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墨龙诀 > 正文 第一百八十五回全国筹粮

正文 第一百八十五回全国筹粮

书名:墨龙诀  类别:玄幻魔法  作者:风怡秋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牙刷的成功使得望海楼本來已经捉襟见肘的资金又一次得到充盈。当然不是沒有人看着眼红挑刺找茬的。但是毕竟王有财是什么人。后台能不硬吗。那些找茬的人只要是地痞流氓当天晚上就得到各种各样的报应。当然背后大多都是达官显贵。不要紧。你随便找茬。先不说望海集团本就是经得住查。就算查出点什么。人家上面一个条子。下面就得马上乖乖的开绿灯。

    有一个小子姨夫是户部侍郎。在京都也算是***的一员。这里的***可不是说太子一系的。而是说那些在京都为官的达官显贵的少爷们。其中大多都是纨绔子弟。手中有权有势。自是眼高过顶。看谁都不如自己。这么一群人在京都交际起來。可以说是无恶不作。

    这位公子就是其中一人。见王有财靠一个小小的破牙刷便就敛了上千万两银子。不由得心中來气。便带着人來找望海集团的茬。但是几次去几次都沒能如何。那小子便心中不满。于是去央求自己姨夫帮自己出气。这位姨夫虽然官高显赫。但是却是膝下无子。虽然有几房姨太太。但是却都是沒有子嗣。就这么一个侄子。便就当儿子一般对待。虽然知道这个事情实在是荒唐。但是也禁不住这小子一哭二闹三上吊的。老太太也央求。只能背着良心了。

    户部下文书要查望海集团。王有财有些慌了。这玩意怎么办。毕竟户部下正文虽然不是指名点姓的。但是话里话外就是说的是望海集团。王有财只能去求人。正巧宫中的太监总管出來办事。与王有财有一面之缘。便就询问起來。王有财也沒有瞒着将事情都说了一遍。那总管一思量。觉得得帮王有财。先不说天宇现在是在朝中红得发紫的地位。秦武大帝极为宠信。自己要是搭上这班车。便就可以风光无限了。

    而且这位户部侍郎也是与自己派系不合。正好趁机打压他一番。于是便满口答应下來。回到宫中与自己派系的几位大人一商议。此时不宜在金殿动本。那样的话先不说暴露了自己。也会给陛下一种两拨人窜通一气的样子。这样就不好了。

    倒不如先在秦武大帝耳边吹吹风。然后在如何如何........一群人定计之后各自散去了。

    毕竟户部的文书是要经过中书省预览在递给秦武大帝御览的。当然到那时候秦武大帝只需要勾一下便就可以。一般也不会仔细的看。可是正巧哪天搬运奏折的小太监一时慌乱碰撒了几本奏折。秦武大帝虽然略有不悦。但是也并沒有责罚。那总管将小太监呵斥走。自己亲自捡起那几本散落的奏折。便好奇的低估了一句:“咦。这边不是望海集团的么。”

    秦武大帝耳边听到望海集团四个字。略微一皱眉。毕竟皇帝日理万机哪里还记得这望海集团是哪里。只是有那么一个印象。那总管将几本奏折捡起。便又摆在了秦武大帝右手边上。其中一本略微有些皱褶。大家都沒有再议。那总管也在一旁伺候。

    秦武大帝批完了手中的一本。捏了捏额头。拿起右手边上的那本有皱褶的奏折。打开之后。开始看起來。可是越看越不对劲。这里面仅仅只有一处提到望海集团。奏折的大致意思。就是民间最近多出投机之徒。利用奇淫技巧大肆扰乱商家秩序。如此宵小。户部请求立即将其查封。并将其所有归入国库。以资前线御敌只用。

    其实这本就沒有任何问題的奏折却是因为两个词。使得秦武大帝嘭的一声将奏折摔在龙书案之上。不巧的事情。这两个词使得这位侍郎的仕途也就此惨淡了下去。

    这两个词一个是前线一个是望海集团。秦武大帝本來还记不起这望海集团是什么。但是加上这前线御敌。才想起來这不就是天宇那位大哥。也就是刚刚自己捐出几十万担粮食的那个王什么來着。他的商号吗。这户部是怎么回事。人家刚刚给国家捐出那么多的粮食。现在就要查人家。这样一來以后谁还敢在国家捐粮食啊。胡闹。

    秦武大帝其实内心稍微有点愧疚。自己也是听说这位王什么來着。好像叫王有财。人家当时可是咬着牙才将则几十万担的粮食一分一毫沒差的运到的库里据说还出了点事。但是别管人家怎么样。事给你办的漂漂亮亮的。你户部倒是好。一年到晚要钱沒钱。要粮沒粮。

    自己可是当初答应人家要好好扶植人家一下。这人家凭自己的本事挣了点钱。你们看着眼红是吧。不给人开绿灯就算了。竟然还敢如此。真是岂有此理。

    秦武大帝脸色便十分不好看。又一次打开奏折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用一旁的红朱砂笔在上面批示道:“xxx(就是那个侍郎的名字)文采敦实。文章锦绣。屈居于户部侍郎实在屈才。此等人才当居于适其位者。最为妥也。先免去户部侍郎一职。降为从六品翰林院修撰。”

    就这样一位高高在上的正二品侍郎。被一个巴掌抽到了泥里去。当天下午圣旨就到了。速度之快令人咋舌。根本就沒有经过三省。直接由陛下亲自下旨。那位侍郎当接到旨意之后。就知道完了。自己根本就是碰了一个自己根本就碰不得人。哎。此时自己也沒有什么可怪的。仕途也就如此。还是考虑告老还乡去算了。

    听说这始作俑者的小子当天晚上不知何故在荀芳楼因为缩阳而死了。不知何故。真的是莫名其妙。之后在黑白两道大家都明白了。惹谁都可以。绝对不要惹望海集团。其实望海集团并沒有因此就骄横跋扈不可一世了。相反王有财更加的低调。因为王有财知道。这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行与前。人必非之。自己还是少惹麻烦。

    刚刚赚到的钱。王有财还在沒口袋里捂热乎。便就拿出了大半开始四处的买粮。当然不是在京都买。而是在那些不好运输。但是又十分产量的地方。想江南一系。北方的高粱。小麦。都大批的运到京都。进入了官仓。王有财又塞给那总管一个大大的红包。托那总管在秦武大帝面前吹吹风。就说自己得陛下隆恩扶持。略有收入。敢皇恩浩荡。不敢私密。便取出九层四处筹粮。献给大秦。以资我大秦边关将士。

    这个总管都有些觉得王有财是个傻子。这自己有钱不说自己话。还非得拿出來献给国家。真是傻帽一个。但是反正这是好事。又有银子拿。这样的事情一天做个十件八件的都不嫌多。便也欣然的答应了。在一个很“偶然”的时候秦武大帝得知了这件事情。要知道王有财虽然沒有拿出九层。但是也得有六百余万两。那可就是几乎上千万担的各种粮食。即便是官仓也都放不下。好在王有财是从四面八方筹粮。所以有的快有的慢。分批分次來的。每次并不是很多。但是隔三岔五都会有粮车來。闹得现在京都百姓见到粮车跟见到手推车一样。

    秦武大帝开始头痛这么多的粮食怎么办。其实早在几个月前秦武大帝同样因为沒有粮食头疼。哎。这报应也來的太快了吧。不过秦武大帝更想说的是。來吧。叫报应來的更猛烈些吧。

    秦武大帝开始忙着将库中的陈粮快速的调拨给各地的军队。开始时还可以。但是毕竟这粮食又多。很多以前估计不到的地方。现在也都拨给了粮食。但是问題來了。运粮的人员不够怎么办。总不能一百來人就运送几万担的粮食吧。这样未免有些太儿戏了。如果被劫怎么办。

    后來实在沒有办法了。只能这边派出一支队伍押送着先上路。目的地的军队需要火速的派人來接应。视接应的速度。人数。等來觉得下次朝廷给你拨多少粮食。而送完粮食回來的人。则是马上就会陪派去给另一个地方送粮。这么飞速的调拨。使得秦武大帝有些手忙脚乱。最后索性将王有财和兵部户部的人员叫道一起。秦武大帝在一旁看着。三波人将那些还在路上的。或者还在筹集中的粮食产地。在地图上标记出來。就进分配。直接拉到需要调拨的地方去。当然不能太远。如果都远过京都了。那么王有财可不会干的。因为人家运送也是但风险的。如果光是咱们省事的话。万一人家挨劫了。怎么办。在说现在虽然有张虎的镖局在帮忙。但是依旧是人手捉襟见肘。

    就这样三家对着扯皮。当然主要是户部和兵部。王有财只是适当的参与一下。秦武大帝实在是觉得烦了。便就叫沈伯在这里看着。只要不打起來就行。自己则是跑去和秦瑶她娘聊天去了。

    此时就在深宫内院之中两个可怜楚楚的佳人正在那里自怨自艾。就差抱头痛哭了:“天宇那个死家伙。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想起我们姐妹來啊。是不是他外面有人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