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大明1639 > 正文 第22章:皇上震怒(已修改)

正文 第22章:皇上震怒(已修改)

书名:大明1639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欧龙光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    当朱慈烺领军已过了清河店。

    紫禁城内,周皇后才去袁妃哪里串完门,带着小长平和小定王回到慈庆宫,发现朱慈烺没在宫里,起初也没有在意。直到旁晚,眼看就要天黑了。周皇后见朱慈烺还没有回来。便让太监去找朱慈烺。

    直到一更天,被周皇后叫出去找朱慈烺的太监回到慈庆告诉周皇后说整个皇宫都找遍了也没有找到殿下时。周皇后终于着急了。她出动后宫所有太监宫女继续找。

    与此同时,因为上午东虏大军在通州拨营而起,向京师逼近的消息传到崇祯这里。崇祯惶恐之际,急诏杨麟昌,杨廷麟,刘宇亮,魏德藻,杨士聪等一干要臣即时入宫至文华殿觐见。

    众臣一到,崇祯便急急忙忙说道:“东虏大军从通州开始起军,进犯京师,众卿有何应策”

    在场的太臣在进宫前就从军报中得知虏骑向京师开来的消息。面对崇祯的问话,一个个低着头都沉默不语。

    崇祯见每次事发,这些大臣都是这样一个个低着头片语不说。朝廷养你们干什么?崇祯正要大发雷霆。

    杨麟昌便开口了,他说:“回万岁,京师现内有京营十余万军,外有高起潜所率关宁军等勤王军十万护守,加之卢象升领宣府,大同,山西三地勤王大军驻守在昌平。莫说城内十余万京营军兵据城而守,东虏难破,就是高起潜率三万关宁铁骑与东虏大军交手,昌平卢象升发兵而至,两面包夹。东虏大军也难讨好处。所臣请万岁勿忧”

    崇祯紧提了一下午的心,听了杨麟昌的一席话略略安定了一些。继而又问:“”

    杨麟昌入宫已料定皇上有此一问,心下早早就织辑好说词。不慌不忙答道:“东虏从通州沿运河粮道进逼京城。所臣在东直门和朝阳门派了重军守驻,德胜门也加军兵。余下京营军皆分派各门。如今各路勤王大军已经到齐。城外兵力更足。京师现在可说固惹金汤,万望圣上勿忧。”

    崇祯点了点头,又问:“东虏已到哪里?”

    杨麟昌答道“微臣进宫前,东虏的前头部队就在东直门外五里”

    崇祯心里又是一紧。脸sè更加苍白了,但是崇祯为了掩饰内心的恐慌,他装出一副震怒的样子,指着殿下除杨麟昌外的一干大臣骂道:“如今东虏进逼京师,尔等大臣吃君禄,却泄泄沓沓,徒立于此,沉默无言。不能为君分忧。朕要尔等何用。朕要的是像杨卿这样臣子!!”说罢,崇祯怒眼从默然而立的大臣身上扫过。

    没有进言的几个大臣无不低头,不敢去接崇祯的目光。

    杨麟昌站在哪里,心里暗暗得意。

    这时,陈新甲急步跑进了大殿。跪地行过礼后,方道:“回禀皇上,东虏大军已从清河店绕过城西北,并没有进犯京师,反行军方向离京城越来越远,看样子,东虏像是要攻打涿州方向进发。”

    崇祯听完陈新甲的军报后,心中的惶恐这才放了下来。随之想到太子写给卢象升的信。信言:东虏大军会师通州,意非京师,而将各路兵马引至勤王,然各地兵马一去,兵力空虚。则便宜东虏攻打城池。所必从通州绕过京师,首往涿州去……

    东虏大军去涿州干什么?就算不善军事的崇祯,现在也看出来。东虏此行的目的正如太子所说的。掳百姓,抢钱粮。

    至此,崇祯再不与一干大臣商议,拍案而起,急声喝道:“速诏太子前来见朕!”

    诸大臣听皇上在这节骨眼上要诏见太子。都不由一阵惊疑。唯有杨麟昌知一些些,崇祯此举何为。还不是太子不知怎的,突然就变出一身惊天之才。

    领旨的太监还没有跑出文华殿的殿门,只见王承恩疾步就冲进了殿来,他惊慌之极哭禀道:“皇…..皇上大…大事.不好啦,皇后娘娘刚叫人来报太子殿下失踪啦。”

    崇祯脸sè大变。霍地从龙椅站起来,吼道:“你们这群狗奴,还不快派人去找!如若皇儿有什么闪失,朕分了你们这些狗奴的尸,剁……”崇祯急怒攻心,眼前一花,竟一屁股跌坐回龙椅上。

    “皇上……!!!”殿中大臣见状,无不吓得魂飞了三魄。齐声惊呼而出。

    王承恩见皇上震怒之极,心怕得几乎要跳出喉咙,将额头死死磕在地上,可事已至此由不得他敷衍,只得颤声哭道:“回禀皇上,皇后已经派人把整座皇宫都找遍,都没找过太子殿下,奴婢也出城查过。发现驻守德胜门的神机营提督卢九德带走了一千五百守城军兵,先后押着十几辆银车,已擅自出城去。然后奴婢就去东厂找了曹公公,曹公公也是刚刚得到消息说卢九德是尾后押银车出城的,在卢九德之前已经有一个跟太子长得极为相像的太监,押着银车出了城去了”

    东虏大军下午不是从城外经过吗,太子这个时候出城定然九死一生。殿中大臣想到此节,一个个吓得面如土sè。

    崇祯脸sè惨白,就连嘴唇也无了血sè,淡如白纸。他哪能不知道今rì出城的危险,而且还是押着银车。这不就是往火海里面跳嘛。自从太子显出天人一般的智才后,崇祯就已把他看成大明的希望,特别看了他写的红楼梦后,正还想做让人建太子詹事府。让太子开始理政。可不好现在就出了这档事了。

    想到朱慈烺很有可能已经出城撞上东虏大军丧了命。崇祯一激动,再起想要站起来,站起一半,双脚一软,又跌回龙椅上。

    殿下的大臣见皇上软瘫在龙椅上,双眼已失去光彩,黯然无神。恍如老了十岁。哗啦一下,诸臣全部跪了下来。齐声安慰崇祯道:“皇上,太子殿下受天神佑,断然不会遭遇不测。当务之际,应该召曹化淳前来来,问清事情始末。押银出城的太监到底是不是殿下所扮啊”

    崇祯听到众大臣的话后,不知哪来的劲力,蹦地一下就从龙椅上弹了起来,眼中也幻出了些许光芒,他急声喝道:“快给朕宣曹化淳!!!”

    曹化淳听到王承恩说太子失踪后,方意识到卢九德与那太监押银出城的事情,关系重大。当下便着人调查此事。不到一个时辰整个事件就被调查了出来。

    此时曹化淳正在西厂衙门里边听负责调查该事件的太监汇报调查结果。听完报告后,曹化淳大惊失sè,押银先行出城的太监果然是太子。

    正当曹化淳惶恐之际。皇上派来太监就来了。曹化淳一听皇上急召他入宫觐见。心里便凉了半截,暗呼:完了,咱家算是完了。

    曹化淳进宫的时候,已快是二更天了。他心里惶恐之极,一直想着如何推开他在该事

    件所存在的责任。走在曹化淳前面的太监提着灯笼的,将曹化淳一路领到文华殿。还没进殿便见到殿内皇上神sè急躁在殿上来回渡着步子。殿下一干大臣低头叉手而立。连气都不敢喘一下。

    曹化淳忐忐忑忑走进殿。

    崇祯一见到曹化淳,不等他上前跪地行礼,便问他道:“曹化淳,朕问你太子殿下可是扮成太监押银出城了”

    “这……”曹化淳没有马上回答,低着头眼睛偷偷瞄向那些大臣。大臣们忙躲开他的目光。依然低头默立着。

    “快说!”崇祯厉声喝道。

    曹化淳无奈,只能照实回道:“下午奴婢从王公公那得知太子失踪后,便着人调查和寻找太子殿下的下落,事后调查出来,押银的太监的确是殿下,”说完,曹化淳偷偷看了一眼崇祯,只见崇祯的脸sè惨然。忙又道:“不过皇上,太子殿下是在未时出城的,而未时,东虏大军还到京师,至到申时东虏大军的先头部队才到东直门。加上太子殿下一行人是从德胜门出城的。不可能会遇到东虏大军,请皇上安心”

    曹化淳这一翻话,让殿中大臣为之一喜,不住点头附和陈是。

    已然失神的崇祯听后,也是哀容消散,顿时喜怒交加。不过他还有些不放心,问曹化淳道“曹化淳你说太子是未时出城的,可有依据?”

    曹化淳忙跪地答道:“奴婢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对皇上撒谎啊,德胜门守军皆可作证”

    崇祯沉吟了一下,继而猛拍了一下龙案,怒道:“堂堂太子,竟然敢私自出宫,还押银出城,胡闹。这定然是卢九德这恶奴怂恿的,传我旨意,即刻派人追去,将卢九德和太子带回京城,朕要将卢九德亲手剐了。”

    陈新甲闻听皇上要派兵出城,急急跪地谏道:“皇上万万不可阿,东虏后部还在城外,加上夜深,未知虏鞑是否埋伏于城外。不可冒然开城门啊皇上”

    其他大臣也觉陈新甲所言甚是,也纷纷跪地谏劝道。

    “那依陈卿家所言,朕该如何处理,如不尽快将太子带回来,若是太子有了闪失,朕该如何。大明该如何!?”崇祯虎目威极,一翻厉喝让陈新甲顿时哑口无然。

    杨麟昌见状,忙开口对崇祯说道:“回禀万岁,微臣有一计,”

    崇祯闻言,目光转到杨麟昌身上,见到是杨麟昌,崇祯的脸sè就缓和了许多。他说“杨卿,有何计?道来无妨”

    杨麟昌说道:“臣以为,陈大人所虑甚是,现在东虏大军就在城外,发军去追确为不妥。不如皇上皇上派人潜往昌平,密旨卢象升让他捉拿卢九德,等东虏大军过了京城后,押卢九德回京同时将太子一并送回”

    崇祯沉吟了片刻,才开口说:“那就依杨卿所言。即刻拟旨派人趁夜绕路而行,送往昌平军中,着卢象升即刻捉拿卢九德不得有误”;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