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墨龙诀 > 正文 第九十三回天宇辞行

正文 第九十三回天宇辞行

书名:墨龙诀  类别:玄幻魔法  作者:风怡秋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一转眼便是7天过去了。少则和孙文宇已经早就走马上任去了。天宇经过这几天的调养。身上的伤也都好的差不多了。天宇抽出两天到处的走访了一下。大都是去探望一下当初救过自己的人。像什么慧通大师。和东方世家的众位英雄。这几位还真逗是无名的英雄。干活大家都差不多。但是风头则是都被天宇捞走了。天宇自然要好好的安抚一下。不然回头真的闹出不御筷。便就不好了。

    其实最主要的便是陪着东方婷回趟娘家。东方龙似乎对天宇的态度并沒有怎么改变。依旧是不冷不淡的。天宇也理解一來是人家辈分在那里。自己这小辈的理当尊敬。二來自己之前的行为或多或少的东方龙留下一些不好的印象。给自己点脸色看也是应该。

    天宇此次前來便就是想和东方龙谈一谈盐道上的事情。别到时大水冲了龙王庙。两家人在翻脸就不好了。东方龙虽然表面上并不是很喜欢天宇。但是从心里还是已经认同了这个孙女婿。所以虽然表面比较冷淡。但是内心并沒有多么的排斥。

    翁婿二人在书房谈了一个上午。本着你友好。我善良。你高兴。我愉快的前提下。还是完成了这次会谈。天宇其实了解到了这盐道上的一些潜规则和内幕。其实大秦朝实行的是引岸制度。盐商运销食盐。必须向盐运使衙门交纳盐课银。领取盐引(运销食盐的凭证)。然后才可以到指定的产盐地区向灶户买盐。贩往指定的行盐地区销售。但领取盐引则须凭引窝(又称窝根、根窝)。即证明拥有运销食盐特权的凭据。盐商为了得到这种特权。须向政府主管部门认窝。认窝时。要交纳巨额银两。握有引窝的盐商就有了世袭的运销食盐的特权。

    盐商与朝廷及各级官府的关系十分密切。长芦、两淮等地盐商承办差务。供亿浩繁。以博陛下的欢心。此外。最初朝廷每遇重大军需、庆典、赈务、工程之时。盐商往往踊跃捐输巨额银两。多则数百万。少亦数十万。正如同上次番邦入侵中原。各地盐商报效捐输军需就达白银五千万两之巨。

    但是随着朝廷的日渐疲懒。和平的时期正是**的温床。各大势力都将目光转向了这盐税的大肥肉。谁要是将这块肥肉吞下去。便是可以将自己的实力翻一番。所以大家都将黑手伸向了盐税。自秦僖帝开始。各大家族都开始着手安插自己的亲信进入盐道。之后盐道便逐渐的被腐蚀。虽然工艺几经改革。但是因为层层的拨削。最后进到户部的银钱便是也逐年的递减。历代皇帝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又苦于沒有由头。所以只能将其放在那里。等以后有机会在收拾这帮孙子。

    秦武大帝此次便是准备花大力气整顿。如果真的能把盐税这一关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想必秦武大帝会很长时间都不要自己发愁军饷了。

    其实到了后期因为番邦的征战。大秦国库空虚。在秦徽帝的时候。因为要抵御外的。需要大批的银钱。秦徽帝迫不得已。只能听从军机的意见。邀请各地盐商募捐银钱。以报君恩。当然不能叫你白捐。根据金额的大小。朝廷酌情给与官职。当然都是一些小官。而且都是闲职。只是满足一下各位商人大老爷的虚荣心而已。

    其实这招挺管用的。光就是整次战争。光募捐就募捐了5次。累计金额为八百七十万两白银。可以说是一掷千金。而朝廷则是赚的钵满瓢满。而付出的则是仅有的1个七品州判。十个州学正和百十个巡检。个无数的典使。这些管根本就不用朝花俸禄。就是送上一个文凭。还有一套官服便就可以了。不得不说那帮老爷们就好这口。谁叫大秦朝重文轻武。而打压商人也是十分坚决的。使得阶级地位便改成了士农工商。四个阶级。商人便就是最末的一等。要知道在封建的社会。你光是有钱是沒有办法很好的活下去的。必须要有势力。

    此次大秦因为对番邦用武才迫不得已公然卖官。大家自然都是削尖了脑袋往里钻。虽然花了一些银钱。但是能得到大家的尊重。自己也觉得很有面子。那便是花些钱也无所谓嘛。

    但是大秦朝也仅仅只有那么一次。便再也沒有开过这先例了。毕竟在那些官老爷的眼里。商人就是满身铜臭。双眼中全都是蝇头小利的势利小人。自己满腹的经纶。才高八斗。十年苦读才考取功名为国效力。而他们则是只要花钱便可以买个官坐。这样下去哪里还得了呢。必须要禁止。

    近年來秦武大帝虽然十分关心盐道。但是屡次派出官员。都是无功而返。大都是风声大雨点小。秦武大帝也意识到了这江南盐道真的是一个大大的泥潭。一般人进去真的就陷进去了。此次天宇这一趟。秦武大帝算是下了血本。给天宇代天行事的权利。便是可以完全的代替天子的职责。要是还不行。秦武大帝真就该拿他们无能为力了。

    7天过后天宇也差不多收拾停当了。飞鹰已经从北边赶了回來。听说天宇要下江南。便是也十分同意。隐风在江南也有分部。不过都不是很大。应该勉强可以保持一些机密的传输。其实隐风本就是江湖门派。要是查一些江湖恩怨。倒是十分的好使。但是要是单论这官府的消息。那可就差了很多很多了。毕竟隐风是绿林。也就是可以称之为贼。和官府本就是水火不容的。所以就算有心为之。也会束手束脚的。

    但是沒有别的聊胜于无有总比沒有强。此番天宇下江南。准备先一步赶奔通州。乘着大运河顺流而下。直接走水路过去。这样便就可以快上很多。此次带的人也不是很多。只有飞鹰。飞胡儿。还有东方婷和秦瑶。还有两位夫人的贴身丫头。其余的一概不带。

    明日便就要动身前往了。天宇便也早早的搬出了皇宫在自己的府邸。临近要走了。自己怎能样也得进宫一趟。跟秦武大帝说一声。也顺便把秦瑶接出來。

    秦武大帝正在做自己的御书房批改奏折。听到下面的太监上前禀奏说天宇在殿外求见。秦武大帝自知识來辞行的。便传天宇进殿。天宇进殿之后。先是三呼万岁。站起身來。秦武大帝也是辞坐。

    秦武大帝开口问道:“天宇。你此次进宫因为何事啊。”

    天宇自是起身言道:“启禀陛下。天宇现在伤势基本已经痊愈。正准备即日便就起程赶往江南。此次便特意进宫向陛下此行。”

    秦武大帝早有预料。便就手里拿着奏折。抬头笑着对天宇说道:“哦。爱卿为国操劳。朕心甚慰。此事万分紧急。朕也就不多留你了。此次下江南以水路最快。朕命人为你准备了一艘两千料的小船。你到通州自然会有人联系你。”

    天宇微微犹豫了一下。还是开言道:“多谢陛下。不过微臣还有一事。请陛下明鉴。”

    秦武大帝微微一笑:“呵呵。朕自然之道。瑶儿早已经收拾停当了。你片刻之后便可以去接她。哎。瑶儿叫朕宠坏了。颇为任性。你且要好好照顾她。万不可出任何的差池。”

    天宇自是领命:“陛下恩典。天宇谨记。请陛下放心。但天宇还有一事要禀明陛下。只是不知道此话当讲不当讲。”

    秦武大帝微微一皱眉:“嗯。天宇你还有话。无妨。你但讲无妨。”

    天宇稍微有些犹豫。低着头左右看了看。秦武大帝会意。便摆了摆手示意周围的太监、宫女都退下去。大殿之内便就只剩下天宇、秦武大帝和沈伯三人。秦武大帝此时便对天宇说道:“好了。这里都是自己人。有什么话。天宇你就说吧。”

    天宇往前稍微的走了几步。俯身拜倒道:“陛下。臣今日所言。请陛下三思而行。如认为不妥便当天宇失言。”

    秦武大帝有点摸不到头脑。平日里天宇都是能言善辩。而且极为大胆。今日为何如此小心。便将手中的奏折放在了一边道:“天宇。你且说。朕本是言者无罪闻者诫。不会怪罪你的。”

    天宇此时才站起身來对着秦武大帝道:“陛下。臣马上便就要起程够奔江南了。临行前臣想跟陛下说说天宇以后的打算。此次番邦作乱。臣自然义无反顾。匡扶社稷。为陛下尽忠。事成之后天下平定。臣也就该卸甲归田了。做一农家翁。守着妻子孩子过下半辈子了。这一点陛下不必强留。我担心的是臣手下的一众兄弟。天下平定陛下自然是要大封这些人。但是臣真的很担心这些人骄阳之气。不服管教。闹出事情來。

    所以微臣便想出一个折中的办法。请陛下圣裁。也去了臣一块心病。好安心的为陛下尽忠效力。”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