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帝皇乱 > 大汉王朝

大汉王朝

书名:帝皇乱  类别:网游动漫  作者:夜月君主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汉朝(前202—公元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亦有以西汉与东汉的首都代指,合称两京。[1]是继秦朝之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汉代被称为“炎汉”。又因皇帝姓刘而称“刘汉”。[2]前202年高祖刘邦建汉,定都长安。文景之治后,汉武帝时期达到极盛,昭宣时期再次复兴。公元九年,王莽篡夺政权,西汉结束。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开创了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汉朝时期,许多人将汉朝和约略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3]其疆域鼎盛时期,正北至五原郡、朔方郡,南至日南郡,东至临屯郡,西至葱岭。[4]西汉平帝时期(公元元年),全国人口达6000万左右。[5]且文化的统一,为华夏民族两千年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华夏族因此逐渐被称为“汉族”。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6-8]

    汉朝是刘邦建立的中国第二个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前202年十二月[9]-公元8年十一月、东汉25年-220年。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又称前汉;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又称后汉,西汉与东汉合称两汉。开创四百年汉朝的汉高祖刘邦  开创四百年汉朝的汉高祖刘邦[10]

    [11-12]

    汉高祖刘邦至汉景帝刘启时期的汉朝,经济实力缓慢上升,成为世界第一大帝国[13],至汉武帝时期,大汉王朝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王朝[11],霍去病越千里大漠大败匈奴,封狼居胥而还,最远达到今天的俄罗斯贝加尔湖附近,匈奴帝国战败而向西狼狈逃遁[14]。中亚和西域各大国也都闻而惧之。张骞出西域首次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12][15],降服中亚大国大宛,西域臣服,开拓了“北绝大漠、西逾葱岭、东越朝鲜、南至大海”[16]的广袤国土,奠定了今日中华的版图[17]。

    汉宣帝时期,郑吉迫使匈奴逐日王降汉,大破车世国,[18]驱逐匈奴在西域势力,设置西域都护府,使得西域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南匈奴降汉,北匈奴单于被陈汤斩杀于康居,发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19]!”的时代强音,解决了匈奴问题。到了东汉时期,在大将窦宪的打击下,迫使北匈奴西逃至欧洲。基本彻底解决了困扰汉朝的匈奴边境问题。之后东汉明帝遣班超出使西域,打通荒废已久的丝绸之路。[12]

    两汉王朝有“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中兴”“光武中兴”“明章之治”。两汉时期开疆拓土,国力强盛,人口众多,西汉全盛时达到六千万人口,这是汉朝人口最鼎盛的时期[20-21],之后连年战乱,到了西汉末年东汉初年,人口骤降,经东汉的建立者汉光武帝刘秀  东汉的建立者汉光武帝刘秀[11]

    过东汉一朝的逐渐恢复,到东汉后期人口增至五千六百万,基本达到了西汉时期的水平。两汉时期的人口数量直到宋英宗时期才再次超过。[11-12]

    两汉时期民族融合空前发展,文化科学异常活跃,对外交流意义重大。汉朝进一步奠定了汉民族的民族文化,西汉所尊崇的儒家文化成为当时和日后的中原王朝以及东亚地区的社会主流文化。到现今,“汉人”[11]仍为多数中国人的自称,而华夏族逐渐被称为“汉族”,华夏文字亦被定名为“汉字”[12],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中国几千年的统治思想,并且最早开始在京师长安设太学,并且开始儒学中的经学,东汉光武帝时期太学生一度多达三万。汉明帝时期,佛教东渡首次来到中国,[22]在洛阳营建的第一座佛教寺庙洛阳白马寺,中国第一部汉译佛教经典是在白马寺译出的四十二章经,张道陵创立道教也是影响中国的大事。

    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首次开辟丝绸之路,使中国和中亚、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23]张骞曾经到达大宛锡尔河上游东面、大月氏阿姆河中部[24]、康居锡尔河下游及其以北[24]等国。张骞的副使还到达过大夏阿富汗[24]、安息伊朗[24]等国。以后汉武帝的使者还到达奄蔡黑海以北、条支叙利亚[24],武帝时期汉朝使节最远越过罗马帝国,到达犁轩罗马帝国附属国,今天的埃及亚历山大城,这是汉朝到达的最远国家,直接和欧洲非洲进行了联通。中亚、西亚等国也派遣使者到西汉访问和通商。

    公元73年,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25-26]他帮助西域各国摆脱了匈奴的控制,被东汉任命为西域都护,他在西域经营30年,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班超曾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甘英到达波斯湾。166年,大秦使臣来到洛阳,这是欧洲国家同中国的首次直接交往。汉光武帝时期,日本国使臣首次来中国,汉光武帝册封日本汉倭奴国金印,汉明帝永平年间,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成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等。[12]

    国后,原战国时各国的文化便相互渗透融合,到西汉时中华地区在典章制度、语言文字、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多方面都逐渐趋于统一,构成了共同的汉文化。汉族和周边各少数族都是汉代中国多民族国家的成员。汉族由于文明程度较高,在中国各兄弟民族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这是历史发展和自然形成的结果。汉以后历代的朝代名称虽有变换,但汉族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地位始终未变。[12][28]

    刘邦小时候也读过一些书,但他绝非本分的读书人。他平时很少参加家庭农业生产,其父曾为此多次责备他是个“无赖”[29]。到青年时代,秦始皇已统一中国,他通过考试当上了秦朝的泗水亭长,并与郡县小吏关系非常密切,但他这时也成了一个酒色之徒。[12][28]尽管刘邦在生活上有失检点,但他仗义豪爽,胸怀大志,待人宽厚,能孚众望。[28]

    秦朝灭亡以后,项羽和汉高祖刘邦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汉高祖刘邦在手下萧何、韩信、张良等人的辅助下,在垓下之战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公元前206年,项羽封刘邦为汉王,于公元前202年正式称皇帝,仍用“汉”号,有纪念意义[30-31],汉朝就此开始。

    补注:秦朝灭亡之后,确切地说,应该是西楚王朝。西楚,是介于秦朝和汉朝之间的一个历史朝代,建立者是西楚霸王项羽,存在时间为:公元前206年四月--公元前202年十二月。而过去史学界计算西汉年数的方法[自公元前207年12月刘邦灭掉秦国算起,并以农历汉高祖元年十月为汉太祖元年的首月是不正确的。

    休养生息

    参见:布衣将相、休养生息、无为而治、吕后专权、诸吕之乱

    汉太祖刘邦登基后,采用叔孙通的建议,恢复礼法,设三公和九卿,任用萧何为丞相,采取与民休息、清

    吕后  吕后[32]

    静无为、休养生息的黄老政策[31][33]。鼓励生产,轻徭薄赋。在政治上,则先分封功臣韩信、陈豨、彭越、英布等为王[34],等到政权稳固,为了防止反叛和巩固皇权稳定则又以种种罪名取消他们的王爵,或贬或杀,改封刘氏宗亲为王,订立了“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35]的誓言[34]。

    此时,由于历经多年动乱,国力较弱,而汉高祖刘邦在攻打匈奴时,曾被匈奴冒顿单于围困于白登,即白登之围事件[36],从此以后,汉朝采用和亲政策,以婚姻和财宝换取帝国和平[37],于是,汉朝初期并没有什么战事,百姓得以休养生息。[12][28]

    汉高祖刘邦死后,汉惠帝刘盈继位,但是在此期间,实际是吕后称制。吕后尊高祖刘邦遗嘱用曹参为丞相,萧规曹随,沿用汉高祖刘邦的黄老政治的政策,达到了“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的效果,为史家所称道,但吕后同时又任用外戚,压制功臣,酿成“诸吕之乱”。[12][28]

    文景之治

    参见:文景之治、七国之乱、南越国

    吕后死后,诸吕之乱被以周勃为领袖的大臣铲除,众汉文帝刘恒  汉文帝刘恒[38]

    臣迎立汉文帝刘恒。[39]在汉文帝的皇后窦漪房的影响下文帝和儿子汉景帝刘启即位期间,继续采取黄老无为而治的手段,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恩威并施,恢复了多年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使人民负担得到减轻;虽然汉景帝刘启时期前154年发生了此时期唯一的动乱—“七国之乱”[40],但是仅经历10个月即为周亚夫、栾布所平定,并未对汉朝带来实质影响。

    这段时期,匈奴虽然几次入寇中原,但大多数时间里和南越一样,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汉朝方面则不断积蓄国力,透过马复力等措施来积极备战。这一时期史称文景之治,是中国成为大一统时代以来,第一次被传统历史学家称羡的治世时代[12][28][41]。

    汉武盛世

    参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酎金夺爵、盐铁官营、汉武盛世 、汉匈百年战争、丝绸之路、巫蛊之祸

    汉景帝刘启死后,其子刘彻即位,是为汉世宗孝武皇帝,也就是汉武帝[42]。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前141年-前87年,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锐意进取,使得汉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变得更为强大。在政治上,汉武帝刘彻加强皇权汉武帝  汉武帝[43]

    ,首创年号[42],采纳主父偃的建议,施行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从此,诸侯王的势力不再能够对

    中央构成威胁[42];后又以诸侯献上的黄金成色不纯为由,取消了百余位列侯的爵位,即史书上所称的“酎金失侯”事件。

    经此二次事件后,中央集权得到了大大的加强。文化上,废除了汉朝以“黄老学说、无为而治”治国的思想,积极治国;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开始重用儒术。尽管武帝时期兼用儒、法、道、阴阳、纵横等各家人才,汉朝也一直“霸王道杂之”,但汉武帝刘彻时期对儒家的采用,使得儒家思想得到重视,并在以后逐渐成为中国历经二千年的主流思想[42]。

    军事上,积极对付汉朝的最大外患--匈奴。据记载,汉代边防军的最低工资是每月600钱,而军区司令级则高达每月16000钱。按物价折算,其军饷相当于今天的月薪4800元到12。8万元。薪水之外还有补贴:汉武帝巡视北方时,一次犒赏边防军就达100万匹丝绸和200万钱。大幅提高军人的待遇,[44]在这期间,汉朝先后出现了卫青、霍去病等天才将领[45],终于击败匈奴单于,使得“漠南无王庭”。又收复南越国和朝鲜[45],征服中亚大宛国,西域臣服,使中国成为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46]

    亚洲第一霸主,世界第一大帝国。

    外交上,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47-48]。并先后以两位翁主刘细君,刘解忧和亲西域乌孙,而达到了离间西域和匈奴,进而控制西域的目的,并开通了长安到中亚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汉武帝时期,开疆拓土,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是汉朝疆域最大的时期,也是汉朝的极盛时期。[11-12][28][49]

    昭宣中兴

    参见:霍光辅政、盐铁论、昭宣中兴、西域都护

    汉武帝刘彻晚年,发生了著名的“巫蛊之祸”[50],太子刘据因此被害[50]。汉武帝刘彻死后,年仅7岁的汉昭帝刘弗陵即位,是为孝昭皇帝[51]。汉昭帝刘弗陵登基之初,由上官桀、金日磾、田千秋、桑弘羊和霍光5人共同辅政汉昭帝刘弗陵  汉昭帝刘弗陵[52]

    。但是在元凤元年前80年,爆发元凤政变,汉昭帝刘弗陵清醒地诛杀了上官桀等一批阴谋权臣,避免了霍光被冤杀。霍光从此继续辅佐汉昭帝刘弗陵治国[51]。

    汉昭帝遵循汉武帝晚年的政策,对内继续休养生息,以至于百姓安居乐业,四海清平[51]。汉昭帝刘弗陵死后,汉武帝刘彻孙昌邑王刘贺即位史称汉废帝。他行为放纵,密谋除掉霍光,但反被霍光废掉。之后霍光又迎立汉宣帝刘询又名刘病己,汉武帝曾孙即位,是为汉中宗[51]。本始元年前73年,霍光还政于汉宣帝刘询。地节二年,霍光去世。但霍氏一门逐渐**黑暗。汉宣帝刘询将**的霍氏集团一网打尽[51]。

    汉宣帝刘询治国摒弃不切实际的儒学,采取道法结合的治国方针,在整顿吏治上沿用汉昭帝刘弗陵,劝民农桑,抑制兼并,降低豪强在国家中的角色。[53]经过了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汉宣帝刘询的治理,国家经济明显恢复,人口疆域都达到了汉朝的极盛时期,四夷宾服、万国来朝。使汉朝再度迎来了盛世,这就是著名的武昭宣盛世[51]。汉宣帝杜陵  汉宣帝杜陵[54]

    但是,汉朝经历多年战争,加上汉武帝刘彻好大喜功,对经济产生巨大冲击,导致汉朝国力衰弱,前朝积蓄被挥霍殆尽。为此,汉武帝刘彻晚年曾发表著名的轮台之诏[50],希望不再穷兵黩武,使汉朝不至于败亡。为抢救经济,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曾采取一系列政策,将铸币、盐铁收归中央管理,加强农业生产,实行和籴法,开凿白渠,并创立均输、平准政策,稳定物价,加强国家在经济中扮演的角色。[12][28]

    汉宣帝刘病已时期即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18]汉宣帝时期,匈奴进一步衰落和分裂,南匈奴臣服于汉朝,汉元帝时期,躲在中亚康居国北匈奴单于被陈汤斩杀[55],外患完全解除。

    新莽篡汉

    参见:王莽篡汉、新朝、王莽改制

    汉宣帝刘询死后,汉元帝刘奭即位[56],西汉开始走向衰败。汉元帝刘奭,柔仁好儒,导致皇权旁落,外戚与宦官势力兴起。汉元帝死后,汉成帝刘骜即位。汉成帝好女色,先后宠爱许皇后、班婕妤和赵氏姐新朝建兴帝王莽  新朝建兴帝王莽[57]

    妹赵飞燕、赵合德,由于赵氏姐妹不能生育,汉成帝与其他妃嫔的子女均为赵飞燕姐妹残害杀死,史称“燕啄皇孙”。由于“酒色侵骨”[58],汉成帝刘骜最后竟死在温柔乡中。汉成帝不理朝政,为外戚王氏集团的兴起提供了条件,皇太后王政君权力急剧膨胀。汉成帝刘骜死后,刘欣即位,是为汉哀帝。汉哀帝有断袖之癖,终日与宠男董贤厮混玩耍不理朝政。外戚王氏的权力进一步膨胀[59]。

    国家已经呈现一片末世之象,民间“再受命”说法四起[59]。公元前1年8月15日,汉哀帝刘欣去世。8月17日,太皇太后王政君派王莽接替董贤成为大司马,并迎接汉平帝刘衎。10月17日,刘衎即位,是为汉孝平皇帝。但是,汉平帝已经沦为王莽的傀儡。公元6年2月3日,年仅14岁的汉平帝刘衎病死,王莽仅仅立刘婴为皇太子,自己任“摄皇帝”[59]。公元8年十二月,王莽废除孺子婴的皇太子之位,建立新朝,西汉灭亡,[12]王莽就是新始祖,也称新太祖高皇帝、新朝建兴帝,简称为新帝。[12][28]

    光武中兴

    参见:绿林军、赤眉军、东汉统一战争、光武中兴

    公元23年王莽政权在赤眉、绿林民变下覆灭[60]。绿林军拥立汉宗室刘玄作皇帝,恢复汉朝国号,史称玄汉,东汉铜飞马  东汉铜飞马[61]

    改元更始,刘玄即汉延宗更始帝[60]。公元25年赤眉军立刘盆子为帝,沿袭汉朝国号,史称赤眉汉,建元建世,刘盆子即汉昌宗建世帝,随后击败绿林军。其后,原本服从更始帝的汉宗室刘秀在鄗县今河北高邑东南之南称帝,并诛杀刘玄,是为汉光武帝,沿用汉朝国号,称建武元年[62],都洛阳,史称东汉。

    东汉于公元27年灭刘盆子赤眉汉,公元36年灭隗嚣、公孙述等割据势力,实现了全国统一[63]。光武帝废王莽弊政,大兴儒学,使得东汉成为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朝代。时年社会安定,加强中央集权,对外戚严加限制,史称光武中兴。[12][64]

    明章之治

    参见:明章之治、汉传佛教、白虎观会议、班超经营西域

    汉明帝和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进入全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期间,窦固以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在西域长驻三十多年,不仅善于使用武力威慑各国,更善于运用外交手段去联络距离较远的国家。但匈奴人亦同样在开展类似的行动,推翻各国亲汉的政权,再与新政权结盟。双方不断地反复攻防,一直到20年后,班超之子班勇才完全掌控西域。

    章和二年88年十月,车骑将军窦宪领军出塞,击破北匈奴,登燕然山,令班固作铭命[65],史称燕然勒石。二年后,永东汉洛阳皇城南宫  东汉洛阳皇城南宫[66]

    元三年91年窦宪派兵再次出击,出塞五千里进攻金微山,大破北匈奴单于主力,斩名王以下五千余人,俘虏北单于皇太后,北单于仓皇逃窜不知所终,从此扫除数百年来匈奴对汉朝北方边境的威胁,汉朝国势也再一次到达汉武帝时期的鼎盛;佛教也在此时传入中国。但是在章帝后期,外戚窦氏日益跋扈,揭开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两股势力争斗的序曲。[12][67]

    在位于今云南、缅甸北部一带的古哀牢国。公元69年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哀牢归汉,初步奠定了以后历代中原王朝对云南西部版图的管辖范围,使古哀牢境内的各民族从此汇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也促进了古哀牢境内的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融合地区的经济文化的发展。[68-69]

    明、章两帝共统治三十一年公元57年--公元88年,秉承光武帝遗规,对外戚勋臣严加防范;屡下诏招抚流民,赈济鳏寡孤独和贫民前后凡九次;修治汴渠完成,消除西汉平帝以来河汴决坏;经营西域,再断匈奴右臂,复置西域都护府和戊己校尉。史载“天下安平,百姓殷富”[70],号称“明章之治”。[71-73]

    外戚宦官

    参见:戚宦之争、第一次宦官时代、跋扈将军

    公元88年,31岁的汉章帝突然驾崩。年仅十岁的太子刘肇即位,是为汉和帝[74]。但实际上是窦太后操纵朝政,国家政治日益**。窦氏的跋扈引发和帝的不满,不久,年仅14岁的和帝就抓捕外戚窦宪,外戚势力开始衰弱。但是之后和帝信用宦官,从此东汉的政治沦为外戚和宦官两股势力的争斗[74]。

    不过,和帝仍然在政事上非常勤奋,不失为英明之主。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冬12月,年仅廿七岁的和帝病逝。出生仅百日的少子刘隆即位,是为殇帝。汉殇帝仅在位8个月就驾崩了[74]。接替即位的是清河王刘庆之子汉安帝刘祜[74]。他即位早期由太后邓绥临朝理政。邓太后勤俭节约,任用贤良,同时对自己家族的势力有所限制,却也对宦官势力纵容[74]。

    建光元年公元121年,邓太后逝世,安帝亲政,灭邓氏家族[74]。安帝依赖外戚宋氏和阎氏以及宦官的力量,听信奸臣,肆意妄为,朝政昏庸不堪。东汉快速衰败下去。延光四年三月,汉安帝在南巡途中死在叶城。外戚阎氏秘不发丧,拥立汉章帝之孙济北王刘寿之子刘懿,史称汉前少帝,但其在位仅200余日就病死了。

    少帝死后,阎氏家族密谋再立傀儡,但被中常侍孙程击破,阎氏家族被诛杀。孙程迎立济阴王刘保,是为汉顺帝[74]。在顺帝执政早期,宦官势力膨胀,却引发社会各界的反弹。阳嘉元年132年,贵人梁妠立为皇后,从此梁氏外戚势力开始崛起[74],梁妠的兄弟梁冀被任命为大将军。汉安二年143年八月,顺帝病死,太子刘炳即位,年仅2岁,由梁太后执政[74]。永嘉元年,汉冲帝驾崩,年仅三岁。

    正月廿五日,梁冀拥立刘缵即位,是为汉质帝。质帝非常聪颖,称梁冀为“跋扈将军”,因此质帝不久就被杀害,年仅八岁[74]。汉章帝之孙刘志即位,是为汉桓帝[74]。桓帝年少,因此继续由梁太后临朝执政。桓帝即位之初,梁冀势力几无边界,他残害忠良,公饱私囊,无恶不作。桓帝对他暗中也颇为不满,延熹二年八月初十,桓帝派兵士包围梁宅,梁冀与妻子双双自杀,梁氏外戚势力土崩瓦解[74]。宦官成为新的权力中心。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五人被封为县侯[74];单超食邑两万户,后又封为车骑将军,其他四人各一万户,世称五侯。[11-12]

    东汉末年全国十三个州 司隶 河南尹,河内郡,河东郡,弘农郡,京兆郡,冯翊郡,扶风郡

    豫州 颖川郡,汝南郡,梁国,沛国,陈国,鲁国

    冀州 魏郡,巨鹿郡,常山郡,中山国,安平国,河间国,清河国,赵国,渤海郡

    兖州 陈留郡,东郡,东平国,任城国,泰山郡,济北郡,山阳郡,济阴郡

    徐州 东海国,琅邪国,彭城国,广陵郡,下邳国

    青州 济南国,平原郡,乐安国,北海国,东莱郡,齐国

    荆州 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

    扬州 九江郡,丹阳郡,庐江郡,会稽郡,吴郡,豫章郡

    益州 汉中郡,巴郡,广汉郡,蜀郡,犍为郡,牂牁郡,越巂郡,益州郡,永昌郡,广汉属国,蜀郡属国,犍为属国

    凉州 陇西郡,汉阳郡,武都郡,金城郡,安定郡,北地郡,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张掖属国,张掖居延属国

    并州 上党郡,太原郡,上郡,西河郡,五原郡,云中郡,定襄郡,雁门郡,朔方郡

    幽州 涿郡,广阳郡,代郡,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辽东属国

    交州 南海郡,苍梧郡,郁林郡,合浦郡,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

    三公九卿制、汉朝官制、察举制、刺史制度

    汉朝官制实行三公九卿制,宰丞相具有较大的权利。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称三公,丞相管行政,是文官首长[88];太尉管军事,是武官首长[88];御史大夫掌监察,辅助丞相掌管政治事物[88]。而在汉朝,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必须做御史大夫后才能做丞相。而在御史大夫之下,还设有御史中丞,掌管宫内事务[88]。九卿则是太常(掌祭祀鬼神)、光禄勋(掌门房)、卫尉(掌卫兵)、太仆(掌车马)、廷尉(掌法律)、大鸿胪(掌礼宾)、宗正(掌皇帝族谱)、大司农(掌全国经济)、少府(掌皇室财政)[88]。汉武帝时期,为了巩固皇权,皇权开始大幅膨胀,尚书令的地位大幅抬升[89]。汉武帝将身边重臣如严安、主父偃、朱买臣等为郎加以侍中,与尚书令共议。军国大事,组成中朝又称内朝。原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外朝。[12]日南尉丞  日南尉丞[90]

    汉朝的选举制度是察举制,以地方推荐为主,考试为辅,考试与推荐相辅而行。推荐过后是还要经过考试复核;复核合格后才能量才录用。无论是特举贤良方正,还是岁举孝廉、茂才(西汉时称秀才,东汉避光武帝名讳改为茂才),均须经过中央覆试。武帝时期设置太学,是中国古代第一所公办学校,专门培养才学之士 。

    东汉时期,为纠正察举荐人之滥,开始注重考试,形成察举与考试相结合的选士制度,而且考试成份日益增加。在推荐基础上加强考试,这是汉代察举制发展的新趋势。荐举为主,考试为辅,是两汉察举制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你举荐个人,我还要看看他有什么本事。汉朝早期实行征兵制度,男子廿三岁起至五十六岁之间,服役两年。一年保卫京师,名为正卒;另一年戍守边郡,叫做戍卒。正卒分为两支,一支为南军,守卫宫城,另一支为北军,保卫首都其他地区。[12][91]

    编辑本段军事参见:汉朝军制

    伍长-什长-都伯-百人将-牙门将、骑督、部曲督等-别部司马(军司马)-都尉(骑都尉)-校尉(但五校几乎成

    清贵武职,偏文)-中郎将(五官、左、右、虎贲中郎将类同五校)-裨将军-偏将军-杂号将军(裨将军、偏将军应该就是杂号将军之末,但与其它两字将军地位有别)-四镇、前后左右将军、四征-卫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大将军。

    尊儒尚法

    汉代在立国时用无为而治之法,文景时期,又用道家黄老思想为主[112],并辅以儒家和法家思想为法制指导思想,不仅强调无为,还注重礼与德的作用,既承认法律的重要性,又坚持约法省简,务在安民[113]。 而从汉武帝之后,统治者又确立儒家思想成为了正统思想,并辅之以法家思想为法制指导思想,其中心是“德主刑辅”,即先用德礼教化,教化无效再施之以刑罚。这种刚柔相济的治国之道,成为汉武大帝以后汉王朝法制的指导思想

    这一思想对后世历代王朝的立法影响很大。汉宣帝曾有名言:“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115]”便是这种思想的精辟阐述。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所毁坏的很多文献书籍[111],通过汉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和发掘记录得以重现,包括五经当中的古文尚书,也是这时候发掘整理出来的。汉武大帝采纳董仲舒、公孙弘等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经学成为学术主流。

    据历史学家黄现璠考证儒学独尊之时代背景时,曾说:“儒学独尊之原因,在客观条件上是由于汉至武帝,六十余年间,社会经济已呈繁荣;帝王集权亦经树立;学术思想自然趋于统一。盖诸家学说皆与帝王集权冲突,如墨家主平等,道家主放任,等等,皆不利于帝王集权。儒家与民言服从,与君言仁政,正合帝王**之治。加之,儒家学说范围极广,言训诂注疏校勘典章制,甚至阴阳五行等,皆可附从,故得信仰者众。[12][114]

    为此,武帝乃行董仲舒之议,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儒学遂取得独尊地位。于是,五经博士弟子以及用儒生,行夏时即于此时开始。博士儒学参与实际政治,已非文景时具官待闲。”[64][114]

    宗教发展

    佛教在汉明帝时期传入中国,白马寺是中国白马寺  白马寺[116]

    第一间佛寺[117-118]。道教也是在东汉时期宣告形成的。东汉末年,道教分为两大流派,一支为太平道;[119]另外一支为天师道,亦称为五斗米道[119](张道陵创五斗米道),而五斗米道内部还有一个大支派,以于吉为教主,在长江下游地区传播[12][120]。

    张仲景因《伤寒杂病论》而被尊为中华“医圣”、中医之祖。而史书记载华佗更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124]的医生(其真实性受到陈寅恪等的质疑)[125]。

    帝皇乱读者交流群:163361413;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夜月,多多关注帝皇乱!红包,金牌,有的一定要砸给哦夜月哦。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注,帝皇乱也将进入真正的大乱,希望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夜月,谢谢。。。在此推荐好友的一本校园文《魔法学院之绝色甜心》《妖精公主》。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