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野心家诸葛亮 > 正文 第17章诸葛丰参加造反

正文 第17章诸葛丰参加造反

书名:野心家诸葛亮  类别:玄幻魔法  作者:高岭树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项羽刘邦揭竿而起,举兵反秦朝,形成天下大乱.

    自古以来,天下大乱,造就英雄,人才辈出,草根小民翻身做人的大好机会.

    刘邦起兵造反时,诸葛根的后代就有个名叫诸葛丰的青年人,那一天,诸葛丰听到了有人起来造反了的消息.经过几番得打听,诸葛丰终于打听出造反军驻在那儿了,于是他就很想立马跑去参加造反大军.

    诸葛丰身长八尺,力大过人.他打铁用的大锤,没人举得动的.

    诸葛丰小的时候,爹娘打兵器,天天有银子进腰包,家里的日子还是过得去.

    爹娘手里有了一点宽余的银子,就为儿子的前途着想,花银子送儿子去拜师读书,指望他学到几个字.日后会记账,不再被人欺负克扣工钱.这就是平民百姓送子去读书的普遍想法.

    不料到,诸葛丰是个非孝顺的儿子,他懂得他去读书是花爹娘的血汗钱,他读好书才对得起爹娘.因此他读书很自觉很用功.再加上他为人聪敏,初入学,学识字,一句话,先生刚教一遍,诸葛丰他不单会念还能背得下来的呢.而跟他同窗的伙伴,先生教过了五六遍,仍未会全句读下来.

    此子日后必成大器.教书先生如此称赞诸葛丰.

    老师的表扬,无疑是给了他非常大的激励,使得诸葛丰更加的努力.由于他勤奋努力,他的学业进步得更快,他的字写得非常的好,他的文章写得非常的精彩.老师对他的鉴定又升了级.称他将来必定是国之栋梁之材.

    诸葛丰听了老师的夸奖后,他就认定自己将来必定能当上大官的.

    由此可见,老师的一句鼓励话就能影响和改变一个学生的命运的.

    然而,诸葛丰读到14岁,就被父亲勒令回家帮父母打铁挣银子.

    诸葛丰不得读书的原因很简单;那时朝廷录取人去当官,采用的制度是搞世袭加推荐.诸葛丰的祖上的人都是做奴隶,到他的老爹是铁匠不是宰相,家族又没人在朝中做官,他即使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没有官人推荐他去当官,一辈子也轮不到他去当官的.于是,他老爹就认为,儿子既然读书会记账就行了,不要再像官二代和富二代的孩子那样,读书读到老.求学的贫民子弟还是早点回来帮家里打铁,还能早点挣钱来娶媳妇.

    家父不让他读书,他只好回家来当铁匠.

    让一个学业很优秀的学子来打铁,诸葛丰于心不甘.他觉得很屈才,特别见到那些比他很笨的官二代,就是因为有当官的爹,他们还年纪小小的就位官封在身上了.而他读书那样的聪明,却没资格当官,按理说,不给他当大官,也该让他当个小的官员嘛.可是,连个管养马养牛的小官也轮不到他去当.太埋没人才了,这个世道太不公平!于是他就每打一锤边在心里就骂一句,我操你皇帝的娘!心里骂多了,一不小心,脱口而出了一句.

    跟他打铁的他爹听到了儿子这样骂皇帝,惊得手抓的大锤都掉下地来了.爹过回了神,就吆喝儿子:"乱讲什么?你找斩头?"

    在那个年代里,皇帝就是天子,臣民只能讲皇恩浩荡,欢呼皇帝万岁万万岁.只要你讲半句对皇帝不恭的话,让别人去举报官府,你就被拉去斩首,五马分尸,满门抄斩.

    诸葛丰讲他不单要骂,等有了机会,他还要去造皇帝的反呢.

    他爹就捂住他的嘴,骂他疯仔.他爹恨不得一锤打死他.

    他娘跪下来求他不要乱讲.

    他娘就十分后悔送儿子去读书.别的人家的儿子读书,就知书识礼,而她的儿子读了书,就脑后长出反骨来.她非常怕儿子招来灭顶之灾.

    诸葛丰骂归骂,却奈何不了当今的皇帝.皇帝还是坐他的龙椅,他诸葛丰还是打他的铁.他非常担心他学到的知识随着光阴的消逝,也将渐渐地被铁锤一下一下的砸打铁砧,将他一肚子的知识耗尽无存.

    学无所用,他心急如焚.他想造反,他有这个心却没有这个胆,即使他有了造反的胆,也没钱粮来招兵买马.

    诸葛丰多么希望有个人起来带头造反,好让他去跟着造一次反.

    就在这时,项羽刘邦起兵来反抗朝廷,给诸葛丰看到一丝的曙光.

    有人起头了,诸葛丰就想去参加造反军.

    诸葛丰把他的心里事讲给父亲听,父亲反对他去造反.

    父亲认为,家里有了打铁这个饭碗,比上是不足,比下是余的.一家人安分守己打铁,就不愁没有吃的了,何必还冒着被砍头的危险去参与造反的呢?

    诸葛丰跟父亲讲,天下变迁,正是低层卑微人改变命运的大好时机.他如果不去參与造反,他就只能一辈子站在红炉前挥锤,打铁到死.要是他去参与造反,不死,幸活下来的话,他就能当上官了.

    老人家认为儿子去造反,太危险了.他叫儿子安心在家打铁,等到别人造反差不多成功的时候,再去参加也不迟的呀.

    诸葛丰却讲,他不能等到人家造反差不多取得成功时,才去参加造反.要是到了那个时候.[,!],人家不准他加入队伍,他岂不错过了机会的吗?他要早去投奔起义军.

    他娘哭拦他,不让他去也没用.他还是跑去投奔起义军了.

    诸葛丰跑去参加造反时,知根懂底的人都嘲笑他傻.

    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军队都是下来抓壮丁去当兵的.别的男子被强拉去当兵,还会瞅个机会逃跑回来.而你诸葛这个打铁匠,有手艺,是免征兵的对象,只要你乖乖的在家为军队打兵器.就不愁吃不愁穿的了.何必冒死去从军.而且他不是去当朝廷的兵.反而去投奔兵力比较弱小的刘邦那一派.等到刘邦兵败灭亡之日,你这个诸葛丰不被五马分尸的吗?

    造反不是请客吃饭,而是用暴力去推翻旧的皇权,建立新的新的朝代.更朝换代就得来一场人类大的厮杀,天下要充满着腥风血雨,遍地是刀光剑影,横尸遍野,血流成河.

    后人有诗云;

    未逢龙虎聚,

    任作牛马驱.

    随势去造反,

    不惜七尺躯.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