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官网天下 > 正文 第722章 琉璃厂

正文 第722章 琉璃厂

书名:官网天下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他乡的灯火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赵晓军沒想到。自己会被教育一顿。有的闷闷不乐。刘忻走上前:“喂。傻大个。李阿姨有了新生活你应该开心才对。爱一个人。就要让她幸福。而不是把她拴在自己的身边。那是在害她。”

    被一个小丫头说。赵晓军心里不服:“小丫头片子懂什么。”

    刘忻眼睛一瞪:“谁说我不懂。最起码我知道。妈妈需要的不仅仅是你的爱。更需要男人的爱。你呀。就是一个毛头小子。啥都不懂。还共青团员。真丢人。”

    刘枫心里有鬼。被小刘忻的话说的心惊肉跳。赶紧岔开话題:“孩子们。我们出去买年货。想去的报名。”

    这一嗓子喊出來。刘枫就开始后悔。眨眼之时。他身边就围了一群小家伙。以韩秀和刘忻为首。裴璐、徐远航、韩旭、萧宝贝和梅冬生都凑到跟前。谁也不甘心留在家里。都想看看外面的天空。

    萧媚儿看着刘枫苦着脸。笑骂道:“你这个惹祸精。这下子知道麻烦了吧。”

    刘枫叹口气:“几位姐姐帮帮忙。一起去逛逛琉璃厂。看看那里的民俗工艺品怎么样。”

    说实话。让刘枫一个人领着一帮小家伙去逛街。还真沒人放心得下。这位本身就是路痴。搞不好自己都会在喧闹的大街上走丢。还是跟上几个人保险。

    别看韩秀、刘忻几个已经是小大人了。可是家里这些女人们还真的一直把她们当成是娃娃。每天都还需要别人的照顾。怎么放心让他们几个照顾小孩子。

    萧媚儿首先报名。为的是看管娃娃们。在大风会所里面。别看萧媚儿脾气好的很。孩子们对萧妈妈的话还真听。有萧媚儿跟着。这帮娃娃会老实很多。否则就凭刘某人几个。孩子们都有被放羊的危险。

    去凑热闹。张娇娇和向妹子是少不了的。织伤和朴落萧反倒喜欢一个人。安静的行文作画。郝丫几个都在哺乳。脱离不开。这要是逛疯了。说不上几点回來。

    万一饿着几个小家伙。那帮老人可是会心疼的。到时候绝对不会给几位妈妈留面子。搞不好包括刘枫在内。这帮人都要挨训。那才是冤枉呢。

    以韩秀的知名度。出门是必须要化妆。否则不用逛街。就擎等着当作动物园的大猩猩。被围观吧。这一次沒有开那辆招风的禹龙suv。大家分乘两台华夏微型车。

    这款新版微型车。是在同兴市的合资企业生产的。有点像是子弹头的微缩版本。最开始前面的大鼻子。让这帮小家伙好一顿祸害。那全塑钢的保险杠。甚至都被他们拆下來过。

    这帮孩子现在越來月让大人们头疼。沒想到。拆车行动居然会得到老人们的赞赏。说是孩子们有出息。听了这个评价。一帮女人都哭笑不得。不知道在孩子们面前。老人还有几分理可讲。

    徐莹羡慕的看着一帮人上车。小女人好久沒有出去逛街了。在大风会所里面呆的很郁闷。昨天还和刘枫抱怨这事來着。刘枫当时是做了无数的许诺。务必会在以后作出补偿。

    今天看到大家去逛街。徐莹心里痒痒的。小女人咂咂舌:“你们一台车就够了吧。”

    刘枫嘿嘿一笑:“回來不是还有年货么。”

    黄素馨微微一笑。凑到徐莹耳边:“是不是想要陪着郎君去逛街。那就去好了。回头徐昊菱我來照顾。饿不着小公主。”

    徐莹眼睛一亮。随即撅起嘴。喟然长叹:“还是算了。老妈來的比老爸当年巡岗还要勤快准时。要是看到我沒在。回來还不把我唠叨死。”

    郝丫噗哧笑出声:“徐莹姐好委屈呦。”

    徐莹恶狠狠的瞪一眼郝丫。随即自己也笑了:“算了。下一个年让小疯子好好陪我们几个。一次性找补回來。”

    其实女人们现在对刘枫的感情。甚至有一点像是对小孩子的溺爱。这一点萧媚儿表现的尤为明显。很多时候。萧媚儿都更像是疼爱孩子一样。疼爱这个带给她新生的男人。

    有时候徐莹几个都要取笑萧媚儿:“媚儿姐。我看你真的成了小疯子的老妈子了。”

    萧媚儿总是一脸的幸福:“照顾他一辈子。是我今生最幸福的事情。”

    燕京城的琉璃厂西起南北柳巷、东至延寿寺街。全长800米。辽金名为海王村。元、明时这里开设官窑烧制修建皇宫用的琉璃瓦件。故称为“琉璃厂”。

    清康熙至乾隆年间。逐渐形成了集古玩精粹的著名文化街。清乾隆年间停止烧窑。“琉璃厂”的名字保留至今。是一处著名的展示华夏传统文化。特别是书画艺术的历史文化旅游景区。

    1980年,国家对古老陈旧的六里长街进行了大规模的翻扩建,于1984年竣工。建成59幢古朴典雅,富有民族传统风格的店铺,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融图书、玉石、陶瓷、雕刻、铜器、字画、文房四宝为一体的高品位文化艺术品集散地和古都风貌游览区。

    前门、大栅栏、琉璃厂等传统文化街区。一直以來就吸引着更多的眼球。琉璃厂街内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是其他街巷所无法比拟的。因其荟萃了來自各地的古籍珍玩。而被世人形象地誉为“九市精华萃一衢”。

    明清时期。琉璃厂文化街本是一条东西向的长街。1927年。修建和平门。自和平门往南新修南新华街。南新华街将琉璃厂街分成了东西两段。成为东琉璃厂和西琉璃厂。东琉璃厂以经营古玩为主。西琉璃厂以旧书业为主。这个格局一直延续到今天。

    琉璃厂与新华街交界处为“厂甸”。是二百年來京城最盛大的春节庙会所在地。清人马炯章的《厂甸记》中说“至正月则倾城士女。如荼如云。车载手挽。络绎于道。”

    据有关资料记载。1963年的春节。厂甸的游客就达400万人次。红色年代期间厂甸庙会被迫中断。三年前。由大风文化传承公司掀起的一场民俗文化传承运动。使得燕京城的领导做出决定。重启中断近三十年的厂甸庙会。今年已经是第三年。

    通常庙会是从初一到初六。刘枫可不敢带着一帮娃娃赶在庙会的时候。來逛厂甸。那简直就是一场噩梦。根本就不是休闲。94年逛庙会。和那几位二世祖一场冲突。固然有那几个家伙找茬的原因。

    但是庙会上拥挤的场景。也让刘枫和郝丫心有余悸。再也不敢去逛庙会了。兰苑海的民间艺术品供销公司。就在西琉璃厂边上。紧挨着新华街。这可是风水宝地。

    难怪当初兰苑海一脸的得瑟。这个地方可不是有钱就可以得到的。据说。还是以扶贫的名义。动用了很多资源。才从别人手里撬过來的。这样绝佳地段。当然不仅仅是售卖汤山县的几样民俗工艺品。还有诸多的地方工艺品。摆放在货架上。

    一群小家伙來到琉璃厂。简直就像是飞出笼的鸟。一个个撒欢似的。四处奔跑。就连刘忻这样的大姑娘也兴奋的直叫。刘枫忽然发现。自己以往似乎仅仅是注重了孩子们的物质生活。他们心里对平常人生的渴望。被忽略了。

    现在虽然不是庙会。但是前來选购年货的。还是蛮多的。刘枫几个各有分工。刘枫盯住梅冬生。萧媚儿管住萧宝贝。向妹子领着裴璐。赵晓军、韩秀和刘忻几个大的。只要不跑出视线之外。还是可以接受的。

    燕京城有一句歇后语。琉璃厂的文物--赝品。这句话是琉璃厂那些商品最真实的写照。不过对于孩子们來说。逛的是气氛。看的是热闹。哪里会在意文物的真假。

    不得不说。秀儿的广告效应极其明显。逛遍整个琉璃厂。就属民间艺术品供销公司的顾客最多。几乎每一位來这里的。沒有空手离开的。手中都拿着几个甚至是十几个洋蛇灯。

    梅冬生一手高高举着着洋蛇灯。一边嘟囔:“这东西太长了。”

    刘枫被儿子的话逗乐了。可也是。洋蛇灯长的足有两米多。最大的一只形象展示灯。直径一米。长达三米。上面描画着精美的图案。让所有前來观看的人。都赞叹不已。

    给萧宝贝几个买的。都是按照个头來的。萧宝贝和梅冬生手里已经是最小的。舒展开來也有三十厘米长。两个小家伙高高举起來。底下的璎珞也要挨到地上。这让小家伙感觉很不方便。

    “先把它们收起來。等到回家再打开好了。”

    刘忻在几个小家伙面前很有号召力。于是一堆折叠好的洋蛇灯被装进车里。随后。年画、风车、泥人、陶人。各种小食品。都被一一装上车。小孩子们都变成小购物狂。几乎是看到什么买什么。

    萧宝贝吃力的抱着手里巨大的风车。小家伙就对大个东西感兴趣。见到这个直径五十厘米的大风车就挪不动步。小刘忻在弟弟妹妹们身上向來不省钱。娃娃们相中的东西。倒有一多半是小丫头花钱买的。

    只不过这东西抱在小小的萧宝贝怀里。也太不成比例了。从前边看过去。只看到大风车立在地上。看不到后面的萧宝贝。刘枫甚至怀疑。儿子抱着这东西走到外面。会不会被大风吹跑喽。

    他赶紧跟小家伙商量:“儿子。这东西咱们让哥哥姐姐拿着。回去再玩好不好。”

    这边安抚好萧宝贝。那边徐远航吃力的抱着一根长长的糖葫芦喊着:“秀儿姑姑。快來帮帮我。”

    韩秀几步跑到跟前:“你这个吃货。抱这么大个糖葫芦。也不怕把你压趴下。來。姑姑帮你送车上去。回家再吃。”

    沒想到徐远航死活不撒手:“不用不用。秀儿姑姑帮我付账就好。”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