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草根三国传 > 正文 第三卷 第十四回 遣援赴蓟

正文 第三卷 第十四回 遣援赴蓟

书名:草根三国传  类别:美文同人  作者:水瓶座杰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本回开篇前再清楚一下,汉时的右北平郡并不是后世的北平,而应该是现代辽宁省的锦州、朝阳两市以西的地区一带。(请记住我们的网址)(_&&)辽宁省在汉时属幽州,而本的右北平取用的是今凌源、建平一带,主要是凌源、建平再往北几十公里就是燕长城遗址,比较符合汉末时幽州常与五胡生战事的条件,另外姜游与曹操合作兴建的天津港则是今秦皇岛一带。设定上,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八十公里左右。)

    姜游率领夷州先头部队抵达天津港,并且一战漂亮的击杀了数千胡骑之后,马上就有派出斥候赶往右北平打探情况。数日后斥候回报说右北平有守军八千,领军将领则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而右北平的守军虽说比天津还少一点,但一则是当初公孙瓒以右北平为主要据点时曾苦心经营过多年,城防异常的坚固,胡骑本就不擅长攻城,谁都不愿去啃这块硬骨头,二则是右北平的周边并没有多少油水可捞,所以胡骑都是绕过了右北平而直接来了天津打劫。因此天津这里虽然被胡骑劫掠得很凶,右北平那里却基本上没什么损失。

    姜游闻讯哑然,心说这都多久了?天津乱成了一团的时候,右北平那里好歹也派个两、三千人的过来支援一下嘛!不过想是这样想,姜游却也知道想要右北平支援天津有点不太现实。毕竟天津一换防就不归曹操管,右北平的曹军多半也接到了和原天津守军一样的命令,又哪里会来支援天津?再者右北平的兵力就那么点,本身的主要防备任务是挡住乌丸的大举南下,胡乱调动搞不好会丢掉右北平的说。

    考虑到天津这里因为交接上所产生的失误,姜游就没有马上去接管右北平,而是命令部队继续巩固天津地区的防务,在安抚军民的同时等候夷州的后继主力部队抵达。现在姜游手头上的兵力是陆军八千、女兵两千、海军五千,而且各部的任务都很重,也实在是分不出兵力去接管右北平。

    此外姜游与曹操在徐州的会谈是在夏末秋初,到天津之战后,时节已经是到了冬季。而夷州兵之前一直呆在气候炎热的夷州地区,现在身处北境,需要先适应一下北方寒冷的气候。总而言之在就近的这几个月里,姜游绝对不适合再进行什么军事行动。

    再迟上一些时候,徐庶与荀攸率领的夷州主力部队终于抵达,此时姜游的总兵力为陆军四万,其中原夷州正规军一万,另外的三万是这次北上新召的军兵;女兵五千,主司治安与救助;海军方面甘宁被派回了夷州巡防,只留下了五千海军以保证天津港海运的通畅,这五千海军则由荀恽来统领。

    军需方面除了大量的粮草之外,李雪还为夷州送来了充足的棉制衣物,都是近几个月赶制出来的。前文有述,姜游在与孙吴和解之后,马上就派甘宁去打通与印度方面的海上商道,之后就从印度那里带回了大量的优质棉花、棉种。而夷州在经过几年的种植之后,棉花已经成为夷州的主力产业之一,大量的作工精良的棉制品已成为了夷州百姓的日常生活之物。而现在姜游率军北上,这些优质而且保暖性非常好的棉衣,能够有效的令夷州兵防寒,从而减少因气候寒冷而引出的非战斗性减员。

    不止军兵,姜游还有将大量富余的优质棉衣放给天津周边的百姓,而且还散粮食给百姓就食。要稳定民心,提高支持度,这可是最快最直接的方法。就这样到建安二十一年的冬季即将过去的时候,天津周边的百姓对姜游都交口称赞,同时对姜游决意北征五胡的事表示十二分的支持。

    建安二十二年的开春,姜游授意邓艾带领一万人马去接管右北平的防务。这次的接管防务很顺利,没有再出什么事。而曹操在闻听说姜游一到天津就剿灭了数千胡骑之后也很开心,之前表示要给姜游的平北将军印绶也随后抵达。

    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姜游之前因为还没有得到正式的诏封,实在是有些不方便开始召兵买马的事。现在曹操给的印绶到手,布榜文什么的就方便多了。而开春之后的召兵诏文一下,正如那时二荀所料想的那样,天津与右北平周边的百姓纷纷响应。其实这些北境百姓会有几个不恨五胡劫掠的?现在有人能带领他们去复仇,那还不一起跟上?再说得难听点,当了兵至少会有饱饭吃!

    接下来的工作是对军兵的整训,再就是要展右北平与天津地区的内政,毕竟万里海运粮草可不是件开玩笑的事。而在这时,姜游与李雪大胆的将玉米、土豆、红薯引进到了天津与右北平地区。这三种玩意儿于汉时的中原地区都还没有,是很早的时候李老头有传送一些优质的种子给姜游,后来经过夷州多年的培植之后,才都成为了夷州的贸易品。而这三种农作物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种植要求不高,却耐寒、耐旱,而且产量都比较高,很适合北方寒旱之地的大规模种植。

    特别是玉米。在姜游的映像中,北大荒那成片成片的玉米地可是一道很靓丽的风景。现在一想到经己之手,会使这种场面提前千余年在北方出现,不知怎么的姜游总会有一种很飘飘然的感觉。

    (有关玉米、土豆、红薯这三种农作物可能有误,请大家不要深究。)

    当然这场面至少还得过几个月才会出现,姜游现在的主要精力还是集中在对军兵的整训之上。至三月初,新召军兵已经有两万,而且这两万都是经过筛选出来的精壮,好好的训练一下之后战斗力会很不错。其余的百姓,姜游则是把曹操的屯田制给搬了过来,但相关的收获分成却比曹操订下标准的要低上一些。毫无疑问,姜游此举又一次的得到了百姓们的赞颂。

    兵在练,田在种,乌丸五胡那里也暂时还没什么消息传回来,天津与右北平一带有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安宁的时间。对于打五胡的事,姜游不急,也不能去急……

    ——————

    建安二十二年夏中。

    “姜叔!蓟郡那边有消息传回来,说乌丸众部联合一处寇犯蓟郡,众约七、八万。蓟郡守军只有万余,正依托城关拼死抵敌,同时还派出了求援信使,一路往邺郡向曹公求援,另一路则是派来了我们这里。”

    姜游自吕玲绮的手中接过求援信细看了一会儿,随即默然的摇头道:“看来乌丸反判之事已经提前了一年。”

    吕玲绮愕然:“什么提前了一年?”

    姜游自知失言,随即向吕玲绮摆了摆手,并不多作解释。略一沉吟,姜游便让人去把荀攸、陈宫、徐庶等人给请来问计。把事情一说之后,荀攸捋着清须回应道:“主公当派兵往援。”

    姜游道:“我明白,老曹这也是一种对我的试探。毕竟我是打着要北征五胡的旗号而借来的天津与右北平,现在乌丸反叛,我却不出兵往援,老曹就会认为我是另有居心。他那里要是对我的态度一变,我这里的情况就会不太妙……元直,现在有多少军兵可以调动?”

    徐庶笑而回应道:“七万陆军,主公想调用多少?”

    姜游道:“别出动太多,一万人够不够?”

    徐庶道:“足够了。不过主公欲遣何人为将?”

    一提起这个姜游就头痛,毕竟手边能上阵的将领还只有高顺与邓艾。想了想之后姜游道:“你为主帅,带士载去打这一仗,如何?”

    徐庶点头:“可以。”

    吕玲绮有些沉不住气,站了出来道:“主公,可否让我随军出击?”

    姜游哑然:“你?你给我老老实实的呆在天津安抚百姓!”

    “可是姜叔……”

    姜游把脸一沉:“玲绮!”

    非正式的场合,吕玲绮是管姜游叫“姜叔”,但正式的场合,吕玲绮还是得称姜游为“主公”。吕玲绮这是一时心急犯了毛病。

    吕玲绮知道自己错了,可还是很不甘心。这都多少年了?吕玲绮身为吕布之女,却是空有一身武勇却无处可用。再想了想,吕玲绮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徐庶。

    徐庶看看吕玲绮,复又仔细的想了想之后便向姜游道:“主公,让庶把玲绮也带上。与胡骑争斗,骑兵断不可少,而我夷州兵马多以步卒为主,机动能力不足。玲绮虽为女子,但骑战之妙承继于昔日温候,亦多有师从高顺高将军,这数月来由她整训出来的两千骑兵,庶也是自叹不如。此番出征,正可派上用场。”

    姜游哑然:“什么?她什么时候整训过骑兵了?不是一直在由高顺负责的吗?”

    徐庶笑道:“高将军事情太多,有些事就交给玲绮来办了。而主公诸事缠身,这些许之事也不敢烦扰到主公,是以主公尚且不知这些微枝末节。”

    姜游心说得,吕玲绮你胆子够大的!你整训了几个月的骑兵的事我居然不知道?那你现在是不是想玩一玩特技“疾驰”啊?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