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野心家诸葛亮 > 正文 第136章 孔明聆听“择主论”

正文 第136章 孔明聆听“择主论”

书名:野心家诸葛亮  类别:玄幻魔法  作者:高岭树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诸葛亮次日起来就想,我已经是被刘表拒绝聘用了.司马先生还约我去见他,难道先生还有别的门路推荐我去吗?呃,也许是先生们觉得我交的推荐金这么多了,就极力的去帮我的.好吧,我就去见他一次.

    诸葛亮走到老师的住宿区的时候,只见其他的老师的住屋都关上了门,唯独司马先生的屋门还没有关.

    诸葛亮在门前喊了"先生早上好"的一句话.屋里就马上传出先生的话儿来:"请进."

    司马先生请孔明坐了后说:"你来得可早呀."

    诸葛亮说:"不早了.黄先生和庞先生已经关门出去了呢."

    司马先生啊了一声,就接着诸葛亮的话头讲,那是庞先生和黄先生要到乡下去看屋子的才出门早的.

    诸葛亮问先生那两位先生为什么到乡下去看房屋?

    司马先生就讲,荆州官府早几天已经送来谍文通知他们几位教书先生在一旬之内要搬出书院去,书院的房子要腾出来做兵房用.而且还给了每名教师几两银子去租房住.那几两银子只够支几个人月的房租.所以他们就想到乡下去找买房屋.庞德公先生就讲隆中那个地区相当的好,虽说还没有达到夜不关门,路不拾遗的程度,但是相对来说,那儿小偷小摸是比别的地方少得多.所以司马先生和黄先生就听从了庞先生的话,就托庞先生去帮找人做中介,帮忙在乡下找买房屋.昨天中介人就来答复讲,他已找到了房屋了,叫两位先生亲自去看一下,看中意不中意.那两先生才因此就早早的出门去.

    诸葛亮说:"哎呀,先生,书院真的不办了吗?"

    司马先生问道:"孔明你惊叫什么的呢?"

    诸葛亮说:"先生,我本来想,如果我从不了政就从教,进书院去当先生呢."

    司马先生说:"孔明,我劝你千万别从教当先生.你看我们这些教书的人在年轻时为官方培养出了好多的人才,但是,一到老了,当官的就一脚踢开我们,使得我老来生活没有出路的呀.你还是尽量想方设法去从政.做官的人到老了,还有官府抚养老到死,还能享受到封妻荫子的待遇.不像我们教书的人,老了就被遗弃,没人管你死活的."

    诸葛亮又问书院不办是官方当局刚刚做出决定的吗?

    司马先生讲,五年前,刘表就想叫书院停办了,只因为他们的几位老师的抗争和努力才招得多一届学生.要不然孔明这一届的学生就没有读得上书院的了.

    诸葛亮有问道:"书院停办了`,你们几位先生应该要求荆州官府安排事做嘛.为什么却自动跑开的呢?"

    司马先生讲,他们都年老了,进官场去做事嘛,一定受到年轻人的排挤的.受到年轻人的打击的.既然去受别人的气,不如到乡下过安静清闲的隐居生活呢?再说我们几个教书的人都是在隆中附近住的,闲来就互相去访.哦,我还高兴告诉你孔明,我们几为老先生就在你隆中附近,你要是需要我们几个教书老人再帮推荐的话,尽管来找我们几人的.这是我们几人经过商量以后,做出的承诺.

    诸葛亮又问司马先生说:"先生,你们先生们是不是再去求刘表的呢?"

    司马先生说:"孔明,你千万别把人生的前途寄托在刘表的身上."

    诸葛亮问道:"先生为什么讲如此的话?"

    司马先生说:"孔明,这儿没有外人了,我可跟讲你真心话了,那个刘表只不过是书院为了追率高的一个收容所,实际上刘表是个没有作为的君主.他已经失去几次扩大势力和地盘的机会.现在的荆州政权有被蔡氏所把持,日后他为了讨好蔡氏必搞废长立幼.他一搞废长立幼了,荆州政局必大乱起来不可."

    诸葛亮问道:"照先生这样讲,我又该去投奔哪个君主的呢?"

    司马先生就说:"孔明你干脆去投奔驻在新野的那个刘备,然后教刘备来篡夺荆州."

    诸葛亮又问道:"先生,世人都讲刘备是个逃跑将军.我去投奔此人,还有什么出路呢?"

    司马先生说:"孔明,那是你没有学透史学的."

    诸葛亮说:"先生每次考试都给我打最高分,今天怎么有说我没有学透史学的呢?"

    司马先生说:"那你懂得刘邦是什么样的人吗?"

    诸葛亮讲,刘邦就是靠起兵打得天下的.

    司马想生讲,孔明只懂得刘邦正面的事,还没有懂得刘邦负面的事.刘邦原来就是一个逃跑的起义军首领.但是,就是因为他懂得逃跑,后来他才能夺得天下.起初,刘邦是打不过项羽,两次被项羽打得落得落花流水.一次是他在彭城败跑,另一次是在荥阳城只身逃跑,才不被项羽抓去杀掉.但是,后来他却抓住了机会,打了一个翻身边仗,终于把项羽灭了,建了大汉王朝.纵观项羽自从起兵反以来,一直打了很多的胜仗,但是,他在最后打输了一仗,被刘邦赶到乌江边,他就是不会逃跑过乌江的对岸,导致出现了他在江边先杀死了妻子再杀死战马,最后他才自刎死去的惨剧来的.

    .[,!]刘邦就是会逃跑,最后才成就他的帝王霸业,而项羽就是不会逃跑,才自取灭亡的.所以,史学家说,凡是起兵造反的首领,他要懂得了逃跑的,他才是最聪明的人,他才能成为帝王.历史上会逃跑的政治家才成大业的.汉高祖起初不是被对手追杀得四处逃跑的吗.但是后来他一听了张良韩信的话,他才能很快的打败了项羽夺得了天下的.

    最后司马先生讲,汉高祖如此,往后在中国的后世代的帝王也如此,谁在创业会逃跑的,谁就能当上皇帝的.因为起初起来造反的时候,他的兵势是很弱也很少的,往往敌不住旧皇帝派来的官兵所攻打的,他唯有懂得跑躲开了,在逃跑中壮大势力,寻找机会,组织反攻了,他才会成功的.

    诸葛亮有问道:"刘备能像汉高祖那样的取得成功的吗?"

    司马先生说:"能!"

    接着,司马先生就给诸葛亮分析讲,刘备现在所具备条件比当初刘邦还很多的呢.刘邦起义造秦朝反时,他只不过是一个亭长,还没有多少的号召力.而现在的刘备呢,他却会打出他就是刘邦的后代子孙,他起兵的目的就是再兴大汉的政权.这样的旗号更有号召力的,更取得民心的.刘备现在之所东跑西跑,那就是因为他没有立身的根据地,如果他有了根据地,有了人力和财力的支撑的话,他就能是很快干出一番帝业来的.

    诸葛亮有说:"先生,我曾去了解过了,那个刘备手下的武将只有关张赵三员,文官也仅有孙乾糜竺,简雍几人,兵马也少得可怜.我去投奔了他,我几时才能有个大好的前途?"

    司马先生说:"孔明此言差已.你想过了没有,若是你投奔到了曹操或孙权的手下去了,他们已是武将云集,文官众多了,你刚去的排在末座,开会讨论策略性大事时,都是官位大的人先发言,等旧的大臣讲完了话,会议也散了,根本是轮不到你说话的.即使轮到你发言了,你也讲出了你的很好的计策出来,但是由于你的职位太小,主公也往往会说,你讲的正合我所想的主意,一言将你的计策埋没了,让你费了好多的心机才想出来的计策变成了主公的聪明智慧.那样的话,你就是有补天的本领也没有机会让你展露的呀.若是你到刘备的手下了,正是刘备手下官员少了,他才能重用你,你呢,才一到了他身边就能担任重要的职位,你才有舒展你的才华的机会呀."

    诸葛亮想了一下,心里说先生所言极对的呀,我的大哥在东吴的确是没有发言权的,他要是进言进策的话,就首先去跟周瑜讲了,在由周瑜向上传去.这样一来,大哥的言论就变成了周瑜的思想了.而他的堂弟诸葛诞现在还是司马懿手下的一个谋士,他想献策的话,就先得跟司马懿讲,再由司马懿去跟曹操讲,鬼才知道他的计策被采纳了没有.还是像先生所讲的那样,做谋士的一定有决定权才行,自已提出来的策略自已去实施,这样了,事情成功了,或是仗打赢,这功劳才直接的记在自已的身上.功劳累计多了,自已才能成最大的辅佐大臣,才能名留史册的.于是他就说:"先生讲的很有道理,那我就求先生再帮我一回."

    司马先生说:"那个刘备,我是从来没有跟他来往过,我是不能冒冒失失跑去见刘备,向刘备将你推荐给他的.这样做了就有嫌我是拿了你的金银,才专门`跑去推荐自已的学生.最好的就是你就得使计将他引到我家来,我再以闲谈聊的方式跟他讲起你的大学问,讲得他非要用你好不可.这样的话,你一到了他的阵营里去了,才能担任重要的职位,才有出某划策的权力,才能有指挥兵马的权力,才能屡建奇功.要是你能帮他称皇的话,他岂不封你当宰相的吗?"

    诸葛亮问道:"先生,那我是怎样才能使的刘备来到你的住地呢?"

    司马先生说:"那就要你去想计谋来的喽.只要你想出好了计谋来了,再给我一些银子来备些茶水来招待刘备,我就包你能到刘备那儿去当大谋士的了."

    诸葛亮马上从身上掏出了随身带来的而两金子送给了先生说:"学生今天就先给先生一些小费去做准备,等事情成功之后,我在重谢先生的."

    司马先生接要了金子又说:"过了几天之后,我就将我的新的住地让庞德公先生去传告你的.我呢,以后还要说服庞德公和黄承彦两人也来帮你搞推荐的.你尽放新去做准备就行了."

    诸葛亮说:"学生猜测庞德公先生是会帮忙的,因为庞先生是学生的二姐的家公,他看在亲戚的面上会帮忙的,就是怕黄先生不肯帮忙的了."

    司马先生说:"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只要你孔明舍得去孝敬黄先生了,再加上我去游说他一下,他就会帮忙的."

    诸葛亮就嗯了一声.他知道所谓的孝敬,还不是送些银子的吗?这是难不了他的,他就是怕他去拜访黄先生时,黄先生不采理他的.可是诸葛亮就是想也想不到,自那没过不多久,他却成了黄先生的乘龙快婿,而黄先生后来却为他自编字导的三顾茅庐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的呢.

    接着,司马先生有教诸葛亮如何去做事先的准备.

    就.[,!]是有了司马先生的这一番话,才有来的三顾茅庐的的故事流传下来的.

    后人有诗云;

    择主如选挡风墙,

    墙分高矮弱与强;

    选奔强君坐享福,

    择投弱主驰疆场.

    坐享清闲功难就,

    血拼沙场名易扬.

    辅佐败将创帝业,

    方显男儿志气长.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