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明朝大丈夫 > 正文 第六十六章 构想

正文 第六十六章 构想

书名:明朝大丈夫  类别:玄幻魔法  作者:燕西风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见刘百户等人一脸茫然,沈正知道他们初来咋到,不明白为什么要登记造册,便笑了笑道:"这是大当家的为兄弟们的家小着想才做的安排.大当家的说了,吃咱们这碗饭的,不定什么时候脑袋就没了,要是兄弟们去了,家小怎么办?大当家的说要给兄弟们登记造册,一旦有人出了意外,就按册子给兄弟们的家小发抚恤银两,不能让兄弟们的家小没有着落."

    听了沈正的解释,刘百户等人这才明白登记造册的用意.

    同时也知道,造册以后,就得把家小送到山上,不然的话,自己一钓事,难道要李景派人到府城给他们的家小送银子不成?

    土匪进城,一旦被人发现,那不找死么?

    当然,刘百户也明白把家小送到山上隐隐有人质的意思.

    但只要自己等人是真心归顺,那就不必担心.

    没见这次官兵剿匪,土匪们都拼了老命来保护这些老人和妇女还有孩子么?

    几人对视一眼,几乎同时跪倒在李景面前,重重地磕了几个响头,说道:"大哥仁义,我等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景俯身将几人一一扶起,然后笑道:"别谢我!我可没钱,要谢,你们就谢谢沈叔吧!"

    几人急忙转向沈正便要磕头.

    沈正急忙止住众人道:"你等只要用心为大当家的做事就算谢我了."

    刘百户等人急忙抱拳称是.

    有沈正出面,以后的事情就不需李景过问了.

    李景抬眼看了看谷口处,又往山谷里扫了一圈,只见所有的战斗都已结束,战场已经打扫的差不多了.

    此时正在处理那些死者和伤者,该掩埋的掩埋,该治伤的治伤.

    虽然场面有徐乱,不过总算人尽其责.

    微微摇了摇头,李景心中默默地盘算起来.

    这次跟官兵作战,暴露出很多的问题,也给李景敲响了警钟,看来需要好好地梳理一下.

    首先就是备战.

    过了几个月的安稳日子,让山上所有的人几乎都没有危机意识,包括自己在内,警惕性都下降了很多.

    若不是李景把马五派出去收集情报,若不是清荷看上了马守业,甚至马守业要是没跟清荷说出自己的身份,清荷都不会在意官兵剿匪这个跟自己无关的问题.

    可以说,一切都是运气使然,这才让清荷得知了这个消息,同时把消息告诉马守业,再把消息传到山上,让自己有所准备.

    一直以来,李景认为只要自己约束手下不四处打劫,就不会惊动官兵,官兵就不会来剿.

    但是李景忽略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山上的土匪需要吃穿用度,一切生活所需必须通过外界购买.

    以前人口少,需要购买的物资不多,可能不会引起官府的注意,但是随着山上人口越来越多,需要的物资也越来越多.

    比如说粮食,在金牛岭的时候每天有几斗米就够了,可现在每天需要两三石.

    每次从山外运粮,至少需要调动上百名兄弟才够,运送这么多粮食,难道官府就看不到?难道会不注意?

    粮食好说,毕竟只是为了吃饱肚子.

    那么棉布呢?

    山里哪来那么多的人要穿衣?

    还有铁器.

    运那么多铁进山做什么?

    还有其余的种种物资.

    只要有心人把这些联系到一起,就会推断出山里的人数不会太少,而且是准备图谋不轨.

    可以说就算没有徐家这个因素,早晚官兵都会进山围剿.

    那么自己这方面做了多少准备工作呢?

    李景仔细想了想,然后摇摇头.

    几乎没有

    在红山岭李景平时大多只是在训练,训练,再训练.

    闲置的人在开地,建房,开地,建房.

    居然没建一处防御设施.

    比如箭塔,哨塔之类的监视和远程防御设施一概没有.

    就说这处山谷吧.

    李景转头四下看了看这座山谷.

    这座山谷等于是四面环山,只有一条可容纳几十人进出的山口.

    不考虑翻山的话,只需要在山口处修一道横墙,就可隔绝外界进入.

    考虑到山谷中的人也要进出,那再修一座大门即可.

    只要在横墙内建几座箭塔,在大门内列上枪阵,莫说两百官兵,就算两千官兵也别想轻易进来.

    可李景在发现这处所在之后,竟然没做任何布置.

    李景他倒是想到了狡兔三窟,可没有任何防御的巢穴又有何用处?

    要想进攻,首先就得做好防御.

    没有坚实的防御,就算自己攻击力再强也是无根的浮萍.

    一次败仗,就可以把自己的根基全部摧毁,再无翻身的余地.

    李景越想越怕,一时间身上竟然出了冷汗.

    .[,!]好在这次打退了官兵,还有时间.

    有人说,思考中的男人是最能吸引女人的.

    看着李景身披大氅,目光深邃,表情坚毅,沈莹紧握着小丫鬟的手,不由得痴了.

    忽然一阵寒风吹来,沈莹猛地打了个冷战,这才清醒过来.

    "小姐,大当家的想什么东西这么入神啊?"小丫鬟轻声问道.

    沈莹摇了摇头,轻声说道:"我也不知道."

    "小姐,你看大当家的又黑又瘦,是不是累的啊?我听说大当家的昨晚到很远的地方跟官兵打仗去了."小丫鬟说道.

    沈莹转头看了看丫鬟,疑惑地问道:"你怎么知道?"

    "昨晚咱们到这里的路上,我听老爷跟福叔说的.小姐,你说大当家的是不是打赢了才回来的?"小丫鬟瞪着大眼睛得意地说道.

    "他一定会赢的."沈莹用力地点点头说道.

    "是啊!他一定会赢的.可是我听老爷说山上所有的事情都要大当家的操心,他会累坏的.小姐,我知道你是最聪明的,咱们府里除了老爷之外,包括二老爷和三老爷,还有那些少爷没人比得上你,你一定有办法帮助大当家的是吧?"小丫鬟说道.

    沈莹看着李景的背影,叹了口气道:"唉!咱们是女儿家,男人的事帮不上的,他们也不愿意让咱们帮."

    "小姐,你这么聪明,可以帮大当家的出出主意啊.我知道咱们家很多主意都是你出的,只不过你是先告诉夫人,再由夫人告诉老爷.你现在可以把主意告诉老爷,再让老爷说给大当家的听啊."小丫鬟说道.

    沈莹摇了摇头:"你不懂的,有些事不是这么简单的,爹爹说得多了,会惹人厌的."

    "为什么?咱们是在帮他啊?为什么会惹人厌!"小丫鬟不解道.

    "你多看看书就懂了!我有些冷了,咱们回去吧."沈莹叹了口气道.

    沈莹和丫鬟互相扶持着渐渐远去.

    李景慢慢转过身来,看着沈莹的背影,心中忽然若有所思.

    沈莹和丫鬟说话声音虽低,但李景耳聪目明,这邪一句没落,全听在耳中.

    小丫鬟天真烂漫,言辞也许有夸大的成分,但沈莹很聪明这一点是无疑的.

    沈正为人精明,头脑清楚.

    为什么过继了一个儿子还这么看重女儿,恐怕不仅仅是父爱的原因.

    李景觉得,沈莹很可能在沈正出现误判的时候,通过沈夫人出面点醒了他.

    而且小丫鬟说沈府除了老爷其余的人都比不过小姐,这话是一个丫鬟能说的么?只能是沈正跟沈夫人说话的时候被小丫鬟听到了.

    沈正如此看重一个人绝不会没原因的.

    而且通过刚才那段无声的交流,李景自己都认为这个女孩儿确实是了不起.

    人才李景是一定会用的,只是怎么让沈正同意女儿来帮李景的忙呢?

    李景是现代人,自然不会在意女孩儿家抛头露面,可沈正在乎.

    沈莹要是抛头露面等于是败坏沈家的门风,等于说沈正没有家教,沈正怎能忍受这个?

    也许只有成亲这一条路了.

    可沈莹今年好像还不到十八岁吧?

    十八岁在这个时代也许是大龄女青年,可对李景来说,那是一个正在发育的孩子,虽然他自己比沈莹也大不了多少,但总有点高中生的感觉.

    李景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忽然李景眼前一亮,轻轻拍了拍自己的额头,暗骂自己糊涂.

    沈莹完全没有必要非得抛头露面不可,她不是有个丫鬟么.

    丫鬟没那么多顾忌,找沈正把小丫鬟要过来,让小丫鬟给自己传信不就行了么?

    李景现在最需要的不是沈莹能帮他出什么主意,而是要沈莹帮他做一些文字上的功夫.

    山上识字的人实在太少,满打满算也就三个人.

    沈正,沈莹,沈继先.

    其中沈正和沈继先是半瓶醋,账上的功夫没有任何问题,简单的记事也行,但是再深一些的文字就不行了.

    但是有些事需要的恰恰是文字上的功夫.

    比如说山上要制定规矩,跟土匪们讲解的时候用大白话,可写的时候就不行了.太罗嗦,而用文言体就简练得多.

    在这方面沈正和沈继先就不行了.

    李景自己也不行.

    李景的文化水平倒是不低,可他识的是什么字?现在用的是什么字?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