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逃宫弃嫡 > 正文 唱一曲“贵妃醉酒”

正文 唱一曲“贵妃醉酒”

书名:逃宫弃嫡  类别:网游动漫  作者:唐妡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康熙四十二年农历三月癸亥,也就是传说中的万寿节、康熙皇帝的生辰。

    因为今年正值康熙皇帝五旬大庆,所以,自万寿节当日一大早开始,那位康熙皇帝的行程表便被安排得满满的,包括诣皇太后宫行礼,遣官祭陵、祭神,顺便再颁诏于天下,向世人公开申明自己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好皇帝……

    想也知道,皇帝这边既然忙得不可开交,那么朝公大臣们那边自然也不可能就这样白白闲着。

    根据陶沝从巧巧那儿听来的可靠消息,早在三个月之前,也就是康熙四十一年十二月末的时候,各诸王贝勒贝子公大学士九卿文武诸臣及生监小民等就已经以康熙皇帝五十万寿为名,再三奏请康熙冠以自个儿相应的尊号,不想却被康熙一口否决。

    过了一个月,也就是康熙四十二年正月初时,那些大学士及部院诸臣们又再次进呈万寿无疆屏和用册页缮写的万寿屏文以庆贺康熙五十万寿,结果也同样遭到了拒绝。

    套用这位康熙皇帝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他自登基以来,始终是都以实心为民,天视天听,视乎民生,后人自会有公论。反之,若是他现今自我夸耀功德,取一时之虚名,那就免不了会被后人议为自吹自擂。

    不得不说,康熙皇帝向群臣发表的这番言论还是颇具轰动效应的。一时间,整个朝野上下无一不为他这种谦逊自谨的态度而竖指称赞,就连一众阿哥格格们、以及各宫的嫔妃们,还有那些太监宫女们都对此无比敬佩不已。

    巧巧在给陶沝学说这段话的时候,那神情绝对叫一个仰慕敬慕钦慕,直听得陶沝嘴角抽搐连连。不可否认,康熙皇帝的话的确有其令人敬重的一面,但若一再如此高调的强调不止,那么就算初衷再谦逊恐怕也会染上冠冕堂皇的味道了。

    由于康熙皇帝早在前一日里便已明文规定万寿节当天停止朝贺筵宴,因此,当晚为其庆贺的寿宴也跟元宵节那日一样,是只限于阿哥公主福晋们参加的家宴,只不过这一次还多了仁宪皇太后和淑惠妃、端顺妃两位皇太妃的加盟——一水儿的博尔济吉特氏。

    基于以上原因,九公主巧巧和陶沝这位堂堂九阿哥嫡福晋此番自然也无可避免地均在被邀请之列。但这一次,陶沝的态度远不如前几次要参加宴会时那般积极,而且明显有些心虚。

    虽然陶沝心里很清楚,这可是她穿来清朝以后所过的、具有纪念意义的第一个万寿节,错过了着实有点可惜,但是,每当她鼓起勇气想要参加的时候,上元夜那晚宴会的情景就会无端端地跳进她的脑海——实在不是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上一回,太子妃和十三侧福晋那两人并没能如愿整到她,那么这一次,她们不知又会想出怎样的法子来针对她?要知道,她现在可还算是伤病未愈,万一她们此次又想出什么刁钻主意来借机让她干些无法力所能及的事,那她岂不是很丢脸?再加上其他人貌似也没有一个会站出来为她说话,她可不想在那些个未曾见过面的皇太后和皇太妃面前表现得如此难堪。

    so——陶沝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决定放弃这次出席晚宴的机会,怎么着也等自己全好了才能打起精神再去跟某些人抗衡。

    巧巧得知陶沝的这一想法,倒也并没有强求,只帮忙对外宣称九福晋伤势未愈,需得卧床静养,无法出席晚宴。并遣人传消息给宜妃那边。

    宜妃得知消息后立刻差了瑶烟过来探望,并向陶沝转达了一番惋惜之意,并嘱咐陶沝好好养伤。这期间,九九也带着贴身小厮毛太来看过陶沝一回,只不过那时陶沝正在睡觉,是小丫鬟绿绮事后告知陶沝的。

    当晚,巧巧跟着德妃一道去了乾清宫参加寿宴。只剩下陶沝一人无聊地待在自个儿房里,一边吃着绿绮从膳房取回来的糕点,一边捧着那本《迂仙别记》慢慢翻看。而这本《迂仙别记》就是她之前在某人书房里拿来跟暗格里春宫对换的那一本。

    那日里,她从毓庆宫回来之后,过了不久,便有一名脸生的小太监将这本书送到了她的手上,且什么也没有说就立刻走了。虽然陶沝很快就猜到了这本书究竟是谁给她的,但她怎么也弄不清楚那家伙为什么要给她这本书——难道说,是因为他知道她还没有把这本书看完?!

    无聊地翻着手里的书页,陶沝的眼前又再一次浮现出了当日和某人远远相望时的场景。那个人当时凝望着她的那种错综复杂的眼神,她直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满满的都是一种说不出的懊悔、自责,隐隐的,还夹杂着一丝期许……

    那时候,他似乎是有话想对她说的——不,不是似乎,而是肯定,可是,她却在接受到这一眼神的那一瞬间不由自主地向后退了一步,然后,便转身头也不回地跑掉了……

    再然后,这本《迂仙别记》便被他差人送了来——当然,里面的那封密信早已不复存在,只是完整的一本书……

    大约是心中还存有一丝说不清的期许,陶沝自拿到书的那一刻起便耐着性子把这本书整个翻了一遍,却并没有在其中任何一张书页上找到对方留下的半点字迹,那么,他突然送这本书过来,到底又想表达什么意思呢?

    这样想着,陶沝幽幽地叹了一口气,合上手里的书,伸手继续往嘴里送糕点。

    就在这时,房间的大门忽然被人从外面推进来了,伴随着一声熟悉的“桃子姐姐”,一身正装打扮的小十六已然出现在了陶沝眼前,并雀跃着,一路扑进了陶沝怀里。

    十六阿哥的这一突如其来的出场方式着实让上一秒还沉浸在自己世界里胡思乱想的陶沝狠狠吓了一大跳。

    好半天,她才总算回过神来,目光透着诧异地望着此刻出现在自己房里的十六阿哥,很是有些疑惑道:“十六阿哥,你怎么来了?你现在不是应该在……你皇阿玛的寿宴上的吗?”说着,她顿了一下,转身朝向不知何时已站在门边的绿绮继续发话,道:“绿绮怎么也不通报一声?”

    “福晋,奴婢……”绿绮红着脸,似乎想解释什么,只是还没开口便被埋头在陶沝怀里的十六阿哥给抢先了:“是我不让她通报的!”说完,又在陶沝胸前使劲蹭了蹭,“我想姐姐了……”

    “呵,你啊——”眼见小十六这会儿竟作出此等举动,陶沝忍不住失笑出声,随即轻轻一点他的额头,又看了一眼桌上那碟所剩无几的糕点,柔声问道:“对了,你想不想吃糕点,我让绿绮去拿……”

    “不用了!”小十六赶紧抬起头表示拒绝。“我刚才在寿宴上已经吃得很饱了……”

    “这样啊……”听他这样一说,陶沝也没再坚持,只轻轻地抚摸着他的脸颊,继续询问道:“那,你一个人跑来这里不要紧么?”

    “不要紧的!”听出陶沝话里的担心,小十六立刻冲其摇了摇头,语气中明显带有几分得意。“……有禧福在那边替我顶着,他们顶多以为我跑去出恭了……而且,大家都已经吃完了,现在正专心在那儿听戏呢,没有人会发现我偷偷溜掉的……”

    “听戏?”听小十六这样一说,陶沝立刻回想起自己之前在各个宴会上所听过的那些依依呀呀的唱词,双眼顿时没来由地一黯,表示兴趣缺缺,但很快,她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眸子瞬时又绽出无限光亮。就见她一脸期盼地紧紧盯着此刻正偎依在她怀里的小十六,笑容明显透着一抹奸诈:“十六阿哥,姐姐我好想听你唱一曲《贵妃醉酒》哦……”

    嘿嘿!之前一直苦于没有合适的机会对眼前这名小正太提出这个要求,这一回,总算是被她给逮到了——想当年,她最爱的那一套《出嫁从夫》系列的言情小说里,十六阿哥就是一唱戏的高手,其中唱得最出名的就属这曲《贵妃醉酒》……虽然,那只是小说故事里虚构的情节,但,若是从现在开始好好培养的话,搞不好这个愿望能成真也说不定啊……

    “姐姐,什么是贵妃醉酒啊?”相对于陶沝表情无比奸诈地在心里偷偷拨着小算盘,小十六这边却是俨然听得一脸迷茫。“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过?”

    “哦,就是一出折子戏,是京……”陶沝正想向他解释这是京剧里的一出戏,但刚蹦出个“京”字她便猛然间忆起,京剧这个词在现阶段——也就是康熙时期是没有的,是直到甲午战争前后才逐渐形成的。她之前曾因为喜欢这出戏而查过相关资料,据说清初,京城戏曲盛行昆曲与青阳腔。而《贵妃醉酒》的唱段最早也是自乾隆时期才开始慢慢流传开的,原名是《醉杨妃》。

    这样一想,陶沝赶紧住了口,开始冲小十六打太极:“反正,就是一出戏啦,唱得很好听的……”

    “是吗?”小十六听得更加迷糊,“那我怎么从来都没有听过?”

    “唔,这个嘛……”被小十六三番两次地询问同一个问题,陶沝一时间也觉得有些为难。她总不能跟他说,这是好多年之后才流行起来的吧?这样可就算是改变历史了……

    想了想,陶沝只得用一种模棱两可的方式来委婉地解释这一相关问题:“兴许是你听过忘记了吧?等着,我把这段唱词写给你看看,或许你看了之后就能记起一二了……”

    说着,她便抬手招呼一直站在门边的绿绮为其送上笔墨,而后一笔一画地开始默写唱词。

    陶沝此番话里所提到的唱词是指梅派那首最具代表性的经典唱段,而并非全剧的剧本。想也知道,这出《贵妃醉酒》的全剧剧本共有三场之多,不待见京剧如她,绝对是不可能记得全的。她现在还能记得这首经典唱段也完全是因为她之前有为了穿越而恶补过。那时之所以会选择背这首唱词,也不过是由于这一段是她唯一听的时候没听睡着的。而其中最关键的关键,则是因为它短。

    “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

    陶沝这边一笔一划地写,小十六那边则是目不转睛地看着她手下的那页纸一个字一个字地念出声,才念了一句,后者就已经忍不住皱眉:“姐姐,这个……要怎么唱?”

    哎?!

    完全没有想到这一层的陶沝也被对方问得俨然一愣。对哦,她只是记得歌词,却根本不晓得该怎么唱,充其量也就只会第一句,而且还总跑调……

    “难道,姐姐也不会唱吗?”眼见陶沝脸上此刻流露出这样的情绪,小十六心下也明白了个大概,聪明地没有再继续追问。

    陶沝苦着脸放下笔。她完全忘了最重要的关键一环了!

    如果没人会唱,没人记得唱腔唱调,光有这纸唱词有什么用?努力想想,她依稀只记得当初听得是梅派青衣唱的四平调,可是这青衣唱的四平调要怎么唱,她却完全不清楚——唉,这真正是天不从人愿啊!看来她想听小十六唱《贵妃醉酒》的这个愿望是永远无法实现了……

    陶沝兀自叹息着。

    而因为受她影响,房间里的整个气氛也在无形间陷入了一片尴尬的沉默之中。坐在桌前的那一大一小两人均是摆出一副双手托腮的架势,皱眉嘟嘴地冲着摆在桌上的那页已经写好的唱词发呆。

    末了,陶沝又一次长长地叹了口气,发出一句感慨:“如果有个会唱戏的人肯教我们就好了……”

    “咦?”某人此语一出,小十六那原本写满为难的脸上突然出现了一丝明显的波动,他立刻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拉着陶沝的衣袖就要往外走:“桃子姐姐,你跟我走!我知道什么人可以教我们……”

    “谁?”陶沝疑惑地眨了眨眼睛。宫里会有这样的能人吗?

    “就是这会儿给皇阿玛他们唱戏的那些人啊!”小十六立刻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说话的语气中也透着一种莫名的信誓旦旦。“今日来宫里唱戏的那些人里面,有个人唱的特别好,皇阿玛他们听得都很喜欢,我想,他一定会唱——”

    是吗?!

    陶沝再度眨眨眼睛,对他的这番话表示怀疑。不过,心里虽然这样想,她表面上倒也没有特别阻止小十六拉她出去的意思。不管怎样,去碰碰运气也好,说不准里面还真有这样的能人呢!而且,她还能借此机会去观摩一下今儿个的万寿节晚宴到底举办得有多盛大——虽然她之前一直在巧巧面前装作不甚在意的样子,但心里其实还是极度向往的!

    好吧!就先死马就当活马医吧,去那边看看再说!

    d

    s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