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问仙奇录 > 第三十章 武会第二日(三)

第三十章 武会第二日(三)

书名:问仙奇录  类别:玄幻魔法  作者:未知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span id=ad_08>

    钟小于昏昏沉沉的,只觉得肌肉刺痛,而体内那几道气,却不受控制地在经络之间乱蹿,亦带来无法用言语形容的苦楚。幸好这其中竟有另一股外来的气,温和地涌进了体内,却是疏导着体内各处的经络,继而引导着各气流动,不大一会儿,那几道气终于平息了下来,钟小于才渐渐觉得身体没那么难受,满头虚汗地缓缓睁开眼睛,刚好看到之前的老者,眼带讶然地看着自己。

    “小兄弟,你这炼的气却是怎么回事?”老者是何等锐利之人,从钟小于拳内的变化,还有刚才其身体内的真气运行,便看出这钟小于体内,竟是同时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元气,于是问。

    钟小于自是不能明的。不仅一言曾经跟自己过,不可轻易将体内有水火二丹的事出,而且就连他自己,对体内那莫名白气的来路,也是纳闷不已,如何能得清呢?钟小于于是不语,只艰难地坐起来,才发现虽同样躺于垂柳之下,但却不是厢房院落里,眼前一片幽林篱落,身边不远亦是个碧水深潭,潋滟的潭水闪闪亮着阳辉,一片迷人水景,钟小于只记得云陵那大殿前的水潭,却不知道眼前这一碧潭在云陵何处,于是问,“这里,这里是什么地方?”

    老者见钟小于对自己的问题避而不答,心中困惑,却没有追问,“这是云陵后山,想来小兄弟是没有来过了。”

    钟小于挣扎着站了起来,看老者一直注意着自己,有点赧然,想起刚才的事,心里却对这老者有了戒备,“我该回去了!谢谢师尊——”钟小于本是想谢谢老者卸去自己拳内元气复回体内调和,但转念一想自己出拳亦因其袭击而致,故话是了一半。

    老者哪会看不出钟小于心中所想,呵呵一笑,而后正容,“小兄弟,虽然你不体内那气如何炼来的,但是,容老朽劝告一句,若你无法提高自己修为,好好御控它们,迟早将被那气吞噬,就如同今日你那拳头一样。”

    钟小于听了,却是冷汗直冒,他记得一言曾经过,那元丹入体,若是一般人,因为不知道炼气聚气而运,故而元丹之气不会与人本体之气相冲,人,丹能相安无事;若元丹入体之人会用炼气聚气而运,其气与元丹之质相符,人,丹不仅能相安无事,元丹还可助人功力大增,但若识炼气运用之人,若其所聚之气与元丹之质相悖,则本体之气与元丹之气倒施逆行,往往会危及人体,故只有那深有多年道行之人,懂得融丹入体内为已所用之法,才能真正让元丹发挥效用。而自己,却是初入茅庐之徒,一开始的火元丹之气虽有水元丹压抑而不再如当初不受控制溢出,但如今体内众气,平日自己炼气时然知道,不是自己能掌控的,当下心里一紧,看老者似有相助之意,于是问,“师尊,你,能有办法控制我那体内的气么?”

    老者哈哈笑了起来,略带赞赏地看着钟小于,“也罢,也罢。今日我与你相遇,亦是有缘。既然如此,老朽可指点一二。”

    “谢谢师尊!”钟小于慌忙着,便要下跪,却被老者扶了起来。

    “小兄弟,老朽多年未见于人,今日之事,还望你不与他人才可。”老者嘱咐。

    钟小于心里是疑团骤起,但见老者不允,再想这事亦无对人言之必要,于是点头。

    老者教钟小于应对之法,却又是心法一套。钟小于以之与韩陵心法相较,却是大同小异,那韩陵心法重在悟体内气之运行,凝聚炼气,而老者所教,却是在此基础上,依五行相生相灭之循运气炼习,刚好能调息体内不同之气。钟小于静坐依言运气,发现果真能调合诸气,当下心里大喜,赶紧谢过老者。

    老者却告诉钟小于,此法为韩陵“术”阶段之策,迟早他会进入,故无须多谢。而后,见钟小于欣然,于是问,“你还担心明日之比试么?”

    钟小于一愣,方才抛在脑后的担忧重新涌来,心情一下暗然。

    “刚才见你运气,已能将体内聚积之气运于拳上,若你出拳能如此,便可大胜了。”老者着,冲身后那垂下的柳枝便是轻轻一拳。

    只是轻轻的一拳。

    钟小于见那拳并未触及柳叶,此刻无风,而那柳叶静然不动,他纳闷地看了看柳叶,再看看老者,见老者神色无不妥之处,自己却觉得看不出端倪,刚开口要问,落到柳枝上的眼睛却瞪大了。

    那柳枝一开始确无异样,当感觉到一丝风从耳边掠过轻轻飘过柳树那处时,那柳树上垂绦上的绿叶,似乎抖动了一下,而后,却是化作了细末,刹那间便飘散在了空中,随风而逝。

    钟小于看着那转眼便翠叶全无的柳枝,难以置信地走到树下,抓着柳枝,看了半天,再看地上,只零星余了几点微末的绿色,对老者却是钦佩不已。

    “小兄弟,想学么?”

    钟小于见老者问,赶紧点头。

    老者哈哈笑着亦教了钟小于一遍,那钟小于尴尬地请求着老者教了三遍后,总算勉强记住了。

    “一般习武之人,出拳在于力道,而韩陵弟子学艺,若懂炼气之因,便当知道出拳之时亦应将气聚于拳上,故此其拳合力借气,往往发挥比力拳更重之威。那气之运行,当以韩陵心法为主,凝炼气于拳上。”

    老者示范着,出拳时虎虎生威,在一旁的钟小于虽然看不到其拳上之气,亦感发此前那压迫感。

    “做到了聚气于拳上,这拳便已能发挥胜人之力了。”老者着,收拳于身侧。

    “可是,那些柳叶,怎么会粉碎的呢?”钟小于练着,问。

    “这便是‘术’阶段之关键了。”老者着,重新出拳,但钟小于见那拳,却依然看不出有什么不同。

    “聚气之所以为修炼前阶段,是因为,凡人感悟到了气之运行,并依照韩陵心法,皆可凝聚全身之气,但若是要成为佼佼者,进入‘术’阶段,却要懂得其气之特性,将气运用自如。”老者着,凝神缓缓出拳。这下,钟小于总算看到了,那老者全身,都被一股白色之气笼罩着,而那胳膊连带着拳头上的白气,却更为浓烈。

    “我现在却是将气具现化了,好让小兄弟你看见。”老者解释,“若单将气运至拳上增强威力,对韩陵弟子而言并非难事,且其力量依照个人所炼之气能分强弱。但若要胜人一筹,或是炼气不足者,却可善用计谋,此为‘术’也。”老人话刚落,钟小于便看到那老人拳上所聚之气,渐渐变强,拳头被笼罩在了圆环般的气圈当中,只一会儿,那拳上之气有了变化,竟是如螺旋般旋转了起来。就在钟小于惊愕地注视下,老人将拳轻轻地伸了出去,如刚才一般,拳至柳枝前半厘停了下来,那拳手没有触到柳叶,但那拳上之气却击至叶面,旋转着迅速吞噬了全叶,而后小小的叶片便出现了裂缝,继而如粉末般散落与空中。

    “静不如动,动者恒生。首先要将气运聚于拳,而后使之运行起来,那带来的将是力道加动势。”老人微微笑着,望向钟小于,“拳上所聚之气越多,运行带来的动能越大,你想,若是以此之拳击于硬物,会有什么后果?”

    钟小于的神情渐渐由惊讶变为佩服,“师尊,那么,要如何将气稳于拳上?又如何将气运行起来呢?”

    “那便要多多修炼了!”老者笑了笑后,正容,“你可依照我教与你的心法,驯服体内真气,而后如你平日出拳般将气运于拳上,自是气量越多越好,尝试让气长久地停留在你拳上,而后再参照你在‘元’阶段所悟到的气之运行,让气循其矩而动即可。”老人完,又告戒,“凡修行不可求速进,你可慢慢练习,但明日之战,你可练至将最大量的气,汇合于拳上应可胜出。”

    “谢谢师尊。”听老人如此一,钟小于登时干劲十足,当下便练了起来,老人在一旁不时指点。两人在这幽静之地,不受外人外物干扰,就这么一天过去了,西边的朝霞红了半边天,眼看天色暗了下来,老人望了望渐渐深暝的蓝天,再看看全神贯注练拳炼气的钟小于,点点头,“小于,我看你今天便炼到此罢,该回去了。”

    “是,师尊。”炼了许久却收效甚微的钟小于,虽然有点不情愿,但一想不该打扰师尊休息,况且自己回去亦可自行修炼,于是点头,刚要离开,又停下了,“师尊,弟子得您教诲,还不知道该如何称呼?”

    “呵呵!”老人笑了笑,挥挥手,“其实老朽之名,不提也罢,若你真要知道,叫我一声宛祖即可。”

    “是,谢谢宛祖前辈。”钟小于深深鞠躬,而后才按宛祖老人所之路径,从潭左一蜿蜒小道走了出去,而后再过了一竹林,来到了之前所见的攀满青藤的山壁,由山壁中的林荫道走回了厢房。

    那宛祖老人见钟小于离去,却是抬头望了一下渊蓝的晚空,叹息,“能拥五元之器者将出现了么?魔家果然不久将现于人间,天下百年浩劫无法避免了。”

    完,那宛祖老人却是缓缓走到了碧潭边,一跃入水不复出现。

    ?

    <style>

    .pp acolor:#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

    </style>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