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鹿鼎任我行 > 第一七七回 赴东北钟馗擒鬼(二七)

第一七七回 赴东北钟馗擒鬼(二七)

书名:鹿鼎任我行  类别:玄幻魔法  作者:荆行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近卫营”士兵打扫战场速度非常快。”

    说到这,那个通古斯猎人和牧尔你来我往的咭哩哇啦讲了半天,而且那个通古斯猎人说到后边更是手舞足蹈、口沫横飞的,韦仁从他的眼睛中看到了一种恐慌神情。

    待他们两人讲完后,牧尔对韦仁说道:“爵爷,他要我告诉您,现在和以前不同了,呼玛尔窝集山上如今又有罗刹鬼重建的城堡,里边有许多的罗刹鬼,他们跟妖魔鬼怪一样杀人不眨眼,这附近的山民、村汉多次遭遇他们的毒手。所以他劝我们不要到那里去,免得遭遇不幸。”

    韦仁点了点头,说道:“你告诉他,谢谢他的好意!不过我们到呼玛尔窝集山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些罗刹鬼,我现在可以告诉你,牧尔,我们其实是朝廷的军队,现在到这里来,就是为了将这些为非作歹的侵略者赶出我们的土地。所以,我们势在必得,绝不会半途而废的。”

    “果然不出我所料,我早已猜到爵爷你们不是一般人,原来你们是朝廷的军队,怪不得这么厉害!太好了!咱们通古斯人有救了!我这就告诉库马力。”牧尔兴奋不已,他立即向那个通古斯猎人咭哩哇啦的说了一通。

    那个通古斯猎人听了也十分的激动,他立即朝韦仁跪下磕了几个响头,然后站起来对着其他通古斯人大声呼喊着。其他通古斯人听了,也是激动万分的欢呼不已,然后,纷纷朝韦仁跪下磕头。

    韦仁知道在罗刹国多次侵略东北时,zg军民均奋起反抗。在东北,之前反击沙俄入侵的历次战斗包括乌扎拉之战、松花江下游之战、呼玛尔之战、松花江口之战、古法坛之战五次较大的战役。

    乌扎拉之战。乌扎拉村位于黑龙江下游宏加力河口黑龙江左岸,是赫哲族的一个较大的聚居区,沙俄称为“阿枪城”。1651年10月9日,沙俄侵略军哈巴罗夫一伙侵入乌扎拉村,占据村边一个险要山头,四出征索实物税,捕捉人质,抢劫粮食。当地居民不堪其蹂躏,于10月19日拂晓偷袭俄军。双方发生激战,居民死伤惨重。遂派出代表,向驻宁古塔的清军报告俄军的侵略罪行,要求政府出兵进剿。1652年4月4日拂晓,宁古塔梅勒章京海色率清军600人、达斡尔人500人、朱舍里人105人以及从满泾站调来的420兵勇进抵乌扎拉村,围剿俄军。清军乘俄军酣睡之际,开炮攻城。俄军从梦中惊醒,仓促迎战。清军和各族人民猛打猛冲,用大炮和土炸雷轰毁3处城墙,迅速冲入城内,俄军势危,死伤近百,哈巴罗夫亦被击伤。胜利在望之际,海色竟下令“不许杀哥萨克,要捉活的”。这项错误的命令,严重地束缚了清军的手脚,并使俄军得以喘息。俄军乘机调遣火炮,封锁突破口,向正在冲入城堡的清军开炮猛轰。清军伤亡重大,被迫后撤。俄军乘势冲出城外,向清军进行反击。清军不支而溃败。此次战斗,清军民670多人伤亡,损失马匹830匹、速射火枪17支、铁炮2门和一些粮食。因为海色指挥错误,导致乌扎拉之战的失败,清廷将其处死。

    松花江下游之战。乌扎拉战斗之后,清政府在宁古塔设置昂邦章京衙门,任命沙尔虎达为宁古塔首任昂邦章京。沙尔虎达奉命组织一支700余人的抗俄队伍。朝鲜政府应清政府邀请也选派100名鸟枪手,在北虞侯边岌率领下,前往宁古塔助战。两军会师后,即沿牡丹江和松花江下驶,准备截击俄军。1654年航期一到,以斯捷潘诺夫为首的沙俄侵略军开始沿黑龙江溯流上驶,侵入松花江口。5月30日,斯捷潘诺夫率领的370人,逆松花江上犯,6月11日与沙尔虎达率领的清军相遇,16日,双方接战。这次战斗,清军将领克服了往日指挥上的错误,采纳了朝鲜将领边岌的建议,诱敌上岸,凭籍有利地形消灭俄军。沙尔虎达命部分船只在江中截击俄船,主力在岸上有利地形布防。经过激战将沙俄战船击退。此次战斗持续3天,俄军伤亡重大,溃败奔逃。是役为清军抗沙俄入侵的一次重大胜利。

    呼玛尔之战。1654年沙俄侵略军在松花江下游遭到重创后,已处于颓势。一方面,清政府在边陲各族人民的要求下,采取了积极反击沙俄侵略的措施,使其不敢轻举妄动;另一方面,斯捷潘诺夫日益陷入困境,既缺粮食又无援军,无力完成沙俄政府的侵略计划。同年秋,斯捷潘诺夫在黑龙江上与由尼布楚窜入黑龙江的侵略军头目别克托夫相遇,两军合并后,决定在呼玛尔河过冬。为防御清军袭击,斯捷潘诺夫修筑了呼玛尔城堡。该城筑于呼玛尔河和黑龙江会流处的一个小岛上,城堡围以方形土墙,四周围以坚固的双层木桩,墙角筑有扶壁。城堡四周挖有深一俄丈,宽二俄丈的壕沟,壕沟外布满木刺障和铁刺障,城墙从上到下都开有射击孔。俄军企图凭坚固守,抵抗清军。1655年清政府派都统明安达礼“自京师率师往讨,进抵呼玛尔诸处”。3月24日,明安达礼将在堡外树林中伐木造船的20名俄兵全部消灭。斯捷潘诺夫派出80余人出城救援,立刻陷入清军的重围,被全部击毙。30日,清军将大炮移近呼玛尔城堡,在距城70俄丈和100俄丈的两个炮台同时开炮,并向城内射击箭书,令其投降。俄军置之不理,清将下令攻城。4月5日夜,清军从四面对城堡发动了密集的攻势,云梯、钓竿、火药包等攻城器械纷纷靠上城墙,战斗激烈。清军从午夜战至天明,未能攻克。为避免伤亡过大,明安达礼下令后撤,在距城一里半处安营扎寨。清军一面继续炮击城堡,一面断绝城内水源,捣毁敌船。战斗相持10日,4月15日在胜利在望之际,明安达礼以“粮饷不足”,下令清军撤离呼玛尔城堡,使这次反侵略战争没有取得完全胜利。

    松花江口之战。呼玛尔战斗后,斯捷潘诺夫率哥萨克继续在黑龙江流域为非作歹。清政府决定以彻底驱剿。1657年,清政府派宁古塔昂邦章京沙尔虎达率军征剿,在尚坚乌黑打败一股沙俄侵略军。1658年,清政府又派沙尔虎达再次率军征讨,并派使臣赴朝,再请出兵助剿。朝鲜政府予以援助,“差北道虞侯申浏为将领,率哨官二名、鸟枪手二百名,旗鼓手、火丁共六十名,带三月粮,六月渡江,至宁古塔”。斯捷潘诺夫率俄军500名,上溯松花江抢粮。7月11日,在松花江口与清军相遇。沙尔虎达下令向俄军开炮,经过一阵猛烈的炮击,俄军阵角大乱,180人乘船驶出松花江,逃往黑龙江上游,其余300余名被迫弃船上岸。经过3天的激战,“烧贼十船”,击毙和生俘俄军270名,只有47人乘船逃跑。这次战斗中,斯捷潘诺夫被击毙,清军获得重大胜利。

    古法坛之战。1659年,镇守宁古塔昂邦章京沙尔虎达逝世,其子巴海继任宁古塔昂邦章京。1660年,巴海奉命率军挺进黑龙江下游,扫荡沙俄残匪。在伯力北面的古法坛村,巴海率军痛击俄军。同年秋,巴海奏报:“臣等率兵至萨哈连、松噶里两江汇合处,侦闻罗刹贼众在费牙喀部落西界,随同副都统尼哈里、海塔等领兵前进,至使犬地方,伏兵船于两岸,有贼艘奄至,伏发,贼即回遁,发兵追袭。贼弃舟登岸败走,斩首六十余级,淹死者甚众。获妇女四十七口,并火炮、盔甲、器械等物。”

    在这些战斗中,在东北生活的各族人民的力量均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