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草根三国传 > 正文 第三卷 第二十四回 不争一时

正文 第三卷 第二十四回 不争一时

书名:草根三国传  类别:美文同人  作者:水瓶座杰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蓟北,居庸关。**(_泡&)

    曹彰虽败,但却败而不馁,此外田豫也不是省油的灯。曹彰败还居庸之后,他们马上就开始加强关防工事,重新整编与鼓励士卒,以应对将要随之而来的大战。

    此刻曹彰与田豫正在巡视关防,关后士卒忽然来报说夷州兵又来到了居庸关下,说是知道居庸将有大战,所以前来助战。只是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出来吧,曹彰与田豫就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

    良久过去,田豫才犹豫着道:“彰公子,依在下之见还是请夷州士卒进关吧。据豫所知,夷州兵虽然贪得无厌,从连番的大战中取利甚多,但彼确实是在逐除胡患,是为我之助臂。与彰公子之间或许是有着些许的恩怨,但……还望彰公子能以大局为重。”

    曹彰锁着眉闷哼了一声,不甘心归不甘心,但好歹他还分得清轻重。日前大败而归,三万人马丢了两万,眼下居庸关上的兵力只有一万六千余人,而且士气低沉的,战力实在是强不到哪里去。现在夷州兵第三次支援居庸,再怎么说也是居庸眼下急需的援军,所以曹彰下令让关后大开关门,接夷州军兵进入居庸关防。不过过不多时双方的头面人物见到面,曹彰一见夷州兵的领军人面人物是荀攸,马上就吓了一跳,当即就向荀攸见以弟子之礼。

    荀攸之前在曹操手下呆了多少年?可以说就连曹操都很敬重荀攸,曾说“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同时还对曹丕说过“荀公达,人之师表也,汝当尽礼敬之”。有一次荀攸生病,曹丕去探望时都是执弟子之礼拜于榻下,由此不难看出曹操的几个儿子对荀攸是何等的尊敬。

    之后虽说荀氏因为与曹操之间的信念不合而逃去了夷州,但曹操与他的几个儿子对荀攸的敬重却仍未改变,换句话说就是曹彰仍然是把荀攸当作师长来看待的。现在突然一下见到自己很尊敬的师长带兵来援,曹彰心头原有的几分愠怒怨气立马就烟消云散……

    这也是荀攸主动请命赶来居庸关的目的之一。强敌将至,如果两家的将帅军兵相互不和的话,仗还没打只怕就先输了三分。而之前徐庶、邓艾、吕玲绮可着实把曹彰给气得不轻,如果这次还让他们三个带兵过来,只怕没麻烦都得整出点麻烦来,那还打个屁的仗。相比之下,自己虽然脱离了曹营,但好歹自己对曹彰的影响力还在,能够使两家之间至少在大战期间不产生出什么不必要的矛盾。也只有同心拒敌,这仗才有打赢的希望。

    必不可少的一番客套之后,荀攸看看曹彰因为中箭受伤而悬于颈间的左臂,再环视了一下居庸关中大多都没什么精神的曹军士卒,不由得摇头轻叹道:“大军方蒙大败,士卒皆无战心,可鲜卑大军却不日将至。子文啊,你当早作准备才是。”

    曹彰恭敬的向荀攸一礼道:“彰正忧心于此,还望荀公赐教。”

    荀攸道:“谈不上什么赐教。攸此番自姜夷州处借得精兵两万赶来助战,临阵之时子文莫要对我心存疑虑即可。另外嘛……”

    说着荀攸又环视了一眼关中:“有些事,不妨让我来帮你做吧。”

    “全凭先生吩咐。”

    这句“全凭先生吩咐”可不是客套话,曹彰真的是允许荀攸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接下来,荀攸马上就开始着手安排。

    曹彰吃了大败仗回来,部队里的伤兵很多。如果是依照当时的医疗条件,这些伤兵恐怕有很多人都会很难复原并且恢复战斗力。而荀攸跟着曹操阵战多年,对这一类的事十分了解,所以这次过来有带来两千精于救助工作夷州女兵,现在一声令下,两千女兵马上运作起来,大量的伤兵就得到了及时的救治。这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可是很少见的事,另外男人们在失意丧气的时候,如果有女人在一旁鼓鼓劲再打打气,往往很快就能重振精神……曹军士气值+20;

    荀攸出兵前曾对姜游说过希望姜游能发付足够的粮草,姜游予以应允。而这个足够,荀攸是把曹军也算进去了的。两万夷州援军抵达居庸关时,随军就有带来大批的粮草,现在二话不说的发散下去,让众多的曹兵吃饱吃好……这个不必多说吧?那个时代的士兵大多能吃饱吃好就肯卖命,于是乎……曹军士卒士气值+15;

    然后就是荀攸命令夷州工程兵马上开始在居庸关的城防上组装、架设夷州的投石机与机弩,并且有意的当着曹兵的面进行试射。夷州兵的箭阵之强不必多说,曹兵都是早就见识过了的,现在见到这多新奇且锐利的机弩,再看到机弩那么强劲的威力,对重振曹军士气也是有着相当的影响的;至于投石机,居庸关的曹军原本有架设一些,但现在和夷州的投石机一比,说曹军的投石机是简陋的玩具都不足为过,曹军见状又是一番暗喜……曹军士卒士气+15;

    最后是人就有个攀比之心,而夷州兵的纪律严明、军容严整,进入居庸关后再往那里一站,方蒙大败不久的曹兵难免会自叹不如,然后就会不想输给夷州兵,自发自觉的打起精神……曹军士气+10。

    于是乎,只不过短短的数日过去,居庸关中曹兵的状态大为改观,看得曹彰与田豫是暗叹不如。而在这时,高顺也来到了居庸关。不过高顺的几千人不是迟到,而是在半道上与荀攸分头行事,荀攸去了居庸关,高顺则是带了几千人去了山间小道。

    曹彰与田豫还不知道,高顺的这几千人带上了不少夷州建设用的炸药,专门去炸毁了这条本来就狭隘的山间小道。对这一类的事,高顺熟得很。要知道高顺最早在夷州的时候,夷州根本就没什么战事可言,高顺带着麾下不足千人的部队干的全是建设方面的活,后来李雪的炸药出来,开山修路什么的方便了不少,高顺对此都曾戏称自己是当代的愚公。而在有建设经验加用兵经验再加有炸药的前题之下,这条山道已经基本报废,至少至少胡骑是别想再从这条山道上绕到居庸关之后了。

    高顺的到来与山道尽毁的消息令曹彰再次的大吃一惊。曹彰有听过高顺的名头,那可是与曹营中张辽齐名的勇将,同时高顺也是姜游帐下的武将之首,而且在夷州群臣之中,高顺与陈宫的资格最老,亦是姜游最为信任的部下。这次姜游把高顺都给派了来,或许能够说明姜游对这次的居庸关大战有多么的重视?而在这样的两位前辈人物的面前,曹彰不敢有丝毫的放肆……多了也不说,当初高顺的七百陷阵营连曹操都头痛得要命,而曹彰在见到了夷州军兵真正严整的阵容之后,心中除了敬重就还是敬重。

    高顺抵达居庸关之后没两天,庞大的鲜卑军团便如期而至。曹彰之前在这些鲜卑胡骑的手上吃了大亏,心中怒意极盛,当时就想率军下关去与鲜卑胡骑厮杀,但是却被荀攸给劝阻住了。面对曹彰的不解,荀攸则有如一个老师一般向曹彰解释道:

    “子文军兵日前方蒙大败,今虽气力稍复,军兵斗志仍显不足,且鲜卑举十余万大众方至此关下,兵力倍于我军且日前又得大胜,其兵锋正锐,我军不宜与之争此一时之锋。为将者当有怯弱之时,不可全凭一勇之力。兵法云‘先为不可胜’,我军兵少,唯有赖居庸雄关先挫动鲜卑锐气,令其攻关不得而驻留于关下,我军以正兵合,再寻机以奇兵胜之。”

    田豫听过之后用力点头,曹彰则问道:“此战当如何胜之?”

    荀攸笑道:“攸以为鲜卑至此,且有十余万众,再依鲜卑游牧之民,其粮草必然不能久持。再者眼下即将入冬,北境天候严寒,鲜卑如此居于关下,乃为用兵之忌。我军只需拖上他们一段时日,其军中弊端必生。到时再寻机破敌,易事耳!”

    曹彰这里恍然的点点头,那边高顺登上关墙向三人笑道:“荀公,雪郡主前些时候复又送来了大批御寒棉衣,主公那里并不缺用,所以已经全部送到这里来了。”

    荀攸大笑道:“来得直及时。田将军,就劳烦你领两万件去,发散给麾下将士吧。”

    其实在此之前,荀攸在仔细的参详过居庸关的情况之后,就有写信给姜游,表明这场仗恐怕不会像之前的那两仗那样几天就打完,想打赢多半得用出一个“拖”字诀。姜游见信之后表示理解,对于荀攸所要求的军需更是大笔一挥,要多少给多少。

    十余万的鲜卑大军,姜游很清楚不是一口就能吃掉的。而且这一仗一定要打妙、打好,不然的话接下来的北征计划,搞不好就会因此而受阻……

    (今天公司临时通知开会,这一回都是在网吧里码出来的,质量堪忧,望大家见谅!另外大家有时间的话去瓶子的qq空间看看瓶子准备的新书啊!记得是84101719。)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