。铁木真9岁时,父亲被铁木真兀格之子札邻不合毒死。也速该死后,俺巴孩汗孙泰赤兀部的塔里忽台乘机兴风作浪,煽动蒙古部众抛弃铁木真母子,使其一家从部落首领的地位一下子跌入苦难的深渊。[1][3-5]

    十三翼之战

    铁木真18岁时,昔日仇敌蔑儿乞部的脱脱部长又抢走了他的妻子。铁木真向蔑儿乞部开战,打败了蔑儿乞人。1184年前后,铁木真被推举为蒙古乞颜部可汗。[1][3][6]

    铁木真称汗引起了雄心勃勃的札木合的忌恨,札木合结合塔塔儿、泰赤兀等13部向铁木真发动了“十三翼之战”。这是铁木真一生所经历60余场战争中唯一一次战败。[1][3]

    统一部落

    随着自己力量的不断强大,铁木真开始向杀害父祖的敌人寻仇。败主儿乞部,杀其首领,部将木华黎父子投诚。后木华黎成为铁木真的第一名将,封太师国王,让他独当一面地经略中原。[1][3]

    草原各部贵族害怕铁木真的崛起,推举札木合为“古儿汗”,即众成吉思汗肖像  成吉思汗肖像[7]

    汗之汗,誓与铁木真为敌。他们组建12部联军,向铁木真和克烈部发动了阔亦田之战。札木合率领的乌合之众经不住铁木真王汗联军的猛烈打击,不到一天就土崩瓦解,札木合投降王汗。随后铁木真进攻塔塔儿部,其首领札邻不合服毒自杀,塔塔儿部另一首领也客扯连投降。铁木真追击泰赤兀部,在指挥作战中被泰赤兀部将射中脖颈,生命垂危。第二天清晨,泰赤兀部众向铁木真投降。[1][3]

    泰赤兀部的覆灭,铲除了铁木真进一步统一蒙古各部的巨大障碍,而其几员部将如神箭手哲别、纳牙阿等却成为铁木真征服天下的得力助手和一代英雄。后来远征西辽消灭屈出律的是他们,第一次在西征中哲别和速不台作用最为特殊,追赶苏丹的是他们,活捉秃儿罕太后的是他们,败罗斯基辅大公的也是他们。[1][3]

    1202年秋,铁木真集中兵力,消灭了其宿敌塔塔儿部。1203年秋,铁木真袭击了一直与自己争战不休的王汗的金帐,王汗父子被打败。1204年,铁木真征服乃蛮部。[1][3]

    王汗只身一人想投奔乃蛮部,在乃蛮边界被边将当作奸细杀死,其子桑昆身死异乡。[1][3]

    强大的克烈部被灭,铁木真占据了水草丰美的东部草原——呼伦贝尔草原。蒙古草原上只剩下乃蛮部还有力量能够与铁木真对抗,败于铁木真之手的各部贵族先后汇集于乃蛮汗廷,企图借助太阳汗的支持夺回自己失去的牛羊和牧场。但草原人民并不希望部落林立的局面重演,而未经战阵的“太阳汗”也不堪一击,经过纳忽崖之战,乃蛮部被其彻底消灭。[1][3]

    崛起扩张

    1206年春天,蒙古贵族们在斡难河(今鄂嫩河)源头召开大会,诸王和群臣为铁木真上尊号“成吉思汗”,正式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蒙古帝国大汗)这是蒙古帝国的开始。遂颁布了《成吉思汗法典》,是世界上第一套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成文法典,建立了一套以贵族民主为基础的蒙古贵族共和政体制度。[8-9]

    成吉思汗立国后,势力益盛,实行千户制,建立护卫军。开始对外发动大规模征服战争。经二十余年与西夏的战争,屡创西夏军主力,迫西夏国王乞降,除金朝西北屏成吉思汗雕像  成吉思汗雕像[10]

    障以顺利南下攻金。六年,亲率大军伐金,开始了为时 24年的蒙金战争。首战乌沙堡今河北张北西北获捷;再战野狐岭今河北万全西北、会河堡今怀安东南,歼灭金军大量精锐;又战怀来今属河北、缙山今北京延庆,大败金军十余万;重创金军于东京今辽宁辽阳、西京今山西大同、居庸关等地。后不断改变战法,分兵三路攻掠中原腹地及辽西地区。[1][11]

    成吉思汗九年(1214年)三月,集兵大都今北京城下。料一时难以克城,遂遣使逼和,迫金朝奉献岐国公主、金帛和马匹,引兵退出居庸关。六月,以金朝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而“违约”为藉口,乘金人心浮动及憋军哗变降蒙之机遣部将三摸合拔都、石抹明安率军,会合降蒙乣(jiu 辽、金、元时代对被征服北方诸部族人泛称)军进攻中都,以围城打援和招降之策,于次年五月克城。为适应攻城需要,成吉思汗采纳部将建策逐步建立炮军,攻城以炮石为先。后来攻城作战,一次用炮即达数百座,迅即破城。同时,为吸取各民族的先进技术四处掠夺工匠艺人,一城即掠数万。随后建工匠军,设厂冶铁制造兵器。在通信联络上创建“箭速传骑”,日速数百里,军令传递和军队调遣速度增快。善于发挥骑兵之长,有“蒙古旋风”之称。[3][12-13]

    成吉思汗十二年(1217年),成吉思汗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指挥攻金战争,自率主力返回蒙古准备西征。[14]

    成吉思汗十三年,遣先锋将领哲别灭西辽屈出律势力,扫清西征障碍。[12]

    成吉思汗十四年,以西域花剌子模国杀蒙古商人和使者为由,以军事扩张和掳掠财物为目的,亲率大军约20万分路西蒙古在中原地区的扩张  蒙古在中原地区的扩张

    征。数年间先后攻破讹答剌在今锡尔河中游、布哈拉及撒马尔罕等地。遣哲别、速不台率军追击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迫其逃至宽田吉思海(今里海)中小岛后病死。再命哲别、速不台继续西进,远抵克里米亚半岛;自率一军追击摩诃末之子札兰丁至申河印度河。[12]

    成吉思汗十九年,班师返漠北。[14]

    二十一年,率军10万歼灭西夏军主力(次年西夏灭亡)。成吉思汗正欲集中全力攻金,于二十二年七月十二日1227年8月25日在六盘山下清水县今属甘肃病逝,年66岁。临终遗嘱:利用宋金世仇借道宋境,联宋灭金。其子窝阔台和拖雷遵此遗策,于窝阔台汗六年(1234)灭金。[14]

    领户分封

    军队是国家政权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兵就有权,兵强则国固。在以征服战争为职业的历史阶段尤其如此。因此,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后第一件事就是大封功臣、宗室,把在战争中已经实行的千户制进一步完善和制度化,创立了军政合一的千户制,先后任命了一批千户官、万户官和宗室诸王,建立了一个层层隶属、指挥灵活、便于统治、能征善战的军政组织。成吉思汗把占领区的人户编为95个千户,分封给开国功臣和贵戚们,分别进行统治。[15-17]

    《史集》和《蒙古秘史》一一列举了这些千户官的姓名、出身、主要经历以及各千户的组成情况,其中包括78位功臣,10位驸马,有3位驸马共领有10千户,因此当时实际分封的只有88人,这就是蒙古汗国历史上著名的八十八功臣。千户制的建立,标志着部落和氏族制的最后瓦解。这是一种军事、政治、经济三位一体的制度,是蒙古汗国统治体制中最重要的一环。建立特殊功勋的那颜,还被授予种种特权,那颜阶层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统治蒙古人民的支柱。这实际上是用战争打败了原来各部的奴隶主和氏族贵族,又重新培植了一个新的奴隶主阶层,这是以成吉思汗所在的黄金家族为主、各级功臣为辅的新的奴隶主阶层。[15-17]

    福神般的怯薛军成吉思汗分封完千户、万户之后,马上着手扩建中军护卫怯薛军。由于怯薛军分四班轮番入值,习惯上称为四怯薛。其中的护卫人员称怯薛歹,偶数作怯薛丹。正在执行任务的护卫人员叫怯薛者,从事宫廷服役的怯薛歹称为怯薛执事。怯薛歹是从万户官、千户官、百户官、十户官及自由民的儿子中挑选,这说明成吉思汗十分注意保障这支队伍的可靠性。成吉思汗规定,怯薛军的主要职责有三项:一是护卫大汗的金帐;二是“战时在前为勇士”,充当大汗亲自统率的作战部队;三是分管汗廷的各种事务。因此可以说,成吉思汗建立的怯薛军既是由大汗直接控制的常备武装,又是一个分管中央日常事务的行政组织,它已发展成为蒙古汗国中枢庞大的统治机构。成吉思汗给了他们优越的地位:怯薛者的地位高于在外的千户官;怯薛者的从者,地位在百户官、十户官之上。成吉思汗建立这样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对维护汗权、巩固新生的统一国家、防止氏族贵族的复活和重新发生内战,是十分必要的。当然,它也是成吉思汗对外进行征服战争的有力工具。[15][18]

    灭花剌子模

    花剌子模讹答剌城的海儿汗杀死了蒙古汗国的499名和平商人,其国王摩诃末又武断地杀死了成吉思汗派去交涉的正使。[17][19]

    这成为成吉思汗西征的导火线。[17]

    如何看待成吉思汗西征,古今中外一直有不少争议。蒙古族是个马上民族,他们在马背上降生,在马背上成长,甚至在马背上死亡。成吉思汗是个马上皇帝,他跨马挥刀统一了蒙古草原,攻下了金朝的中都,又将马蹄所到之处视为自己的领土,掠夺人口和财物,为自己的子孙经营一片理想的领地,这确实是成吉思汗西征的真正目的。[17][20]

    出师前争吵

    出师之前,成吉思汗诸子之间发生了一场关于长子术赤的出身与汗位继承问题的争吵:术赤是不是成吉思汗的亲生骨肉,并非当时争论的焦点,其关键在于究竟由谁继承汗位。能否使自己的事业发扬光大,是成吉思汗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在这场冲突中,成吉思汗确定三子窝阔台为汗位继承人,主要就是从政治稳定和个人才能方面考虑的。同时它说明当时蒙古汗位的继承还没有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而是保留了一些原始社会末期推举制的痕迹:从嫡子的“贤者”中选拔继位者,最后由库里台大会予以确认。正是这种汗位继承制度,导致了成吉思汗死后蒙古皇族的皇位之争。[17][20]

    术赤是长子,当时关于此人是不是成吉思汗亲儿子的争论,在成吉思汗心理上留下了阴影,这个阴影一直伴随他走完自己的一生。察合台是孛儿帖生的二儿子,打起仗来不失为一个勇士,有不服输的性格。不过他鲁莽、好斗、残忍,成吉思汗知道他不是继承自己事业的材料。窝阔台是老三,论战功和勇敢他都不如两个哥哥。可是他比两个哥哥聪明,能体察成吉思汗的心思,为人也随和,不参与兄弟之间的争斗,从不对继承汗位表现出任何热衷。正是这一点,使他得到成吉思汗的信赖,并把汗位传给了他。[17][20]

    扫清边界 中间突破

    成吉思汗对花剌子模的进攻采取了“扫清边界,中间突破”的战略。花剌子模的新都撒马尔罕在不花剌以东,旧都玉龙杰赤在不花剌西北。国王驻新都,母后秃儿罕驻旧都。 成吉思汗首战的目标是攻取讹答剌等边界城市,同时亲率中军进攻不花剌,目的在于避实击虚,从中间突破,切断花剌子模新旧二都之间的联系,使其首尾不能相顾。这场战争打得最激烈的地方就是讹答剌城,海儿汗最后被活捉。成吉思汗为了给被杀的商队和使臣报仇,融化了银液灌在他的眼睛里。[17][20]

    摩诃末国王之死 花剌子模在当时相当强大,国王摩诃末苏丹号称世界征服者。中东地区和相邻的欧洲诸国都十分惧怕他,连斡罗思的不少公国,也常常被他们袭扰,以致花剌子模的集市上常常有斡罗思人被拍卖。摩诃末不可一世、目空一切,他除了对母后有所忌惮之外,将西辽人、乃蛮人全不放在眼里。对于蒙古人,开始他知之甚少,太后的兄弟海儿汗贪财害死了蒙古商队,他并不赞成,也不知情,但因为太后支持国舅,他也只得以强硬的态度对待蒙古的使团。当时他真的相信那是一群野蛮的异教徒,骑着像兔子一样矮小的马,根本不堪一击。他第一次在西辽边境同哲别率领的蒙古小股部队遭遇的时候,才领略了蒙古人的战斗力。[17][20]

    面对着蒙古大军的进攻,摩诃末国王拒绝了集中兵力决战的建议,蒙古帝国  蒙古帝国[21]

    分兵把关、城个自为战,导致被动挨打。而当蒙古大军日益逼近时,他又放弃都城和天险,率众逃跑,从未组织过一次像样的抵抗。根据成吉思汗的命令,蒙古名将哲别、速不台率军追击摩诃末。成吉思汗要求他们要像猎犬一样咬住自己的猎物不放,即使其躲入山林、海岛,也要像疾风闪电般追上去。躲入山林的秃儿罕王后被迫投降了,逃往海岛的摩诃末也悲惨地死去。[17][20]

    摩诃末死后,哲别、速不台又挥军北上,进入钦察草原与斡罗思地区。因术赤与察合台意见不合,玉龙杰赤久攻不下。成吉思汗命令窝阔台为前线指挥,最后才攻下玉龙杰赤城。不可一世的花剌子模被消灭了,钦察骑兵和斡罗思诸公国也一败涂地,古印度河、伏尔加河一带成为激烈争夺的战场。花剌子模的王子札兰丁率领残部进行抵抗,在八鲁弯之战中一举消灭了近3万蒙古兵。但花剌子模大势己去,札兰丁被成吉思汗围困在申河边上,最后突围逃往印度。[17][20]

    长春真人

    回军路上接见长春真人——在西征回军的路上,成吉思汗接见中国北方道教全真派首领长春真人丘处机,日本学者称之为是为西征送去的一股清风。丘处机是道教全真龙门派掌教,成吉思汗待他也如师友。丘处机与成吉思汗的相会时间不长,但是在成吉思汗人生道路上起的作用却相当大,使其性格也发生了不小变化。[17][20]

    丘处机清楚地告诉他,人是不能长生不老的,只能养生。还告诉他一条治国之道,劝他要清静无为,不要滥杀无辜等。[17][20]

    逝世

    回军灭西夏(1225年)秋,经过7年西征的成吉思汗回到了蒙古草原。因西夏背盟,主将木华黎含恨而死,成吉思汗不顾64岁高龄,坚持亲征西夏。途中围猎受伤,高烧不起,但他仍不退兵。西夏王被迫派使者求降。[17][20]

    成吉思汗病危,在六盘山休养,留下了三条著名的遗嘱。元太祖成吉思汗二十二年七月十二日(1227年8月25日),成吉思汗死于六盘山附近的清水县。[17][20]

    他虽然未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灭亡西夏,却为自己的子孙留下了灭夏、灭金的方略。[17][20]

    庙号谥号

    至元二年(1265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陵墓  成吉思汗陵墓[22]

    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23-24]

    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谥号为圣武皇帝。[25-27]

    至大二年(1309年)十二月,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谥法天启运,庙号太祖。从此之后,成吉思汗的谥号变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23][28]

    大事年表

    1162年(一岁)成吉思汗降生,取名铁木真。

    1179年(十八岁)与孛儿帖订婚。父也速该被塔塔儿人毒死,部众离散。

    1180年(十九岁)与孛儿帖成婚。

    1181年(二十岁)蔑儿乞人掳走孛儿帖。

    1182年(二十一岁)联合脱里汗、札木合打败蔑儿乞部,夺回了孛儿帖,同年长子术赤降生。

    1183年(二十二岁)铁木真被推举为蒙古乞颜部可汗。儿子察合台降生。

    1186年(二十五岁)三子窝阔台降生。

    1190年(二十九岁)爆发了“十三翼之战”,铁木真战败, 但因札木合残杀俘虏,引起部下不满,并归附铁木真,反而增强了他的实力。

    1196年(三十五岁)铁木真和克烈部脱里汗协助金朝大败塔塔儿部,金朝封脱里汗为“王”,即王汗,授铁木真为察兀忽鲁。

    1199年(三十八岁)派部将协助王汗击退乃蛮部,使王汗复位。

    1200年(三十九岁)铁木真联合王汗击败泰赤乌部。

    1201年(四十岁) 铁木真击败札木合联军,灭泰赤乌部。

    1202年(四十一岁)铁木真讨平塔塔儿部。在阔亦田与王汗联合击败不欲鲁汗联军。

    1203年(四十二岁)与王汗决裂。哈阑真沙陀之战。班朱尼河之盟。灭克烈部。

    1204年(四十三岁)征讨乃蛮部。太阳汗之子屈曲律西逃。札木合死。

    1205年(四十四岁)铁木真首攻西夏。

    1206年(四十五岁)铁木真统一蒙古,建大蒙古国,被推举为成吉思汗(意为“拥有海洋四方的大酋长”)。

    1207年(四十六岁)二攻西夏。

    1208年(四十七岁)成吉思汗派速别阔台追击脱脱、屈曲律,脱脱死。屈曲律逃亡西辽。

    1209年(四十八岁)三攻西夏。畏兀儿归顺。

    1211年(五十岁) 南下伐金。在野狐岭大败金兵。

    1212年(五十一岁)二次南下伐金。哲别攻克东京。

    1213年(五十二岁)三次南下伐金。金廷政变,立宣宗。

    1214年(五十三岁)与金议和退兵。金献歧国公主及大量金帛。复围中都。[29]

    1215年(五十四岁)攻克中都。耶律楚材归附。[29]

    1216年(五十五岁)成吉思汗从金国返回克鲁伦河畔。[29]

    1217年(五十六岁)委任木华黎为太师、过王,主持伐金。西征西夏。[29]

    1218年(五十七岁)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挑战赤术军,又杀蒙古商队和使者。[29]

    1219年(五十八岁)亲率大军西征花剌子模。确定窝阔台为汗位继承人。[29]

    1220年(五十九岁)攻取讹答剌、不花剌、撒麻耳干等城。摩诃末死,其子扎兰丁继位。[29]

    1221年(六十岁) 攻克玉龙杰赤等城。扎兰丁逃往印度。[29]

    1222年(六十一岁)成吉思汗东归蒙古。木华黎病死,其子孝鲁继续攻金。[29]

    1224年(六十三岁)东归至也儿的石河驻西夏。[29]

    1225年(六十四岁)成吉思汗还至蒙古。遣使诘责西夏。[29]

    1226年(六十五岁)亲征西夏,途中落马受伤。[29]

    1227年(六十六岁)驻军于甘肃六盘山。同年成吉思汗病逝于清水县。不久,西夏亡。[29]

    1265年(至元二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29]

    1266年(至元三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谥号为圣武皇帝。[29]

    帝皇乱读者交流群:163361413;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夜月,多多关注帝皇乱!红包,金牌,有的一定要砸给哦夜月哦。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注,帝皇乱也将进入真正的大乱,希望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夜月,谢谢。。。在此推荐好友的一本校园文《魔法学院之绝色甜心》《妖精公主》。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