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冰心玉壶传说 > 正文 第二十一章 殿 议

正文 第二十一章 殿 议

书名:冰心玉壶传说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平凡并非平庸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殿议

    朝阳门大殿处于朝阳门的山门口。大殿朝向朝阳府,也就是越州最大的府,面积有柳山府四五倍大,里面住着朝阳门中高层和越州大部分富贵之人。殿门附近驻扎着烈rì战部的两支千人队。大殿之后就是朝阳山诸峰。那里是朝阳门的禁地。只是门主、太上长老和他们的朝阳卫以及十大长老可以在里面修行。同时也生活着一些杂役。

    当然,现在还有东升殿众弟子在里面生活、修炼。

    大殿是门主会见朝阳门中高层的场所,是朝阳门商议大事之处。上次也是在这里,门主接受了赵家的挑战,随后又解除了五长老的职务。

    但大殿一般只有众长老商议、处理门派事务。门主自那两件事后,已经快两年没出现过。这并不异常。历代门主大多也如此。所以,除朝阳山外,朝阳门其它地方均由长老控制。

    大殿上只坐了九位长老。因为名义只有九位长老了。两侧站着烈rì、旭rì战部统领各其它各殿、府主管。虽然各种事务都有长老分管,但长老一般并不直接管理,大多都设主管。如内门就有内务府主管,外门有巡查使、税收使等主管。

    朝阳门一般每月开一次例会,主要听各主管的工作汇报,处理各种事务。

    此次也不例外。各部、殿、府等统领、主管均是金丹以上修为,提前将汇报事务用神识印入玉筒,递交给了诸长老。而后只是简明汇报一下,听诸长老裁定。一般事务都是分管长老提出处理意见,大长老裁定。如涉及几个长老事务,就由大家提出意见,最后大长老裁定。

    大长老,是门主一人之下,亿万人之上。门主不出,他决定一切。

    大长老很喜欢这种感觉。一年多以前他还有一种恐慌感,怕门主要复出干预门内事务。但快两年了,门主从不过问事务,让他有些心安了。最近听到门主培养的那些弟子们竟然能进百花谷修炼,这让他大吃一惊。看样子门主想把他们当朝阳卫培养。而且不是一般的朝阳卫。

    只有他和几位长老才知道,门主和太上长老并不如他们一样职位世代相传。这些人都一心求仙,很少听到有婚娶。当然,即使有也不是他关心的。

    门主和太上长老继承人都是从各峰朝阳卫中产生。如果那一峰在上任太上长老去世前还没有人结婴,那就可能断了传承。当今门主元婴中期,至少也是500岁以上,算时间也是应该培养接班人的时候了。那这次难道就是门主想培养接班人。

    大长老不禁猜测。从前他以为门主是想培养自己的势力,以后可能取代众长老。这让他很长时间担心不已。后来看到如此高的淘汰率,他又开始猜测门主的真正意图。如果是培养下一任门主,而正好是自己的孙子当选,那以后朝阳门不成他自家的。

    他不由得暗自打定主意,不惜一切代价支持杜天杰,在门主的培养下,现在他最出sè,准不定真有可能会结成元婴。

    元婴期,是仙与凡的分水岭,一旦杜天杰能结婴,那门主这位必是掌中之物,有了门主的真正支持,那他就可以完全掌控朝阳门。

    从立派之初,太上长老有二十余人,现在也只有九人了。他们十位长老祖上都曾出过太上长老,后面因为动了凡心,影响修炼,断了传承。当时门主念旧,让他们掌管俗事。前面几任也还感恩门主,几代尽心尽力,让门主很是放心,不觉就形成惯例——门主基本不管俗事了。

    万年传承中,中间几代长老受世俗影响,开始注重家族,利用权力为家族谋利,这样长老的家族得到很大发展。虽然每代只有一个人能继承长老之位,但其他人也是富贵之极。那些求权不得,修仙无望的长老子孙,就在生活上求享乐。长老家族子弟奢侈之风盛行。

    当然也不只他们,数万年发展,早已不知有多少权贵,朝阳门已经形成了以长老为首的权贵阶层,他们中大部分子弟安于享乐,花天酒地,靡靡之风处处皆是。

    同时,他们又消耗大量的丹药,强行提升修为,延长寿元。

    浑身凌罗者,不是养蚕人。

    当然,这些不是大长老关心的。他只关心自己的地位是不是稳固。每代大长老都是把下一代扶上马再送一程。不管是战部,还是各殿府,都安排了亲信。

    但作为交换,大长老对其他长老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各位长老势力也是根深蒂固,连他也没法轻易动摇。也就门主能做到直接解除一位长老。但这并不能直接动摇长老的势力。

    此次殿议就一件重大的事,外门战部推荐五长老(确切地说是曾经的五长老)的儿子任第一战部副统领。

    外门四大战部占朝阳卫武力一半,他们的声音很有分量。二长老名义上协管,但基本还是五长老说了算。大长老虽然在战部也有人,但不在主职,权力并不很大。

    五长老不会让别人插手他的地盘。尽管有时卖大长老面子,也就安排一些有油水没实权的位置给他的人。多年经营,外门战部基本是他家的一样。说实话,如果五长老说反出朝阳门,估计有一半以上将领都会跟着造反。

    大长老听到众统领的推荐,望了望二长老道:“不知二长老有什么意见。”

    二长老当然不好表什么态,很圆滑地说:“我也只协管一下,很多情况也不是很了解,一切请大长老做主”。

    大长老心中很爽:“不愧是二长老,真懂事,比那个五长老强多了。下了台还这么多事,想提拔儿子也不提前汇报一下,你真当外门战部是你家的呀。”但他嘴上不能这么说:“众位推荐也有理,不过战部人员调整可能涉及人数较多,请二长老与众统领商议一下,拿个名单出来,我们下次再一并商议决定吧。当然,其他长老有什么好的意见也可向二长老提。”

    此话一出,众长老高兴了,利益均沾,大家的亲信又可以借机升官发财了。当然,前提是想一下有没有大长老想提拔的人,不然下一次可能又通不过。

    众统领当然不敢过多与大长老争辩,只能等下次殿议之时再提了。

    接下来议的事大家更关注了。门主选新秀,刚开始招了近4000人,现在已经只剩下不到40人了。淘汰中人大多数是富贵人家子弟。如果没这次之事,他们都会进入外门,聚灵之后,都可以在战部混个一官半职。现在被淘汰了,也错过了外门10年一次招收弟子的机会。他们当然希望让子弟们再有机会进外门,这其中也包括众长老自己的子弟。

    这个事情很快商定下来。大长老也点了头,毕竟自己也有几个不争气的孙子被淘汰。当然,大长老给林长老也留了一个机会,就是让他“仔细甄别,择优选录”。

    这些人都淘汰了的,还什么优,只能说是让林长老抓住机会捞一把罢了。

    当然,林长老心知肚明,连忙表态:“此事属下一定会尽力,认真甄别,jīng选之后再请大长老最后定夺。”

    大长老很满意。多好的长老呀,与这样的人搭班子就是爽,真不负自己的培养。

    这种殿议几乎每月都上演一次。朝阳门也就是在这些人的尔虞我诈中运转。门派会不会发展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自身的利益。

    但没有人会想到这一切很快会发生变化。当然这种很快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数年,但相对修士们数百年的寿元来说,数年也只是一眨眼。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