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官网天下 > 正文 第630章 经理人培训班

正文 第630章 经理人培训班

书名:官网天下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他乡的灯火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推荐精品图书:《风水师之江湖路》《网游之傲视群雄》)

    刘枫点点头:“这个成本是有点高。这样下來。售价低于两千就不赚钱。可是售价上两千。就会影响单体播种机的推广。销售量降低就会增加周转费用。更是会导致事务性开支增加。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时候营销的作用。远超过产品本身。这是大营销的时代。九十年代初。保健品营销大战。掀起了市场营销的浪潮。但是单体播种机注定是无法借助这类宣传攻势的。

    首先是单体播种机的受众。是那种底子薄。耕地三五垧。劳动力二三个的农家。这就意味着。这种产品售价一定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否则市场根本就沒有它的生存空间。

    王厂长叹口气:“是啊。厂里现在也着急。好容易有一个专利产品生产出來。可是推广却成了问題。”

    刘枫想了想。说道:“这样。你们把产品尽可能做到标准化。尽可能和那些通用产品做到零配件互换。这样的话。你们既沒有必要生产全部的配件。除了核心模块。其余的都可以从市场上采购。

    这样一來就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同时还可以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只要产品的产量攀升到一定数量。想必成本下降是必然的。我沒有调查过市场。但是我想。单体播种机如果售价在一千五以内。应该很有市场。”

    王厂长又惊又喜。双手握住刘枫的:“哎呀妈呀。谢谢您刘部长。您可是我们厂子的救命恩人。这个问題我们想了好久。就是沒办法解决。您说的太对了。我们也研究过农民的承受能力。就像您说的。一千五应该是农民承受的底限了。”

    吴云海在一边咳嗽一声。示意王厂长注意礼貌。这可是市委领导。不是乡村干部。这个老王。在县委书记和自己面前。还很守规矩。这面对市委领导的时候。居然会这样的随随便便。

    王厂长讪讪的缩回手。刘枫笑道:“回头我和市农机厂联系。争取和让他们帮助你们更新换代。这是一个大联合的时代。纵然是有专利。沒有相应的营销渠道。不能用最短时间占领市场。还是会被市场淘汰的。”

    王厂长连连点头:“好的。刘部长。我听您的。”

    刘枫继续说道:“从现代发展趋势來说。一个小厂生产一种产品想要生存下去。很难。但是你们可以用这个为资本。和市农机厂合资。或者干脆用这项技术换來一份合约。

    一份为未來的轻型汽车公司生产零配件的合同。这样你们厂就不必要在产品研发上投入大笔资金。只要享受订单。这样一來。农机厂可以生存的越來越好。”

    食堂里想起热烈的掌声。固然有拍马屁的嫌疑。不过三言两语间。就为困境中的农机厂找到一个前途光明的道路。也让人打心眼里钦佩。

    钱复笑道:“老王。刘部长为你解决了这样大的难題。你还不敬两杯酒。”

    王厂长赶紧站起身。双手擎杯:“刘部长。感谢您。要不是您的金点子。农机厂不到年底就要破产了。我敬您三杯。我干杯。您随意。”

    这个不是危言耸听。市场战略管理中有一个“定律”:竞争对手多。未必是风险;沒有竞争对手。反而可能是更大的风险。因为这可能意味着市场在整体上还不成熟。

    很多新产品进入新兴市场。因为沒有客户认同你。也就谈不上市场。往往会导致企业一家唱独角戏。沒有客户的产品。注定是无法生存的。而想要开拓一种产品的市场。其巨额投资。绝非普通企业能够承受的了的。

    就像眼下大张旗鼓进行宣传的万燕vcd。这东西在刘枫看來真是不错。可惜企业承担的东西太多。一个划时代新产品的推广。仅仅是靠一家企业进行。假如是绿洲实业这样的巨头。未尝不可。

    不过据來洽谈在东北亚商贸城租赁摊位的代表看。这家企业实力着实一般。弄不好。会被他们的产品拖垮拖死。刘枫不希望自己的治下。出现这样的事情。在他看來。农机厂走零配件供应商的路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刘枫也不矫情。陪着王厂长连干三杯酒。这三杯酒下肚。小食堂开始活跃起來。县里的官员们。纷纷前來向刘枫敬酒。对于这样的场景。刘枫见得多了。只不过从前刘枫都是敬酒的那一个。今天他是被敬的。

    刘枫看着钱复笑道:“这里可是钱书记和吴县长的一亩三分地。这要是车轮战。我可不是对手。这样。我敬大家三杯。然后大家随意。毕竟下午还有工作。”

    此时的刘枫不再是以前的小官僚。最起码这一刻。他是高高在上的领导。他说的话还真沒有人反对。下午。刘枫要求县里找來各企业的领导。到县委党校座谈。各局室领导也前來旁听。

    “······所谓改革。在经济体制上。说到底是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扩大市场作用。在政治体制上。说到底是处理好集中与民主的关系。扩大民主的范围。

    所谓开放。说到底是扩大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与文化的交往。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的一切先进的管理方法。从经济上同国际市场接轨。加入全球化进程······”

    座谈会上。刘枫更专注于为大家解放思想。卸掉包袱。同川县这样的边陲小县。观念落后。思想保守。干部群众都缺乏创新意识。这也是刘枫为农机厂的王厂长开小灶的原因。

    能够在这种地方开发出新产品。说明这个王厂长还是有着出类拔萃的地方。如果刘枫不加以点拨。以王厂长的见识。很可能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农机厂最终会走进死胡同。

    从王厂长和在座的企业当家人身上。刘枫感觉。似乎应该为这些人单独办一个培训班。这些当家人。都是有事业编制的干部。也许是工作原因。这些人更能接受新观点。新事物。

    刘枫想要把这些人培养成一棵棵参天大树。一颗颗种子。给同兴市城乡带來一缕清新的气息。开放搞活最先收益的就是经济。而这些企业领导。则是战斗在第一线的精英。

    刘枫在五月份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同兴市下辖四县四区两个县级市。进行了走访调研。主要针对的就是微小型企业的经营状况。这些企业很不起眼。却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这些企业的员工。更是当地人数众多。涉及面最广。最有代表性。计划经济时代。每一个县市区都讲究工业的小而全。就像兴同市的纺织厂一样。

    原本沒有原材料的地方。偏偏建设起大型纺织企业。这就是所谓的拍脑袋决策。为此。刘枫专门在同兴市党校。成立一期中小企业经理人培训班。

    “······我想说。我不是神。更不可能让那些类似于纺织厂这样的企业起死回生。把你们召集到这里进行培训。最主要的。是想要各位开拓思想。其实。很多东西换一种思路。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很多企业既然沒有挽救的价值。我为什么还要在上面浪费精力呢。或者。我们可以用农机厂这样的方法。成立几个支柱产业。让那些小企业依附于它。也让支柱企业拥有更大的······”

    每一次讲课。都是在党校小礼堂。开始是一百五十名县属区属小企业领导。后來。市里那些大中型企业的领导也來旁听。纺织厂的那些干部。向袁卫东、李崇刚、褚玉秀等人。都是这里的忠实听众。

    不听不知道。一听之下。大家才知道自己的差距有多大。來听刘枫讲座的。不管是干部还是企业家。一个个就像是小学生一样。认认真真的做笔记。有的干脆拿來录音机。录下來。回头再复习。

    再后來。大家要求刘枫在下午开课。就连市里的干部都來旁听。这其中就包括市委常委一班人。包括王琛和盛世豪在内。沒有人觉得听刘枫的课有什么不妥。

    董晨军说的话最能代表这些人心中的想法:“这可是享受燕京党校省部级培训班的待遇了。”

    按照刘枫的思路。农机厂和华夏汽车公司的合资企业。将会大力扶植小企业成为自己的零部件供应商。随后。改制后的重型汽车制造厂。工程设备公司和两家轻装后的掘进机厂、收割机厂也都将进行这种尝试。

    计划经济时代。每一个区县都有自己的农机厂。很多早就陷于瘫痪状态。这些企业。在刘枫看來。最为可取的。就是它们几十年下來。培养的一批技术工人。

    这些熟练工人。就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当初靖江区华夏汽车公司之所以发展缓慢。就是因为沒有熟练工人。作为一个新兴城市的松港市。到处都是用人的企业。华夏汽车公司虽大。却也不是唯一的选择。

    更有那些工人。贪恋老厂。这是落后地区统一存在的问題。人们的观念上不去。很少愿意离开原有的单位。走进一个全陌生的环境。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迅速发展的基本条件。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