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草根三国传 > 正文 第一卷 第七回 论乐

正文 第一卷 第七回 论乐

书名:草根三国传  类别:美文同人  作者:水瓶座杰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深夜四更时分,蔡府偏厢客房。

    姜游挂在胸前的通讯器发出了一阵无声的震动,把本来就没怎么睡熟的姜游给震醒。一伸手赶紧按住了通讯器,小心的借着房中的昏暗的灯火,望望房中舍外并无他人,这才在榻上翻了个身,面庞向外的再用被褥盖住了头,只在被褥的一角留下了一条可以看到门窗的小缝,这才躲在被褥中将耳机插入通讯器的插孔……

    “喂,酱油,半夜四点多,起床尿尿啦!酱油,起床尿尿啦……”

    “……”姜游无语了半晌之后才小声骂道:“李雪你个小贱人!三更半夜的发通讯过来就是为了叫我起床放水啊?”

    李雪怒道:“敢说我是小贱人?你个死酱油不想活了是不是?”

    姜游亦怒道:“反正我已经在鬼门关打了好几次的来回了,不在乎多个一次两次的!你个小贱人给我等着,看我回去怎么扒光你的衣服,再让你尝尝什么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李雪暴怒:“你这个……”

    李老头的制止声适时的冒了出来:“我说你们两个年轻人就不能让我的耳根子清静着点?都给我住嘴!”

    姜游与李雪同时的哼了一声,不再理会对方。

    李老头这时打起了圆场:“小姜啊,你也别误会了小雪的一番好意。按我这里的同步时间计算,你那里现在应该是深夜的四点多钟吧?”

    姜游道:“我不清楚,上次我发给你的我这里的时间,是我凭天色来推断的,跟通讯器上自带的时钟都相差了好几个小时……不过现在外面的天确实很黑。”

    李老头道:“小雪这个时候吵醒你,是怕你睡得太死了,忘了给火盆加柴。你现在一个人住在那样的小村子里,你得尽量的小心点……”

    姜游鼻哼一声道:“哟,那我还得谢谢她了?不过她好像忘了,我这通讯器上本来就自带有定时闹钟的功能的吧?”

    李老头道:“小心使得万年船,你尽可能的小心一点总之不会有错。”

    姜游道:“谢谢,不过现在不用她大半夜的叫我起床尿尿了。”

    李老头奇道:“怎么?你离开小村了?可你能去哪儿?要是在荒山野岭的那你可得更当心一点。”

    姜游自得的一笑:“放心啦,本酱油自有福星高照!我现在人已经在长安城里了,而且你猜猜看我是呆在谁的家里……”

    李老头愠道:“我怎么可能知道?你小子少卖关子,快点说!”

    姜游嘿嘿奸笑道:“我现在是在蔡邕的府里,身份是客卿,这会儿高床暖枕的睡的正舒服。”

    “谁谁谁谁谁?”李老头一连吐出了五个“谁”字,可见其心中是何等的惊呀。

    姜游奸笑着,用极为猥琐可恨的声音把这两天中所发生的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而实验室中的李老头与李雪听过之后面面相觑,李雪则哭笑不得的道:“这酱油到底是什么运气?倒起霉来是惊天动地,走起运来却也是满脚狗屎!”

    李老头也不得不点头赞同道:“的确如此。当时他不管是碰上任何人只怕都会直接一刀砍了他,可唯独这个蔡邕会是例外,偏偏还正好听到了小姜吹笛子。汉末三国的名人中有两个乐痴,一个是‘曲有误,周郎顾’的周瑜周公瑾,另一个就是琴笛双艺冠绝天下的蔡邕蔡伯喈。特别是蔡邕,突然一下听到了自己从来没听过的曲子,想收录下来的念头会比谁都强烈……可能也只有蔡邕会这么做,要是换成周瑜,可能见了小姜之后还会考虑考虑小姜是不是什么细作。”

    李雪大致的算了一下便干笑道:“爷爷,初平元年的时候,周瑜还不满二十岁那!”

    “这都扯到哪去了?”李老头摆了摆手,想了想复又向姜游道:“小姜啊,如果真的是蔡邕收留了你,那你这一年的时间在个人安全上是没什么问题的。不过……”

    姜游接上话道:“我知道,不该多嘴的事我不会去多嘴的。再说了,就算我多嘴可能也没什么用啊。”

    李老头点头道:“你知道就好。不过我现在是想问一下,你这点从兴趣班、学习班里混出来的笛艺,能不能应付得了蔡邕的要求?其实你笛艺差点都无所谓,毕竟在蔡邕的面前吹笛子无异于班门弄斧,关键的问题是你能吹几首曲子,兴趣班里应该教不了几首的。我提醒你一下,你想在蔡邕的府里安身,没有笛艺上的质量,就得靠曲子的数量来补。”

    姜游转到通讯器的音乐目录栏看了看之后道:“应该还行,至少李雪存在通讯器里的这些《仙剑》系列的音乐,我能吹出其中的大部份,其他的多练练也没问题。”

    李老头道:“《仙剑》系列的音乐应该能应付,不过你也得注意,尽量挑其中古风较浓的那些,至于有现代风格的尽量别去吹。要不这样,回头我帮你挑几首古风比较浓的出来,你在应付蔡邕的时候就优先用这几首。”

    姜游怀疑的道:“你这个天天的埋头搞研究的老头懂这个吗?你可别跟我说你还有时间去玩游戏!”

    李老头苦笑道:“你小子别看不起人行不行……其实我这也是被小雪给闹的。这丫头有事没事就在实验室里放《仙剑》系列的音乐。时间一久、听得一多,我对《仙剑》系列音乐的熟悉程度可不比你差,连带着闹得我对我们中国的古乐变得很有兴趣,多少也有一定的研究。”

    姜游道:“这样啊……真没想到李雪这野丫头居然还是《仙剑》的粉丝。”

    李老头道:“是啊!上次她还在校庆里cosplay过《仙剑四》的韩绫纱。”

    姜游怪声道:“她cos纱纱?不许这么糟蹋我心中的偶像!我看他去cos个狐狸精还差不多。”

    李雪大怒之下唰的一下就蹦到了通讯仪器旁,抢过李老头手中的话筒怒道:“你说什么?有胆子你再说一遍试试!”

    姜游嗤之以鼻:“切!现在还能把我怎么样?”

    却见李雪口鼻齐用,把整个肺都给撑满得满满的,李老头见状则赶紧的伸手捂实了双耳。

    “哇————!!”

    片刻之后,李老头干笑着取回话筒向姜游问道:“小姜,你没事吧?”

    姜游没有回话,由于戴着耳机的缘故,他被那突然而来的河东狮吼给震懵了,耳膜都差点被震破掉……

    ——————

    次日天明,姜游在十点来钟用过了“大食”之后,被蔡邕差人来请去了琴室。

    这里要解释一下,在汉代人们不是一日三餐,而是两顿。一顿是在上午十点多钟的“大食”,因为要应付一天的工作,这顿吃得一般都比较多,所以称之为“大食”;另一顿则一般是在下午五点左右,也就是完成了工作回来的时候吃的一顿。因为这是“日暮而归”,所以这一顿的食物量一般会少些,基本上就是吃完了睡觉,所以称之为“小食”。当然像蔡邕这种官家,也会有宵夜一类的饭,但都不属于正常的餐顿。

    姜游跟着陆幽一路前行,当来到一处小院之外时,远远的就听见院中有笛声传出,吹奏的赫然就是那曲《御剑江湖》。不过姜游听在耳中,却觉得此时的意境远不及当日在小村中那么深远……是蔡邕的心情有变,没能吹出真意?亦或是现在在吹奏的不是蔡邕?当然最大的可能,应该还是此刻的姜游自己的心境不太对头,所以没能听出什么来吧。

    按礼法,曲未终时姜游也不便入内,所以就跟着陆幽在院门那里站着。直到一曲奏终,陆幽才领着姜游进到院中,向立于院中的蔡邕恭身施礼道:“主公,姜义士带到。”

    “好,汝且退下。”

    陆幽退出院去,姜游则在礼后环视起了这里的环境。这院子占地多少姜游一时之间算不出来,在院子的东侧是一个约有一亩左右的小池塘,中央的主建筑则是一间组合式的亭舍,也就是类似于电影《赤壁》中,梁朝伟饰演的周瑜舞剑,林志玲饰演的小乔在旁边吟“风林火山”的那个片段的那个场景。

    再一细看,亭舍中央的主舍前立着一扇大屏风,有袅袅清烟自屏后升起。向屏风望去,隐隐约约的可以看见屏后有端坐着的人影与放置好了的古琴,再从身形上来看,不难看出是一个女子。

    姜游见此情况心中哑然:“不会吧?卫氏就说得那么准?我这才刚到蔡邕家里的第二天,蔡邕就急着要开始收录曲乐啊?”

    不过尽管姜游的心中期待万分,但还没有精/虫上脑……这么说可能是过份了点,但姜游脑子保持着几分清醒却是事实。他认为蔡邕不可能会这么快就信任他,马上就把蔡琰叫出来帮蔡邕收录曲乐,现在在屏风后面坐着的,不一定就是蔡琰,也可能是其他的会操琴的女子。总而言之,姜游知道自己不能乱了阵脚。好不容易到了长安城,又有了个可以安身的地方,姜游可不想为了一点不切实际的事就丢掉。

    反正在自己的时代,盯着老板身边那风骚漂亮的小秘,自己却无动于衷,都早已是家常便饭,所以这会儿姜游到也镇定。一扭头不理会屏风那边,而是向蔡邕恭敬的抱拳道:“主公唤姜游来此,不知是有何差遣?”

    蔡邕笑着摆了摆手道:“什么差遣不差遣的,在我家中,平时你也不必如此多礼。对了姜游,你今年多大?”

    姜游道:“二十。”

    蔡邕道:“弱冠之年,怎能无字?你既为我府中客卿,我为汝主,那不如给赠个表字给你吧。”

    姜游连忙大礼伺候……昨天跟陆幽学的:“多谢主公!”

    说是这么说,姜游此刻心中却极度恶意的想道:“汝主?我看你还真够卤煮的。算了算了,再怎么说人蔡邕是大文学家,而且在这个时代,被这种有名的人赠个表字那其实是脸上有光的好事,我就免为其难的收下吧。”

    却见蔡邕抚须沉吟道:“汝名游……想你原是汉中人氏,乃为见识天下而至于此,与仕子游学相似,到也与这‘游’字相匹。有道是游学之子,常思归家,你便取‘思归’二字为字吧。借此也可时时提醒于你,游子当思归。”

    “思归?听起来还行……呃,我还真的是天天都想着早点回去那!这个表字真的很合我。”

    一念至此,姜游便认认真真,恭恭敬敬的向蔡邕深施一礼道:“多谢主公赠字!”

    蔡邕笑了笑,坦而然之的全受此礼。待姜游礼罢,蔡邕看了看姜游的身上并没有带着长笛,便从身边的案台上取过了一支竹笛递到姜游的心中道:“此笛名为‘泪斑’,虽不及我那柯亭笛,但却也是我所制出的一支好笛,今便赠汝……哦,思归啊,昨日晨间你所吹奏的《少年行》,我只记得片段,吹不齐全,现在你可否在此吹奏?”

    姜游连忙点头,试了试泪斑笛的音之后便开始吹奏,虽然笛艺平平,不过总体上却还是要比昨天吹得要好得多。

    一曲奏终,蔡邕微笑着点了点头,姜游也有些自得,却不料屏风后有个清清女音道:“父亲请恕女儿直言。先前那曲《御剑江湖》意境颇深,大有登高叹风寒、孤身无人伴之意,确实可谓佳曲。可是这曲《少年行》……曲虽欢快,其意却轻佻浮燥,毫无沉稳之韵。想父亲一向清雅如斯、稳健于心,却又为何会对此等轻佻之曲如此赞许?且女儿听此人曲中之韵,亦有轻浮之态,只怕此人言过其实,当不得父亲之赞矣。”

    蔡邕还没说什么,可姜游却楞在了当场,心中暗道:“不会吧?真的是蔡琰?不过她刚才的那些话……我怎么听着觉得这么刺耳朵啊?”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