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大汉的光芒 > 正文 第四百零一章 一年烽烟

正文 第四百零一章 一年烽烟

书名:大汉的光芒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以爱封城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春风秋雨又是一年(元朔二年,公元前128年),可上谷军民这一年不怎么容易,不胜其扰。

    漠南之战后,虽说伊稚斜接受赵信的谏言,将主力撤往漠北,可事实上,为了引诱汉军深入,骚扰从来就没有中断过。

    匈奴人可以无限制地骚扰,可汉军一直应对,总会疲于应付。

    风风光光过去,边塞总归有承受不了的时候,而这时候,便是灾难的初始。

    小者数千人,大者上万人,烧杀抢掠,无所不为,强盗作风显露无疑。

    特别是居住在长城脚下的百姓,饱受战乱之苦,要不是城内防御工作做的好,波及的范围还会更大。

    在大汉戍边的太守之中,像郝贤这样,几次随卫青出征、以战功而封侯的一郡之长屈指可数,算得上是受刘彻认可的可造之材。

    经历过尸山血海,他从来都不惧怕战争,更不怕上报刑狱等情况,一身清白是没有这种烦恼的。

    上谷百姓身兼耕战,很少有人触犯刑律,惟有租赋,最让他头疼,这个租赋,他一向宽容,如而长久之下,亏空特别多。

    但完不成朝廷的额数,很明显,就要受到处罚……

    “大人说怎么办呢?”长史翻阅完计簿,眉头就皱在了一起。

    什么都好,就是这个最麻烦,打仗的话,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文官的活就不怎好做了。

    特别是汉朝官员个个文武俱优,大趋势下,压力山大。

    “又是入不敷出啊。”

    “差多少?”

    “将近……四成。”

    “是啊!百姓为了躲避战乱,哪有时间种地呢?往年还可添一下,今年难了……”

    郝贤站了起来,望着窗外开始凋落的树叶,一脸的惆怅。

    “本官这个太守当的……唉,哪里抵得上京畿的一个县令呢?匈奴人一来就手忙脚乱,想起来真是愧对朝廷,愧对皇上啊!”

    长史道:“咱们先不说这些了,谈谈赋政,现在这个情况,大人总得对朝廷有个交代啊!”

    郝贤点了点头,他很感谢长史,跟了他这么多年,可从来没有怨言,往往有什么施政方面的事,问他总没错。

    “年年难为你,本官……真是没用,哎……内心总觉不安。”

    “大人何出此言,这是下官分内之事,大人这样说就见外了。”

    郝贤还能怎样呢?面对这样的挚友,他不再犹豫了,紧接着问道:“匈奴今年有两次入侵吧?”

    “三月一次,五月一次,虽说规模不大,边塞百姓已不堪其扰了。”

    郝贤掰着指头计算,这两次都在万人以上,也不知道匈奴人打的什么明堂,又有什么用意。

    我军为了御敌,共征集本郡的男丁一万人,以补充兵员损失,使得现有军伍扩充了四屯,凡因戍边而无力耕作的丁户,免征赋税一年。

    这些男丁戍边的花费,置办兵器,训练的费用,这些加在一起,足以弥补赋税的亏空了。

    长史有些担心道:“大人,这样能行么?朝廷还要核计的,倘若发觉虚报,这可是欺君大罪啊!咱们担得起么?”

    郝贤叹了口气道:“如不这样,又有何方法呢?百姓已经够苦了,我们如再来个涸泽而渔,酿成民乱,朝廷追究下来,一样获罪。

    你没看出来咱们这位皇帝虽屡兴战端,可行的都是仁政么?他会理解的。”

    “话虽如此,可……”

    “万一被查出来,凭着你我跟随大将军出生入死,他总不能坐视不理吧?烦劳仁兄按照我们刚才说的,将这计簿重做一遍,等你我重新核计之后,仁兄也该启程去长安了。”

    “唉!”长史接过计簿,就告辞了,暂时只能这么做。

    刚要离去,却见一守城的司马奔跑着进来,说塞上的烽烟传过来了。

    郝贤的心顿时绷紧了:“何时看见的?什么情况??”

    司马喘着气道:“刚才卑职上城巡检,闻到空气呛人,忙朝远处看,原来十里外的山头上烽燧滚滚,想来匈奴人已经越过阴山了。”

    郝贤不禁倒吸一口气,心头一颤,从身后的剑架上拿起宝剑,就出了府门,奔往北门城楼。

    长史也不敢怠慢,只紧紧地追过来了,想随同一探究竟。

    而各部司马看见太守和长史,立即整肃军容,严阵以待。

    每一个城垛口都有一名张弓待发的士卒守着,这让郝贤的心安定了不少。凭借以往的经验,匈奴人起码要在五天后才能到达,他还有时间进一步加固城外的要塞和堡垒。

    他传令城外塞堡驻军,枕戈待旦,严防匈奴军突袭。然后他又转身对长史道:“本官连夜写好奏章,大人后日就启程回长安,将军情奏明朝廷。”

    哦!对了,一定不要忘记去拜访大将军,就说他的信我收到了,知道了么?”

    待他回头俯瞰城外时,眼见城西也硝烟弥漫了,原来通往代郡的烽燧也点着了,战况立时紧急了起来。

    战争,让男人们热血沸腾,也让脚下的土地躁动不安起来。

    十月十五日,夕阳将余晖洒在长安城头的时候,上谷长史一路风尘仆仆,终于赶到了京都。

    一路上,他都在想,他见了卫青该怎么说,怎么解释下来。

    往年每一次进京,郝贤或者长史总是先到大将军府,除了向卫青禀报军情防务外,再就是叙叙旧情。

    但今年不同,毕竟上计中有造假行为,这让长史一想起来心里就有些不踏实,他还是第一次这么干,尽管初衷是好的。

    他在驿馆安顿住下后,简单地用了些膳,就直奔大将军府。

    卫青听到禀报,忙将长史迎到客厅,喝了些热茶,长史先转达了郝贤对卫青的问候。

    接着说道:“郝太守有奏章呈送皇上,还没有来得及送往丞相府。”

    卫青道:“丞相近来有恙,署中诸事都委与御史大夫代理了,好在皇上有旨,中朝有事,可以直接面奏,长史且回驿馆歇息,本官这就带奏章到宣室殿面见皇上。”

    “大将军且慢,下官还有话说。”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