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墨龙诀 > 正文 第七十七回古琴焦尾

正文 第七十七回古琴焦尾

书名:墨龙诀  类别:玄幻魔法  作者:风怡秋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最后宣布完结果。秦武大帝笑容马上定格在了脸上。脸色瞬间便沉了下來。台下的文物群臣也都傻了眼。自己根本就想不到一个高丽国的人怎么会如此精通我们汉文化。而大秦的才子瞬间便崩溃了。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呆傻在了那里。

    沒有办法事实就是事实。此时不管在懊恼也都无济于事。此时天宇回头低声的跟少则和飞胡儿交代了几句。便依旧是面无表情的站在那里。其实谁能想到番邦的人才竟然能够如此通晓大秦的文学。简直不可思议。秦武大帝此时也知道事不可违。便闷哼了一声。回头看了一眼天宇。天宇急忙低头。心说:老爷子。你冲我发什么火。咱们分工明确。我这招谁惹谁了。

    紧接着便是最后一项音律。这便是确定谁胜谁负的最后一场比试。双方都是志在必得。大秦方自是出了几个专门钻研音律的老头子。各个都是一脑袋白头发。还有白眉毛。白胡子。白衣服。天宇怎么看怎么像老耗子精。番邦则是只來了两位音律大家。

    这几位老者先是对着大秦的琴师一通吹嘘。直夸的是天上沒有地下少见。天宇听着直翻白眼。这根本就不是來当评委的。这根本就跟徒弟夸师傅似得。一点水平都沒有。此时只见对面另一位琴师往前迈了一步。只见此人40岁左右的年纪。长得到时一表的人才。而且并不像一般的日不落人有些阴柔和猥琐。虽然身高并不是很出众。但是给人一种很正直的感觉。

    天宇不由得多看了两眼。只见此人走了出來对着秦武大帝躬身施礼:“嗨。大秦陛下。请容小臣说两句。时才我徒儿演奏的乃是中原王朝的十大古曲中的广陵散。此曲我不多做评价。此曲乃是我年少时在大秦游历。无意中得到的。此曲我只有前面几章。其余已经遗失了。相传这广陵散早已遗失。但我想大秦地大物博。人才济济。定有人识得这广陵散。这几位便是大秦的音律高手。我斗胆。请他们其中一位抚一首广陵散。只要不是我那弟子所弹奏的前四章。我们便认输。不知大秦陛下可否愿意。”

    “这......”秦武大帝微微皱眉。心说这日不落使臣好大的口气。区区广陵散我大秦岂能有不会之理。说着秦武大帝回头一看这几位琴师。各个脑袋都快耷拉到地上了。各个又是顿足又是捶胸的。摇头晃脑。沒有一个敢与秦武大帝对视的。秦武大帝心中:孙子。我平时养你们都是吃闲饭啊。平时吃的不比别人少。这真到用时各个都是废物。指望他们这辈子沒戏了。

    想着秦武大帝回头看了看之前演奏高山流水的那位琴师。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一样都是狗屁不懂。光是在那里垂头丧气了。秦武大帝不由得十分郁闷。又转头看向天宇。天宇一看得原來这一道沒辙就看我。我成了万能的了。老爷子这玩意我真不会。要是弹个被套褥子你找我准沒错。天宇直接双眼往上一看。撅着嘴吹起口哨來了。

    给秦武大帝气的。沒有台阶了。这下可怎么好。直接把自己干在那里。此时番邦的使团已经开始骚动起來了。而那琴师也则是一脸笑意。大有志在必得的把握。

    “区区广陵散又有何难。我大秦人才济济。其实你番邦可想。不要只会这一曲便要在这里大加放肆。这御门殿前岂容你等撒野。”此话一处。番邦使团瞬间便安静了。文武百官也都开始议论了上。秦武大帝终于找到这个盼望已久的台阶了。此时只见天宇身后走出來一人。年纪20左右岁。相貌英俊。潇洒风流。一身白衣。打扮的干净利落。不是别人正是孙文宇。孙文宇迈步走了出來。少则心中着急。心道:这时候你出去。这又不是比看病。别捣乱。想着便要上前去拉孙文宇。少则只觉得自己伸出去的手腕子一下子被人抓住了。少则抬头一看天宇正笑着看着自己。轻轻的摇了摇头。

    少则一阵无奈。低声的对天宇说:“天宇你干什么。文宇胡闹你也跟着胡闹。”

    天宇一笑:“你啊。还是太小看你这兄弟。我看你这兄弟毕竟能为非凡。就是你一直护着沒发挥出來。不信咱们大哥赌。我赌这小哥一定能得个大胜回來。”

    少则气道:“赌个球。一会要是输了可就都掉脑袋了。我不跟你胡闹。我得來他回來。”

    天宇一把抓住少则的手。一手搂着少则的肩膀道:“你给我安静一点。一会。一会就好。掉也大家一起掉。又少不了你一个。你操那心去。给我老实看着。”少则现在只能干着急一点办法都沒有。

    此时孙文宇已经迈步走到了中央。面对着那日不落使节而站。先是对着秦武大帝深施一礼。秦武大帝此时已经顾不上礼数。直接令其平身。秦武大帝心说只要能将此时摆平。咱们日后在算账也不迟。

    只见日不落使臣对着孙文宇笑道:“这位公子。之前你口出狂言。说我在此撒野。但不知阁下是否会抚这广陵散呢。”

    孙文宇一笑:“这点你便不要多虑。广陵散我虽习得不全。但是想必也比你对个1~2章。咱们先不说这个。我且问你。我观你也有模有样。想必在日不落也是身居高位。教育徒弟也不错。嗯。是个人物。”

    那琴师还沒说话。身后的那位年轻的琴师便不干了。对着孙文宇大喝:“住口。你算什么东西。敢在我老师面前大放厥词。我老师乃是日不落堂堂的音律名人。就算是天皇陛下也十分尊敬。岂容你在此污蔑。”

    “哦。原來是音律名人。失敬失敬。我不过就是一平头百姓而已。既无官衔。也无品级。但是我对音律还是略知一二的。尤其是古琴。至于你说你师傅什么音律名人我可沒有看到。刚才可是你和我们大秦的琴师比的。其他我一概不认。这样吧。呃.....敢问这位先生高姓大名。”:孙文宇。

    只见那中年人微微的笑着点了点头。丝毫沒有因为孙文宇的不敬而有一丝的气恼:“嗨。我叫高桥正村。这位公子说的是。在我们日本有句谚语叫做。如果你沒有看到那头牛。那么你怎么会知道他在吃草呢。公子你说的很有道理。不知公子有何高见。不知道公子可告之性命。”

    孙文宇笑道:“我叫做孙文宇。其实高见不敢说。但是你我都看出來。这场比试我们双方都是势在必得。这样刚才是学生比。这次该轮到你这当老师的了。我的意思是这样。咱们重新比过。这次咱两來。刚才的方法不错。咱们也來个罩子。咱两在里面轮番弹奏。这次叫你的徒弟來选择。选择更为好的琴声。谁的琴声好听。谁便获胜。你看如何。”

    “嗨。我十分赞同孙公子的意见。不知道大秦陛下可否答应。”

    秦武大帝哈哈大笑:“我大秦想來重视人才。只要有才华的人在我大秦必当受到最优厚的待遇。更何况这一小小的要求。自然是沒有任何问題的。來人。速速准备。”

    下面太监自是有忙碌了起來。一会的功夫便就搭出一个棚子。里面并不是十分宽敞。也仅仅够两个人并排走的地方。两个桌案摆在里面。下面两个垫子。整个棚子都是黄绫包裹。前面便是虾米须的帘子。每一丝的门帘里面都绣着金线。密密的封住了棚子。从外面丝毫看不到里面。三边都有窗口可以通风。

    孙文宇虽然对这玩意十分不满意。感觉坐在里面估计跟笼屉一般。但是还是十分礼貌的向着高桥正村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高桥正村从弟子手里接过自己的琴。外面是琴套丝毫看不到里面。将琴套撤下。只见里面乃是一把暗红色的古琴。高桥正村十分爱惜的捧着这琴。丝柔的如捧着一个美人一般。眼中满都是怜爱之情。

    孙文宇一间。也是一惊。微微一笑:“高桥的琴不错啊。沒想到啊沒想到。我大秦的名琴竟然流落到你的手中。这绕梁落到你的手里。也是你的机缘。只盼着你能好好的待他。早晚有一天他会落叶归根的。”

    孙文宇的一番话惊得在场的文武百官哑口无言。古琴绕梁可是前秦的古琴了。春秋时期一位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沒想到过去几千年了竟然会流落到番邦的手里。高桥点了点头:“此等宝琴不管在何人手中都只是暂放而已。它真正属于的我们的后辈。我也希望绕梁永不蒙尘。”

    孙文宇笑着点头:“这才像是句人话。”说着也从乾坤袋中取出一把琴來。只见这琴装在紫色的琴袋之中。琴袋便是极为奢华。都是金丝银线织成。袋口更是镶金佩钰。孙文宇轻柔的将琴取出來。琴袋踹回去。双手捧定那宝琴。笑着看向高桥正村。高桥正村一见此琴便是大吃一惊:“这......这.......这难道就是古琴--焦尾。”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