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大明1639 > 正文 第4章:三府之权2

正文 第4章:三府之权2

书名:大明1639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欧龙光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    次rì,朱慈烺为了避免垦荒的工作而把chūn种的大好时期给错过了,毅然决定,将垦荒计划放慢,把一部分人力归回各务农官手中,垦荒,耕种同时进行。

    一大清早,朱慈烺与副集团官卢九德,姚东照在衙门的会议室里与四务官,一部门官,开了耕农集团成立以来的首场会议。

    务农官是从五万壮丁中挑选出来的四位有大面积耕种经验的人物,务耕官姓成名东来,他本是通州的一名大地主,家中有地万亩,从壮丁中的一些也是被东虏劫到涿州的通州人口中得知,成东来是成家独子,十五岁丧父后,便接手了成家的产业。而成家的产业无非就是一万亩田。仅五年时间,成东来愣是将父辈时候一万亩田单季守城1万石提升到两万石。通州的田地都是靠运河水灌溉的,既是同种一片土地,同灌一江河水。可成东来家一亩田的收成,却是别人家两亩田的收成。因此通州人都把成东来这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呼作“神农东来”。有些迷信思想根深蒂固的人奉年过节还向东面烧香,跪拜,祈求神农保佑。更让人郁闷的是有的人还在家中立个神位,神牌上rì:丰收大神成来东之位。

    成东来受到通州人爱戴,当然不止是他家田地的高收成,更多的是他对待雇农那是以客礼待之,那家有困难他都不会袖手旁观。

    对于成东来这样好心的人,朱慈烺当然不会让他不得好报。于是便让他当了耕农官。这个决定也不完全是因为成东来好心,在通州人心里有威望。而是他确是有耕作之才。

    另外务植官肖娘才,务仓官洪乃chūn,务收官郑金波三个人中,肖娘才良乡人,管家出身,曾受家主之命,率农耕种主家田地,自此,主家他办事有效率,又能让雇农专心劳动。便让他负责主家田地耕种和收割。在良乡也是一位人所周知的大好人。

    洪乃chūn房山人,乡绅出身,曾在衙门负责管理官仓,因为善待乡民,所以被当地人称之为“洪善人”

    郑金波营州右卫的百户官,在屯兵耕种上颇有成绩,多次受到营州官员的大力表扬。待兵待家属都十分随和,亲切,那家有困难他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所以右卫的官兵家属都管他叫“郑大哥”

    而综合部门官,朱慈烺就做了一次人情,让陆昌才和王密从分别担当正副,为此朱慈烺还给二位上了一堂课,让他们要有不分上下,皆一视同仁,以最良好的态度为耕农集团服务,为大明国出力。

    耕农集团的首次会议主要围绕着:生产流水线的问题,人力问题,管理问题,以及花生,玉米,土豆,番薯四种旱农作物的耕种技术问题,还有领导的思想态度问题等等,因此这个会议开了将近一天。在会议里,朱慈烺一再强调各位务官,部门官必须具备三善四注重的新思想。所谓“三善四注重”无非就是,善身为国,善身为人,善身为官。注重企业发展,注重员工安全,注重生产质量。

    前些天,朱慈烺惯切现代农业水平写出来的一本《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本》。让文化部出版社连夜刊印成书,也在会议临近结束的时候发到这些耕农集团领导班子的手中,并要求这些他们按照书中提出来的耕作技术去落实生产。

    直到太阳落山了,耕农集团的首次会议才落幕。这次会议举行得还算成功。因为这些在封建社会长大的人,始终没有对朱慈烺提出来的新思想表示抗拒。一个个很欣然地接受。这可能与朱慈烺自己以身作则有关。他将所有人应该对他的跪礼,称呼都免了。让他们以后见到他与他握个手便当作是礼了。

    很多人在第一次与朱慈烺握手的时候,都感动得失声痛哭。就连国会里的那些大名人也一样。不过这也使得朱慈烺吃了不少苦。因为他每天要见的人不在少数。

    当朱慈烺走出衙门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恰时,远处一队骑兵向衙门这边奔了过来。骑马跑在最前头的是一个太监,带着长长一大队人马,在朱慈烺面前停了下来。

    尽管天已经发昏发暗,但朱慈烺仍然瞧见从马上下来的这个太监正是侍候崇祯的王承恩。

    王承恩手中捧一卷金黄之布。因为手中有圣旨的原因,他现在可以不用向太子行跪礼,但为了表示尊上,王承恩还是向朱慈烺一躬身说:“殿下,奴婢从京城专程赶来传皇上圣旨的,望殿下见谅奴婢不能向你行正礼了,”

    朱慈烺把目光从他手中的圣旨提起来,摆了摆手,说:“没事,父皇前些天不是传过一旨了么?今天又是什么事儿?”

    王承恩说:“万岁让奴婢转达殿下,让殿下在外多注意身子,万事也别太cāo劳了,毕竟殿下年纪还小,正是长身子骨的时候,切莫累坏了。行军打仗也要注意安全,不胜便撤,皇上也不怪殿下,纵是千军万马也比不过殿下的xìng命重要,来rì大明中兴还要靠殿下的,殿下身为储君就要时刻谨记天下是殿下的,切莫cāo之过急,”

    朱慈烺听着,心里就像被炸开的大坝,而对他崇祯对周皇后的思念就如同洪水,轰隆一声,就冲了出来。洪水般的思念让朱慈烺眼眶一阵发热,鼻尖发酸,泪水被他忍在眼中,喉咙里的哭声吞了回去后,他说:“承恩,父皇还说了什么?”

    王承恩已过半百,眼睛不怎么好,在这种要天黑的环境里,并没有看到朱慈烺眼中泛泛而动的光芒。他哽咽地回答朱慈烺说:“那一rì打殿下万岁说他有过,让殿下不要介怀了,如今外边兵荒马乱的,要是吃不消就回宫吧,殿下永远都是万岁最疼的儿子,皇后rì夜思念着殿下都瘦了好多了。”说到这里,就连王承恩也忍不住流下眼泪。他提起袖子擦了擦眼泪,继续说:“万岁还说可国事糜烂至此,殿下有心,那便做吧,得空的时候,就回宫看看万岁和皇后娘娘”

    朱慈烺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啪啪地流了下来。他忍住不让自己哭出来,王承恩见太子流眼泪,也跟着哭得稀里哗啦的。

    朱慈烺提袖抹干眼泪,抽了抽鼻子,向王承恩点了一下头。

    “承恩,宣圣旨吧”朱慈烺说着,整了整衣摆,便跪了下来。

    王承恩见太子跪了下来,忙止住哭声,摸干眼泪,将圣旨展开来,尖锐的声音朗朗上口:“奉天承运,皇帝诏rì,朕之储君,太子朱慈烺因涿州一役,歼敌数万,战功浩大,又念太子心怀国难,朕心甚慰,特托太子着手顺天,河间,保定三府政治大权,并赐内侍卫百名。望太子勿负朕意。钦此。”

    朱慈烺真真愣住了,眼睛瞪得大大的,崇祯此举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当初只想要个办报纸的权利,接过还挨了巴掌,现在竟然京畿三府大权都交到他手中,这可比三个蕃王加在一起的权利大不知多少倍,怎么不教朱慈烺恍如梦中。

    直到王承恩说让朱慈烺接旨。朱慈烺才回过神来,欣喜若狂地站起来从王承恩手中接过圣旨。

    王承恩拿出印信等物交给朱慈烺,又交代了内侍卫官长一些让他们好生保护太子殿下啊,否则掉了根寒毛都要他们脑袋之类的话,然后才向朱慈烺道了别,领着几个内侍骑马调过马头向城门奔去。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