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大漠狂歌 > 正文 第二十五章 猎头祭

正文 第二十五章 猎头祭

书名:大漠狂歌  类别:侦探推理  作者:罪恶倾城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根据羽东的叙述,秦震和顾杰也了解到了一段悠远神秘的历史.

    要说起猎头祭的由来,无论是‘创始人’还是‘终结者’,那两个男人都是被世人传颂千古的名人.

    先说猎头祭的开始.每一个古老民俗的由来都会有千百种不同版本的源头,但是说到猎头祭谷,恐怕最多的一个起因便是那‘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七擒七纵了孟获的诸葛孔明.

    这位无所不能,经天纬地,多智近乎妖的丞相,为了‘搞好’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当年几乎走遍了云岭大地.

    当他到了西盟,看到当地原始居民人多势众,又英勇善战的时候,他就意识到了这是一个不太妙的局面.

    后来,他了解到了,这里的居民原本都是坝区民族,后来因为太友善,不好战等原因,战败逃到了这深山里.但是他们熟悉的种粮技术在山里却发挥不了作用.水稻是进不了深山的,迫于生计,没有办法,他们只好千方百计的去寻找种植旱谷的方法.

    一心平定蛮夷的孔明在得知了此事之后,就扮成了懂的种旱谷的商人,到处去卖煮熟了的稻谷.那必然是不可能种出来东西的.

    之后孔明又对当地人说:我们之所以有白白的米,结实的衣服,风调雨顺,完全是靠祭祀.一般的祭祀还不行,是要用砍人头来祭祀天神的!这样才有诚意.

    起初山民们也不太相信.于是孔明就给了他们煮熟的稻谷.等到第二年,大家饿的实在没办法了,就开始尝试了猎头祭.然而这一次,丞相给的却是真正的谷种.当年谷子就长出来了,而且还是从没有过的大丰收!

    从此,这些原始族人们就对猎头祭深信不疑了.他们开始了互相砍人头的方式来祭祀,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而这些深深插在地里的人头桩,上面那个漏斗形竹筐,便是用来摆放人头的地方.

    那位尊贵,睿智,鞠躬尽瘁,在云南等同于传说的孔明,在这一点上,却是个十足的阴险政客.

    正可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若是没有砍头祭谷,又怎么能削弱当地民族的实力?不削弱实力,又怎么能从而征服西南蛮夷呢?每一个功成千古,流芳百世的名字背后,都必定会有一座用累累白骨堆砌而成的奠基台.

    而且要是说起那猎头祭的过程,就更让人不寒而栗了!

    猎头祭整个祭祀仪式至少要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在举行仪式之前,会先有巫师杀鸡,看卦,定砍头的方向,之后就可以选个‘良辰吉日’去猎头了.

    临行前,他们会杀牲煮酒,进行宣誓.誓词的内容大致就是……为了牛奶,为了面包,为了脱离贫困迈上勤劳致富的新道路,不怕死亡,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吧……

    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反正大致是这么个意思吧.在这之后,战士们就开始真正的猎头过程了.

    那可真是"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啊!虽然以现在的道德观来说,这绝对不属于侠客的行为.但是在当初那个年代,那个崇拜,那个信仰之下,能出去猎头的人,都是寨子里值得钦佩的勇士!因为他们为寨子的五谷丰登做出了贡献.

    说到猎头的勇士们,下手砍头也是要有讲究的.决不能一刀下去直接砍断,而是要用很多刀慢慢割下才算好.

    因为猎头祭的仪式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用,别的族人也会祭祀.如果一刀就砍断,就意味着有一天自己被猎头的时候,也会很简单.这大概就是图一个心理安慰吧!

    起初猎头的目标,仅仅是男人.后来就发展到老幼妇孺皆可了.起初被猎民族可能只有汉族,傣族,布朗族等等.后来为了力求仪式的精益求精.只要是皮肤很白的外来人,一律都是猎头目标.

    因为白白的人头放在人头桩里,就好像是白白的馒头一样.可以图个好彩头.而且,这里说的‘外来人’可不是非得其它民族才行.就这么说吧,只要是除了自己寨子里的,其它一律都算作外来人.

    等到勇士们凯旋而归的时候,姑娘们就在前面抬着人头,氏族成员穿着盛装,敲起木鼓,甩起长发,载歌载舞的为勇士们庆功设宴!

    至于那个画面嘛……大概就是老顾唱的那样‘村村寨寨,打起鼓,敲起锣,山笑水笑人欢乐……’大概就是这种状态吧.

    他们确实是会唱歌,但是不会唱老顾唱的歌.而是一种叫做《砍头调》的歌曲.

    他们会先打死一只鸡,将鸡头塞在人头的嘴里,再放在人头桩上.之后便敲起木鼓,唱起那《砍头调》.传说只要这样做了,来年便会人畜两旺,五谷丰登.所以后来流传出一句谚语说"木鼓响,人头痒"

    猎头之后便是祭谷.说起这祭谷,就有点恶心了.

    巫师会向人头桩上的人头祭祀祷告,还会诡食品.之后祈求人头可以保佑村寨.

    要不为什么说,愚昧无知害死人呢!那人头也就是不会说话罢了,要是会说话,不得啐死那巫师?!自己身受无妄之灾,惨遭横死不说.[,!],还得保佑这些血海深仇的敌人?这从哪儿能说得通?那人头就是虎子和吴老二的也不行啊!

    等到巫师一番祷告之后,就会将草木灰洒在人头上.等到有草木灰的人血流到了地上之后,再把含有血,草木灰,或者还有点儿脑组织……的土分给寨民.

    寨民们再将这些带有人血的土,掺拌到谷种里.等到播种时节,就将这些种子撒在地里,以保佑来年丰收……

    当秦震他们了解到这里的时候,心情只能用两个词来形容.一个是后怕,一个是万幸.

    后怕的是在虎子他们家没吃米是对的!万幸的是,不是每个地方的米都有这么一个‘播种’过程.如果是那样的话,恐怕自此以后对米饭就会有恐惧症了.

    在这之后人头就没有什么大用处了.会先在猎头者的家门口诡两天.这两天的时间就属于那种一推开家门就能看见一个人头瞪着自己的状态.

    不过寨民们倒是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等到猎头者先‘享受’完这种特有待遇之后,再由巫师将人头取下来,按着顺时针的方向绕着猎头者的房屋转九圈.

    一边跳,一边唱,唱的什么咒倒是不太清楚.就当做是‘喜洋洋,美羊羊,暖洋洋……之类的吧’

    总之,等到巫师唱完之后,就可以把人头送到下一家去诡了.如此流转,直到第九家.最后,再把人头放回到人头桩上.

    到了这个时候,也就到了猎头祭的最后一步了---送人头.

    巫师将牵着一头牛绕着祭房转三圈,然后再把牛栓到木桩上.手起刀落快速用砍刀砍断牛尾巴,并将牛尾巴扔过祭房屋顶.

    之后众人就以饿虎扑食之势,一哄而上!将牛砍杀之后,并疯抢牛肉.到了最后牛就只剩下一副骨架了,牛头则被送往神林,挂在树干或者木柱上……

    神林通常位于密林深处,传说是众神聚集之地.那里会排列着无数的人头桩,每个桩上都有人头.每棵树上都有牛头.牛头越多,代表祭祀的次数越多,也就意味着这个村寨会更兴旺,繁盛.

    至此,整个猎头祭的仪式才算是圆满结束.

    想想秦震他们现在身处的这片山林,密密麻麻的挂着几千个牛头!!这是不是就将意味着有几千个人头也曾到此一游过?这里不但满处飘荡着牲畜的亡灵,更有那数不尽为愚昧信仰而付出了惨痛代价的寨民躁.

    在这过程中,老顾曾说这一切都要归咎于诸葛亮.政客,永远没有慈悲心.

    但是羽东却否认了这个观点.据他说,大量史实证明,猎头祭不是诸葛亮一人开的先河.这种仪式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才产生的,并且有着极深的历史渊源.它甚至有可能发生在母系氏族或者上古时期.

    在那屑古的发掘中,距今四五千年的史前文化遗迹里,经常会发现猎头的踪迹.

    比如陕西西安半坡一房,湖北桂花树墓葬内,青海岳都柳弯墓内,还有河北,山东等地的龙山墓葬内,随葬内都会有单个,或者大量的人头骨.而且这些人头骨上都有明显被剥头皮的痕迹.

    还有墓主人身下垫着九个人头的,这种墓葬被称为九鬼抬尸.意头则更是令人哭笑不得:尸体被抬起来了,就不会永无翻身之日.

    在史前社会中,之所以会常用人头陪葬,多半的原因在于其意义深远无价.

    比如猎头祭所得的人头,那在当时不仅仅是风调雨顺的象征,更是氏族荣耀的象征.所以有地位的墓主才会使用人头做随葬.

    当然,地位稍稍低一些的,就轮不到用完整的人头了.而是改用头盖骨,耳朵,手,头皮等物做陪葬.

    当羽东说到这里的时候,那哥仨的胃里就已经开始反酸水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