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大明1639 > 正文 第61章:出辽东(修改版)

正文 第61章:出辽东(修改版)

书名:大明1639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欧龙光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    秦婉萱献计,涿州一战,明军完胜,斩首一万。当涿州城内大摆庆功宴的时候。朱慈烺和马英怡,李重镇,周遇吉,陈夫率两千五百骑,rì伏昼出。行军十rì,神不知鬼不觉地绕过了宁锦。穿过广宁卫,黑山。进入辽河套。

    朱慈烺可不敢往东走过盘山。因为过了盘山便是满清的海州卫,海州驻守有大量汉八旗。领兵大将正是崇祯七年弃明投清的尚可喜。在崇祯九年,皇太极改“后金”为“清”,尚可喜也被封为智顺王,移驻到海州,隶属镶蓝旗。兵力肯定是在五千以上。而且海州与清国的都城——盛京相离甚近。遥望相呼,更重要的是海州作为清国与明朝的正对面。皇太极肯定会把防御重心摆在海州一带。朱慈烺再傻也不会傻到往枪口上撞。所以他只能选择进入辽河套,绕到建州清国的后面。

    从黑山出去,走过辽河套潜到沈阳一带。至少要多走十天左右。但这也是没办法的。

    寒夜风刺骨,高空淡月,漫漫枯草地,两千五百军兵,四千匹战马。在朱慈烺等人的带领下,借着淡淡月纱迎着寒风前进。今晚算是老天爷照顾他们了,有月显天。若是往rì这般夜行rì藏,那滋味才真叫一个痛苦。现在朱慈烺就在皇太极眼皮底下,不敢打火把,就算从关内出来的一路,也没敢打一次火把。现在走的是一展茫茫草地,还算好些。那出山海关之前,一大段形同翻山越岭的行军路。无月无火,都跌废了两百多匹战马,摔死了一百多军兵。

    如今辽河套的草地好走,但是辽东的苦寒却又成了另一种威胁,越往前就越冷。幸好朱慈烺有先见之明,在昌平的时候便给将士们准备了多一件大棉袄。但这也只是朱慈烺的一千五百本部兵马才有。马英怡那一千后来兵就没有了。只能裹着棉被赶路。

    马英怡这一千骑兵都是四川人来的。哪里受过这种寒苦。骑在马上,裹着棉被,连头都缩了进去,臃肿得就像一个包子一样。如果他们不是跟了马家出生如死那么多年,有着一份誓死忠主之心,怕是早已逃光了。

    马英怡穿了两件厚实的大棉袄,骑马走在朱慈烺旁边,她缩着脖子躲着寒风。那模样儿真叫时一个可怜。

    朱慈烺把棉袄让给马英怡,他也冷啊,可他是将士们的主心骨,可不敢像马英怡那样表现得那么猥琐。只能咬着牙顶着寒风上。时不时还要回过头来说几句煽情的壮句豪词来鼓励大家。正因为朱慈烺有这样的觉悟。这一路虽苦,将士们却都没有喊过声苦。

    朱慈烺转头借着淡淡月光,看到马英怡那俊秀的脸蛋被冻通红。一直咬紧牙关,必必发着抖。便心生了不忍。女生就是女生,老子把自己的棉袄都让给她了,咋还那么禁不住冷啊,唉,

    “你还好吧,如果真的太冷了,你….你便过来和我挤乘一匹马….呃,”朱慈烺道。

    “我…我才..才不要”马英怡的声音有些羞涩又有些倔强。

    朱慈烺忙道:“你别想歪了,我只是怕冷死了你,我没法跟表姐交代”

    马英怡恶恶地看着朱慈烺,想说什么,可牙关又抖得厉害。一下子没说出来。

    朱慈烺见到她那般,语气轻缓了许多,道:“是不是冷得受不了?”

    “谁说我冷,”马英怡腰身一挺。

    朱慈烺愣了一下,露出一丝淡笑,便没再说什么。

    一阵发啸的寒风吹来,朱慈烺打了一个冷战,赶紧搓起手来,寻求些温暖。

    马英怡往朱慈烺督了一眼。见他这般搓手取暖。才想起他把棉袄让给了自己。她沉吟了一阵,便动手脱下套在最外的棉袄。

    “诺,”马英怡伸出手,手里提着刚脱下的大棉袄。

    朱慈烺很惊讶的目光从棉袄上抬起,望着马英怡。并没有去接棉袄。

    马英怡将腰板挺得老直的,跟刚才那个冷得直哆嗦的小样来了一个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你拿着啊,我一看你就知道你冷得快要不行了”马英怡作着一副取笑朱慈烺的表情。

    这泼货,还装得挺能的嘛。倒反过来担心我了,朱慈烺呵呵笑了几声,道:“你还是别装了吧。”

    “哼,谁装了”马英怡直接将棉袄丢到朱慈烺身上。

    朱慈烺赶紧接住棉袄。很不可思议地看着她。

    “看什么看?快穿上你衣服”马英怡瞪了一眼朱慈烺。

    “哦”朱慈烺便拿棉袄往身上穿,刚穿到一半。便见到马英怡被寒风吹得一下受不住,紧紧抱住双臂。他再也穿不下去了。反手将棉袄又脱下来,策马挨近马英怡。直接拉过她的一只手。塞进棉袄的袖管里,把棉袄反穿到她身上。“这样子可以挡住寒风的,你们女的没男的禁得住冷。”

    马英怡露出在棉袄大领上那双亮亮闪闪的大眼睛看着朱慈烺。光晕转动着。

    朱慈烺也不再看马英怡,只顾策马向前。

    过了一会儿,带人去查看地形的周遇吉回了来,他骑马来到朱慈烺跟前,拱手说道:“殿下,我们已经过了熊山站。现在我们的右侧便是一块沼泽。这块沼泽很大,呈勾行,所以我们的前面也是沼泽,看来只能绕行了,”

    朱慈烺沉吟了一阵,在周遇吉的肩膀上拍了两下,道:“行,你和重镇,陈夫去安排吧。”

    “是,殿下,”周遇吉应了一声便拨马向后去了。

    绕过沼泽后,天已微微开始亮了。朱慈烺吩咐了李重镇带人去阳河取水后。他便带着骑兵部队找了一个罕无人烟地方,选了一处凹坡进行休整。另外再派了一些人出去轮流把风。

    所谓的凹颇就是四边都是土丘,围出来的盘地。盘底不是很大,但足够两千五百军马在里边休整。朱慈烺和军兵们从驮马上取下物材,迅速搭建出了一座座成三角形的简易帐篷。等帐篷搭好了之后,

    带人去阳河取水的李重镇就回来了。瞧他们一个个身上挂满了大水袋。就像丐帮十几袋弟子一样。下了马,李重镇便让他们将水袋发下去。他自己则挂了一身水袋,笑吟吟地向朱慈烺走来。出关的一路来,一直都是陈夫负责取水的,这一次主要还是考虑到大部已经处在虏鞑的地盘了。李重镇领兵打仗多年,行事稳重,便派他去了。虽然是小事,但往往一件小事都可以毁掉朱慈烺的一切。不是有句话么,小心使得万年船。

    朱慈烺和马英怡,周遇吉还有陈夫围坐在帐篷前面,有说有笑的。

    “接着,殿下”李重镇取下一只水袋向朱慈烺扔了过去。然后又分别将水袋丢给周遇吉,马英怡和陈夫。

    “我去取干粮,”陈夫接住水袋,便起身向停放驮马跑去。

    李重镇现在也习惯了和这几个年轻人玩在一起,他拿着水袋边往嘴里灌,边走过来。喝足一抹嘴,舒“啊”了一声,就在朱慈烺旁边坐了起来。搭着朱慈烺的肩膀说:“殿下,我刚才去取水的时候,见到阳河的对面有虏帐,不过看样子不像是建州虏鞑的”

    朱慈烺沉吟了一阵,道:“应该是库伦族吧,不过现在蒙古各部都归附了虏鞑,我们晚上行军尽量远离人烟。而且行军速度要快些,以免夜长梦多。争取早rì杀进沈阳的长山堡。”

    李重镇点了点头,便没再说话了。

    陈夫抱着一只装满干粮的布袋跑了回来。

    “诺,殿下吃块烧饼吧”陈夫最先从布袋里掏出一块被冻得跟铁皮似的油炸面饼递到朱慈烺手中。

    “恩”朱慈烺拿着烧饼,转过头向已经拿出干粮,一堆堆围在一起吃的军兵们望去。心里一阵愧疚生起。以前在关内的时候还可生个火煮点热的来吃。现在出了辽河套可不敢这样做。一生火很可能就会被发现行踪。所以这几天大家都是啃着这些“铁皮面饼”,“砖馒头”

    “我去将士们那边吃,你们在这儿吃吧”朱慈烺拿着面饼站起身,走过去,凑到一堆比较大的人圈里坐了下来。

    将士们见到太子坐了过来,赶紧放下手中的食物,纷纷起身向太子行礼,

    “还行什么礼啊,我们可是说过的喔,私下里我们可以说是最铁的哥们,现在是吃饭时间算是私下的喔”朱慈烺向将士使了一个很哥们的眼sè。

    尽管太子很经常和他们坐在一起吃饭,每一次都是那样。但是这出关的一路却显得特别感人,尤其到这个寒苦的地方。当下将士们的眼眶都红了起来。看着太子身上的盔甲都长了黄锈,衣袖裤子又脏又破,撑手昂腰坐在地上,拿着一面会咬掉牙的面饼。只觉喉咙里堵了什么东西似。尽管他们身上的甲衣烂得更厉害,脏得更不像话。

    “快坐下吃东西啊,都发什么神经啊?”朱慈烺笑着对将士们说。

    将士们神情肃穆地在自己胸口拍了两下,才含泪坐了下来。从地上拿起食物。仍把目光集中到太子身上。

    朱慈烺向将士们耸了一下拇指,便拿起面饼放到嘴里一咬,顿觉寒气袭牙,果真像是咬在铁皮上。但他不想在将士表现出他吃不下去。咬住面饼猛地一扯。便扯下了一大块,然后若无其事地咬嚼起来。连水都不用。尽管还是咽到了。将士们看着心都痛了,于是大家都放下了水袋。硬啃面饼,馒头。

    朱慈烺边吃着面饼边和将士谈笑起来,刚才那股感伤的气氛很快就融洽了起来。

    马英怡和几位将领坐一起,一直都看着朱慈烺这边。看着他和将士分享面饼,看着他和将士有说有笑。看着他和将士举拳互锤对方胸膛。互拍手掌。不断地咬着下唇,都有些痴迷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