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鹿鼎任我行 > 第二零二回 定撤藩策迎佳期(六)

第二零二回 定撤藩策迎佳期(六)

书名:鹿鼎任我行  类别:玄幻魔法  作者:荆行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皇上,奴才确实和苏麻喇姑情投意合,早已暗定终身,请皇上恩准。”韦仁跪在地上磕头道。

    “兔崽子,你小小年纪,色心不小。你知道苏麻喇姑在宫里是何等的地位,她是朕的什么人吗?你竟然敢去勾引他,看朕不把你的小切掉,让你做一个名符其实的桂公公!”康熙看着韦仁那份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心中怒气横生,他拍着御书案骂道。

    “皇上,在宫中,除了你之外,就苏麻喇姑一直在关心我、照顾我,虽然我和她在一起的时间不太长,但是咱们却一直心连心,两情相悦。我曾经对苏麻喇姑发过誓,今生今世一定要娶到她,绝不负她。皇上,自从和皇上相识以来,奴才也立了一些微薄的功劳,奴才愿意皇上将这些功劳抹去,愿意皇上将所有的赏赐收回,来换取苏麻喇姑!求皇上恩典!”韦仁抬起头,目光炯炯的望着康熙,言语坚定地对他说。

    康熙眉毛一竖,又在御书案上一拍,呵斥道:“韦仁,你好大的胆子,你以为朝廷的赏赐就是货物,是你想退就退的吗?还有,你当苏麻喇姑也是一件货物,她是能够交换的吗?”

    韦仁此时装作惶恐状,连连磕头道:“皇上息怒,你是知道奴才才疏学浅,肚子里没有太多的真材实料。”

    康熙心中原本对韦仁这个玩伴十分宠爱,他自己早已大婚,也曾经想要为韦仁赐婚,但是韦仁一直在朝堂之外办事,没有时机,但是康熙没有想到韦仁竟然想要自己将苏麻喇姑赐给他----苏麻喇姑一直与康熙亦师亦友,说实话,要不是碍着太皇太后,他恐怕早就将她纳入后宫之中。----所以,当太皇太后与自己讲述此事时,他心中第一次对韦仁产生了一种恨意,觉得韦仁将自己心爱的东西夺取了,尤其是当他去问苏麻喇姑时,苏麻喇姑脸上显现出那娇人美艳的面容时,恨意更甚。

    康熙虽然年轻,但是他毕竟是有道明君,很快他从小我的意识中脱离出来,他反复衡量得失后,最终还是同意了太皇太后的要求,决定将苏麻喇姑赐婚给韦仁,这样最大限度的将韦仁捆缚在自己的身边,不过,他最大的失策就在于他根本没有想到韦仁来自于后世,韦仁根本没有当时忠君思想,更多是来自自我意识的观念。

    于是,康熙在御书房中对韦仁又玩上了为君者施展权术手法,从韦仁的表现来看,康熙自鸣得意了。

    “臭小子,起来吧!便宜你小子了!待会你便回府,少许时间后,便有天使去你府上传旨赐婚的。”康熙笑骂着,立即又端着脸严肃道,“我警告了你,苏麻喇姑是宫中的人,如果日后你有慢待她的言行,我一定不会放过你!”

    “谢主隆恩!”韦仁急忙叩头谢恩道。

    一个消息从紫禁城中传出来,顿时震动了整个四九城----太皇太后下懿旨,命苏麻喇姑拜皇太后为母,由康熙御封为和硕婉慧公主,赐婚给二等鹿鼎候康熙另行下旨将韦仁的三等候晋升为二等候韦仁为妻,定于四月初八完婚。

    虽然离四月初八的婚期还有近一个月的时间,但是鹿鼎候府里里外外顿时一阵忙碌的景象,公主下嫁可是大事,而且这位公主可不是一般人,虽然她不是出生于爱新觉罗氏的皇室宗亲,但是她和硕公主的封号却证明了她身份的尊贵。大清入关之前的后金时期,朝仪粗备,皇女与宗女俱称格格。公元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州,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这时起,清太宗才改皇女为公主,但清初期仍有皇女被封为乡君,是由于制度不严。清世祖入关后,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制妒女、宗女封号,皇帝嫡女为固伦公主、庶女为和硕公主。和硕亲王嫡女为郡主和硕格格,庶女为郡君多罗格格。

    苏麻喇姑,原名索玛勒,出生于蒙古族科左中旗的一个牧民家庭,自幼在科尔沁贝勒宰桑家当使女,后她跟随太皇太后陪嫁到皇宫。苏麻喇姑天生美丽聪慧,她不仅蒙语讲得好,而且掌握了满语、汉语,尤其是那一手漂亮的满文,赢得了全宫上下的称赞。康熙年幼时,苏麻喇姑奉太皇太后之命,她充当了康熙帝的第一任满文老师。苏麻喇姑与太皇太后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两人之间实际上早已超出了一般的主仆关系。苏麻喇姑在宫中的实际地位很高,深受宫中上下的尊敬。这是朝中上下都知道的事情。

    苏麻喇姑却很有自知之明,始终谦恭谨慎。她在太皇太后和康熙面前总是毕恭毕敬,小心侍奉,自称奴才。这更让太皇太后、皇太后和康熙喜爱,因此,当太皇太后同意将苏麻喇姑赐婚给韦仁时,康熙才给她了和硕公主的封号,将苏麻喇姑的身份提高到极致,也是对她在宫中功绩的肯定。

    韦仁变成了额驸,媒人康亲王夫妇为主,邀齐了韦仁平日里关系最好的索额图、明珠、熊赐履、图海等王公大臣组成迎亲班子,全权负责婚礼事宜。这时,朝野上下,大大小小的官员纷纷送来了各色各样的贺礼,这侯爵府整日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这一日,远在苏州担任苏州织造的曹寅得知韦仁大婚,便派他的大舅子李煦带上礼物上京祝贺,韦仁正在客厅接见李煦。

    李煦正恭敬的向韦仁介绍曹寅在苏州的情况时,有下人进来禀告李三清求见,正在书房等候着。李煦见状马上起身告辞,韦仁将他送出客厅后,立即走进书房。

    李三清见韦仁进来,立即上前行礼。

    “小李子,有什么事?”韦仁坐下后问道。

    “回禀侯爷,据确切消息,杨起隆已经纠集手下匪众,准备在侯爷大婚之日行刺皇上起事。”李三清躬身道。

    “什么?!”韦仁一惊,他站起身来,严峻的问道,“小李子,此事非同小可,消息可准确!”

    “小的不敢危言耸听,这时从我们收买的‘钟三郎教’中杨起隆亲近教徒嘴中传来的消息。另外,他们在宫中的眼线,属下也查实清楚了j上会在侯爷大婚之日,亲临侯爵府为侯爷证婚的消息也是宫中内线传出去的。面前,这人已经被属下派人盯住了,但是为了不打草惊蛇,还没有拿他。”李三清正色的回答道。

    韦仁坐下来,沉思了一会,道:“小李子,这事办的不错!你安排下去,一定要死死盯住杨起峦宫中的内应,注意千万不能惊动他们。具体行动的计划,等我见过皇上后,再进行安排,”

    “是n爷,属下告退。”

    当李三清告退后,韦仁立即换上朝服,直入紫禁城面见康熙。

    转眼间,四月初八到了!

    这一天,鹿鼎候府张灯结彩,府中下人们都换上了新衣服,个个喜笑颜开,他们里里外外,忙碌不息,好不热闹!全府上下,都在等着侯爷、额驸爷入宫接回公主殿下入府。

    韦仁经过了吴应熊迎娶建宁公主的婚礼全过程,对于这婚事的繁琐是十分清楚的,因此,他早有思想准备。在内务府指引着韦仁依次完成了定婚礼,纳吉礼,定妆礼……

    现在,韦仁全身礼服,披红挂彩正恭候在保和殿丹陛上。索额图、熊赐履作为韦仁的族亲,也朝服顶戴齐全的陪在韦仁身边。在保和殿的前檐下和中和殿的后檐下,已经分别陈设着中和韶乐和丹陛大乐,两殿之间的丹陛正中搭一座黄幕卷帘棚,面前摆设这大铜火盆、盐碟方盘、宽桌高椅,总共设有酒宴六十席,朝中上下王公大臣、侍卫及执事官员俱身着蟒袍补服已经入宴。

    韦仁在索额图、熊赐履的陪同下,由鸿胪寺堂官引导至皇太后宫门外行三跪九叩礼,然后都恭候着。

    这时,康熙礼服出宫,作中和乐,午门鸣钟。

    礼毕,如同吴应熊迎亲一般,前来请袭王位之科尔沁额驸、奇塔特郡王之子额尔德尼巴图鲁那克楚于丹陛,其同伙于丹墀,照赞礼郎赞礼,行三跪九叩礼。礼毕,多罗郡王以上,多罗贝勒以下皇室宗亲各自按照尊疏入席。

    于是,在韦仁。照定例献上二十九匹马,备二十九个雕鞍,二十九副甲胃,为六九;再,闲马二十一,骆驼六,共为九九之数。进贡完毕后,便开宴。

    宴席完毕后,在额驸韦仁的前引下,和硕婉慧公主的凤銮在公主依仗护送下,出宫向侯爵府进发。

    多么隆重的婚礼。从太皇太后、皇太后、康熙皇帝到王公大臣将军及其福晋妻子,在静是三品以上官员及其眷属几乎全部到场。可见朝廷对这门婚事的高度重视,也可以看出对苏麻喇姑和韦仁的恩宠。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