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野心家诸葛亮 > 正文 第208章 孔明出使东吴

正文 第208章 孔明出使东吴

书名:野心家诸葛亮  类别:玄幻魔法  作者:高岭树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诸葛亮虽然领命出使东吴,但是他还是担忧不知道该怎样去的呢.因为刘备历来没有跟东吴孙权打过交道,鲁莽莽的去了,不知道人家是否欢迎他这个使者.更何况,如今刘备又是被曹操打得无处藏身,前来江夏依附刘琦.

    一个没有地盘的刘备小集团,怎么去跟既有江之天险,又拥有六郡之广,且又是兵精将众的孙权谈联盟.人家东吴肯与你刘备结盟吗?与你刘备联盟那,等于保护你刘备.常言道,弱国无外交.可是人家弱国,毕竟还有国土国疆的概念,而刘备这时连栖身之地都没有.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诸葛亮真的不知道怎样当使者去东吴谈联盟的了.

    这是诸葛亮出山当刘备军师的第二年,在工作上遇到最大的困难.

    就在诸葛亮一筹莫展的时候,门卫进来报告说:"军师,外边有人来访."

    诸葛亮很纳闷,他是初来咋到,怎么会有人来访的呢?他让来人进来了,那人很高兴的说:"终于找到二老爷了."

    此话完全是家里仆人说的话.可是诸葛亮家里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仆人.于是诸葛亮问道:"你是哪里来的?"

    来人说:"我是大老爷派来给二老爷送信的."

    诸葛亮一听这样的话,就马上听出是大哥诸葛瑾查来的仆人了.

    诸葛亮问:"你们怎样懂得我在这儿?"

    来人说:"在东吴都在传说刘备曹操打败了,撤军到江夏来了.大老爷就估计二老爷必定也在江夏的,所以就差小人送信到这儿."

    诸葛亮从来人手里拿过了书信,一看果然就是他大哥诸葛瑾亲笔写的信.未看信之前,诸葛亮想这儿是离东吴很近的了,今后兄弟俩的书信来往更方便快捷的了.从兄长能有钱养得起仆人的这一点来看.可知道兄长的年收入是相当的可观,官员能有钱养得起仆人,那么底层的老百姓的生活也好过的.

    诸葛亮早就听说.孙权是比他小一岁.而孙权今年刚27岁,就能把东吴治理得这么好了.孙权可是一位很有才能的君主呀.常言道.民富国强,国泰民安;民穷国富,民众造反.东吴治理得这么好了,日后还会更好的.而孙权有方治理得好国家了,他就能宽心的过日子的,这样的话孙权他就能享受到长寿的.诸葛亮果然猜得很对,后来孙权活到71岁这么长寿,他是三国时代最长命的君主.

    这可以讲东吴那时已是国泰民安.人们安居乐业.而刘备集团军还是像丧家狗一样到处找安身之处.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去跟孙权谈判搞联盟,人家肯不肯跟我们谈的呢?再说没有人引进,他是很难见到孙权的.但是,刘备已经决定派他去了.他不能推脱的呀.

    诸葛亮心里只想了片刻,就马上拆开信来看:

    孔明胞弟台鉴:闻悉刘玄德惨败,已撤退到江夏,特遗信与尔.尔若处境险恶,即可随去江夏探听军情之鲁肃前来吾处躲避.兄子瑜手书.

    诸葛亮读罢兄信,心里激动非常.到底是亲兄弟情深,大哥才时刻惦记他的安危.但是他不能临危逃走,他要帮刘备度过这一危机的关头.要是他临危背叛刘备而逃走了.那么他就失去了表现自己的舞台.如果他能协助刘备度过这一危机,他就能实现远大的理想了.要是他帮了刘备度过这次的危机.再说他不能违背父亲的遗训:家里的兄弟不能在一个君侯扎堆做官.于是诸葛亮就给诸葛瑾写了一封信;

    长兄台鉴;弟谢兄之好意.自出山后,弟以抱与刘使君干一番大业之心.眼下虽危,然弟仍宁可玉碎不可瓦全.弟绝不到东吴去避危的.弟亮手书

    诸葛亮先给来人赏银,又将他刚写好的信交给来人带回东吴.等来人走后,诸葛亮又将兄的信来细读.他一看到鲁肃来探军情的字眼,他的眼睛不由发亮了.嘿,鲁肃的到来可是他东去见孙权的引路人呀.这是多么重要的信息呀.他可利用鲁肃的到来,做一篇文章的呀.

    诸葛亮想到这儿.方知到他父亲以前做出几兄弟不能扎堆在一起做官的家训,是多么的英明呀.要是他跟哥哥在一起了.那么今天还有谁给他送来情报的呢?现在他们三兄弟分别在魏,东吴,刘备三处做官,可以互通军情信息的呀.

    诸葛亮正在沉思时.门卫又进来报说,主公通知军师马上去会议厅,有事商量.

    诸葛亮到了会厅,只见厅里只有刘备和刘琦两人.刘备对诸葛亮说:"刚才岸边的士兵来报,东吴派鲁肃来吊丧的船已靠了岸.而鲁肃递上的名片,指名道姓将要见刘备.现在请军师来,商量一下,我们该怎样接待鲁肃的."

    诸葛亮说:"这就怪了.鲁肃来吊丧,应该是摇摆见的是刘公子.怎么却提出来要见主公的呢?这样正好我曾经讲过公子是没有资格去跟东吴搞联盟的."

    接着,诸葛亮就问刘琦说:"以前东吴的孙策死时,荆州集团军可派人去吊唁没有?"

    刘琦说:"我家父哪敢派人去吊唁?我家是跟东吴有又杀父之仇."

    诸葛亮说:"那就是东吴想探听曹操的军情才派鲁肃来的.我们正好想去东吴.[,!]谈联盟,鲁肃在这关键时刻来了,正是给我们派来引路人的了.马上请鲁肃上岸来."

    刘备问道:"那么,鲁肃问起曹兵情况时,我们又该怎样说的呢?"

    诸葛亮说:"既然主公派亮去东吴了,那主公就推说不知,讲亮才知道,逼鲁肃来跟亮谈.亮再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得鲁肃要带亮去东吴不可."

    接下来,诸葛亮就叫刘备在跟鲁肃谈话时,该讲什么话.

    鲁肃来到议事大厅,他果然直接跟刘备谈起曹操的军情,没有跟刘琦讲什么话儿.在鲁肃的眼里,刘备才是江夏的首领.当鲁肃问刘备说:"刘使君刚跟曹操打了几场打仗,请问刘使君,曹操的军事势力是怎么样的?"

    刘备说:"鲁先生问起这事,可羞杀我刘备的了."

    鲁肃问道:"刘使君怎么讲这话的呢?我在渡江来时,就听到人们传说刘使君采用卧龙先生的计谋,曾在新野用火攻,烧死了曹操不少的兵.刘使君讲不知道曹操的军事情况,谁也不信的."

    刘备说:"因为刘备兵太少,一见到曹操兵来了,就带部队跑,哪知道曹操有多少兵的呢?先生想知道这方面的情况,只有去问孔明军师.军师掌握情报的."

    鲁肃说:"卧龙先生在吗?我可以见到他吗?"

    刘备说:"先生想见孔明的,完全可以的."

    诸葛亮在屏风后面听到刘备的传令了,就走出来与鲁肃见面.鲁肃一见到诸葛亮这么年轻,他就说:"我就是子瑜的好友.早就听说卧龙先生是很有才德的人,今天才有幸见到先生.今天很想请教先生关于处理往后的安危大计."

    诸葛亮问道:"先生你是想知道曹操的军力情况吗?"

    鲁肃点头说:"是.清先生讲给听一下."

    诸葛亮说:"曹操的奸计,我已经全部掌握了,只恨能力小,所以才避开他的."

    鲁肃问道:"刘豫州就是住在这儿的吗?"

    诸葛亮说:"刘使君先前跟梧州太守吴臣有交情,想去投奔吴臣."诸葛亮讲的话里的意思就是我要去梧州,把破曹的的大计献给吴臣.

    鲁肃一听刘备要带诸葛亮去投奔吴臣,他来探听曹操军情的任务就完成不了的了,于是他说:"吴臣那儿粮少兵微,自身都很难保,他岂能容得人的呢?"

    诸葛亮说:"我们也懂得去投奔吴臣是住不得久的,只是先去住一阵,以后再另有别图的."

    鲁肃说:"我主孙讨虏是个聪明仁慧,敬贤礼士,江表的英雄,全部都归附他了,现在已经占据了6郡的地盘,兵马精良,文武官员具备齐全.我为你们设想,你们还是派一个心腹的人去东吴谈联盟,共同来谋大事业吧."

    诸葛亮说:"亮懂得刘使君很少有心腹的人,而且又跟孙将军没有交情,派人去了,恐怕是谈不拢白费口舌的呢."

    鲁肃说:"卧龙先生你的大哥今在东吴做军事参谋,他很想念你的.我鲁肃虽是没有什么大才,但是愿意请你同我去见孙讨虏,共商大事,你认为如何呢?"

    刘备假装说:"孔明先生是我的军师,需要他时时刻刻在身边,他是不能去的!"

    鲁肃又苦苦相求.

    诸葛亮见鲁肃求久了,就说:"那我就去一趟的喽.就是怕孙将军不肯接见我的呢."

    鲁肃说:"我与子瑜是好友,你卧龙先生就是我的弟弟.我要人格来保证,卧龙先生你去了东吴,我一定会诚心诚意的对待你的."

    就是鲁肃讲了这话,后来鲁肃才全心全意的帮诸葛亮做了很多的事,让诸葛亮在东吴完成了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事.

    刘备说:"既然鲁先生这么讲了,军师你就给鲁先生一次面子吧,去一趟东吴喽."

    次日,诸葛亮就随鲁肃乘船去了东吴.

    后人有诗云;

    临急出使诸葛亮,

    无人引进上天难.

    幸有鲁肃先来到,

    了却诸葛病一桩.未完待续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