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野心家诸葛亮 > 正文 第165章 义父的长远打算

正文 第165章 义父的长远打算

书名:野心家诸葛亮  类别:玄幻魔法  作者:高岭树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诸葛亮心里慌了神,他认为被官兵抓住了,他也知道,这时的他一反抗,一定遭到一刀劈下来的,于是他就乖乖的顺从让背后的人拉走.奇怪的是他的前面的行人见了,也不跟来看热闹.

    抓诸葛亮的那人将诸葛亮拉到一个角落才松手.

    诸葛亮转身过来一看,哎哟,原来就是师父拉他的.

    诸葛亮马上给了师父磕了头,说:"师父,你让孔明找得好苦哟.孔明还认为师父遭到了什么的不测的呢."

    一清道士说:"就是为了躲开不测,我才退房组的."

    一清道士就把今天早上所遇到的事讲给诸葛亮听.原来诸葛亮跟张松走了之后,一清道士就到庙里的厨房去买饭菜来吃.当他在返回住房的时候,正巧碰到司宿僧动手撬门锁.

    一清道士悄悄走到僧人的背后,才问道:"你想做什麽?"

    僧人猛吃一惊的说:"哦——我是来查房的."

    一清道士说,:"查房?那也等我回来了再查嘛."

    僧人说:"我认为你走了,才这样做的.哦,你既然来了,那我就不用查了."

    僧人走了,一清道士进到房内去,看到东西还在齐,他才悄微放心.但是,他一坐下来.一寻思,就觉得不对头了.今天要是他迟来了.让僧人真的撬开了门锁,那他包袱里所有的金银就全部被僧人盗走了.幸亏他是来的及时,才免受损失.可是今天躲过了一次,以后呢?要是僧人发觉他有这样多的金银,那他就可能遭到僧人的暗算得了.人常说,人心本来是红的,一见到了不义之财,就马上变黑了.要是僧人发觉他的背包里有金子,僧人就起了邪念,半夜三更人睡着了,僧人爬窗进来将他和孔明砍死了,再抢走东西,那岂不人财两失的吗?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他决定马上退房,唯有这样,他和孔明才安全的.

    一清道士退了房租后,他就来到城门口底下摆个摊,打算在那儿一边给人算命或看病,一边等着孔明回来.

    可是,一清道士刚坐下来.就有一个道士来到跟前.那个道士先问一清道士是不是外刚来到此地的?

    一清道士很老实的讲是.那个道士又问一清道士有的房住了没有.

    一清道士又老实的讲还没有住宿地方的.

    那个道士就说:"那太好了,我有一处住宿地要转让,你就去看一下吧,合意的你就买下来喽."

    诸葛亮问师父,那个住处到底买没有?

    一清道士很高兴的告诉诸葛亮,他已经花了十两银子把那个住处买下来了.

    一清道士也不管诸葛亮高不高兴,他就引着诸葛亮去看他刚买下俩的住宿处.

    诸葛亮到了那个地方,才知道那儿并不是用木头和泥砖来做的房屋,而是山脚下的一个山洞,那山洞是坐北朝南.从城门到这儿来,一直有一条像官道那么宽的大路.山洞顶上的巨石刻着两个字:洞天.

    为什么给这个山洞命名为洞天的呢?诸葛亮想,可能是山洞的第一个主人认为他居住的山洞是能通到天上去的了.所以才叫洞天之洞.

    诸葛亮想问师父,为什么要买下这个山洞的呢?这山洞值得这么多的银子吗?

    但是诸葛亮还没来得及问话,就有人或坐车,或骑马,或步行陆续而来.

    一清道士就连忙打开洞口的柴门,引来客走进洞里去.

    这时,诸葛亮才知道,山洞里边大概有五丈见方,洞顶上有个桶大的孔,天上的阳光直射到洞里来,使得里面能见针.洞的最里边摆放着一尊道家的祖师爷的神像.神像下面摆着一只大香炉.洞的左壁安放一张榻即今天的床,其余的空地摆着多张竹席,专供香客坐上去.

    别看道士如何狮,但看洞里就使人觉得洞里充满了神秘感.

    香客先给香炉上了香,然后就对师父讲他此来洞天的目的.

    一清道士或给香客批算命课,或给香客号脉发药.香客很满意的给一清道士留下了银子.等到香客走后,诸葛亮见到师父面前的功德箱放满了银子.至此,诸葛亮才知道这个山洞原来却有如此的神奇的魔力,能使的主人获得很多的财富.

    诸葛亮问师父,为什么卖山洞的人一定要卖给师父的呢?

    一清道士把那个原住在此山洞的人的动机将给诸葛亮听.那人原来是从外地流浪到此来的,这山洞的一个老道士可怜他,就收留他下当道童,后又将他转为徒弟.老道士临死之前交代徒弟说,今后你如要离开此山洞的,就一定将它转交给当道士的人,不能卖给别的人.那个卖山洞的道士最近接到家书,信中说他的母亲因小儿子死了而哭瞎了双眼,需要有人照顾她的起居,因此他急于要回家去尽孝,才将山洞卖给一清道士的.

    诸葛亮问道:"师父,你就将山洞再转让给别人,跟孔明回襄阳,孔明和媳妇就将你当成亲生的父亲,赡养你到天年."

    一清道士说:"不卖了,我要在此度晚年."

    诸葛亮说:"师父还是跟回襄阳吧!孔明是需.[,!]要你帮出谋划策."

    一清道士说:"我是帮为了你成就大业,才买这山洞的."

    一清道士就把他要买山洞的意图讲出来.原来一清道士还没到成都之前,早有一个打算,到了成都,就想方设法,就在成都住下来,为诸葛亮收集情报,好为诸葛亮跟刘备带兵来取益州做好内应.

    当地道士岀让山洞,一清道士就认为天助也!他就毫不犹疑的买下山洞.

    就是一清道士留在成都后,他在行道当中,为诸葛亮探听到了很多的成都消息,一听到张松要带地图去许昌见曹操了,他就马上给诸葛亮传递了消息.诸葛亮才派赵云道路上去等候张松,迎张松到荆州来.

    诸葛亮又送给张松金银,又许诺给张松大官位.

    见钱眼开,收官位开心.张松才死心踏地的当刘璋的叛徒,为刘备起兵出谋划策.

    一清道士还在成都花金子去收买刘璋的部下,才有法正叛变刘璋去迎刘备来夺取益州.

    可惜的是诸葛亮跟刘备打下了成都时,一清道士已经"升仙"了,他只见到师父在后头招来的徒弟.诸葛亮真是痛不欲生的了.

    诸葛亮就在成都陪师父住了几天,白天他就出街来逛,了解风土民俗,晚上他就和师父聊天.几天过后,他就顺江而下乘船返回襄阳去了.临行的前一天,诸葛亮为了将来再来时,好认得地点,他就在山洞前面相当远的地方种下了两株小柏树.

    也就是诸葛亮的师弟在诸葛亮死后,他出资在山洞起案件了"武侯祠堂",诸葛亮种活的两棵柏树保留下来,这才让后来的杜甫诗中才有"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宫城外柏森森"的诗句.而建了诸葛亮祠堂之后,那个山洞也在地震中消失了.这是后话先说.

    后人有诗云;

    道士待孔明,

    恩情胜海深;

    倾出葫芦药,

    救活小孔明.

    巧言哄黄硕,

    促成孔明婚.

    伴随入西川,

    打下事业根.

    义父胜生父,

    天下无二人.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