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官网天下 > 正文 第590章 纺织公司初印象

正文 第590章 纺织公司初印象

书名:官网天下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他乡的灯火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推荐精品图书:《末世最终杀戮》《上位》)

    这个提议得到了当时省市两级领导的赏识。可惜被职工们否决了。纺织厂的女工都是恋家的好女人。这要是把纺织厂迁移到郊区。來回上下班太费劲了。再者说。那地皮如何作价。

    这一点是双方当时矛盾的焦点。女工们不认可省里评估的价格。认为是严重低估。这可是关系到全厂新老职工切身利益的大事。纺织厂那么大的地皮。数万平方米。一平方面上下差价百八十块。就是一笔巨资。

    当时的职工代表大会。质疑省里的评估。认为想出资购买地皮的企业。和省里某些机构关系不清不楚。很难做到公正。其实在第一次改制的时候。别说同兴市。就连整个兴安省都沒有商业地产一说。

    到了今天。所谓的商业地产还是南方发达地区的说法。在这个偏僻的城市。也只有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就算是有商业用地。也沒有当成纯粹的商业用地來操作。更不要说定价。

    别看纺织厂都是一些妇道人家。能量大着呢。三千多人的企业。有很多人跟上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想要折腾出一点事情。真的不要太费力气。于是。第一次改制很杯具的落幕。唯一收获的。就是多了几个个人股东。

    刘枫接下这个烫手的山芋。实非所愿。不过既然刘枫接手的事情。就会不遗余力去干好。第二天。刘枫來到纺织厂调研。纸上看來终觉浅。远不如实地考察來的真切。

    纺织厂如今叫做同兴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其实不过是换了一个牌子。反倒是增加了一帮吃闲饭的家伙。每年这个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吞噬的同兴市资金数千万元。实实在在的吞金黑洞。

    眼前这位公司老总衣冠楚楚。仪表堂堂。看上去也就是三十几岁。叫文正源。纺织厂穷的都揭不开锅了。文正源老总的车子却是一台正儿八经的新款奥迪。这可是正厅级高干标配。对于处级老总來说。是超标。

    “欢迎市委领导來我公司调研。刘书记。我可是久闻大名。今日得见真实三生有幸啊。”

    刘枫冷冷的和对方握手:“文总气质不俗。屈就纺织公司的老总。倒是让刘枫刮目相看。”

    文正源一呆。沒想到这位冷冰冰的。一点都不像资料里介绍的:“哈哈。屈就不敢当。文某也是想为同兴市排忧解难。可惜智商有限。非但沒有为纺织厂解决问題。还把自己的资金深陷进去。惭愧。惭愧。”

    刘枫再沒有理会自我感觉良好的文总。伸手和纺织公司副总袁卫东相握:“袁总兢兢业业几十年。为纺织厂劳心劳力。是我辈楷模。”

    袁卫东是五十多岁的老人。改制前是纺织厂的党委书记兼厂长。此时袁卫东一脸惭愧:“刘书记。纺织厂被我搞成眼下这个样子。我实在是无颜见江东父老。楷模一次愧不敢当。”

    刘枫正色道:“袁厂长。你错了。”

    现场所有人都是一呆。沒想到这位小年轻还真是不客气。一上來就要狠批袁卫东。财务总监汪斯怡面上闪过一丝异色。这个年轻的过份的干部。就是传说中的刘书记。似乎也不过如此罢了。

    总公司办公室主任胡畅一丝得意。哼。想摆老资格。现在的年轻人谁会那你当回事。销售总监唐立军斜睨一眼身边的总厂厂长李崇刚。这位的脸色黑的吓人。

    “纺织厂之所以变成这个样子。并不是袁厂长的过失。而是当初决策上的失误。”

    这话一出。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这个纺织厂不起眼。可是为同兴市立下了汗马功劳。别的不说。就是建国初期的一批重点工程。诸如电机厂、掘进机厂、农机厂等企业的光棍。很多都是纺织厂解决的。

    这位大嘴一张全盘否定。让几位纺织厂的老员工难以接受。工人骂袁卫东祖宗都可以。但是否定他为之贡献一生的纺织厂。这个绝对不可以。一个小娃娃罢了。也想贬低四十年历史的老厂。未免有点不止天高地厚。

    袁卫东正色道:“刘书记。纺织厂对同兴市劳苦功高。做出了重大贡献。绝对不是任何人可以随便否定的。”

    刘枫微微一哂:“劳苦功高。袁厂长是纺织厂的老人了。想必知道一些我从资料上看不到的东西。我想请问。同兴市纺织厂四十年來。为国家创造了多少财富。上缴了多少利税。”

    袁卫东一滞。这个问題还真的就是纺织厂的软肋:“刘书记。纺织厂对同兴市社会贡献绝对不是上缴的利润可以衡量的。”

    刘枫喝一口茶。微笑道:“这话打哪说起。莫非你想说。纺织厂为同兴市的光棍汉解决了家庭问題。”

    这是实情。但是却沒有人这样赤 裸 裸的说出來。李崇刚不满了。自己的师傅被人质疑。他怒了:“刘书记。我想以你的年纪。是无法理解当年的国情。更沒有资格在这里指手划脚。”

    刘枫冷笑道:“是不是你这样一年享受几千万国家补贴的领导。才有资格指手划脚。”

    现场鸦雀无声。谁也沒有想到。这位文质彬彬的年轻人会如此的打脸。李崇刚的脸变成了猪肝色。一个国家投资数亿元建设起來的企业。非但沒有贡献值。反倒是每年享受不菲的补贴。这是李崇刚心底的痛。

    刘枫冷冷的扫视一眼在场的诸人。说出的话比关东二月天还冷上几分:“国情是什么。这个不用任何人和我说。我书读得少。只知道一点。不合乎市场规律。一味依靠财政补贴混日子的企业。注定要被淘汰。”

    文正源感觉气氛有点压抑。赶紧打圆场:“那个。刘书记。已经中午了。你看我们是不是先去吃饭。然后在开始调研。”

    刘枫环视一眼在场的众人:“我來不是要拯救纺织厂的。这样的厂子早就应该湮灭在市场经济大潮之中。我是來打烂某些人铁饭碗的。我不能容忍一边是工人最低保障都发不出來。一边是锦衣玉食。豪车别墅。”

    文正源的脸色登时变了。这话是直指他和他的班子成员了。让他情何以堪。汪斯怡终于开始正视这个刘书记。似乎和以往派來的干部不一样呢。说的倒是大义凛然。只是不知道真正干起來是什么样的。

    袁卫东面色惨白。难道说四十年风风雨雨的老厂。就要在自己的手上灰飞烟灭。李崇刚感觉自己肺要被气炸了。这个小娃娃。也太过份了。可是偏偏人家说的话。自己无从反驳。这让他更加郁闷。

    刘枫接着说:“我在市政府查过资料。四十年纺织厂上缴的利税不到一个亿。这对于拥有过千员工的企业來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每年上缴的利税只有区区的二百五十万。

    二百五十万。好一个二百五哇。那么这些年纺织厂享受的财政补贴又是多少。足足五个亿。这样的企业还有存在的价值吗。更不要说。千里迢迢从关里运送棉花等原材料。国家在运费上给予的补贴。”

    李崇刚终于无话可说。身为厂长。这些数据都在他的脑子里。甚至比这还要详尽的多。袁卫东的眼中沒有一丝神采。似乎刚刚刘枫的话把他彻底打进了深渊。原來他还抱着一点幻想。幻想刘书记会让纺织厂起死回生。

    原來这位不是救世主。而是來为纺织厂掘墓的黑手。可是这能怪谁呢。正像刘书记所说。一直以來。纺织厂就是在赔本赚吆喝。生产的原材料都是从遥远的中原地区转运來的。成本高居不下。

    刚成立那会儿。这个厂子还赚过几年钱。那时候华夏百废待兴。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这个以平衡性别比例为目的的厂子。生产出來的东西。销售着实火爆过一阵。后來就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高企不下的成本。落后的生产工艺。众多的退休员工。成为纺织厂身上三座沉重的大山。压得纺织厂抬不起头來。看着账面上的数据。每一个纺织厂的领导层都有点鸵鸟心态。眼下被刘枫当面说破。老厂长很难接受这个事实。

    刘枫站起身:“我想说的是。国家不会抛下员工不管的。但是某些人。还是早做打算。现在。我们去吃饭。”

    纺织公司的干部一个个灰溜溜的跟在刘枫的身后。只是各自心中在想着什么。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刘枫就是要给这些人一个下马威。不能让他们继续抱有幻想。那样会成为企业改制的最大阻碍。

    障碍永远不是來自外部。很多改制失败。正是因为企业内部阻力重重。才会最终导致流产的。刘枫给这些纺织厂的中坚骨干当头棒喝。就是先粉碎他们不切实际的想法。让他们绝了最后的一丝幻想。才会正视困境。寻找新的出路。

    有时候。依靠会形成一种惰性。一种惯性。这正是很多人不思进取的原因。这些年纺织厂带死不活的。早就磨灭了纺织厂干部工人心中的激情。大家都在心安理得的享受來自国家的补贴。而不是想办法摆脱困境。

    这就是计划经济的弊端。也是所谓的大锅饭弊端。让人失去了那种生物本能。那种在竞争环境中奋进拼搏的动力。很多被打破大锅饭的人。还会怀念那种被国家“包养”的生活。丝毫不会觉得。那是一种耻辱。和某种动物沒有本质上区别的耻辱。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