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我爹是袁绍 > 正文 第三百章 舌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正文 第三百章 舌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书名:我爹是袁绍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孤舟风雅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袁谭并没有觉察到袁尚眼里的杀气,听袁尚说有妙计可破袁买,登时喜出望外:"有何妙计可破病夫?三弟说来听听."

    "驻守渤海的韩猛将军与我母亲乃是表亲,素来支持我们母子,手中尚有两万兵力,我修书一封与他,必然前来助战."袁尚很自然的揽着袁谭的肩膀,说出了自己的妙计.

    袁谭有些失望:"你说的是韩猛将军啊?他已经五十多岁,垂垂老矣.恐怕不是壮年的张郺,文丑的对手.凭你我的军队,再加上韩猛的两万人,恐怕依然难以战胜并州军."

    看到袁谭有些动心,袁尚悄悄收了手上的动作.现在杀掉袁谭毕竟是下下策,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绝不能走这一步棋.只要能有一线说服袁谭的希望,就要尽最大努力.毕竟袁谭的两大心腹,郭图和辛评只服袁谭,要想把他们收服,几乎没有可能.

    "如果兄长觉得加上韩猛的人马仍然打不赢病夫,可以修书一封给幽州的高干,向他陈述利害关系.让他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如果冀州和青州完全被这病夫占据了,他高干也别想安然无恙."

    听了袁尚的这句话,袁谭的眼神中终于有了一点光彩,颔首道:"此计可行,可派一能言善辩之人前往北平,说服高干派兵来援.我就不信,集我三州之力尚且敌不过那病夫的并州军."

    看到袁谭应允了下来.袁尚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地.眉毛一挑,又道:"可再修书一封,送往许昌.向曹操称臣,使曹军渡过黄河袭扰河内,河东等地.若如此,病夫首尾难顾,必然可以乘机大破."

    二袁商议停当,立即修书三封,派遣了快马,连夜送往渤海,北平,许昌三地.分别向韩猛,高干,曹操三方求援.同时下令紧闭平原城门,拉起吊桥.据城死守,静待援军到来.

    一夜的鏖战,杀得冀青联军丢盔弃甲,血流成河.并州军团大获全胜.

    袁买升帐,召集文武幕僚,宣布对司马懿的封赏:"仲达料事如神,算定联军前来劫营,使我军设伏大获全胜.又献上诈营之策,火烧联军大营,重挫敌军元气.居功至伟,今当按照约定,擢升司马仲达为三军主薄.诸位可有异议?"

    不管这些人对司马懿服不服,佩服他料事如神也好,感叹他运气过人也罢.司马懿立下大功却是所有人亲眼所见的事情,谁也说不得什么,更不会有人傻傻的站出来表示抗议.

    "司马仲达料事如神,此战居功至伟,当受此嘉奖!"众文武一起拱手称颂,表示拥护主公的决定.

    "甚善!"袁买鼓掌称赞.亲自将主薄的印绶授予司马懿:"从即日起,仲达便是军中主薄.享六百石俸禄."

    司马懿长舒一口气,庆幸自己赌赢了.将长长的脖颈缩进衣领里,拱手称谢:"多谢主公提携之恩,懿必然誓死以抱,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论功行赏完毕,袁买下令三军拔营向前,继续乘胜追击,直到逼近平原城二十里之处方才安营扎寨.命令王双,祝公道领一万人马直抵城下叫阵,袁谭,袁尚吩咐四门紧闭,任凭并州军在城下叫骂,只是不理,静待各路援军到来,再做打算.

    此时正是六月时节,此后的几天梅雨纷纷,两军都按兵不动.

    司马懿一鸣惊人,正是意气风发之时,又来拜见袁买,献上破城之计:"冀青联军龟缩在城内按兵不动,只怕是在等待援军.若是持久,恐对我军不利.以懿之见,不如引黄河之水灌入平原城内,再加上梅雨纷纷,洪水浸泡之下,平原城墙必然倒塌,如此平原城便唾手可得."

    袁买手抚胡须,凝神沉思.随着岁月的流逝,他的胡须已经越来越浓,脸上的男子汉气概也愈加明显,举手投足之间霸气十足,一副枭雄风范,早已不是当年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公子.

    "黄河之水犹如洪水猛兽,决堤之时庶民遭殃,治理还来不及,岂可自行更改河道?为一城之地,失去天下民心,换来万世骂名,得不偿失,此计断不可行!"

    袁买略作考虑之后,最终拒绝了司马懿的建议.历史上的三国,曾经有多次引水灌城的战例,曹操破下邳擒吕布,破邺城擒审配都是用的引水灌城之计,二十年后关云长更是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将水攻的威力发挥到登峰造极.

    但那些河流与凶猛的黄河不同,更何况现在是雨季,万一控制不住河水,被黄河强行改道,将会对下游的居民造成破坏性的灾难,从平原到青州的几百里土地将会变成汪洋世界,生灵涂炭.那将是一场无法想象的灾难,袁买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争夺天下不仅仅是争夺地盘,还要争夺民心.民心依附,疆域迟早可得;民心丢失,地盘迟早要丢.

    听了袁买的分析,司马懿倒吸一口气冷气,心说看来我还是有点小瞧了这位年轻的主公,他的志向绝不是一州之地,也不是一方霸主,而是整个天下.我日后行事需要小心谨慎,决不可再像那日铤而走险!

    "主公所言极是,高瞻远瞩,非懿所能及也!"司马懿拱手称颂,将长长的脖颈缩在衣领里老老实实的.[,!]认错.

    袁买呵呵一笑:"仲达不必自责,日后有良谋,尚需踊跃提议.二袁困兽之斗,士气低落,我军循序渐进,平原迟早可破,不必急于一时."

    "主公雄才大略,懿不不及也!"司马懿拱手告退.

    既然战局进入街阶段,袁买也不急于一时,慢慢和二袁耗着就是了.他们要等的援军无非就是幽州的高干,这厮不来还好,真要是敢兴师动众,自己就有了征伐幽州的借口,当年这家伙在兵粮上阴了自己的那笔账还没和他算呢!

    又派出使者快马赶往孟津港口,命徐盛留下一部分人马守卫水师营寨,自己率领三千水军沿河东下,绕过平原城,进入乐陵境内,截断青州到平原的粮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水师组建了接近两年,现在也到了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许昌城,丞相府.

    曹操已经从失去两个儿子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这几天他刚刚收到了袁买的书信,并且归还了大将军的印绶,这让曹操颇感意外.正在考虑如何回复之际,又收到了袁谭,袁尚的联合求援信,在信中言辞极为卑谦,甚至以臣下自居,请求曹操发兵攻并州,三方联合瓜分袁买的地盘.

    曹铄,曹丕的死亡固然让曹操痛心疾首,老对手袁绍的去世也让他陡生兔死狐悲的感慨,听到三袁自相残杀的消息之后,不禁抚须大笑:"哈哈……袁本初啊,在教育儿子这件事上你比我差多了,我的儿子虽然都死了,但至少他们是为了保护父亲而献出了生命.你的儿子倒好,亡父尸骨未寒之际就打的难解难分,这样下去,恐怕用不着我动手,三袁就会死在自己兄弟的手上,你说我该庆贺呢还是替你悲哀?"

    只是让曹操想不到的是,倘若不是袁买的穿越带来了蝴蝶效应,导致曹丕死在吕布的枪下,在若干年之后,他的几个儿子也将会重演袁家兄弟的一幕.不同的是,大权在握的曹丕一言九鼎,其他兄弟只能任凭宰割.

    "咳咳……曹公请听我一言."郭嘉的身体每况愈下,虽然是夏天,却仍然咳嗽不止.

    "奉孝有话直说无妨!"

    郭嘉拱手道:"袁绍既死,河北四分五裂,三袁自相残杀,对我军正是大好时机.正好趁机用兵汝南,将刘备这颗眼中钉拔掉.主公可修书一封,将冀州分别许给三袁,好言安慰,赠以财帛,让他们自相争夺,杀戮不止.等到三袁三败俱伤之时,再挥兵过黄河,如此河北可定."

    "善,此计可行!"曹操抚须赞同.

    曹操亲自提笔修书三封,一封给袁买,以皇帝的名义加封他为车骑将军,并州牧领冀州刺史,意思就是袁买不但是并州牧而且还兼职并州刺史.又修书给袁尚,封他为骠骑将军,冀州牧,并在信里叮嘱他一定要夺回冀州的控制权,继承父业.最后又封袁谭为骁骑将军,青州牧,总督北方四州军事,北方的领土都是你的了,能不能拿下来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我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派出三路使者之后,曹操在许昌城下集结了十万大军,除了留下夏侯渊镇守长安,于禁守洛阳,曹仁守陈留之外,其余文武幕僚几乎倾巢出动是,誓要在冬季之前把刘备灭掉.

    在队伍即将出征之时,留守的荀彧再次进言:"曹公,那袁买得了冀,并两州,手下兵强马壮,智囊云集.虽然曹公先前用了离间之计让三袁自相残杀,但某仍怕会有人劝袁买调转矛头,乘着许昌空虚之际大举来犯,尚需想个万全之策."

    曹操在马上闭目沉思,片刻之后忽然睁开了精光四射的眼睛:"舌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孤有妙计可安袁买!"未完待续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