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淬血山河 > 正文 第二百三十章 反复不定

正文 第二百三十章 反复不定

书名:淬血山河  类别:美文同人  作者:骠骑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是夜,赵戴文的宅邸中响起了一声枪响,划破了寂静的长空。

    第二天清晨的南京城内沸沸扬扬,不过几个小时时间,消息便传遍了整个南京,在四条街街口发现的那具烧焦的尸体,被证实是教导总队的一把手杨威。

    杨威惨死的消息立刻传入了蒋介石耳朵里,坐在桌子前的蒋校长顿感双眼晕眩,手中的钢笔立刻滚落在了地上。

    在此之前不久,蒋介石刚刚得到一个消息,那就是在自己屡次派人前去劝说之后,阎锡山终于将冯玉祥送离了山西,可是蒋介石手下的方本仁对此并不相信,在明察暗访之后,方本仁发现冯玉祥依旧居住在太原晋祠之内。

    看来阎锡山并没有将冯玉祥送走的打算,然而此二人聚在一起实在令蒋介石感到担忧不已,但是山西乃是阎锡山的地盘,若是大张旗鼓地要求阎锡山交出冯玉祥,事情的解决方式恐怕就没有这么和平了。

    方本仁也算是老谋深算的一把好手,思量许久之后,方本仁发来了电报,希望蒋介石从河北石家庄调派便衣宪兵前来山西,将冯玉祥秘密抓捕之后通过正太铁路送到南京治罪。

    办法已经商量过了,可谓是万无一失,具体的时间则定在十月五日,蒋介石看着电报,心中略感紧张,冯玉祥毕竟是西北军的首领,而想要从山西地盘上将此人抓走,此事一定不可声张,而且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必须要安排一个值得信任的得力人手前去完成此任务。

    蒋介石心中想到的第一人便是杨威。

    本来,蒋介石是打算今早便安排杨威前往石家庄调派人手,具体计划路上的诸多事宜,却没想到杨威在这个节骨眼上居然死于非命。

    这些天以来,杨威的表现令蒋介石非常满意,还希望让此人继续为自己出谋划策,而突如其来的变故则让蒋介石忧心忡忡。

    无可奈何之下,蒋介石只好将抓捕冯玉祥的任务安排给了其他人,自己则放下了诸多事宜,亲自赶到了出事地点。

    蒋介石前来的时候,杨威的尸体已经被送去火化,事实上尸体本来也和一团黑灰差不多了。悲痛万分的蒋介石当下对宪兵队下令,命其迅速找出杀害杨威的凶手,一定要为杨威讨回一个公道。

    而比蒋介石更早得到这个消息的人,乃是阎锡山。

    在完成任务之后,赵戴文便准备了一封书信,由于在南京电报局发报很容易被当局发现,赵戴文便将亲笔信交给手下,命人连夜送往山西太原,第二天便送到了阎锡山的手上。

    得意万分的阎锡山捧着书信便前往晋祠去找冯玉祥,得意洋洋地将书信放在了冯玉祥眼前,兴奋不已道:“冯兄,如今奸臣已除,便是讨伐蒋介石的大好时机了!”

    冯玉祥将信将疑地将那封书信看了半天,信上言简意赅的几句话指明杨威已遭枪杀并焚石后扔与街市间,加上阎锡山手中那份报纸上头版头条的杨威被杀案情形,令冯玉祥不得不相信杨威此人的确已经被杀。

    阎锡山趁此时趁热打铁地提出了一个计谋,那便是引蛇出洞,让西北军先挑起事端,将中央军引出来,到时候再由晋绥军从津浦路南下,抄其后路支取南京,此举必将蒋介石打个落花流水,两方夹击绝无不可战胜之道理。

    此等计谋听得冯玉祥为之一振,没想到平日里看似寻常的阎锡山竟然有着此等计谋,实在是令冯玉祥刮目相看,且不说到底谁来冲锋陷阵谁负责清扫战场,且说阎锡山的战术战策,实在令冯玉祥没有任何可挑剔的地方。

    但是战术仅仅只是战术,说得再多无非是赵括谈兵,冯玉祥对于阎锡山的计策只有一个建议,那就是暂时先放一放,仔细研究过之后再开始发兵,毕竟打头阵的是他冯玉祥的西北军。

    听到冯玉祥还在犹豫,阎锡山顿时便急了,焦躁道:“冯兄,兵家大事不可瞻前顾后,顾虑过多反倒容易错失了大好良机!”

    此次对敌蒋介石并非迎战,阎锡山如此焦急则是有着他的原因,这几日来,冯玉祥居于晋祠可谓是与世隔绝,但阎锡山却是耳听六路眼观八方,日前刚得到消息称自从冯玉祥来到山西之后,西北军内部已经乱了起来。

    原来,自从冯玉祥前往山西之后,西北军内部无人坐镇,除了倒戈离开的军官之外,其余的军官互相之间看不过眼,每日事端不断,最关键的是西北军粮草匮乏,经济状况十分糟糕,而内部混乱的西北军将领完全将此事怪罪在了阎锡山身上,如若不是阎锡山将冯玉祥接走,西北军内也不会如此混乱。

    因此,群龙无首的西北军将领提出与其如此虚耗下去,不如与蒋介石合作,将被阎锡山“掳走”的冯玉祥救出来的同时,还能够在给养上得到保证。

    如若西北军将领真的出此下策,那么本来想要将西北军拉拢过来的阎锡山必将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而给自己招致来了敌人。

    现下里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冯玉祥立刻号召西北军出兵才是。

    阎锡山继续道:“现在蒋介石还不知冯兄在此地,拖延的时间越长越容易暴露我们的目标,眼下是要令蒋介石认为你我兄弟二人乃是貌合神离,令其放松警惕降低防备,倒是你我前后夹击方可制胜,若是被其知道了动向,恐怕就要前功尽弃了。”

    冯玉祥心不在焉地点点头道:“此话的确有理,不过你也知道西北军现在的情况。”

    听到了冯玉祥的顾虑,阎锡山当下大手一挥道:“冯兄不必担忧,只要西北军起事,所有粮饷军需全部由我负责供应,西北军一旦抵达河南洛阳,我便会立刻在太原发表通电支持进兵,我保证,最晚不过十一月,晋绥军将在山西出发。”

    阎锡山将胸脯拍得作响,其态度非常坚定,而这计谋也是无懈可击,可谓是天衣无缝,挑不出半点毛病。

    可是此时的冯玉祥总是在犹豫不决,即便阎锡山将话说到这种地步,冯玉祥却还是没有表态的意思。毕竟这挑起事端的将是自己的西北军,如若阎锡山突然变卦,冯玉祥的西北军将遭到中央军的迎头痛击却无援军相助,更何况冯玉祥对晋绥军的战斗实力自始至终都是嗤之以鼻,若真是晋绥军相助,能够获胜还是需要再做考虑的。

    想到这里,冯玉祥也不管阎锡山的态度如何,一口咬定将此事暂且放下,今后再做定夺。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