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鹿鼎任我行 > 第一八五回 赴东北钟馗擒鬼(三五)

第一八五回 赴东北钟馗擒鬼(三五)

书名:鹿鼎任我行  类别:玄幻魔法  作者:荆行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上尉卢明有些郁闷,原来司令部刚给他一个最新任命“通古斯连”连长。原本已经做好再次跟随司令官上战场准再立新功的他,可实在不愿担任这新兵连的连长。可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一军人基本原则,副连长中尉图录曼的苦求,加上最为要命的蔷库伦的咄咄逼人,使他只好叹息认命。

    佛库伦则是愁喜交加,愁的是韦仁让她留在梨皮峡,这让刚尝到爱情甜蜜的小姑娘,很快便尝到分手的忧伤;喜的是韦仁决定成立救护队,在梨皮峡族中征集三十名女子,由阿珂任队长,德库伦任副队长,蔷库伦和她任护士长,暂时在阿珂的指导下进行医学知识和实际救治的培训,这是佛库伦喜欢做的事情,她从小最愿意便是救治那些受伤的小动物。

    在授勋仪式的第二天,韦仁便带着苏荃、双儿、曾柔,率领“近卫营”一部出发了。

    经过近三个月的长途跋涉,这趟赶往远东远征军的队伍已经显得疲惫不堪,就是射击军中的那些雄壮彪悍哥萨克骑兵,此刻骑在马上也是摇摇欲坠。带队的大尉尼古拉耶夫只好驱马奔到那辆豪华的马车前,躬身道:“尊敬的索菲亚公主,如今已经时至午餐时间,是否让队伍休息一下!”

    这时,马车车厢的侧窗推开了,露出一张洁白漂亮的脸蛋,她正是沙俄的索菲亚?阿列克谢耶夫娜公主,她说道:“既然是士兵们累了,就休息一下。我的小米利亚也累了,也要好好休息一下了。”

    安营扎寨的军令传达下去,射击军的士兵们这会一个个显得生龙活虎起来,他们办事的效率还是很高的,不到一小时的时间,整齐的军用帐篷便围着运输雪橇和那辆豪华马车一排一列的搭建好了。这时,负责中餐的炊事兵们已经燃起了篝火,煮汤的大铁锅架在了火堆上……

    马车很大,里边四周围着厚厚的幔帐,车厢中铺着一张硕大的北极熊毛皮,一个宫廷女官手中正抱着一个小孩,他安安静静的,显然是睡着了。

    索菲亚在斜躺在温暖的皮毛上,皱着眉毛独自沉思着,脸上的表情十分的丰富。

    自从离开那个让她萦绕心头,难以忘怀的古老神奇又充满烂漫旖旎的国度,回到莫斯科,原本她就不曾遗忘的那个小男人,一件事情的发生更加添增了她的思念之情原来她怀孕了!

    那段日子是她最开心、最平静的日子,她住进了莫斯科城郊的郊外离宫猎宫。谁知,索菲亚竟然会这么快便带着孩子回到莫斯科。

    索菲娅公主是沙皇阿列克谢一世的女儿。阿列克谢一世子女众多,奇怪的是,儿子个个体质虚弱,女儿却都身体健康。他的头5个儿子中,3个早夭,太子费奥多尔患有“坏血症”,小皇子伊凡不仅体弱,智力也远逊于他人。所幸的是,续娶的新皇后纳雷什金娜给老沙皇生了个健康的儿子,取名彼得。

    费奥多尔三世费奥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沙皇阿列克谢的第三个儿子,他的母亲是玛丽娅?米洛斯拉夫斯卡娅。费奥多尔的两个哥哥均早年夭折,费奥尔多遂被立为皇储。费奥多尔自幼多病,患有坏血症,体质衰弱,就连行走也需要侍从的搀扶,有时病重卧床,经常半年不离病榻。但是就是在这个体弱多病的沙皇统治期间,发生了很多对俄罗斯具有开创性的事件,成为俄罗斯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时期。

    费奥多尔自由受到良好教育,在勤奋博学的父亲的影响下,他喜欢读书,继承了父亲遗留下来的大量藏书。沙皇阿列克谢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为费奥多尔和他的姐姐索菲娅请来了当时最著名的学者西蒙?波洛茨基担任老师。波洛茨基兼神父,集作家,神学家,诗人和翻译家于一身,是俄罗斯十七世纪启蒙运动和神学拉丁化的倡导人之一。

    在波洛茨基的影响下,受到欧式教育的费奥多尔思想开明,意识超前,能够流利地讲波兰语、拉丁语,还通晓古希腊文。他喜爱音乐,此外在诗歌方面也有一定造诣。尽管体弱多病,骑马射箭是费奥多尔喜爱的体育运动。

    沙皇阿列克谢病逝,在沙皇逝世当天,朝中群臣就在米洛斯拉夫斯基大公的主持下,向皇储费奥多尔宣誓效忠,拥戴他登基加冕。

    米洛斯拉夫斯基家族如此匆忙拥戴年仅15岁的少年沙皇登基是缘于对发生政变的担心。沙皇阿列克谢的后妻代表的纳雷什金家族果真暗中在准备政变,他们计划将米洛斯拉夫斯基家族一网打尽,逼迫费奥尔多任命后母纳雷什金娜担任摄政王,总揽朝中大权。纳雷什金家族的阴谋被识破后,家族多名成员遭到流放,但纳雷什金娜贵为皇后,得以幸免,被留在莫斯科,纳雷什金娜和沙皇阿列克谢的幼子彼得的皇子身份未变,在宫中所受奉养依旧。

    费奥多尔亲政后,在米洛斯拉夫斯基大公、御前侍臣亚济科夫、利哈乔夫等人的支持下,按照瓦西里?戈利津大公制定的方案,着手推行了一系列经济、行政、司法、金融、军事、宗教和教育改革。费奥多尔的改革措施为俄罗斯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为日后彼得一世的改革提供了参照样板。

    在对外贸易方面,费奥多尔三世决定开辟对外开放口岸,同外国商人进行贸易的地点定在普季夫利城。紧接着他又开始解决土地问题,下令各地领主和地主们要明确划分土地,在领地之间确立明确界线,同时各领主、地主所拥有的农奴和雇农数量要明确上报中央。此外废除了各地繁琐的行政机构,简化行政手续,下令烧毁了所有贵族家中保存的职官录,用家谱来代替原有的职官录,实际上是废除了以出身定官爵的做法。

    在费奥尔多三世统治期间,俄罗斯进行了重要的军事改革,加速了俄军的现代化,按照欧洲标准开始装备和训练军队。在这个时期,俄罗斯首次将文官和武官区分开来,俄军开始推行军衔制,军衔分六级,最低的军衔是少尉,最高军衔是上校;文官也分等,文官等级成为任命官职的重要参考依据。

    从此武官只负责军队和国防事务,行政、司法等民事统统移交给文官处理。此外,司法改革中一项重要的措施就是废除了刑法中有关断肢的惩罚,犯了重罪的犯人不再被砍手或断足,而是改为流放西伯利亚。

    费奥尔多还推行了一系列行政改革措施,将重大国事的决定权转移到大贵族杜马,并将贵族杜马的成员人数由66人增加到99人。

    费奥多尔三世的两位御前侍臣亚济科夫与利哈乔夫出身平民,但很受沙皇器重。这两个人开始为沙皇物色未来的皇后。有一年复活节游行时,沙皇在人群中注意到了一位少女,很得他的欢心。亚济科夫和利哈乔夫在暗中打听,得知这位少女原来是波兰贵族出身的杜马书记官戈鲁舍茨基的侄女阿加菲娅。随后亚济科夫和利哈乔夫以御前侍臣的身份到戈鲁舍茨基家中拜访,授意戈鲁舍茨基不要将侄女许配给他人,而是静候沙皇谕旨。果然,在不久之后费奥多尔三世迎娶阿加菲娅为妻,并加冕为皇后。

    阿加菲娅对宫中的生活方式影响很大,她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个被允许在宫中和正式场合穿着欧式服装的皇后。在阿加菲娅的带动下,宫中侍臣和大臣们也开始脱下长袍,改换欧式短装,很多大臣还剃掉了络腮长胡子,改留欧式的小胡子或者干脆把胡子剃光。

    在1653年东乌克兰宣布并入俄罗斯版图之后,俄罗斯同南方和西方的世敌克里木汗国、波兰立陶宛王国就冲突不断。西乌克兰哥萨克酋长多罗申科在波兰支持下挑起战争,并把土耳其和克里木汗国也卷入了反俄战争。为了争夺东乌克兰,从而爆发了第一次俄土战争,俄罗斯和土耳其终于刀兵相向。在俄罗斯一方,除俄军参战外,还有顿河哥萨克和东乌克兰哥萨克;在土耳其一方则有藩属国克里木汗国、西乌克兰哥萨克助阵。战争持续了5年,最后俄罗斯督军罗马达诺夫斯基和东乌克兰哥萨克酋长萨莫伊洛维奇的联军击败了土耳其,西乌克兰哥萨克酋长多罗申科被俘虏,押往莫斯科。战争结束,俄罗斯和土耳其在克里木汗国首都巴赫奇萨莱签署和约,土耳其承认第聂伯河以东的东乌克兰属于俄罗斯领土,基辅也被划入俄罗斯版图,俄罗斯渔民有权在第聂伯河上从事捕捞和晒盐等经济活动。

    在第一次俄土战争结束后,俄罗斯和克里木汗国首次出现了正式的共同边境线。为了防御克里木汗国的入侵,费奥多尔下令在北顿涅茨河上游的伊久姆一带修建了长达400俄里的防线,向西直抵第聂伯河。后来又把伊久姆防线向北延伸,和原来已经修建的别尔哥罗德防线连了起来。这样,费奥多尔三世时代的俄罗斯西南部边界变为第聂伯河伊久姆一线。当沙俄实力扩张到了第聂伯河与顿河下游一带时,下一个目标就是获得通往黑海的出海口,这样首先要打通通往亚速海的通道。在北方,俄罗斯要想获得通往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则必须击败欧洲强国瑞典。费奥多尔时代的俄罗斯还没有这个能力,暂时俄罗斯还是一个内陆国家。

    费奥尔多推行的还有一项重大改革措施就是正在筹划建立俄罗斯的第一所高等学府,即斯拉夫希腊拉丁学院。学府的建立工作由费奥多尔的老师波洛茨基和波洛茨基的另一个学生西里维斯特尔?梅德韦杰夫主持。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