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官网天下 > 正文 第716章 观念的巨变

正文 第716章 观念的巨变

书名:官网天下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他乡的灯火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这些淮北汉子就听见四个字“不要拘束”。哪里还会管什么适可而止。一时间。酒司令给全部宾客敬酒。这是所谓的“满堂红”。每人都得喝一、二杯。

    就连女士都不能逃避。幸好官场女人。很多酒量更豪。也不把这么一点酒当回事。兰广芬也好。甘丽倩也罢。就连久居部委的林虹。酒量也都不错。虽然赶不上刘枫那样变态。却也足以应付。

    随后重点敬酒。多敬酒量大的。这下子刘枫就成为大家重点攻击的目标。原本刘枫给刘家楼乡带來的巨大变化。就让老百姓格外感激。有了这样的机会。怎么可能放过。

    村民们感恩的方式很简单。简单到让人无法拒绝。这些淳朴的汉子。甚至不会说太多感谢的话语。直接举杯就干。刘枫也不矫情。來者不拒。这更是掀起了酒宴的**。

    很多时候老百姓在官员面前还是很拘谨的。有了刘枫这样一点架子沒有的年轻官员。让大家喝的尽兴。如果换上那些官场老油条。是绝对不会和老百姓这样喝酒的。

    他们喝酒也要看对象。看值不值得自己多喝。在某些人來说。任何一个场合都是利益交换的契机。尤其是酒局更是如此。华夏酒文化之博大精深。就在于参与者的万般心态。

    在酒桌上。主宾位置的讲究。陪客位置的讲究。乃至宾客等级的划分。无一不显示几千年传承的上下尊卑。这些讲究。在淮阳省这种华夏古文化传承地。就尤为明显。

    三杯、六杯喝下去。又有猜拳助兴。输了就罚酒。宴会气氛极为活跃。罚酒别看有个罚字。却不是单纯的惩处。更多的是烘托气氛的一种手段。

    这里敬酒同时还敬菜。主人分别给客人拣菜。如上整鸡时。就将鸡腿撕下分别放到一、二席位的客人碗中。其他客人则拣送鸡胸脯、鸡翅膀等等。

    看看兰广芬和刘枫碗里就知道。这顿酒席谁是主宾了。旁边的甘丽倩都成了陪衬。甘市长的心胸远比男人更为广阔。女市长一直微笑着。任凭刘某人成为酒局的中心。

    兰广芬轻叹一声:“老百姓的性子最直接。谁对他们好。他们就像小孩子一样。会把全部的热情。奉献给你。”

    甘丽倩感悟很多。重重点点头:“部长说的是。刘教授來这里解决的不仅仅是刘家楼乡的发展方向。更是为这里点燃了希望的灯火。如今这里的老百姓。对未來充满了信心。这才是他们最为高兴的地方。”

    阴华馨看着和老百姓水**融的刘教授。心中甚至有一点羡慕:“刘教授还真的是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呢。看眼下这一幕。谁能想到。这位是燕京党校的客座教授。鼎鼎大名的刘枫。”

    三个女人不约而同的相视而笑。其实。刘枫的表现也为几位女干部挡了不少的热情。如果沒有刘某人在前面应付。这些老百姓的热情。势必要发泄到几位领导身上。那就是三位难堪的时候了。

    今天的菜品以地方菜为主。像炸羊肉、焦炸羊肉、苔干羊肉丝、红扒羊肉、肚三样、牛蹄花、羊肉汤。这些菜虽然不及燕京城那些星级饭店制作的精致。却是有着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烹调有地方特色。如烧白牛肉。选用牛腿子肉。用沙锅焖烂熟透。再切成薄片装盆。淋上麻油、白酱油、撒上红椒丝、香菜丝段、蒜末。食之别有风味。

    这种简简单单的操作手法。最大限度保持了牛肉本身的那种味道。吃在嘴里。和调料太多的精致菜肴相比。绝对更富有口感。也更适合刘枫这种吃货的口味。

    刘枫品味美味的淮北名菜。赞不绝口:“这些美味之极的菜品。完全可以充当未來农家饭庄的风味菜肴。想必会让人回味无穷。流连忘返。这些都是刘家楼乡和汤山县的财富。”

    兰广芬笑道:“小刘教授说的是。这里的美食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一道菜都有一份历史内涵。每一道菜都有一个与之相配的历史典故。这才是淮北这块历史人文传承地。留给我们最丰富的瑰宝。”

    这顿酒宴。最大的收获是应邀前來参与的民间艺人。他们看到了领导对自己手艺的看重。看到了自己手艺的价值。而这些。都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东西。是他们今后致富的法宝。

    一位老者向刘枫敬酒后。郑重承诺:“首长。请您放心。回去我就全力生产。争取在大年前。生产出足够漂亮的产品。交付给民间艺术品供销公司。”

    刘枫笑道:“我希望不只是你自己生产。还要组织你的亲属。村里的同乡一起生产。不要有敝帚自珍的想法。要知道。只有商品有了一定产量。才有商业价值。

    比方说。五十斤的糯米不会有人來收购。它需要你自己走村串户推销。但是有了一千吨的糯米。就会吸引外地的米商前來抢购。那时候就是你真正获益的时刻。”

    十几个应邀出席的民间艺人。非常认可刘枫的说法:“领导。你说的是个理。从前我们做的那些灯啊。画呀还有鞋子什么的。根本就沒有人理睬。想來就是你说的。不足数。不够收购一次的量。”

    兰苑海向艺人们保证:“各位放心。从现在开始。民间艺术品供销公司敞开收购。在腊月小年來到之前。随到随收。绝对不打白条。”

    乡村干部一开始在村上宣传的时候。并不能被老百姓接受。那些见惯的东西也能值钱。在乡下。这种落后的思维方式。常常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

    当第一批敢于尝试的村民。真的用年画、洋蛇灯和药物布鞋换回來钱的时候。村民们终于开始相信。这些传承几百年。以前都是用來点缀自家年节的东西。真的可以为自己增添收入。

    农民是很淳朴的一群人。他们喜欢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不喜欢那些夸夸其谈的干部來忽悠。只有这种现钱交易。才是最打动老百姓的。他们只要尝到了甜头。就会投入最大的热情。

    一时间。乡上无息借贷原材料成了抢手货。为了防止个别人贪占有限的资源。乡里限定。必须用成品來交换原材料。而且只有第一次取原材料是无息借贷。此后就要现钱交易才行。

    阴华馨迷惑的问:“刘教授。不是要大力推广这项工作吗。为什么不一直免费提供原材料。”

    刘枫叹口气:“从前在乡下工作的时候。我发现有些农民沒有商品经济观念。更是缺乏理财的能力。有的人手头有了闲钱。不是想着去扩大再生产。而是安于享乐。

    这样的政策。可以避免这些农民无序借贷原材料。导致到手的资金全部荒废。那样反而会让他们背上沉重的负担。我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情。因此。借贷规模要控制。借贷必须要有序进行。更是要适可而止。”

    龚海连连点头:“刘教授。沒想到您对乡下的实际情况如此了解。就像您所说。有些农民沒有很好的理财能力。甚至会把贷款赌博挥霍掉。所以这项政策非常有必要。”

    刘枫在单于乡的时候。就见过一些老百姓。拿着上级发下來的扶贫款。不是购买生产资料。而是先采办年货。先造个饭饱。至于明年的春播生产。他们才不会放在心上。

    这样的农民不在少数。这种现象在刘枫看來。是需要干部们进行引导的。几千年的陋习。使得有些农民习惯于年吃年用。根本就不会谋划下一年度的事情。更不要说看的远一点。

    当然。这样的是少数。很多农民已经越來越接受新事物。更多的人走上里持续发展的道路。刘枫笑着看向兰苑海:“兰乡长。你的公司营销工作开展的怎么样了。”

    兰苑海微微一笑:“刘教授。您就瞧好吧。眼下已经在燕京城里面租了店面。名字就叫民间艺术品年货店。就在琉璃厂那里。广告很快就会登上央视。这个可是免费公益广告。”

    刘枫对这样的成果并不满意:“就这些。”

    “刘教授。我们不过是刚刚开始不到二十天。做到这一步已经很迅速了。沒见到我都变成国宝了吗。这都好几个晚上沒有休息好了。不过您也不必着急。随后临近大中城市。我都会前往铺设店面。有的。会和当地的商家联营。”

    刘枫释然的笑了。可也是。他们一共才來了几天。看來兰苑海的能力还是相当的不俗:“好。我就夸夸你。动作足够快。黄路。我发现这些天总见不到你影。不知道又在忙活什么。”

    兰苑海一呲牙。这位夸人也是这么另类么。黄路嘿嘿一笑:“回刘教授的话。这不我现在是老总了嘛。每天跑到村上宣传商品的质量规格要求。尽可能让老百姓熟悉这些。省得他们走弯路。”

    尽管时间太短。民间艺术品供销公司还沒有收获一份外來的订单。可是任谁都对这项事业充满了期待。如今就连刘家楼乡的老百姓都看出了门道。很多家庭式作坊开始夜以继日的生产。

    其实。这里面未尝就沒有农民的小心思在作祟。有些人真的是怕民间艺术品供销公司的收购款沒有了。停止收购。在老百姓看來。画的再漂亮的大饼。也不足以解饿充饥。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