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青田山下 > 正文 第130章 先皇密旨

正文 第130章 先皇密旨

书名:青田山下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帝妃尔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任命楼清源为监军,三日后前往战场.圣旨一下,全府人都一片哗然.

    郭氏听旨时差点没昏过去.她最优秀的儿子竟然要上战场去.这让她怎么接受的了,她的儿子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如何能上战场去.她的儿子还没有属于自己的孩子呢.如今却不得不前往战场,这让她如何接受得了.

    接到圣旨后,何谨同样震惊,她以为丈夫只是一朝文官怎么也不可能轮到他去前线.朝中不是还有几位将军在么?怎么就轮到她的丈夫上战场呢.

    "没办法再改变了么?"她不死心,以为楼家在朝堂经营多年总会有办法躲掉.结果事实摆在眼前他的丈夫——一介文官竟然要上战场,那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这事再没转圜的余地."皇家已经对楼家有了猜忌,如果他敢抗旨不去.到时候皇家有的是罪名安下来.

    丈夫都这么说了,何谨知道朝堂上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可为什么灾难来临时楼家却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只要能推脱楼家哪有不想办法的.楼家为了低调行事虽然与朝中官员极少往来.可也不是没有自己的人脉和派系.而是不到万不得已不能用.父子林析了种种情况,得到的结论是不得不前往边塞.

    可郭氏不管这些,她只知道自己的儿子还没留下一儿半女就要上战场了.到时候如果有个什么意外,这叫她如何活下去.

    "儿啊,难道大渊都没武官了么,竟然让你一介文官上战场.这可怎么办啊."

    "但凡能不去,我会让儿子去战场吗?"楼国公亦心痛,难道他就不知道上战场意味着什么吗.虽说是监军,要万一破城,监军也难免一死.

    "既然这样,源儿你今晚便纳了婷婷吧,你们赶紧圆房,说不定还能留下些什么."郭氏早已经被儿子要上战场的消息打蒙了.脱口而出的话完全没经过大脑思考.

    "母亲你糊涂了,我说过儿子没有纳凌氏的心思.这事你别再提了."

    "不行,你都要上战场了,你要是有个万一我该怎么办.源儿就算母亲求你了,你就纳了婷婷,赶紧圆房吧.说不定还能为你留个一儿半女的."

    "郭氏再不要说这话了,纳凌氏为妾的事我和母亲都不同意."

    "你们为什么不同意.当初我将婷婷接来楼府小住的时候你们也没说什么啊.怎么现在都告诉我不行."她都已经向整个京都城散布了消息,亦去信告知自己的姐姐.到现在才来告诉她不行.这让她以后怎么还有脸回娘家去.怎么对得起自己的亲姐姐,怎么和外甥女去解释这事.

    "我不管,今天不管你们说了什么,我都要源儿纳了婷婷.如果你们要阻止我,我就撞死在这里."这让郭氏无论如何都没办法接受楼国公的说法.他一句不行,不可以,就让她以后断绝和娘家的联系么.

    "哎,凌氏是不是有个哥哥是南阳中州刺史?"楼国公深深叹了一口气,看来今天这事是瞒不过去了.

    "是,可这和纳不纳妾有什么关系?"

    "问题就在这里."瞒了十多年的事今天不得不揭开真相.

    "有什么问题,你倒是说啊.今天你如果不能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我无论如何都不会这么算了."

    "去拿来吧."老太君亦明白,已经瞒不住了.

    楼国公起身,没一会儿就回来了.只见他双手捧着一只长盒.

    "拿去看过以后你就知道了."楼国公将锦盒递给郭氏.

    郭氏拿过锦盒却犹豫了,她不知道自己该不该打开看看.

    "你今天执意要一个答案,那答案就在里面."楼国公示意郭氏打开.

    郭氏颤抖着双手缓缓地掀开锦盒盖.里面是躺着一卷圣旨,看绢布色泽应该有些年份了.

    郭氏伸手将圣旨拿出缓缓展开,明黄色的绢布上写着几行大字:

    楼家第二子,楼清源,今委任为辅国大臣.辅佐幼帝至成年.另楼清源一生不得娶纳任一名门闺秀.如有忤逆,当处以谋逆罪,诛九族.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郭氏怎么样都没想到当年先皇驾崩前竟下了这么一道圣旨.原来皇家早已经对楼家多有猜忌.自己优秀的儿子为什么只能娶一个平民女子,一切的一切都源起这道密旨.郭氏一时气急,一口气憋在心口上不来,竟直直地晕了过去.

    "母亲!"

    "夫人!"

    "阿英,快拿我的牌子去请太医过来."

    郭氏突然昏倒估计是要中风了,他们都知道这人一旦中风,到时候即便醒来都是半身不遂.郭氏今后的日子估计都要在床上度过了.父子两都自责不已.

    "赶紧将人搬到我床上去."老太君怎么都没想到,郭氏年纪轻轻就中风.以后的日子可以想见.不禁也自责,应该好好跟她说,而不是直接拿了密旨给她看.害得她一直接受不了刺激,撅了过去.

    "等等,先别动."看这情形郭氏应该是一时气急,有中风的征兆.这可不能乱动,不.[,!]然即便太医来了都挽救不了瘫痪的命运.

    "怎么了?"楼清源不明就里的看向妻子.

    "夫人应该是中风的征兆,你们先别动她.让我试试好吗?"中风的征兆她以前碰到过,知道要怎么做救护措施.

    楼国公和楼清源相信何谨,都往后退一步,把位置留给何谨.

    "老太君,有缝衣针吗?"

    "有,有"老太君赶紧从桌上的针线篓里拿了一枚针递给她.

    何谨快速将郭氏的十根手指尖刺破:"相公,过来.指尖如果没出血的使劲揉,直至出血为止."

    看郭氏的面部僵硬,何谨意识到她可能会有面瘫的危险.赶忙使劲的揉搓她两侧耳朵.再用针在耳垂处刺破,直至出血为止.

    "不要随意移动,就拿块毯子过来给她披上.只要她醒过来没异常再扶她上床休息"

    "这么做就可以了吗母亲几时能醒过来?"他的妻子总是有出人意料的事.

    她已经看到郭氏颤动的睫毛,于是答道:"快醒了."话音刚落,郭氏便幽幽的张开眼.

    何谨赶忙伸出三只手指问道:"夫人这是多少?"

    "三,我还没糊涂呢."

    "没问题了,相公可以扶她去床上了."脑子已经清醒,基本无大碍.

    楼家父子小心扶起郭氏将她搀扶到床上躺好.等太医过来确诊.

    杨太医急急忙忙跟着姚嬷嬷进府,连踹口气的时间都没,赶紧先到慈云堂诊脉.

    进来时却见郭氏已经醒来,清醒的倚在床头边.楼家人都围在床边.

    "杨太医来了,赶紧给她瞧瞧."大伙儿都退至一边,将位置留给杨太医.

    老太医也奇怪,不是说中风了.伸手搭脉,细细诊断一番发现刚刚确实有中风的征兆.

    "夫人手脚可灵便?"

    郭氏闻言伸手转了几下手腕,道:"没觉不便."

    "这就怪了,通常中风之人连带着手脚不便."这是相当轻微的中风患者.

    怎现在竟没事了,于是便问道:"国公夫人刚才确实有中风的征兆,只是老夫不明白你们是用了什么办法将人给治好了.一般中风之人即便醒来都是半身不遂,可老夫发现国公夫人一切正常."

    "是我妻子当时做了一些救助.所以母亲才能好得如此快."

    "杨太医,我夫人现在怎样?"

    "只是身子虚弱了些,老夫开些药就好.这几天吃食以清淡为主,今后夫人要心平气和,切忌大喜大悲."

    "阿英随杨太医去煎药."

    "不知道老夫可否问下二少夫人是用什么办法为夫人做了救治."

    "谈不上救治,只乡下的一些偏方罢了.如太医不嫌弃,等等我写给您就是."

    "如此老夫求之不得.在此谢过二少夫人."

    经此一事,郭氏多少有些改观,自己外甥女之事,她也知道只能对不起亲姐姐了.她想到时候自己还是得回一趟娘家,将事情说说清楚.无论娘家人怎么做,她都只能受着.

    三天后,楼清源随粮草一道启程前往边塞.此去不知道何时能回来.

    "无论如何你一定要平平安安的回来."

    "好."

    "不管如何保住自己的命最要紧,知道么."儿子要去远方战场,郭氏拖着病体前来送别.想到儿子此去一别不知何时能回,不由得伤感万分,湿了眼眶.

    "儿子知道,母亲身子未愈还是快胸去吧."虽然经过妻子的急救没让母亲中风,可她身子骨到底不如以前康健.

    "要多保重自己,家里的事勿念."老太君亦舍不得最疼爱的孙子去远方战场,可这是圣旨他们不得不从.她想等孙子回来,楼家是不是退出朝堂的好.

    "我会的,都回去吧."

    "儿子,一定要平安回来."作为父亲他亦十分不舍.忍不住上前抱了抱儿子:"去吧."

    "祖母,父亲,母亲,谨儿都回去吧."

    门外早已经等候了一小队人马,与家人的告别到此为止.楼清源迅速上马,头也不回的疾驰而去.他不敢回头,他怕看到家人的不舍会迈不开步子.

    何谨泪眼迷茫的目送丈夫逐渐远去的背影,心里伤感万分.她真的不想他上战场去,此刻她宁愿丈夫只是一个普通人.那她就不用忍受这样的离别.战争是残酷的,战争无可避免的需要流血牺牲.她乞求上天能保佑她的丈夫平安归来.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