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孤汉 > 正文 第十九章:中伏

正文 第十九章:中伏

书名:孤汉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薄饮淡雪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    雨越下越大,急促的雨点伴随着轰隆的雷声遮盖了大军行进的脚步声,在薄暗的光明下,朦胧的大雨中,略显狭窄的官道上红衣黑甲的汉军徐徐而行,脚下溅起的水花无声的绽开,行军的队伍诡异的在轰隆雷声中充斥着一种安静的美感。

    天上白蛇游走,仿佛钩织出一只眼睛看着这支队伍。

    实际上也不只有一只眼睛盯着这支队伍。官道两边的树林里,在雨帘的朦胧后,跑动的黑影注视着这支行进的汉军。

    “大帅,他们来了。”

    大雨淹没了亲卫本就刻意压下来的声音,其实张牛角什么也没听见,不过汉军前锋已经出现在了张牛角视线里,亲卫的话不用说张牛角也知道。

    “让前面的兄弟们动起来吧。”

    “可是汉军主力还没有进埋伏圈。。。”

    “等兄弟们到了,也就差不多到了,传令去吧。”

    亲卫领命而去,张牛角继续注视着汉军前锋。黄巾军埋伏在树林里的人并不多,延绵的树林里也就数千人而已,只有经验最丰富,胆子最大的猎人才敢进入深林深处,寻常人一进入深林深处就回不来了,这也是兵书上所谓逢林莫入的道理,比起可能的埋伏,自然的威严更加可怕。所以张牛角只在树林中布置了数千人,而黄巾主力其实就在汉军正前方,在接到亲卫的传令后,向着汉军的方向徐徐而动。

    然后双方的游骑皆发现了彼此的存在,不过因为雨幕的关系,两军已经相当接近了。

    汉军前锋出现了一些sāo动,卢植皱眉勒住了马,等待着前方传回消息,汉军3、4万人延伸在官道上,从头至尾有数里之长,消息的传递也需要时间。不过在消息传回之前,卢植就发现了异常,前锋竟是向后退着两边缓缓展开,卢植一眼就看出这事汉军在接敌后的反应,而天上的闪光一瞬间照亮了天际,前锋里刀刃反shè的几处寒光也证实了卢植的猜测。

    “敌袭!!!诸军列阵!!!”

    这位老将军没有一点迟疑就叫了起来,只是卢植的声音传不出几米就被大雨混合着雷声撕碎吞噬,最终听见卢植叫喊的只有身边的亲兵,只是不是人人都能有卢植的这份洞察,听见敌袭这两字的时候,大多数人的表情都是一个样,惊得呆住了,而少部分人则在思索着“敌袭”这两个字是不是有着其他的意义,总之没有一个人想到是部队受到了袭击。直到前锋的消息被一名骑兵狼狈地带到了中军的时候,众人才反应过来,慌忙的向着诸军传令而去,只是这时候却有些晚了,因为几乎是卢植发出叫喊的同时,两边的树林中黑暗已经蔓延了出来。

    张牛角的突袭决定了战局的胜负,数千人带给汉军的是无法抑制的混乱。前锋遇敌的同时,众位将军所在的中军受到了奇袭,虽然数千人并没有能攻破中军的jīng锐,可是却阻碍了汉军命令的传达,而厚重的雨幕和遮天的yīn云则让突袭的黄巾人数在汉军眼里变得暧昧不清,所以在汉军中不可抑制的蔓延着一种被算计了混乱。而为了应付因为这突然地遇袭而在军中蔓延的sāo乱,汉军诸将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采取防御阵型,先让部队冷静下来,再作他图。

    不得不说这个反应并没有错,在这种混乱的情况下胡乱的动作很可能会演变成一场溃败,然后大军裹挟下,最坚强的战士也会懦弱的逃跑,至于逃跑的理由多不胜数。但是汉军的反应虽然没错,可是这样各自为阵的情况却苦了前锋的汉军。汉军前锋不过万余人,还因为行军途中的原因没能及时展开,虽然依靠着自军素质勉强撑起了防线,可是在看到中军和后军蔓延的混乱时,汉军前锋支起的防线就随着心理防线的破碎而变得千疮百孔,像是溃堤的大坝一样,猛然被黄巾的洪水冲得七零八落。

    当黄巾主力裹挟着汉军前锋的溃兵冲进中军时,卢植就知道大势已去。被众多亲卫簇拥着的这位大汉老将脸sè铁青的看着玄底血边的大汉旗帜躺在污泥之中,被人践踏而过,黄巾,还有溃败的汉军。一种英雄迟暮的感觉爬上这位老将的心头,同时的,还有一种不甘,愤怒油然而生:昔rì威震塞外,虽远必诛的汉军何以到了自己手上就被一群乱民所破!

    “将军?”

    簇拥在卢植身边的亲卫看见这个白发苍苍的老将沉默着推开了重重护卫,缓缓抽出了腰间礼仪用多过拼杀用的长剑,一种刚烈的气氛在漫天厮杀的静谧中游过众人心头,竟是一瞬间明白了这位老将想要干什么。

    “将军!”

    “杀!”

    反应过来的亲卫终究没有拦住这位老将军,只见一声大喊盖过了轰隆的雷声,白马载着老将,冲进了敌群之中,带着决然的气氛。当一个以为有便宜可捡的黄巾被卢植砍飞了半截身体时,亲卫们回过了神,跟随着一马当先的卢植逆流而上,凭借着一腔热血,竟是渐渐分开了cháo流。看着自家主将勇武,军心浮动的汉军竟是渐渐冷静了下来,各自为阵的诸军也彼此靠拢,黄巾的攻势一时被遏制住了。

    真是顽强啊,不过也就到这里了。

    看着逆流而上的卢植等人,张牛角心里也不禁有了一丝敬佩,不是谁都会选择的冲进乱军之中的,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气魄的前提是义之所在。没有大义,就没有赴死的勇气。虽然黄巾的大义与汉军的坚持不一样,不过为信念而赴死的勇气却是能够相互感染的。

    可惜了。

    被黄巾军簇拥着,张牛角摇了摇头。汉军的败亡无可避免,卢植的冲锋不过是回光返照,只要卢植一死,汉军自散。而看着卢植身边的亲卫一个接一个倒下,张牛角知道这个时刻已经不远了。

    “嗯?雨停了?”

    一束光打在了张牛角脸上,这位黄巾大帅才突然发现雨势已经止住,太阳的光芒刺穿了厚实的云层。这本是寻常事,chūn季的暴雨本就只能持续一瞬,只是看着阳光驱散了乌云,张牛角一时有些恍惚。

    当雨势小到了一个程度时,没有了嘈杂的声音,张牛角终于发现了不对,在漫天的厮杀声中,夹杂着凌乱的马蹄声,大地传导的阵阵微弱的震动让张牛角意识到了有大批骑兵靠近。黄巾是没有这样大批的骑兵的,来人不可能是黄巾,可是汉军在兖州附近有这样大规模的骑兵吗?

    心中的疑惑使得张牛角没能及时下令,其实下令也没用,黄巾军一旦陷入乱战,就不会再依令而行了。对于黄巾来说,一场战斗要么胜利,要么失败,一如这场由张角掀起的起义一样。

    所以当张牛角以一次几乎完美的伏击做出的一个胜利开局遇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时,就变成了一场溃败。

    驱散了乌云的阳光最后照亮的是与陷在污泥中的旗帜一样的玄底血边。

    “汉军!”

    当骑兵切入黄巾时,仿佛前不久发生的事掉了个个儿,黄巾不可抑制的陷入了慌乱,而没有汉军的素质,遭遇了混乱的顷刻间,黄巾的战斗就演变成了一场溃败,争相逃跑露出了后背,然后被追上来的黑甲骑士砍翻在地。

    “凉州军!为什么会在这儿?”

    看见了黑甲骑士,张牛角就猜出了来军的底细。只是凉州军不是应该在北方防线西部,于司州,并州西部构建防线吗?怎么会出现在这儿!

    “大帅?大帅!啧,你们带着大帅往北方走,去广宗找少帅。”

    眼看着数万黄巾因为自己的计算失误而被汉军屠杀,张牛角怔怔不能言,仿佛傻掉了一般。身旁的亲卫队长瞧见唤不醒张牛角,急切中指使几个人架走了张牛角,自己则深深吐了一口气,拔出了本已归鞘的染血长刀: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震天的吼声盖过了战场,奔逃的黄巾在熟悉的口号下慢慢止住了逃跑的脚步,或许是意识到已经逃不了了,或许是被这熟悉的口号给刺激到了。黄巾止住了溃势,回身举起了武器。

    **********************

    黄巾最后的回光返照终究没有对战场照成太大的影响,除了彻底歼灭黄巾的时间往后推延了几个时辰以外。当最后一名黄巾缓缓倒下时,放晴的天空已是晚霞处处,残阳如血。

    “但是最后的黄巾还真是疯狂啊。”小心翼翼的挑着稍显干涸的地方走,贾诩一边防止自己踏入血泊中,一边随意的说道。

    “不过那也正好,不然我等就要去搜寻那张牛角的下落,眼下天sè已晚,倒是可以推脱了。”与贾诩的小心不同,李儒走在血泥中,却是没有半分异样,任由粘稠的鲜血顺着青衫慢慢向上蔓延。

    “黄巾这么疯狂是因为想要改变这人吃人的世道,诩倒是很好奇,军师大人谋划的如此之大又是为了什么?”

    【啪嗒】

    一脚踩进了一摊血泊,浮动的波纹扭曲着李儒的倒影,一时间这位毒士停下了脚步。

    “想知道?很简单啊,只要文和你真心融入凉州军里,就自然的能知道我或者主公为什么这么做了。”停下的脚步再度迈出,在地面上留下一连串的血sè。

    “也就是说凉州军现在上下一心,难以分化么。果然还是要等到凉州军于天下为敌时吗。唉~~真难熬啊。”李儒走后,贾诩轻轻叹道,看着周围的尸山血海,贾诩皱着眉掩袖捂鼻,蔓延的血腥气仍旧钻入了鼻腔。这样的血sè让贾诩不由得想起了汧地的那狭窄的牢房内,几十人的尸体堆在一起,鲜血沐浴身体的景象。

    “世上最重的是生命,大义、道义皆为虚妄,为什么不明白?”

    “无聊透顶。”

    ps:好吧,这章略水。主要是张牛角后面还有些戏份与主角有关,所以就多些镜头吧。。。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