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野心家诸葛亮 > 正文 第322章 诸葛亮杀人饰过

正文 第322章 诸葛亮杀人饰过

书名:野心家诸葛亮  类别:玄幻魔法  作者:高岭树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热门推荐:、 、 、 、 、 、 、

    <center style="font-size:15px">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Shumilou.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Shumilou.Com

    尽管诸葛亮为街亭设下了几道防线,但是还是因为马谡自高自大,不听助手王平的建议,最终丢失了街亭.

    马谡兵败回来,诸葛亮还是先将他关押起来,先封众人的口,让大家都对马谡失街亭的事淡忘了一点之后,再放他出来,这样就免他一死的.

    但是,姜维很快的来向诸葛亮汇报说,魏延现在在军中到处散布说,丞相诸葛亮是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以前,关羽曾立过军令状说他若放过曹操的,愿意被斩杀.后来关羽真的放走曹操,诸葛亮军师还是不敢杀关羽的.现在马谡也立军令状,又打败了仗,丢失了咽喉重地街亭,害得是蜀军北伐全功尽废.其罪该死的.然而丞相却因为马谡是他的心腹人,就要免马谡一死.什么军令状?全是放屁!我们以后就尽可能先立军令状去争取机会打头阵仗,胜了就立大功,输了就仿照马谡要求免死.军中的很多将领都在议论此事,看来以后丞相的威信就要大大的下降了.

    诸葛亮听了此话,就懂得魏延这样散布谣言,就是想逼他杀死马谡.魏延逼诸葛亮杀死马谡的目的,就是使诸葛亮少个帮手,少个参谋,使得诸葛亮今后有更多的失误,多打败仗,这样诸葛亮才挨撤职,他魏延才有望接替诸葛亮当大将军的.他魏延今后更容易的跟诸葛亮做对抗.

    诸葛亮原想把马谡当作一支枪跟魏延斗争.想不到今天,魏延却把马谡当成了一支箭,射向他来了.他是怎样挡得住魏延射来的飞箭呢?

    就在诸葛亮沉思的时候.姜维问诸葛亮,为什么魏延这样跟丞相作对的呢?

    诸葛亮没有把他早先跟魏延闹过的矛盾讲给姜维听,而是说:"先帝在世的时候,曾经有意的想培养魏延做我的接班人.因此先帝就任命魏延当汉中太守.后来先帝塴驾时,魏国兴五路兵来犯境,为了抗敌,我就派马超去汉中接替魏延当汉中太守.魏延就对认为我夺剥了他的兵权.就开始很起我来了.再后来,我又提拔马谡上来当我的军事参谋.魏延有人为我想要马谡来当接班人了,又多恨我一层.再后来,我又宣布你伯约做我的接班人,那样.魏延更恨我的了.今天魏延之所以这样起劲的反对我,更多的是恨我指定你伯约做我的接班人."

    就是诸葛亮这一番话儿,使得姜维在心里恨起魏延,并恨之入骨,直至后来诸葛亮死了,姜维跟魏延火拼起来.

    姜维当时表态说:"魏延这样的嫉妒我,我一定跟他魏延没完没了.丞相,你别怕他魏延,姜维一定帮丞相除掉他魏延!"

    诸葛亮打发姜维走了.他就开始沉思问题.诸葛亮懂得,姜维讲这样的话,其实就是想怂恿他诸葛亮要杀掉马谡.他姜维就少了一个个竞争的对手.这就像他以前怂恿刘备杀刘封的一样.

    但是,就是姜维这样的一句话,诸葛亮懂得了姜维愿意当他的一支枪了.姜维这支枪比马谡那支枪更锋利,更有杀伤力.诸葛亮就觉得他有了新枪,那么旧抢就可以丢弃的了.

    诸葛亮想到底他怎样处理马谡的呢?他在蜀国里是独权专揽,给马谡放生一条路.也行!但是魏延正在煽动部下对他不信任的言论,如果部下以后对他不信任了.他就是难做到军令如山那样的威严了.要消除魏延的煽动言论,诸葛亮只能忍爱杀马谡.也就世界马谡的头来树立他的威信了.

    诸葛亮见到姜维已经再次表态要死心踏地的跟了他.他诸葛亮虽然今后没有了马谡,但是姜维又来代替马谡做他的心腹人.姜维做他的心腹人,是胜过马谡做他的心腹好几陪的呀.再说以后他还想叫姜维教他的儿子武艺.可是姜维后来当了诸葛瞻的功夫师傅,他想他如果把自已的功夫都传授给了诸葛瞻,以后诸葛瞻就可能跟他争夺权力了.于是他就没有把全套功夫教给诸葛瞻,所以,诸葛瞻武艺不够高强,才被邓艾斩下马来.

    马谡的为人,诸葛亮是懂得很清楚的.马谡被刘备从荆州带到四川,仅当过绵竹,成都县令和越巕太守,从未参与过军事,更没有领兵作战的实践.应该说,这是偏才,只具备宏观的战略知识,体察不到军事活动的细微之处,更没有亲临战事的心理锻炼.

    诸葛亮南征时,马谡对南中形势分析得十分精辟,马谡说:"南蛮的人原来就是凭着他居住在偏远又险恶的环境,早就不服中国对他的统治,老早就想反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中国即使今天将他打败了,明天他又必定要反的.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丞相带军队到此必定取得胜利,但是丞相一带兵回去北伐用兵了,孟获知道国内空虚了,他又很快的反了."

    诸葛亮就问马谡说:"照你这样所说,我们又该怎样做才好的呢?"

    马谡说:"兵书上讲:‘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所以我还是请丞相以服其心才行."

    诸葛亮听了马谡这番话,心里不由咯噔一下,啊,马谡原来在军事理论上却有如此高水平的呀.于是,诸葛亮才破格提拔马谡.

    诸葛亮之所以让马谡去守街亭,出了没有人自报去守街亭之外,更是诸葛亮想让马谡立一次大功,以后好越级提拔马谡的.[,!],因为如果马谡任前敌总指挥成功,自然会取代魏延等人在军队的地位,成为自己的"铁哥们儿".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马谡由于没有实战的经验,而丢失了街亭.丢失了街亭,使得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遭到了极大的损失.

    诸葛亮心里骂道,md,想不到马谡却是书呆子,饭桶,守不住街亭,导致我老哥子北伐的军队全线溃败,不单损了很多的兵马,连刚刚夺得三个郡,又被魏军收回去.连我老哥子也差点儿被司马懿捉去.我老哥子狼狈到这样的程度,全是你马谡丢失了街亭造成的.

    他诸葛亮失街亭兵败折军马,被魏延所散布不信任的言论,还是小事;还有大事的事令得诸葛亮头痛的呢,那就是他是如何面对大众,如何向朝廷交代的呢?因为他兴师"北伐"前朝野都不赞同,只是他大权在握,所以能独断专行.诸葛亮出师之前,曾在《出师表》里说过:"如果北伐不胜的话,那就治老臣的罪."这就是似于立了军令状的了.这样的言论,这样的表态,史官可要记下来的呀.人全是靠功过是非才能留名于世,诸葛亮他想的要功和是留于世的;不能让过与非写在他的身上.如今他失败了,就是他身上的过与非的了.他必须把过与非推给别人才行.当然这个别人就是马谡.《出师表》的军令状要兑现吗?当然不能!这次失败了,他还要继续当丞相,还要继续北伐的.

    为了他能够继续北伐,将北伐进行到底,他必须把责任全推给马谡,把马谡当做替罪羊羔.他只有斩了马谡,才能洗清自己的一切过与非,才能在军中保持威信,才能封住众人的口.

    尽管在开斩马谡前,有很多人要替马谡求情免死,但是诸葛亮还是狠心斩了马谡.

    后人有诗云;

    丢失街亭谁之过?

    责任应是归诸葛.

    长官嫁罪给部下,

    天下冤案有几多?(未完待续)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