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大明1639 > 正文 第6章:主议(已修改)

正文 第6章:主议(已修改)

书名:大明1639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欧龙光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    退朝后,崇祯将高起潜和杨麟昌留了下来。在文华后殿召见他们。

    王承恩将高起潜和杨麟昌从乾清宫领到文华殿。三人刚走到殿门,便见殿内崇祯负手而立背对着他们,掂望着殿上高悬的金匾。

    高起潜和杨麟昌回想起皇上退朝时,表现出来的怒容,都有些心怯。当高起潜进殿通报了之后。二人便小心翼翼地走进殿内,然后同时跪地向崇祯行了一个跪礼。

    “免礼,”崇祯缓缓转过身,紧绷起的脸容一松,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还让王承恩给高起潜和杨麟昌赐座。

    高起潜和杨麟昌偷偷看到崇祯脸上挂有微笑,一路过来都紧提起的心一松,都长舒了一口气。

    崇祯说道:“虏骑兵临城下,朝廷yù战又兵力单薄,加之河南,四川两边平叛,朝廷已是三边同时开战了。单是军饷朝廷都无法支持。二位卿家可有退虏应策?”

    杨麟昌想了想:“臣以为招……..”

    崇祯举掌打断了杨麟昌的话后,下巴往殿门外一摆。殿内的几名太监和宫女,会意便无声退了出去。这时,诺大的文华殿就剩下了崇祯,高起潜,杨麟昌,王承恩。

    “杨卿之前所言与后金议和一事,朕也想过,只是…….”爱面子的崇祯没有说下去,就是因为他担心议和这件事会传出去,天下人都把他说成是宋徽宗的翻版。这种思想行为,不就想做婊子,又想立牌坊么。

    杨麟昌一听崇祯的口气,就知道他担心什么了。他在心里迅速组织了一翻语言后,说道:“臣以为叛乱一rì未平,便无法专心对外,臣仍觉得应对东虏鞑子还是以抚为主。倘若招抚成功,便集全国之力平叛,待叛贼平尽,才专心与虏骑决战。至于派去招抚之人,臣以为皇上可以密旨辽东巡抚,由他派一个不易引人注意的人物,带着朝廷印信前往建州。而京师朝廷这边,便摆出与虏骑决战的架势,这样就不会有人知道是皇上派人去议和的,到时招抚事成,皇上可以假说辽东巡抚方之藻擅自对虏鞑行招抚之事,然后….”说到这里,杨麟昌回手在自己的脖子上一划,从鼻子里哼出一个声音“杀”

    杨麟昌果然是个人jīng,不单止摸透崇祯了。一翻yīn险之极的计策,既让崇祯做了婊子,又立了牌坊。

    同样,杨麟昌在话中把“议和”说成“招抚”还擦了崇祯一顿皮鞋,这让崇祯心里大感受用。向来爱面子的崇祯也确实喜欢自欺欺人。

    崇祯沉思了一阵,方才将杨麟昌说来的计策想通彻。当即就激动了起来,连道三声“妙,妙,妙,杨卿果不失为朕的得力臣子啊,有卿辅佐胜十万兵马啊”

    高起潜也陪笑附和不已。

    杨麟昌眼珠一转,想起什么,便道:“皇上,臣怕督师勤王兵马卢象升会过于正直,不愿议和,力图主和啊”

    闻言,崇祯脸上的喜意一沉,想到卢象升确乃是一个忠直臣子时,他脸上的苦sè就更浓了:“如若卢象升力求主战的话,事情也有些难办啊,撤他督师勤王兵马一职,可现在朕一时间,也找不出一个比卢象升更合适担任督师一职的武将啊。”

    “皇上不必担忧,可先探探卢象升的口风,如若卢象升力图主战的话,也不必罢其督师一职,只需对卢象升加以钳制即可。”杨麟昌说道。

    崇祯点了点头,说:“杨卿所言极是,朕这便让人去宣卢象升入宫觐见。”说罢。崇祯转过头对王承恩说:“王承恩,你速速前往昌平召卢象升入宫见朕。”

    “遵旨”王承恩领旨,便快步向殿外走去。

    崇祯又对高起潜说到:“倘若卢象升主战,朕予你密旨,与虏作战务必相机行事,切勿让将士们尽然命丧沙场,马革裹尸,必须时对卢象升作出钳制。不然,朕心会难安,切记,切记”

    高起潜慷慨答道:“奴婢谨记圣意,绝不会让卢大督师的愚为,害了大军将士”;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