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庶女妖娆 > 正文 第九十六章 且战且和

正文 第九十六章 且战且和

书名:庶女妖娆  类别:网游动漫  作者:我吃元宝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秋芙宫外,梁文燕穿着一件翠绿色的长裙,外套一件鹅黄缎子短衣,臂上挽着牵风翠带,在宫门口跪迎慕容予桓。

    慕容予桓对于梁文燕今日的示好很有些喜出望外,一俯身两手扶起梁文燕,上下打量了她一番,道,“你这一身柳绿鹅黄倒真是应了春景儿,格外别致,你很懂得如何穿衣裳。只是朕看墨香还穿着坎袖薄袄,你怎么倒穿了缎子短衣,当心春寒反复,莫要着了凉才好。”

    慕容予桓嘘寒问暖,极尽温柔,可梁文燕却并不为所动,只简单的道了句“多谢皇上垂顾”便转身引着慕容予桓向殿内而去了。

    秋芙宫内,插瓶的梅花早已换成了妩媚的桃花,殿内的一应装饰,如帘窗、床帐、坐垫等也全部由银红、浅红换成了柳绿鹅黄之色。

    慕容予桓一见,不觉顿时神清气爽,抚掌叹道,“边境的战事烦得朕焦头烂额,也把这京城的春天给挤走了,朕还在想今年的春天哪里去了,却想不到原来是在你这里,看来这春天只青睐文嫔一人啊!”

    梁文燕浅笑了笑,道,“皇上,景色也关乎人心,皇上烦恼于与伏国和施车国的战事,心里自然装不下春色,眼里也就看不到春色了。”

    慕容予桓凑近梁文燕,含着笑柔声道,“你说的极是!燕儿你这房中有春意,想必眼中也有春意,只不知你这心里是否也有了春意呢?”

    梁文燕自然明白慕容予桓的意思,她礼貌的一笑,弦外有音的道,“皇上,春色恼人,眼中有了便罢,心中倒不必有了。”

    说完,便去招呼墨香摆晚膳上来。

    不多时,一桌清淡落胃的饮食便摆了上来。清炒豌豆、蒜蓉芥兰、碧玉春笋、翡翠菜心,配着豆腐皮的丝瓜馅包子并一碗菜叶粥。

    这些饮食确实都是春天里时鲜的菜色,虽清淡却十分爽口,可慕容予桓却似乎从这些菜色上看出了梁文燕入宫后的清心寡欲,这些素素淡淡的菜色就好比是梁文燕对慕容予桓淡淡薄薄的态度。

    慕容予桓暗自咬了咬牙,脸上却不动声色。

    正这时,墨香又捧过一个朱漆大托盘来,里面是四个大盖碗。梁文燕亲自将四个盖碗端至桌上,掀开盖碗,只见四道菜中一道是炙烤羊肉,一道是西湖醋鱼,一道是酒糟鹌鹑,另一道是慕容予桓最爱的水晶蒸饺。

    菜已上齐,梁文燕吩咐墨香等人退下,自己拿起酒壶一面为慕容予桓斟酒,一面道,“在饮食上,嫔妾是个喜素的人,可今日既请了皇上来用膳,自是要有皇上喜欢的菜色才是。”

    慕容予桓接过梁文燕递来的酒杯,顺势抓住了梁文燕的手,轻声调笑道,“燕儿今日请了朕来用膳,又备下朕素日喜爱的菜肴,如此关心体贴朕,莫不是心里有了朕吗?”

    梁文燕轻轻抽回自己的手,淡淡的道,“皇上说笑了。嫔妾既然请皇上来用膳,那在这秋芙宫中,皇上便是嫔妾的客人,嫔妾尽地主之谊,备了客人喜爱的菜肴来款待也是应该的。皇上为国事操劳,为百姓谋福,天下的百姓都在关心着皇上,而嫔妾的心便如百姓的心是一样的。”

    梁文燕的话说得委婉,但意思却很明白,她关心慕容予桓只不过是与天下百姓一样关心为民造福的皇帝,并不是关心自己心上的夫君。

    慕容予桓自然也听得明白,虽然方才那股子喜出望外的兴奋心情很受打击,但仍然笑了笑道,“朕不管你是体贴皇上也好,还是体贴夫君也罢,朕只念着这份体贴。朕说过总有一日会得到你的人和心,朕就一定能做到!”

    梁文燕只笑了笑,并不置可否。

    慕容予桓举筷夹起一筷翡翠菜心,道,“其实朕今日也不想吃那些肥甘厚味的菜肴,战事闹得朕头疼上火,正应多吃些素净清淡的饮食才好。”

    梁文燕闻言,接口道,“方才听皇上说边境的局势闹得皇上焦头烂额,不知眼下可有转机?想来朝上许多文臣武将,必会思虑出万全之策。”

    慕容予桓放下了筷子,蹙起眉头叹了口气,道,“哎,今日在朝上,辅政王和沈福广两派唇枪舌剑的争论个不休,可是战是和却始终没个定论。”

    慕容予桓想了想,随后又摇了摇头,道,“其实朕也明白,如今的局势是战不保胜和亦难啊!”

    梁文燕听了,沉吟了一下,道,“皇上,请恕嫔妾多嘴,虽说后宫中人不得干政,但嫔妾亦是大周子民,精忠报国,为国尽忠,无论男女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皇上所说的局势,嫔妾也有所耳闻,嫔妾认为……”

    说到这,梁文燕故意顿了顿,抬眼看了看慕容予桓。

    虽说历史上各朝各代皆有“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然而各朝各代却都有“干政”的“后宫”,而且还“干”得有声有色。远的不说,当朝太后便是一例。先帝在世时,有些政事就总与太后商议,太后也总是能给出一些独道的见解。

    因有太后珠玉在前,慕容予桓倒也不十分介意这种事,听梁文燕似乎有什么建议,便抬了抬手,示意她说下去。

    梁文燕执起酒壶又给慕容予桓斟了一杯酒,然后道,“皇上,如今的情形虽然战有战的道理,和有和的主张,但依嫔妾愚见,战与和都不是上策。战,是凭着一腔意气,拼尽国家兵力去背水一战;和,是忍着满腹怨气,枉顾大周尊严去摇尾乞怜,都非良策。”

    这话确实说出了当今情势的真实状况,也说出了慕容予桓的左右为难,慕容予桓点点头,道,“燕儿,你说的对,正因如此朕才为难。可是,是战是和朕总要选一个才是,总不能既不战也不和,那岂非等同于束手待毙?”

    梁文燕却摇了摇头,道,“皇上,依嫔妾之见,此时应且战且和!”

    慕容予桓闻言一怔,皱了皱眉,问道,“如何且战且和?你且说来。”

    梁文燕举杯浅酌了一下,缓缓的道,“皇上,嫔妾一介女流,不懂什么军国大事,嫔妾幼时便是个顽劣的孩子,时常与邻舍家的孩子们打闹。记得那时,有两个孩子经常合起来欺负嫔妾,于是嫔妾就想了个办法,偷拿了其中一个孩子的心爱物儿,悄悄放在另一个孩子身上,果然令她二人起了争执猜疑。后来,嫔妾又故意划破了其中一个孩子的衣裳,令她不敢回家。然后对她说嫔妾会缝补,但却只给朋友缝补衣裳,于是那孩子便求着嫔妾做她的朋友。然后,嫔妾又要她……”

    听到这时,慕容予桓忍俊不禁,摇头笑道,“哈,还真是看不出来,朕的文卿年幼时竟是如此的顽劣不堪!不过,这心计智谋倒是也值得称赞!”

    笑过后,慕容予桓仔细思量了一下梁文燕的话,道,“这便是你所说的且战且和吗?”

    梁文燕点点头,道,“正是!战,要专攻其弱,逐一击破;和,要先发制人,占尽先机。伏国乃是北方蛮夷,民风剽悍,人也粗黑高大,与我大周人十分不同。但施车国人却娇小纤细,与大周人很相像,因此,皇上不妨派些人马伪装成施车国的兵将潜入伏国作乱,以掀起两国矛盾。然后,再利用伏国北方蛮夷的弱点,而……”

    梁文燕娓娓道来不温不火,慕容予桓听着如醍醐灌顶,梁文燕的这个主意虽不能说是万无一失之策,但却是比战或和更稳妥更主动的办法。

    梁文燕说完后,慕容予桓睁大眼睛望着她,半晌才摇头叹息了一下,不可置信的道,“枉朕空养着满朝金紫万千却无一人可治国,不成想后宫这裙钗一二便可齐家!燕儿,你当真羞煞了我大周的满朝文武啊!”

    梁文燕笑了笑,道,“皇上谬赞了,嫔妾愧不敢当。嫔妾这些都是女儿家小家子气阴损使坏的招术,而朝上的文武百官皆是些大义凛然或方直中正的大人,自然想不出这些见不得人的阴坏点子。”

    慕容予桓连忙道,“这怎么是阴坏点子?善于使计才能用兵如神,辅政王和沈福广终究失于太过老成正统了!”

    今日来秋芙宫,果然不虚此行。边境战事终于有了应对的办法,慕容予桓心情大好,立时抛置了那些清炒豌豆、翡翠菜心,举筷夹了一筷炙烤羊肉吃了,刚欲伸手举杯,忽然顿住了,向着梁文燕道,“燕儿,想不到你不仅在诗书上造诣颇深,竟还通晓兵法,背后是否有高人指点啊?”

    梁文燕一听,不慌不忙的弃了筷子离了席,在慕容予桓面前跪下道,“嫔妾不敢欺瞒皇上,嫔妾哪里懂什么兵法,这些都是哥哥的主意。”

    慕容予桓听了,点了点头,道,“噢,原来是文成啊!朕此时想起来,今日在朝上,文武两派争论得激烈,可文成却一言未发。”

    梁文燕道,“只因这些主意皆是暗中使诈的阴招,哥哥不便出口,因此才转托嫔妾代为向皇上献言。再者,哥哥任骠骑营佐领乃属武将,若是在朝上谏言却并未主战,也怕会因此得罪辅政王及其他武将,故而也托嫔妾代为向皇上请罪!”

    慕容予桓伸手扶起梁文燕,道,“文成倒是一片苦心,朕若怪罪他,岂不伤了他的这片苦心?”

    梁文燕重又落座,再次为慕容予桓斟了一杯酒,慕容予桓接过刚欲饮,忽然又顿了顿,向梁文燕道,“原来这才是你今日请朕来用膳的原因。”

    梁文燕看了慕容予桓一眼,随即低眉垂首并未答言。见此,慕容予桓笑了笑,随后又不禁叹息了一声。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