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问仙奇录 > 第十六章 元、法、术、势

第十六章 元、法、术、势

书名:问仙奇录  类别:玄幻魔法  作者:未知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span id=ad_08>

    前面有提,韩陵一门,却是古秦修炼之士非空玄人取韩非之学潮精华而入修道之术所创。众人皆知,韩非所倡之法家主张,集前人之精髓,即商鞅之重“法”、申不害之重“术”、慎到之重“势”,构成法家思想的终极核心。其“法”则是治国之根本大道,主要却是健全法制,“术”却是指一国统治者须懂得驾御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势”指的是君主的权势,即帝王凭借生来之身所有的权贵地位,更进一步则为独掌国家军政大权,凭此达到威仪天下。擅用“法”,“术”,“势”,不仅可以察觉并防止国内所治之民犯上作乱,维护君主地位,并可达强国富军,号令天下之大帝皇势。

    而非空玄人却将其“法”,“术”,“势”另入范畴,用于修道运气之列,再结合仙家修术,开创了韩陵修行之新制。粗略试讲即为四个阶段。初段却是人生而自然之“元”始阶段,即众人所知之人身皆存元发气,感觉到体内元气之存在,透悟其运行,则为完成了初级阶段,第二阶段首则为“法”,亦即运气之法,与韩非治国之法大同小异。人若感受体内元气,但无法运合积聚,则空有感而修不行,任由身内之气白白散发而不得,故“法”亦称之为“炼气”阶段,即为循气行法则,将自身元气暗合聚集,方能为己所用,就如一国若是有纲理常法,才有发展;参悟“法”之阶段,则进入“术”之阶段。天地五常,金,木,水,火,土,故人聚集之元气,无非具此五元特质,“术”即修炼之人,明了自身元气之特质,按其所属五行特性纯熟运用所凝炼之元气,譬如,元气质属水行之人,其行气有如流水,轻柔绵软,且遇圆则圆遇方则方,是为五行元气中变化最大者,其人运气,无论攻守皆以无形而循,却万端变化,并能根据所遇环境改变气之攻守之势,再如元气质属木行之人,其行气之术却循木之成长,重在增强人体蕴藏的动能和力量;韩陵门修道之最上乘阶段则为“势”,古人有云:以气势制胜,则不动而能退敌。此处所之气势,便是修行之人臻致其身之元气,达超人之地后,所散发出之面貌。这与韩非所之势,亦有相合之处。韩非所“势”,重在帝王之“势”,却是身为帝王之家者,天生的一股气势,凡人皆难以拥有,故凡夫俗子见威豪之家,帝王之尊,为其尊贵威严所摄,其实却是折服于他们身上所发之“势”。而修“势”之韩陵道士,却将其身所聚合之元气,通过“法”,“术”阶段,再以自身资质修为,便可达臻全之地,其人其行将大异于常人,更可达帝王将相之气势,若有天资高者,突破人类生为凡身之限制,其“势”达到比帝王将相更深境界,拥有非人之“势”,则为道家所追求之最高造化,即为登入仙之一流,拥有仙之气度。

    故在韩陵门修行,不同于道家一般之循心法从易到难的修习过程,重却在“法”。因为“法”所聚集之元气,是后“术”运行之大基础,虽若所聚集元气若不多,按合五行之“术”,亦可运行无阻,但毕竟若元气量少,到用时往往匆促而行,功效大半,故入门弟子须多多善于积炼体内之气,上阳山一脉要求入门弟子初两年劈树,意求弟子首先感悟气之所在,并聚合而行,望能在两年内结合韩陵心法参透“元”。而后初步涉及“法”,即依规运自身之气击断同为元气所炼之树,为日后修炼铺垫要因。

    当下钟小于听得却是半懂不懂,想起一言所是来此习一身武艺,听鲁一法来却是半句未提武艺之事,于是疑问,“那这运气,跟武艺有什么关系呢?”

    鲁一法微微一笑,又是了起来。

    却是那元之气,即使修行者不会运用,一旦用“法”聚凝而来,首先便会停留在人体内,形成一层天然障蔽,能抵御外来之攻击与侵害,若懂得“术”,自是能运用此元气进行反击之用,故这“术”之阶段,是错综复杂而最为关键者,而“势”,则是运“术”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再世间修道之人,多不胜数,而有天赋炼“术”者,亦少见成仙之士,故百年来之修士,多以追求修行炼气中所获得之超凡力量为目的,即以修得武艺护身兼济他人为主,那成仙一,却多是羡而止步。

    钟小于又是听了个大概,不过,他心想既是可以强身增长力量,定是能修炼到如一言当初护己之能,故也不多虑。

    那鲁一法见钟小于一边听得津津有味,一边好学好问,自是高兴不已。却是因为当初他授此于易水寒时,易水寒却是被视为难得高徒,甫入韩陵已被众派相争,皆想据为门下,对此些基础毫末的东西早已熟习通了,不屑听他一提,身为大师兄的鲁一法便觉面子大失,在易水寒和其他两人面前深觉抬不起头,如今见钟小于却是有如遇见知己,故千百个愿意为其讲解指点一二,更是有问必答,郁结于胸口那三月有余的闷气自是舒缓了不少。

    钟小于见鲁一法尽兴而去,于是也效仿方双兴和冯少乐之行,择一树坐下,团腿闭目,双手平放于腿上,根据鲁一法所授之心法,慢慢感受着体内元气之生生灭灭。

    其实,早在斯坪村的时候,钟小于便已得一言教授心法,故对此息心吐纳之法,并不陌生,但钟小于却按心法修行几月不多见效,却是因那真气运行之必经之脉穴,任,督二脉未能打通之故。而之前钟小于所用之元气,不是火元丹之功效,便是水元丹之威能。盖因那两丹自身所凝聚之气并未真正融入钟小于体内,仅是覆盖于其身,便如同是修道之人,未能真正运用自身之潜能,单凭外物相助。故钟小于之前所修之行,大半也是一言所授之运丹之法,未能触及钟小于体内真气运行。

    而要唤醒人体内之力量,运气凝聚,却有两种方法,一为慢慢更醒,即一般修为之人之运气聚合,感受气之运行并熟练运气后以自身之力冲破体内穴脉,让全身元气在体内运行无阻;一为强行唤醒,却是借用外力打通体内穴脉,而后习得运气聚气之法留住真元。

    这两法却为第一种方法为安全之道,因在体内穴脉疏通之前,已熟懂气之运行,故疏通后很快便能凝聚全身真气,若为第二种方法,若不懂心法运气之人,在打开体内穴脉后无法有效控制凝聚真气,那真气便会外泄,修炼之人则有性命之虞。所以多数人,均采用第一种方法

    现在钟小于亦是遵循鲁一法教诲,同其他二人一起,同习运气之理。只是一想到自己已是迟了他们三个月才入得门来修炼,心头不由有些烦躁,故钟小于运气之时,带有丝丝烦躁之息,对其运习却是大为不利,如此过了一段日子,钟小于的修炼却是不见增进。

    ?

    <style>

    .pp acolor:#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

    </style>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